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吧 关注:5,144贴子:331,571

《水煮虎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可能还会有一更,如果12点之前没有,就等明天吧,谢谢支持我的吧友


21楼2010-07-23 22:10
回复
    7
         “兄弟,没摔着吧?”黑衣人将老三扶了起来,“三位兄弟是从北方逃难过来的?”
         “对。”陈瑞点了点头,随即哀求道,“兵大哥,您身上带着吃的吗?只要一点点就好,我家老二快不行了,求您救救他吧...”
         “我身上还有两个饼,给你们一个,”黑衣人说完从马背上掏出一个饼扔给了陈瑞,然后把水囊递给了他,“用水泡软了再吃。”
         “谢谢兵大哥,谢谢兵大哥...”陈瑞慌忙将饼泡软喂入二弟的嘴里,老二的喉咙动了动,咽了下去,眼睛也慢慢散发出了生气。
         “三位兄弟最好顺着路走下去,我们闯军前日刚刚攻克开封城,冯大将军正在城内开仓布粥,向前七里就是,”黑衣人翻身上马,抱了抱拳,“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陈瑞看着远去的背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大哥,我们有救了。”三弟睁着大眼睛看着陈瑞,他一手拿着小半块囊,一手接着,生怕碎屑掉在了地上。
         “是的,我们有救了...”陈瑞依然望着马蹄扬起的尘土。
          面前的风沙还在猛烈地吹打着,仿佛当年衙役打在父亲身上的棍棒。我知道是谁害得我们家破人亡,我也知道是谁救了我和我的兄弟,可现在,我却连他们的相貌都记不清了。当我到了粥场,咽下那一口热流,听到吴王慷慨激昂的话时,我明白了,当自己拿着锄头在田里辛苦劳作却仍然活不下去的时候,当自己的亲朋好友被残杀凌虐的时候,我,应该怎么做,我会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生者,用仇人的头颅去祭奠亡者。而当尘埃落定的时候,我会看见亲朋子孙重新拿起锄头,和那些熟悉的或陌生的人一起,迎接今后的生活。
         陈瑞还在想着吴王当年的言语,突然身边传来了一声马嘶和惊恐的喊叫,陈瑞侧身一看,只见身旁的战马人立而起,向着前方奔去,柱子在马背上挣扎着,正想抽出刺刀割断捆绑自己和马匹的绳索,却不料刺刀掉到了地上。
         “坏了!”陈瑞大骂一声,也翻身上马向前追去。
         数年的马上功夫是在战场上真正练就出来的,可是在大漠逆着风沙疾驰,难度却不同往日,谁说沙漠里马儿跑不快的?陈瑞心中暗暗叫苦,半眯着眼睛紧盯着前面的身影,全力催促着战马跟上。
         两匹马的距离在不断地缩短,陈瑞隐约看见马背上的人伏着身,摸索着马的腹部。
         “这个蠢小子!”陈瑞心中不仅暗骂。
         两匹马慢慢跑在了一条水平线上,陈瑞左脚跨过马鞍,重心落在右脚的马镫上,突然一发力,腾空跃向了另一匹战马,高速奔跑中,强烈的冲击力将人和马都抛在了地上。
         刚刚落地,陈瑞便感到一阵疼痛从胸口传来。是肋骨断了吗?他张开嘴吸了口凉气,但这时身下的马儿却挣扎着想要站起来,陈瑞急忙拔出了靴中的刺刀,在战马起身时割断了绑在柱子身上的绳索,可是甩动的力量仍将他们掀了起来,二人落地后随着沙丘滚了下去。


    22楼2010-07-23 23:29
    回复
      • 111.122.101.*
      LZ回来了啊?


      24楼2010-07-24 14:01
      回复
        原来LZ也是给熊猫洗地的


        25楼2010-07-24 14:26
        回复
          8
               沙丘很陡,两人快速地翻滚着,完全控制不住速度,陈瑞紧闭着双唇,强忍着胸口剧烈的疼痛紧紧抱着柱子,头脑一阵眩晕,胃中也是翻江倒海。两人刚刚滚到到漏斗型的底部,陈瑞便是喉头一甜,大口的鲜血吐了出来。
               “这儿离大军不是太远,”陈瑞吐掉嘴中的残血,看了看来时的方向,“必须赶紧回去。”
                柱子在刚才的惊吓和撞击中已经昏了过去,陈瑞紧了紧抱着柱子的手,刚想站起来,却感到左脚一沉。
               “不好!”陈瑞心中一惊,急忙将右脚踏出,却不料也是一空,整个身子都跟着滑了下去。
               -------------
               虽然是小冰河期,南京的夏季却依旧酷热难当,皎洁的月儿高悬在天空,伴随着繁星的点缀,远处知了的嘈切和蛙类的鼓噪,吵得何贵心中一阵烦闷。本来在南京当着好好的狱卒,却不想齐王率领的新军竟败给了闯贼,不但新军尽灭,连思宗皇帝都缢死景山,明庭皇室官员匆匆逃往南方,迁都南京,福王即位,自己在的牢狱也就变成天牢了。在天牢当差听起来威风,其实比起以前可是差远了,天牢里关的是重犯,来探监的人身份自是不一般,哪能像以前一样在门口拦着人家要好处呢?最让人难受的就是这些人也给银子,而且给的不少,但是收钱的不是自己,而是牢头,这怎么能让人心里好受呢?
               “唉...”何贵打了个哈欠,看了看旁边睡着的陈康。
               “妈的,这小子站着都能睡着。”何贵吐了口唾沫,把长枪靠在墙上,掏出了自己的钱袋子掂了掂。
               “家里那黄脸婆也真够狠的,才到月中就只剩下这点了,城东老张头家的酒钱欠了十多天,再不给怕是要被他告到衙门了。”何贵嘴里嘟囔着,细细数着袋子里的细碎。
               一条被拉长的影子印在了地上,何贵侧头一看,牢里出来了三个人,当头淡黄色长袍的老者气态威严,身后蓝色华袍的中年紧皱着双眉,而牢头则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何贵赶忙捅行了陈康,两人双双跪在了地上。
               前面两人径自从大门走了出去,牢头则狠狠瞪了何贵他们一眼,也匆匆跟了上去。
               三人来到两顶轿子前停了下来,牢头深深做了个礼道:“齐王千岁,张大人,小人还有职务在身,不能多送,还请见谅。”
               “郭大人言重了,管好京狱亦是为我大明尽忠,”黄袍老者摆了摆手,“请回吧。”
               看着牢头的身影消失,黄石深深叹了口气,却没有入轿,而是慢慢踱向了月下,张再弟也快步跟了上去。
               “月依旧是那轮明月,可却已经物是人非...”黄石望着皓月缓缓说道。
               “大哥...”


          26楼2010-07-25 22:21
          回复
            希望多指出错误,错别字是肯定有的...
            不过更希望的是硬伤能够被找出来,毕竟水平有限...
            有好的想法也请大家分享下,谢谢了


            27楼2010-07-25 22:55
            回复
              • 117.136.17.*
              继续写吧,感觉太少了,不过瘾


              28楼2010-07-26 10:51
              回复
                • 220.172.131.*
                顶啊,现在同人太少了,就看到个《狼人》和《老兵》
                LZ的架势大有写正统长篇的感觉,兄弟们支持你


                29楼2010-07-26 12:46
                回复
                  9
                       张再弟来到黄石身后,望着月下那头花白的长发,心中不禁一酸。
                       “平天下易,平人心难,治乱之道左右我华夏千年之久,大哥心中所想,又岂是金求德这厮能明白的,”张再弟皱了皱眉,“况且这厮连让人说话的机会都不给,就破口大骂,着实可恨。”
                       “人各有志,我又怎会强求?”黄石深深吸了口气,侧身看了看张再弟,“我只怕妄窥天道,不但自己要受天谴,还会责难众生啊。”
                       “大哥仁义之心小弟怎会不知,众兄弟亦为了大业忍辱负重数十载,可是...”张再弟握了握双拳,“若不是金求德这厮,天下局势怎会变得这般无法收拾。”
                       “乱世之下,世事本就难料...”黄石背负双手,望着天空斜挂的明月叹了口气。
                       “大哥...虽然世事难料,但也事在人为啊,”张再弟仿佛心中压抑着什么,不吐不快,“二十多年前,大哥带着众兄弟隐退,就是为了弃前秦法家治国暴政和旧儒迂腐之疾,以新学教化南方百姓,打破三纲五常,君臣旧论,宣扬人权,整改土地,大兴工商,发展海贸,趁明庭积重难返取得军权,再借万民舆论施压,兵不血刃夺取政权,以开万世太平,造福百姓,扬国威于海外。
                       “可金求德这厮鼠目寸光,山陕农民军刚刚起事,他就屡次口不择言地劝大哥起兵伐明,说什么人心可用,却不管农民起义自古破灭之道,逆民死中求活却无大志之心,再加上南方新建,百业待兴。本以为大哥悉心解释之后,他已绝了此意,却不想他竟心怀异志。
                       “大哥当初本是看他杀伐果决,才向孙阁老保其坐镇朝堂,以图大事。可他这些年来私下铲除异己,培植朝中党羽,屡屡向崇祯进谗,弄得明庭糜烂,百姓困苦,却还说什么是在给大哥造势。
                       “就算他所说真是如此,新军初建之时他又做了什么?妄想掌控新军,挑拨将门寒门相斗,还瞒着大哥出卖军情,在自己人背后捅刀子,最后竟然生生逼出了个冯义祥。”
                       “此人亦怀有仁爱之心。”黄石摇了摇头,打断了张再弟的话。
                       “小弟知道大哥爱才,但冯义祥毕竟是小义,如何明了天下大势,况且他因女色背师叛祖,大哥多少旧部因他而死,”张再弟话一出口,才发觉有些不妥,“此人暂且不说,大哥难道还是想留金求德性命?”


                  30楼2010-07-26 18:56
                  回复
                    • 111.122.109.*
                    LZ,陈瑞呢?柱子呢?怎么那段没讲完就跳了


                    32楼2010-07-26 20:41
                    回复
                      • 222.86.140.*
                      斯通黄的内心独白。。。貌似想弄个 国 共 之战??


                      33楼2010-07-28 10:29
                      回复
                        • 61.159.139.*
                        LZ不在?好几天没更了


                        34楼2010-07-30 18:38
                        回复
                          • 111.120.75.*
                          此文 太监了??


                          35楼2010-08-05 22:58
                          回复
                            • 219.141.79.*
                            就写了个开头?


                            36楼2010-08-14 09:40
                            回复
                                  北顺得立全因其治下民心所向,全国运行的法令衍生于开封的伐明檄文,六年前这篇檄文颁布于世的时候,不论闯军还是大明治下都是一片哗然。文章内容简单明了,但其中所提出的观点却暗合新的治国之法:“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我华夏自古并无君臣之分,只因为民谋福,始而生之,法乃万物运行之规律,因世事变迁而变换,律法之前众生平等,无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职责分工之异。为臣者,民督之,为君者,臣民共督之,君臣当以百姓安居,国家兴盛为己任,治患赈灾,筑堤铺路,兴农保商,赡老扶幼,然税赋为国之基石,运行之力,既取之于民,就应用之于民,怎可为皇室官僚奢靡之用,而税赋之度又怎可越人之所能,断万民之活路!军者国之利器,因民之所养方能存于世,守土安民,驱逐夷狄乃其本职,而今明廷治下,昏君无能,奸臣当道,苛政猛如虎,致使百姓家破人亡,生灵涂炭,为兵者竟挥刀屠戮生身父母,此等逆天之行,贯华夏古今,暴秦亦有不如也,此等朝政不灭,天理何在!”
                                   民间短暂的震惊之后就是一片叫好声和谩骂声,因为自古以来百姓缴纳赋税的缘由,皇室官僚的职责被完全揭示出来,当统治阶层不能履行他们的责任反而横征暴敛的时候,百姓就有权力推翻它,这样一来农民起义的正义性就得到了诠释。相对民间的赞同,京师的崇祯却是如坐针毡,北方文官集团的利益受到了触动,在一片叫嚷声中,他不得不下令扩充新军,但是由于对黄石的忌惮,崇祯将军权交给了文官集团和颇有野心的金求德。却不想随着战事的扩大,明朝的财政已经不堪重负,而新军的扩编,边军的粮饷,给予了文官集团更多贪墨的机会,并加速了官僚阶级对百姓的掠夺,明朝这座金字塔最终会因为这些繁杂的问题而倒塌,崇祯自己也依然逃不出历史上的结局。
                                   伐明檄文发布后不久,几位南方的新学人士便来到了开封,闯营大将军冯义祥接见了这几个人,并和他们彻夜长谈,当然究竟谈了些什么无从得知,最后这几位新学人士都得到了冯将军的重用。他们自称没有家室拖累,不会受到明庭的要挟,既无后顾之忧,又得到了闯军高层的支持,他们更是恪尽职守发挥自己所长。新法施行前,便召集落魄的读书人组建了宣传司,通过在城市乡镇对新法的宣传,让普通百姓了解了民为本和社会合约论的思想,并许诺闯军一定会为民谋福,号召百姓齐心协力,共同推翻明庭政权,之后便是在闯军的支持下对以前的各项政策进行改革,无论是农业种植、水利建设,还是司法审理、商业贸易,这几位新学人士仿佛对这个新政权建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早已了如指掌,缺的只是实施罢了。
                                   各项法令的颁布都从实际情况出发,在考虑闯军现有经济条件和百姓承受能力的同时,尽量满足战时的物质需要。比如甄别地主富户,根据其平日所为,罪大恶极者诛其首恶、抄没家财,恶行较轻者可用财物田地抵罪,放弃了闯军一贯杀戮的做法,这样摆在地主阶级面前的无非是要钱还是要命,矛盾得以缓和;聚集城乡流民,根据少壮老幼安置,妇女老人进入军备司,为闯军生产军服用具,孤儿成立童子营,协助军备司的生产;壮年直接征入闯军的后勤营和工兵营或是进入军工司生产维修兵器;仿造南方农业器具,大量引进土豆玉米种子推广种植,发展农业生产,以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按实际情况向贫雇农分配土地,施行三年免赋税,因为在明廷治下百姓大半粮食要交租子,现在只需少量田地便能养活自己,地多了种不过来就只能荒掉,所以闯军将余下的土地收回,再行分派给壮年流民,产粮大部归闯军所有;规定城镇成年男子必须服兵役,加入民团,不论士农工商,若家中只存独子除外,若不想服役按自身财力缴纳粮钱相抵;民团职责繁杂,既要协助闯军后勤运输,又要负责加固大堤、治理河患,并管理各城镇治安;闯军挑选状师、归降小吏和落魄文人处理民间司法;控制乡镇集市,稳定盐粮布匹价格,对哄抬物价的商人严惩不贷...
                                   李自成听闻此事便赶往开封,虽然他对冯义祥擅自推行法令本就不满,可是临行前牛金星多次劝告李自成,闯军正值用人之际,只要法令利于闯军,便不要太过苛责。但当李自成看到军备司的老人孩子忍耐饥寒为闯军生产物资的时候,闯王实在忍无可忍,大声质问冯义祥怎可行此残暴之事。冯义祥坦然答曰:闯军起事仅靠抄没地方库府、土豪劣绅可至何日?往日百姓不可活,现闯军使其日日有食,就当为闯军出力,而依闯王所言,何谓残暴?何谓仁义?现今闯军将士风餐露宿上阵杀敌,所为何事?以自身性命换百姓之活路,明庭欺压百姓,老弱妇孺亦在其内,既要伐明,便应集万民之力,同气连枝,若闯军战败,闯营军士身死,百姓重归明庭治下亦不可活。李自成无言。当天夜里,闯王邀冯义祥赏月,望着满天星辰诉说早年起义时的经历,李自成吐露心声,也引起了冯义祥的共鸣,二人击掌为誓,定要救万民于水火。


                              37楼2010-08-15 01: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