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湾吧 关注:385贴子:40,615

【松林湾吧友诗文集】*酒醉的探戈*白描文字诗文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认识白描文字的时间不是很长 但她的几篇文章却令我关注了她好长时间。这个女人的文字不一般呀 、、、
要想多方位的理解她 还是请你仔细的阅读她的文章吧 她会告诉你很多 更多 

-----一个值得你关注的才女


1楼2006-02-04 19:52回复
    这个女人的文字不一般呀

    看到这一句,我喷饭而狂笑,挖哈哈哈哈哈~~~~
    白描什么时候变成阿庆嫂了~~``嘎嘎嘎嘎


    2楼2006-02-04 19:54
    回复
      回 归 了 的 人 性 探 索 http://post.baidu.com/f?kz=80198979
       
       看过《英雄》,也看过《十面埋伏》,再看张艺谋2005年新作《千里走单骑》,第一感觉就是:转了一个圈儿,导演终于又回来了,回到用镜头语言对人情、人性的揭示和探索上来了,所以,能让现场的观众潸然泪下,不能自已。 

       《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很简单,健一得了绝症,与之隔阂十多年的父亲高田为了完成健一最后的心愿,只身来到了陌生的中国云南丽江,代替儿子拍摄傩戏《千里走单骑》。故事就围绕能否拍摄成功而展开,历经波折,上演了一 出日本父亲在中国千里走单骑的现代版本的情节剧。其实,推动故事情节前行的原动力很简单,就是亲情,是爱,是父子之间的隔阂促使情节展开,又促使情节一步步悬念迭出地进行,就是在这怨恨的解除和冰释的过程中,就是在另一对中国父子也有可能结怨仿佛是日本父子前身缩影的过程交代中,把情节推向高潮。健一在没有原谅爸爸并当面冰释前嫌的懊悔中死去,中国儿子不愿意见自己的爸爸却和高田结下情缘,一个故事的结束又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异地两国的两对父子上演同一种情感纠葛,是人情世态,又是人性本质,也有进行哲学追问的企图在,总之,千转百折中完成了父亲高田的行程,把眼泪留给了现场的观众。 

       父亲在电话中得知儿子已经去世,他在中国的雪域高原上停下车子,独自面对群山,橙色阳光下,雪山,背影,有隐隐的马头琴声响起;父亲回到日本,来到海边,独自面对大海,用黑白影像,中国水墨色,淡墨天空下,浩淼大海波浪翻滚,剪影般的背影。两场都是静默,却撼动心灵,在旧有的以前张版电影的大场面大气势中注入了人类亘古浓清,眼泪随之默默流淌。 

       让《千里走单骑》与以往大片不同的,还有对细节的把握和推敲。 

       扮演高田的是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他的演技精湛,可以做到不用台词境界全出,因此在《千里走单骑》中几乎全部用他的面部特写来传递情感。导游邱林带高田去找外事办交涉入监狱拍摄李家林演唱的《千里走单骑》,不成,高田想了一个办法,邱林蹲在办事处门外一直等人家散会,组织大家看了高田的录音影像。事前,第一次来办事处时,曾经有个细节,就是给了办事处一个全景式的镜头,满墙中国特色的别人赠送的大红锦旗。这一次,高田也买了两面锦旗,由邱林读稿子充做翻译,高田说,是自己儿子,癌症晚期了,做父亲的,想替他做完他想做的最后一件事儿,高田在感情不能自己时,便把锦旗举过眉梢,然后稍微平静一下,继续述说,不能自己,又高举过头,那被锦旗遮挡了颤动着的父亲,打动了所有人,荧幕里的,荧幕外的……有戏剧意味的是,邱林是导游兼翻译,却并不懂日语 ,常常把英语单词也贩卖出来,在错误的语境中,大家往往自说自话,谁都不知道对方说什么,却在努力地沟通。这颇像一部俄罗斯新拍的反映二战结束后几个异族人友好相处的电影。包括高田因追赶杨杨,两人相处的十几个小时,始终在对话,始终是语言不通,最后却因为一个细节,杨杨拉屎的细节,达到共鸣。片中导游邱林的插科打诨,于高田的不苟言笑不但形成对比,同时也调适了整个电影的气氛,让观众在沉重中不时开心一笑,这含着眼泪的笑声,恐怕也是《千里走单骑》这部电影的一大特色吧! 
         

       用镜头语言进行场面的烘托和渲染,是张氏电影一以贯之的风格,本片也不例外。 

       锦旗是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本片加以夸张和渲染;傩戏中脸谱和服饰的夸张和渲染;在民居中悬挂的洗过的衣服,都是贵州蜡染或扎染;一整条街道一个镇子人的一餐集体饭,气势恢弘…… 

       民族音乐的娴熟运用,马头琴、锣、鼓的适时出现,热闹中有悲情,沉闷中有亮色...... 
       
       
       
       作者: 白描文字 2006-1-26 01:07


      3楼2006-02-04 19:55
      回复
         
         不回老家已经很多年了,也不知道,家乡现在还做面食不?家乡的小儿还有没有食欲,吃那放置三四个月的面人? 

         城市里的年,过的是越来越便捷了,市场里什么都有买,却也需要采购。家里有充裕时间的主妇,还可以做点什么,如果都没时间,在短短一个星期内,把清洁采购走亲访友消化吸收工作一股脑完成,也并不比二十年前负担轻。 

         甘苦之二,是年的紧张和年的放松。 

         倦鸟归巢在当前,不是因为倦了才回家,而是因为回家而疲倦。家就像是一块磁铁,总是吸引着华夏儿女往家奔。如若那一位今年不打算回家了,找一些工作忙身体不好或家人需要照料等等借口来搪塞父母,那父母就会一遍遍打电话来,做儿女的明明知道他们心疼电话费,却又一遍遍的打电话。他们在电话里也不说让你回家,只问你的节日安排,或者动用亲戚和你电话聊天,你自己便也不好意思了,最终还是决定回家,所有的紧张便从电话一日日地频繁起来就开始了。 

         想找借口,找到了;要自圆其说,又被戳破;买车票,买送给家人的礼物;利用休息日收拾自己的家,准备自己小家庭过年的东西……买票难是现如今回家的老大难了,托人找关系花高价,反正一年回家次数有限,这时候花钱最大方了,感觉自己就是大款一般的豪爽。 

         终于回家了,替父母家人干点活吧,其实是替自己干活,吃饭,收拾,重新做饭,重新收拾……甭管多大岁数,父母都一个劲儿往你的碗里夹肉夹菜,就像追着你的儿女喂他们饭吃一样……肠满肚圆往往是回家的最大收获,心理的紧张和肠胃的放松是年特有的馈赠! 

         父母的白发一年多过一年,儿女的个头一季高过一季,我们自己,一年一年就如一日一日般的紧张和忙碌,感觉天刚擦黑,还没有任何收获,又一年已逝。只有父母催促回家的声音来提示我们,又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只有儿女一遍遍地回答家里人的问候,你几年级了?几岁了?儿女的回答并不经意,却让做父母的心惊肉跳,才明白,岁月如白驹过隙的真正涵义。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诗句背后,透着欣喜,透着希望;是写实,更是写意;东风送暖的春天固然令人欣喜,千门万户曈曈日不就是大扫除后的洁净吗?爆竹声声是在辞旧,新桃换旧符却也是期盼和希冀呀! 

         年,过年,回家过年,从形式上讲,挂灯笼放鞭炮,送期盼迎吉祥;从内容上讲,是亲情、友情的联接和沟通;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描绘! 

         年的滋味,是告别过去的酸甜苦辣,是展望未来的平安顺达! 


         作者: 白描文字 2006-1-30 21:22


        6楼2006-02-04 20:01
        回复
          看《父爱如山》后生发感慨http://post.baidu.com/f?kz=73159183 
           小 赶 牛 

          曾经有过诗的梦,弹指一挥,早就灰飞湮灭,有一段时间又想起曾经的梦,梦醒后却是这样的残留: 


           老牛前面走,父亲你身后。抬起头,往远了瞅,日落黄昏白羊儿成群涌村口。拍拍手,抖黄土,捡一粒儿酸枣你尝尝送我口。父亲啊父亲,亲亲的父亲,坐在你摇篮一样的肩头我望北斗,望北斗,奶奶说,流星闪过就赶紧点点头。 

           风儿吹树梢,人影儿水中飘。点一锅烟,吸两口,月上柳梢你拉着牛儿湖边溜。拍拍手,抖黄土,挥一根儿树枝儿你啪啪抽牛头。父亲啊父亲,我亲亲的父亲,看你驼背的身影不落的烟灰心生忧,心生忧。奶奶说,吴刚后羿所有的英雄都在村东头。 

           鱼儿水中跃,蜜蜂空中闹,我在牛身后,像你一样绕。拍拍手,抖黄土,喊一声儿啊父亲你连连把头摇。父亲啊父亲,我亲亲的父亲,躺在你沉重的叹息声中我懂得了心系苍穹,系苍穹,奶奶说,长庚陨落啊不就是启明星升。 

           我秤砣一样的父亲! 
           
           
           
           作者: 白描文字 2005-12-22 21:45


          11楼2006-02-04 20:07
          回复
            白描文字的笔下功夫身手不凡,感觉很老道,很流畅,妙笔生花----


            15楼2006-02-05 09:00
            回复
              谢谢依依,一拜,辛苦了!

              都结集在一起,才发现,就怎么点文字啊——我记得吭哧吭哧鼓捣了很多时间呢!看来,还得继续鼓捣,有这么勤勉的楼主们,有这么细致辛劳的依依才女!有这么热心肠的家内朋友捧场,谢谢解甲归天兄!

              惟仁啊,我还以为你就以悟空身份出现呢,果然坐不改姓!


              16楼2006-02-05 10:17
              回复
                笔误呀,可能是白描友有点激动了,解甲大哥最宽厚了,具长者风范.问好白描兄.


                18楼2006-02-05 12:13
                回复
                  哈哈,迟早那是归宿,老白同志说的实话,我也有过这种笔误,惹的人家不依不饶,好尴尬,往事如风,嘿嘿----


                  19楼2006-02-05 13:13
                  回复
                    先 问好后读文.我会一一欣赏.这些都是新年礼物,我打包了,回家细细品尝!


                    21楼2006-02-07 04:06
                    回复
                      解甲大哥,严重笔误,强烈道歉中~~~~~~~~~~~

                       我是想把每个文友的名字成固定词组存在电脑里的,弄巧成拙了,以为是哪个次,结果是另一个,一抱拳,再抱拳


                      22楼2006-02-07 23:40
                      回复
                        • 60.31.36.*
                        路的断想 http://post.baidu.com/f?kz=86106359


                         路的断想 
                         
                        两年前的旧文字,被倒腾出来存放吧! 


                         人在旅途,总有一个错觉,那就是:往外走时总感觉路途遥远,遥不可及,往家去时却好比近在咫尺,仿佛片刻便到了一样。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其实去那里再回来,实际路程根本就没发生什么变化,偏偏心理上就感觉回来的路程短了许多,为此,琢磨出如下的原因并设想了可能适宜的范围。 

                         一、 客观原因。 

                         司机往外走时路途不熟,驾驶时速度较慢;回家的速度比离开时快了许多。 

                         二、 主观原因。 

                         1.感觉者并不熟悉出去的路,也不熟悉路边的任何参照物,对目的地没有感性的认识,只以流淌着的时间来估算路程。以时间的约定来计算目的地的到达与否,路程的概念被弱化了,时间的概念却被加强了。人一旦计较起了时间,这时间就是分分秒秒的漫长,就比如路边等人的感觉一般。 

                         2.感觉者对目的地非常熟悉,但是距离自己生活惯了的家愈远,愈是以时间的流逝来衡量路程,也就是说,以离开家的距离来衡量目的地的远近,会感觉愈来愈远,愈来愈漫长。当然,如果这旅行正好是回家,归心似箭的心理怎么着也比实际路程更急迫,无奈的等待也一样的让人感觉路途遥遥。 

                         3.返回时,已经记住了路边的参照物,很明确这一地方距离家有多远,心不悬着,就不再计算和计较。人一旦不再计较和计算,心理没了负担,会立刻轻松起来,对时间和路程的感觉就不再细腻和苛求了,那路程立刻就短了许多。 

                         以上第一条是客观原因,我们姑且不论,就二条而言,仿佛和做什么事儿似曾相似。比如学习,比如工作,比如处理人际关系。 

                         学习本是掌握技能的一个途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做事儿。今天这个时代,学习已经游离了他的本来意义,变成一个目的,一种跳板,一件差事。比如考一个好高中,考一个好大学,获了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以及博士后......一路攀升,目的真是为了更好的做事儿和更好的生活吗?是不是学习就快变成了一种职业? 

                         比如已经工作的人,拿一个岗位证需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评职称需要学习计算机和外语,每年签一个上岗合同需要发表论文。学习和写论文本是好事,作为上岗评职称的条件,就如同给大家人为定了一个目标,让人往一个方向去旅行,行进的旅途枯燥而又漫长啊,那有心思看路边的风景,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反过来说,其实就有许多人本来是对外语或者其他东西感兴趣,想学习或正在学习,结果也被混同在既定目标里,让兴趣一点点流失,最终以索然无味的无奈和应付差事而结束。 

                         可悲乎?不悲也,千人一面,如同是行为艺术。 

                         一些意志坚定的人,或者说是偏执狂,疯子,他们才不计较职称啊学历啊上岗啊下岗啊,一意孤行地做一些自己喜欢和满意的事,任什么都挡不住其体味和探索的兴趣。时间对他们来说,既是分分秒秒令人心疼的流逝,又是全然的被遗忘和被忽略,甚至于是一种盼望,盼望自己所预期的结果的尽快出现。那种等待的心悸和期盼,那种回家的欣喜和热望,哪里还有乘车出行的缓慢和不着边际呢!这样的人真的是少数!用一个时髦的词,是另类,甚至是另另类。他们如果不是科学家,那也会是艺术家,总之,他们是不同于我们庸常人的智者。那,我们庸常人呢? 

                         我想和领导处好关系,我又想和同事处好关系,我想被提升,我又不想踩着同事的肩膀往上走,我觉得进一步怎么这么艰难,就想出门旅行一样的遥远和心里没底。那么,我放弃吧,放弃这一切包袱,轻装上阵,不要顾虑我的领导怎么看我,我是什么就是什么;放弃在同事面前要故意讨好谁的想法和做法,大家一视同仁,没有亲疏等级之分。这样子一来,支持我的人有,反对我的人肯定也有。如果心里坦荡,我猜想,反对我的人也愿意在一个明明白白的对手手下干活,而不喜欢那些两面三刀心里机关无数的人做他们的领导。这就是说,放松了,该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争不来,与其战战兢兢鼓捣去,不如坦坦荡荡接过来。 

                         有一个同学曾经笑谈,二十年前毕业时,大家给她的忠告是:改掉自己的坏脾气,与同事领导好好相处.二十年过去了,他的年终测评年年都是人气第一,同事和领导都说:小王脾气不好,人好!由此看出,人品比性格重要,做人比做事重要! 

                         爱人,朋友,同事,同学,包括儿女父母,随意了,放松了,心里不再紧张计较了,才会欣赏到沿路的风景,这才会让出行的旅途和返家的路程一样的长短,一样的轻松和自在,不是吗? 

                         2004-02-28


                        24楼2006-03-07 16:57
                        回复
                          昨夜无眠 
                           

                          题记:和朋友聊天,涉及青春的话题,忽有所悟。 


                           夜晚宁静,钟表滴滴答答 
                           一个声音,来自海角天涯 
                           只是要表达一份关爱,一丝牵挂 
                           关爱如此传递,润泽干旱浸湿心田 
                           牵挂如此表达,贲胀血脉电流身体 

                           万水归流, 
                           脉搏至此以同一节拍跳动 
                           万流溯源, 
                           其实原本又是南辕北辙 
                           
                           用我的孤独溶解你的悲凉,用你的伤痛稀释我的忧伤。 
                           状伤痛易,述欢欣难。心灵,总会在一个点汇聚,往往又不是欢欣的港湾。 

                           灵魂原本飘忽不定,谁想捕捉,犹如深海里捉鱼,烟雨中擒香。她只一闪身,便留给你无数的疑惑和迷惘。 

                           青春的心,如山涧的溪,说不定,会在什么地方拐个弯儿,或大,或小,或弧形,或直角。也许是遇到了崖,也许要绕道树,也许,只是一片阔草地。本没有任何阻隔,溪一闪身,笑闹着画了一个优雅的弧,是躲闪,却让青春的身影多情而柔曼,在阔草地上如星辉般灿烂。 

                           反倒是成熟,如海,宁静,无际。阳光下神采奕奕,尽显自己胸怀的宽广和厚重。曾经的经历,有海沟,有暗礁,甚至有几百年前的沉船,沉船中的宝藏,所有这些,沉寂着,掩埋着。是海自己的,并不需要炫耀于人;是海自己的,也是地球的,宇宙的。 

                           世界原本如此,海一样的博大,海一样的深邃。 

                           青春总有一天,如溪流归入大海,走向成熟。 

                           海却悲哀 
                           没有鲜活,溪流总归趋同于海 
                           是海丰富了,还是妙曼的缺失 

                           时钟不再滴答 
                           夜晚依旧宁静 
                           这个世界,没有声音出现,无数静默的灵魂 
                           穿行在深邃的夜空 
                           寻觅,游弋 
                           星辉闪烁,偶尔 
                           会折射他们的身影 
                           游弋,寻觅 



                           2006-03-29


                          25楼2006-03-30 00:04
                          回复
                            有凤来兮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最是那一抬头的错愕,世纪乾坤顷刻间倒转在眼前: 

                             我上楼梯,她下楼梯;我低了头匆匆,她居高临下悠然;我抬头惊愕,下意思说:你好!她略一犹豫,钝了步伐,“恩”了一声,我没有回头,并没有听见她说什么...... 

                             我希望她说点什么——很希望!我希望她呼唤我一声——我期盼!我在心里,无数次的希望我们再一次重逢,心里无事时,都会设想重逢的场景,想象着自己的大方,幻想着她的敞开心扉;准备着疑问,期待着答案...... 

                             她下楼梯,悠闲而从容;我上楼梯,匆忙却步履矫健。我猛一抬头,她在眼前,都要擦肩而过了,我说:你好!她“恩”一声,脚步迟钝,我的脚步也钝了一下,却没有停留,也没有回头,没有回头看她一眼,尽管梦中与她时常相见,尽管渴望与她再一次对面相见。 

                             我没有回头,大脑却立刻关闭了现在时,跳转另一个页面,就如一个超强的搜索引擎,所有和她有关的点点滴滴一下子呈现在眼面前,无论多少条多少款,鲜红的主题后,所有的条目中只有一个字醒目——情。 

                             我的爱恋,我的情怨,我的渐行渐远的青春,我的逝去的生活;我的懊恼,我的惆怅,我的今非昔比的容貌,我的落花流水一般的心情。 

                             逝去了,就这样;最是一抬头的错愕,期盼中,意料外;我们都曾经钝步,却谁也没有停留;我们渴望相逢,相逢时双方却不再回头;头不再回,心却翻页到过去,细细地检点,回味;回味中渴望再一次的重逢,这渴望,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一天一天,一年一年......


                            26楼2006-03-30 2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