宝钗吧 关注:3,040贴子:412,272

回复: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九十六回,黛玉到贾母这边来,听见傻大姐在当日同宝玉葬花之处哭泣,作者为什么要写傻大姐在宝玉葬花之处哭泣?呼应的就是黛玉所作冷月葬花魂,暗示的就是冷漠的假宝玉马上就要葬送黛玉了,假宝玉口念诅咒大法:卿何薄命?亲爱的你为什么要短命?
黛玉就问傻大姐为什么要哭,傻大姐就将宝玉要娶宝钗的事告诉给了黛玉,黛玉听了心里竟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了一处,甜苦酸咸,说不上什么味儿来了。黛玉说要去找宝玉问问去,紫鹃只得搀着他到贾母这边来。
原文:那黛玉却又奇怪了,这时不似先前那样软了,也不用紫鹃打帘子,自己掀起帘子进来,却是寂然无声。…倒是袭人听见帘子响,从屋里出来一看,见是黛玉,便让道:“姑娘屋里坐罢。”黛玉笑道:“宝二爷在家么?”袭人不知底里,刚要答言,只见紫鹃在黛玉身后和他努嘴儿,指着黛玉,又摇摇手儿。袭人不解何意,也不敢言语。黛玉却也不理会,自己走进房来。看见宝玉在那里坐着,也不起来让坐,只瞅着嘻嘻的傻笑。黛玉自己坐下,却也瞅着宝玉笑。两个人也不问好,也不说话,也无推让,只管对着脸傻笑起来。袭人看见这番光景,心里大不得主意,只是沒法儿。忽然听着黛玉说道:“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笑道:“我为林姑娘病了。”袭人紫鹃两个吓得面目改色,连忙用言语来岔。两个却又不答言,仍旧傻笑起来。袭人见了这样,知道黛玉此时心中迷惑不减于宝玉,……秋纹笑着,也不言语,便来同着紫鹃搀起黛玉。
那黛玉也就起来,瞅着宝玉只管笑,只管点头儿。紫鹃又催道:“姑娘回去歇歇罢。”黛玉道:“可不是,我这就是回去的时候儿了。”说着,便回身笑着出来了,仍旧不用丫头们搀扶,自己却走得比往常飞快。紫鹃秋纹后面赶忙跟着走。黛玉出了贾母院门,只管一直走去。紫鹃连忙搀住叫道:“姑娘往这么来。”黛玉仍是笑着随了往潇湘馆来。离门口不远,紫鹃道:“阿弥陀佛,可到了家了!”只这一句话沒说完,只见黛玉身子往前一栽,哇的一声,一口血直吐出来。
黛玉到潇湘馆门口,……原来黛玉因今日听得宝玉宝钗的事情,这本是他数年的心病,一时急怒,所以迷惑了本性。…这会子见紫鹃哭,方模糊想起傻大姐的话来,此时反不伤心,惟求速死,以完此债。…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4楼2023-03-14 03:59
回复
    读者注意,这段情节非常重要,黛玉听了傻大姐的话后,来找宝玉问话,当时那黛玉又奇怪了,不似先前那样软了,自己掀起帘子进来,这段描写说明黛玉是气冲冲的自己进去的,黛玉自已走进房来,宝玉坐着,也不起来让坐,只是对着黛玉傻笑。黛玉自己坐下,也对着宝玉傻笑。忽然黛玉问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笑着说我为林姑娘病了。
    这段情节,作者运用的就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就是宝玉的这句话:“我为林姑娘病了。”这句话彻底暴露了宝玉就是在装疯卖傻,读者都应该知道,宝玉是因为丢玉了才会痴呆,为什么宝玉当时会说为林姑娘病了呢?因为正是黛玉在王夫人处趁便随机下话,害了自己身边的丫鬟,这就是宝玉装疯卖傻的真正原因,宝玉不愿意娶这个腹黑妒妇,宝玉就是要用装疯卖傻的方式来面对黛玉的纠缠,黛玉是心较比干多一窍,他自己做了亏心事,他也已经听明白了宝玉话的真正意思。
    宝玉的话一出口,袭人紫鹃两个吓得面目改色,证明二人也发现了弊端,明明是宝玉失玉变成痴呆,现在宝玉却说为林姑娘病了,二人发现其中有诈,所以当时二人的脸都吓变色了。
    这段情节,作者运用肢体语言给读者打哑迷,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照着书中的描写,亲自试验一下是什么效果,黛玉听了宝玉的话后,什么都明白了,黛玉起来后,望着宝玉只管笑,不停的点着头,我来告诉大家这就是肢体语言,意思就是:你牛B,你真行,你真厉害,算你狠。
    黛玉便回身笑着出来了,仍旧不用丫头们搀扶,自己却走得比平常飞快,刚走到潇湘馆门口,哇的就直吐出一口血来。
    黛玉走的飞快就是被气的不行的表现,被宝玉装疯卖傻的一句话我为林姑娘病了气吐了血。
    黛玉此时反不伤心,惟求速死,以完此债。春秋笔法,一字定褒贬,这个字就是(债),欠别人的就是债,黛玉心里清楚,宝玉为什么会这样对待自己,就是因为黛玉欠宝玉一条命,晴雯的命,黛玉惟求速死,还你一条命。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为什么心中所愿最终等到的却是一句虚假的谎话?这段情节,完全印证了黛玉的判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6楼2023-03-14 04:07
    回复
      九十七回,原文:且说次日凤姐吃了早饭过来,便要试试宝玉,走进里间说道:“宝兄弟大喜,老爷已择了吉日要给你娶亲了。你喜欢不喜欢?”宝玉听了,只管瞅着凤姐笑,微微的点点头儿。凤姐笑道:“给你娶林妹妹过来好不好?”宝玉却大笑起来。凤姐看着,也断不透他是明白是糊涂,因又问道:“老爷说你好了才给你娶林妹妹呢,若还是这么傻,便不给你娶了。”宝玉忽然正色道:“我不傻,你才傻呢。”说着,便站起来说:“我去瞧瞧林妹妹,叫他放心。”凤姐忙扶住了,说:“林妹妹早知道了。他如今要做新媳妇了,自然害羞,不肯见你的。”宝玉道:“娶过来他到底是见我不见?”凤姐又好笑,又着忙,心里想:“袭人的话不差,提了林妹妹,虽说仍旧说些疯话,却觉得明白些,若真明白了,将来不是林妹妹,打破了这个灯虎儿,那饥荒才难打呢。”便忍笑说道:“你好好儿的便见你,若是疯疯颠颠的,他就不见你了。”宝玉说道:“我有一个心,前儿已交给林妹妹了。他要过来,横竖给我带来,还放在我肚子里头。”凤姐听着竟是疯话,便出来看着贾母笑。贾母听了,又是笑,又是疼,便说道:“我早听见了。如今且不用理他,叫袭人好好的安慰他。咱们走罢。”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7楼2023-03-14 04:12
      回复
        凤姐实施自已的计谋,试探宝玉,凤姐对宝玉说要给你娶亲喜不喜欢?宝玉瞅着笑微微点点头,这句话宝玉听懂了,是正常人。凤姐说给你娶林妹妹,宝玉听了却大笑起来,大笑就是放开胸怀痛快的笑,纵情的开怀大笑。哈哈!请问傻子会纵情的开怀大笑吗?开怀大笑是正常人才能表现出来的行为,傻子只会呆呆的傻笑,开怀大笑,宝玉听懂了,正常人。凤姐说你好了才给你娶林妹妹,如果还是傻子就不给你娶了,哈哈!宝玉说你是傻子呢,说你们读者才是傻子呢,宝玉听懂了,正常人。哈哈!不管你宝玉胡说八道些什么,只要你听得懂人话,就证明你不傻。
        假宝玉天生就是一个演员,喜笑悲哀都是假,大家想想黛玉来问宝玉当时的情形,宝玉不和黛玉说话,也不给黛玉让坐,当时的情形二人就是沒有语言,现在怎么表现得如此开心?怎么忽然一下子话又这么多起来了,还表现出,我马上去瞧瞧林妹妹,叫他放心,居然还有脸说把心交给了林妹妹,林黛玉都被气吐血了。我呸!虚情假意的大骗子。
        凤姐听了宝玉的话,出来看着贾母笑,贾母听了肚子都笑疼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试探出结果了,凤姐和贾母的笑,证明了贾母和凤姐已经听出来宝玉就是在装疯卖傻,贾母说我早听见了,贾母放心了,现在不用担心宝玉了,不用管宝玉了,依计行事,大家一起陪宝天王演戏。
        凤姐太聪明了,如果宝玉是傻子才不敢用掉包计,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袭人王夫人贾母她们担心的就是如果宝玉现在痴呆一旦清醒了,就会害了三个人。为什么凤姐明明试探出宝玉是清醒的并且宝玉有欢喜之态,却还敢拿宝玉的性命使用掉包计,就是因为他们试探出了宝玉痴呆的真假,宝玉不傻,于是就明白了宝玉装傻的目的,正是因为黛玉下话害了宝玉身边的丫鬟,如果娶了黛玉宝玉身边所有的丫鬟都会遭殃,宝玉不愿意娶黛玉,装疯卖傻就是演给黛玉看的,宝玉就是专门气黛玉的,黛玉不死假宝玉的疯病就永远不会好,假宝玉心里知道自己娶的就是宝钗。所以凤姐就将计就计,凤姐怕贾母不懂,泄露机关就是这个意思。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8楼2023-03-14 04:17
        回复
          九十七回,原文:这里王夫人叫了凤姐命人将过过礼的物件都送与贾母过目,并叫袭人告诉宝玉。那宝玉又嘻嘻的笑道:“这里送到园里,回来园里又送到这里。咱们的人送,咱们的人收,何苦来呢。”贾母王夫人听了,都喜欢道:“说他糊涂,他今日怎么这么明白呢。”鸳鸯等忍不住好笑。…宝王认以为真,心里大乐,精神便觉得好些,只是语言总有些疯傻。…
          哈哈!作者这段情节运用的就是春秋笔法,作者在文字平面上不愿直说本意,表面上不露山水,虚掩伪饰,含蓄委婉,闪烁其词,实际上却运用旁敲侧击、上下暗示的方法告诉读者,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真正意思就是:宝玉今天怎么这样清醒呢?
          哈哈!假宝玉对贾母王夫人说的意思就是天下那有自己家给自己家过礼的道理呢?如果宝玉是傻子,能够明白这样的道理吗?假宝玉心里非常明白,如果是真的娶黛玉就不需要过礼,世上那有自己家给自己家过礼的道理,天大的笑话,世人简直就是白痴,假宝玉说你才是傻子,说你们这些读者才是傻子呢,假宝玉心里清楚自己娶的不是黛玉。说他糊涂,他今日怎么这么明白呢。这句话就是作者在暗示读者,假宝玉是正常人,假宝玉就是在装疯卖傻。鸳鸯等忍不住好笑,就是都看出来假宝玉就是在装疯卖傻。
          这就是春秋笔法,表面掩饰,暗藏真情,以表掩里。
          曲笔回护也是春秋笔法的一大特点。宝玉认以为真,心里大乐,精神便觉得好些,只是语言总有些疯傻。这段情节就是标准的虚掩伪饰,曲笔回护。
          这段情节作者的目的就是告诉读者,宝玉今天什么都明白,心里知道自己娶的不是黛玉,表面上胡言乱语,就是在装疯卖傻。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9楼2023-03-14 04:21
          回复
            九十七回原文:黛玉那里坐得住,…叫过雪雁来道:“我的诗本子。”…雪雁料是要他前日所理的诗稿,因找来送到黛玉跟前,黛玉点点头,又抬眼看那箱子,雪雁不解,只是发怔。黛玉气的两眼直瞪,又咳嗽起来,又吐了一口血。…黛玉便拿那绢子指着箱子,又喘成一处,说不上来,闭了眼。…便叫雪雁开箱,拿出一块白绫绢子来,黛玉瞧了,撂在一边,使劲说道:“有字的。”紫鹃这才明白过来,要那块题诗的旧帕,只得叫雪雁拿出来递给黛玉。……只见黛玉接到手里,也不瞧诗,扎挣着伸出那只手来狠命的撕那绢子,却是只有打颤的分儿,那里撕得动。紫鹃早已知他是恨宝玉,却也不敢说破,只说:“姑娘何苦自己又生气!”黛玉点点头儿……
            黛玉瞧瞧,…又道:“笼上火盆。”…雪雁只得端上来,出去拿那张火盆炕桌。…黛玉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点点头儿,往上一撂。紫鹃唬了一跳,欲要抢时,两只手却不敢动。雪雁又出去拿火盆桌子,此时那绢子已经烧着了。紫鹃劝道:“姑娘这是怎么说呢。”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鹃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黛玉,腾出手来拿时,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此时紫鹃却够不着,干急。雪雁正拿进桌子来,看见黛玉一撂,不知何物,赶忙抢时,那纸沾火就着,如何能够少待,早已烘烘的着了。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上乱踩,却已烧得所馀无几了。那黛玉把眼一闭,往后一仰,几乎不曾把紫鹃压倒。…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0楼2023-03-14 04:23
            回复
              鱼杆折作两段,丝也振断了。听得君弦蹦的一声断了,妙玉说太过恐不能持久,日后自知,不必多说。
              妙玉说的日后自知,指的就是林黛玉焚稿断痴情,假宝玉做的太过分了,黛玉维持不了多久了,泪要流尽了,就要被假宝玉气死了。
              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一句话(我为林姑娘病了)就识破了假宝玉装疯卖傻的鬼把戏,已经对假宝玉彻底的失望了,黛玉气的两眼发直,口吐鲜血,黛玉要彻底了断这份孽情,挣扎着狠命撕那题诗的旧帕。
              紫鹃早已知他是恨宝玉,却也不敢说破。读者看清楚,紫鹃早就已经知道黛玉恨的就是假宝玉,黛玉去问假宝玉,当时紫鹃就在现场,假宝玉的这句我为林姑娘病了,袭人紫鹃听见了吓得脸都变了色,假宝玉失玉痴呆的骗局露馅了,紫鹃心里也明白了假宝玉就是在装疯卖傻,紫鹃却也不敢说破,指的就是假宝玉装疯卖傻的行为不敢说破。
              黛玉要将这段孽情的所有记忆抹去,烧了假宝玉的两块旧帕,焚烧了自己所作的情诗,断得是干干净净。
              李纨轻轻叫了两声,黛玉却还微微的开眼,似有知识之状,但只眼皮嘴唇微有动意,口内尚有出入之息,却要一句话一点泪也沒有了。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即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林黛玉是为假宝玉泪尽而亡的,这段风流公案的凶手就是假宝玉。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1楼2023-03-14 04:25
              回复
                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探春李纨叫人乱着拢头穿衣,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这段情节,作者运用的就是春秋笔法,欲说却休,以少引多,黛玉在临终前,哀恨交集,至情倾泄,黛玉这“好”字后面的语言才是关键,作者却忽然收笔,即欲说却休,不把话说尽,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
                如果作者直接说出黛玉“好”字后面的语言,那就不会写出: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不写的目的就是要让读者不解其中味。
                只要真正看懂假宝玉是装疯卖傻,就会明白“好”字后面的意思了。假宝玉情毒之极,黛玉说的话就是:宝玉,宝玉,你好狠心。
                假宝玉铁石心肠,竟然将从小一起长大的黛玉活活的气死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2楼2023-03-14 04:33
                回复
                  黛玉那手却渐渐的紧了,喘成一处,只是出气大入气小,已经促疾的很了。…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
                  请问这段描写作者写的是正面角色吗?出气大入气小,两眼一翻,呜呼。这样描写是针对反面角色的,这样描写就是死像难看,死了还翻白眼,不甘心死不瞑目啊,大大的讽刺。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3楼2023-03-14 04:39
                  回复
                    枉凝眉:费尽心机也枉然,莫怨东风当自嗟。黛玉想要得到宝二奶奶唯我独尊的地位,耗子精窃香玉茗玉小姐雪中偷柴(钗),偷金玉良缘,到头来是白费心机。黛玉死后的归宿,作者运用春秋笔法,隐藏其中,稍后详解。
                    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
                    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4楼2023-03-14 04:42
                    回复
                      平儿带了雪雁到了新房子,却说雪雁看见这般光景,想起他家姑娘,也未免伤心,…想到:“也不知用我作什么,我且瞧瞧,宝玉一日家和我们姑娘好的蜜里调油,这时候总不见面了,也不知是真病假病。怕我们姑娘不依,他假说丢了玉,装出傻子样儿来,叫我们姑娘寒了心,他好娶宝姑娘的意思。我看看他去,看他见了我傻不傻,莫不成今儿还装傻么!”一面想着,巳溜到里间屋子门口,偷偷儿的瞧。这时宝玉虽因失玉昏愦,但只听见娶了黛玉为妻,真乃是从古至今天上人间第一件畅心满意的事了,那身子顿觉健旺起来,只不过不似从前那般灵透,所以凤姐的妙计百发百中,巴不得即见黛玉,盼到今日完姻,真乐得手舞足蹈,虽有几句傻话,却与病时光景大相悬绝了。雪雁看了,又是生气又是伤心,他那里晓得宝玉的心事,便各自走开。
                      这段情节,作者首先描写雪雁的心理状况,雪雁也怀疑假宝玉假说丢了玉,是在装疯卖傻。
                      雪雁偷偷的去瞧宝玉,看见假宝玉身子健旺,乐得手舞足蹈,却与先前病的时候有着天壤之别了,(悬绝就是相差极远、天壤之别的意思)雪雁看了,又是生气又是伤心。
                      作者描写这段情节的目的,就是告诉读者,假宝玉现在的状况就是正常人,假宝玉因丢玉痴呆就是一个弥天大谎,作者其它的描写就是虚掩伪饰,假宝玉没有痴呆疯癫病,假宝玉先前就是在装疯卖傻,凤姐的妙计百发百中,识破了贾宝玉装疯卖傻的鬼把戏。
                      只要识破了假宝玉因失玉痴呆这个骗局,假宝玉之后的行为也就都是骗人的鬼把戏。有诗为证,引觉情痴: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5楼2023-03-14 04:45
                      回复
                        这里宝玉便叫袭人快快给他装新,…只管问袭人道:“林妹妹打园里来,为什么这么费事,还不来?”袭人忍着笑道:“等好时辰。”…
                        哈哈!这段对话真是好笑,袭人先前不是担心宝玉娶了宝钗后,宝玉清醒了会害了三人吗?还专门给王夫人说了情况的,怎么现在宝玉如此清醒,却反而又不担心宝玉了呢?袭人也看出来宝玉先前就是在装疯卖傻,假宝玉的一句我为林姑娘病了,当时袭人吓得脸变色了,假宝玉装疯卖傻已经被众人识破了,袭人现在笑都要忍着笑,大家说说可笑不可笑。
                        接着就是假宝玉的精彩表演开始了,东扯西拉,胡说八道,坐在那里这一位美人儿是谁?袭人握了自己的嘴,笑的说不出话来。…众人也都回过头去,忍不住的笑。哈哈!这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大家看看,袭人都笑的说不出话来了,说得恰当一点就是一出神出鬼没的闹剧。假宝玉如果出生在当今社会,绝对是奥斯卡最佳男猪脚。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6楼2023-03-14 04:48
                        回复
                          九十八回,假宝玉继续装疯卖傻,整天胡说八道,宝钗听见了,便说道:“你放着病不保养,何苦说这些不吉利的话,老太太才安慰了些,你又生出事来,老太太一生疼你一个,如今八十多岁的人了,虽不图你的封诰,将来你成了人,老太太也看着乐一天,也不枉了老人家的苦心。太太更是不必说了,一生的心血精神,抚养了你这一个儿子,若是半途死了,太太将来怎么样呢。我虽是命薄,也不至于此。据此三件看来,你便要死,那天也不容你死的,所以你是不得死的,只管安稳着,养个四五天后,风邪散了,太和正气一足,自然这些邪病都没有了。”宝玉听了,竟是无言可答,半晌方才嘻嘻的笑道:“你是好些时不和我说话了,这会子说这些大道理的话给谁听?”
                          宝钗斥责宝玉之后,假宝玉听了竟是无言以对,好久方才嘻皮笑脸的说:“你好些时候不和我说话了,现在说这些大道理的话给谁听呢?”
                          大家看看,假宝玉嘻皮笑脸说的这些话,象是痴呆病人说的话吗?先前演戏不是说不认识这一位美人儿是谁吗?现在怎么又说美人儿好些时候不和我说话了,喔!原来美人儿还是老熟人,我呸!傻子还听得懂什么是大道理,简直就是无耻超级大骗子。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7楼2023-03-14 04:50
                          回复
                            宝钗听了这话,便又说道:“实告诉你说罢,那两日你不知人事的时候,林妹妹已经亡故了。”宝玉忽然坐起来,大声诧异道:“果真死了吗?”宝钗道:“果真死了。岂有红口白舌咒人死的呢。老太太,太太知道你姐妹和睦,你听见他死了自然你也要死,所以不肯告诉你。”宝玉听了,不禁放声大哭,倒在床上。
                            忽然眼前漆黑,辨不出方向,心中正自恍惚,只见眼前好象有人走来,宝玉茫然问道:“借问此是何处?”那人道:“此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宝玉道:“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那人道:“故人是谁?”宝玉道:“姑苏林黛玉。”那人冷笑道:“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无魂无魄,何处寻访!凡人魂魄,聚而成形,散而为气,生前聚之,死则散焉。常人尚无可寻访,何况林黛玉呢。汝快回去罢。”宝玉听了,呆了半晌道:“即云死者散也,又如何有这个阴司呢?”那人冷笑道:“那阴司说有便有,说无就无。皆为世浴溺于生死之说,设言以警世,便道上天深怒愚人,或不守分安常,或生禄未终自行夭折,或嗜淫欲尚气逞凶无故自陨者,特设此地狱,囚其魂魄,受无边的苦,以偿生前之罪。汝寻黛玉,是无故自陷也。且黛玉已归太虚幻境,汝若有心寻访,潜心修养,自然有时相见。如不安生,即以自行夭折之罪囚禁阴司,除父母外,欲图一见黛玉,终不能矣。”那人说毕,袖中取出一石,向宝玉心口掷来。……定神一想,原来竟是一场大梦。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8楼2023-03-14 04:52
                            回复
                              读者注意了,这段情节相当重要,这段情节作者运用春秋笔法以梦幻寓实,交待了绛珠草黛玉死后的归宿。
                              宝玉听说黛玉已死,倒在床上,做了一场大梦。宝玉梦中寻访黛玉,遇见一人,那人听说宝玉寻访姑苏林黛玉,那人冷笑道,冷笑就是带着讥讽轻蔑的笑,证明那人是用一种轻蔑讥讽林黛玉的口气说的这番话,那人冷笑道:“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无魂无魄,何处寻访!凡人魂魄,聚而成形,散而为气,生前聚之,死则散焉。常人尚无可寻访,何况林黛玉呢?”
                              大家注意,那人说凡人魂魄,生前聚之,聚而成形,意思就是人的魂魄是用来投胎的,魂魄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人形。散而为气,死则散焉,意思就是人死之后,魂魄就分散为气态了。那人的意思就是魂魄是人投胎为人的根本,沒有魂魄就不能投胎为人。
                              那人说常人魂魄尚无可寻访,何况林黛玉呢?作者这句话就是运用的春秋笔法,暗含褒贬,作者就是在骂黛玉,意思就是常人的魂魄都还无法寻找到,何况林黛玉还不是人呢?作者就是运用春秋笔法骂黛玉不是个人。
                              接着那人又说,阴司设有地狱,专门是用来囚禁魂魄的,如果一个人生前犯有罪行,这个人死后的魂魄就被囚禁在阴司地狱之中,让其受到永无止境的痛苦和苦难,用来偿还生前的罪恶。
                              那人又说,苍天非常愤怒愚昧无知的人,或者不信守本分安于故常的人,或者寿数未终自行夭折的人,或者喜好情欲或意气用事行凶作恶或争强好胜肇事作恶或无故自杀的人,阴司地狱囚禁的就是这些人的魂魄。
                              那人说林黛玉无魂无魄,意思就是林黛玉生前犯有罪恶,黛玉的魂魄被囚禁起来了。那人说黛玉已归太虚幻境,意思就是黛玉的魂魄被囚禁在太虚幻境之中。
                              那人说黛玉的罪名是无故自陷,自陷就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害人终害己,莫怨东风当自嗟。黛玉在王夫人处趁便随机下话,害了宝玉身边很多的丫鬟,遭到了假宝玉的报复,被假宝玉活活的气死,遭到了报应,害人终害己。
                              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秦可卿将宝玉引入风月迷津,只听迷津内水响如雷,竟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
                              许多夜叉海鬼就是西方灵河岸边的一干风流杂草,绛珠草就是这一干风流孽鬼的首领,这一干风流孽鬼将补天之材宝玉拖入沉迷风月的迷津之中,补天之材宝玉毁于风月,林黛玉扮演的就是拖缠宝玉的角色, 让宝玉深陷风月迷津不能自拔,毁了补天之材,破坏了娲皇补地陷(济世)的计划,林黛玉罪不可赦。
                              黛玉嗜好情欲,她的才华和人品就如同她的病一样,不健康,给宝玉灌输的都是一些悲观负面的思想,黛玉的人生目标就是年轻人要及时行乐,趁年轻赶快风流,老了死了就是一抔净土掩风流,葬花吟就是典型的精神糟粕。
                              那人又说,黛玉已归太虚幻境,你如果有心寻找她,自然有时相见。
                              一百一十六回,宝玉二次神游太虚,宝玉听见有人说道:“你又发呆了,林妹妹请你呢。”……宝玉顺步走入一座宫门,内有奇花异卉,都也认不明白,惟有白石花阑围着一颗靑草,叶头上略有红色,但不知是何名草,这样矜贵,只见微风动处,那青草已摇摆不休,虽说是一枝小草,又无花朵,其妩媚之态,不禁心动神怡,魂消魄丧。宝玉只管呆呆的看着,只听见旁边有一人说道:“你是那里来的蠢物,在此窥探仙草!”…宝玉道:“……怎么鸳鸯姐姐到此还说是林妹妹叫我?望乞明示。”那人道:“谁知你的姐姐妹妹,我是看管仙草的,不许凡人在此逗留。”……那仙女道:“……后来降凡历劫,还报了灌溉之恩,今返归真境。所以警幻仙子命我看管,不令蜂缠蝶恋。”…
                              这段情节作者运用春秋笔法,以梦幻寓实,交待了绛珠草的结局。白石花阑囚禁的就是绛珠草,那青草摇摆不休就是在给宝玉打招呼,哈哈!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太像了。那仙女说我是看管仙草的,看管就是监视管理犯人的意思,返归真境,返真就现了原形之意,林黛玉死后返回太虚幻境被警幻仙子打回原形,囚禁在太虚幻境之中,仙女监视管理的犯人就是林黛玉,命令不允许放绛珠草出去招蜂引蝶。害人的下场就是坐牢。
                              那人道: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无魂无魄。这句话作者运用的就是春秋笔法骂人,如同黛玉骂刘姥姥一样的方式。意思就是:林黛玉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永世不得超生。
                              作者运用春秋笔法交待了林黛玉最终的结局:林黛玉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被警幻仙子打回原形,囚禁在太虚幻境之中,遭受永无止境的痛苦,以偿还生前的罪恶,永世不得超生。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9楼2023-03-14 04: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