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吧 关注:761,367贴子:6,278,858

回复:开个贴,每日分享一个天体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SN 1572又称第谷超新星或仙后座B,是在1572年11月上旬在仙后座中发生的一次Ⅰa型超新星爆发事件,距离地球约8000-9800光年,是历史记载中肉眼可见的八颗超新星之一。SN 1572于1572年11月16日达到亮度峰值,约为-4等,亮度超过了天空中除日月外所有目标。1957年,SN 1572所对应的超新星遗迹被发现,并被命名为“3C 10”。SN 1572作为Ⅰa型超新星,其前身星是一颗白矮星,它通过吸积伴星物质使得自身质量接近钱德拉塞卡极限,当核心温度升高到内部元素的聚变点火温度时,便会发生简并态物质(不遵循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压强不会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失控热核反应,这期间的能量释放远远超过了星体物质的结合能,最终表现为白矮星的爆炸式解体,硅、铁等金属元素以超过5000km /s的速度扩散开来。图一是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红-蓝)结合IXPE(成像X射线偏振探测器)数据(深紫-白)的合成图像,背景恒星的数据源自数字化巡天,于2月28日发布。研究人员利用IXPE研究了SN 1572的X射线偏振,并揭示了超新星冲击波磁场的几何形状。图二图三均是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handra)与数字化巡天数据的合成图像,采用了不同的填色规则。图四由Chandra、斯皮策红外望远镜(SST)与卡拉阿尔托天文台的X射线与红外观测数据合成得到。




IP属地:北京160楼2023-03-03 19:38
收起回复
    NGC 2409,位于船尾座的恒星集群,距离地球约2800光年,于1836年由约翰·赫歇尔发现,由于其仅有8-9颗成员恒星,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疏散星团。SH 2-302雪人星云位于NGC 2409的天球西侧,这是一个位于银河系猎户座旋臂与英仙座旋臂边缘区域的电离氢区,距离地球约5900光年,跨度约36光年。图一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yf70eu/D/?q=SH2-302。图二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l91hbt/?q=SH2-302。图三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385403/?q=SH2-302。图四由哈勃广角相机3(WFC3)拍摄,展示了雪人星云的局部细节。




    IP属地:北京162楼2023-03-04 13:14
    回复
      NGC 2419又称Caldwell 25,是位于天猫座的球状星团,于1788年由威廉·赫歇尔发现,距离地球约29万光年,质量约是太阳的90万倍,星团直径约为380光年。NGC 2419拥有“星际流浪者”的绰号,它是银河系中距离我们最遥远的球状星团,也是银河系最明亮质量最大的球状星团之一。NGC 2419绕行银河系的轨道几乎是大麦哲伦云的两倍,距离银心超过32万光。因此,早期人们指出它应该是被银河系引力捕获的矮球状星系残余。但是2013年的一篇研究指出,相比于河外起源假说,NGC 2419的特征与起源于银河系的遥远球状星团更为符合,至此该星团的起源仍不明确,但至少是与银河系高度相关。NGC 2419内包含两个元素丰度不尽相同的恒星种群,这与当前的球状星团形成模型相背。图一由哈勃拍摄。图二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5uearl/E/?q=NGC%202419&camera=


      IP属地:北京163楼2023-03-05 13:34
      回复
        NGC 2420,位于双子座的疏散星团,由威廉·赫歇尔于1783年发现,距离地球约1万光年,跨度约18光年,包含300颗以上的恒星,约有11亿年的历史。NGC 2420位于银盘上方约3000光年处,接近英仙座旋臂。图一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18fmyr/?q=NGC%202420。图二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393560/?q=NGC%202420&camera=


        IP属地:北京164楼2023-03-06 13:33
        回复
          NGC 2422又称M47,是位于船尾座南部的疏散星团,于1654年由意大利天文学家Giovanni Battista Hodierna首次发现,于1771年被梅西耶再次发现,距离地球约1600光年,跨度约15光年,年龄约为7800万年,约有500颗成员星。图一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e01nia/?q=NGC%202422&camera=。图二由ESO拉西拉天文台拍摄。


          IP属地:北京166楼2023-03-07 13:10
          回复
            NGC 2427,位于船尾座的SAB(s)c型中间旋涡星系,相对于CMB的退行速度约为1151km/s,径向速度约为971km/s,距离地球约4500万光年,直径约为6.5万光年,于1835年由约翰·赫歇尔发现。图一图源:https://www.hansonastronomy.com/ngc-2427。图二由哈勃拍摄。


            IP属地:北京167楼2023-03-08 12:48
            回复
              NGC 5486,位于大熊座的SA(s)m型不规则旋涡星系,相对于CMB的退行速度约为1483km/s,径向速度约为1368km/s,距离地球约1.1亿光年(其哈勃距离约为7100万光年,而目前对其使用非红移法的6次距离测量结果在214-422kpc之间,取中位数约为1.1亿光年),于1789年由威廉·赫歇尔发现,是NGC 5485(LGG 373)星系群的成员。2004年,天文学家在NGC 5486中发现了一颗超新星。图像由哈勃的高级巡天相机(ACS)在可见光与红外波段分别拍摄合成的,于3月6日发布


              IP属地:北京168楼2023-03-09 13:09
              回复
                小更一下,数字化巡天的图比较糙,本来不想介绍这个天体的,但是它的外形过于的有特色了...NGC 2429是位于天猫座的Sbc型旋涡星系,相对于CMB的退行速度约为5554km/s,径向速度约为5451km/s,距离地球约2.5亿光年,直径约有12.5万光,与其东南方向的矮星系PGC 21663构成引力对,另一侧被扣掉一个点的是一颗前景恒星。


                IP属地:北京169楼2023-03-09 21:19
                收起回复
                  IC 4701,位于人马座的发射星云,紧邻人马座恒星云M 24或IC 4715,于1905年由Edward Emerson Barnard发现,其在天球上的宽度是满月的两倍。图片由VLT巡天望远镜(VST)的OmegaCAM设备拍摄,于3月6日发布。原图有2.82亿像素,大小为826M,jpg格式也有155M,图源:https://www.eso.org/public/images/potw2310a/


                  IP属地:北京171楼2023-03-10 13:24
                  回复
                    NGC 2437又称Messier 46,位于船尾座的疏散星团,距离地球约5500光年,约有500颗成员星,约有2.51亿年的历史,于1771年由梅西耶发现。M 46的潮汐半径约为40光年,核心半径约为8.5光年,其在红外波段比光学波段辐射的空间范围更大,这说明该星团正在经历质量剥离。M 46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北部边缘的一个绚丽的行星状星云NGC 2438,但由于NGC 2438与M 46的视向速度不一致,事实上前者只是一个前景星云。M 46天球区域内的另一个行星状星云——OH 231.84 +4.22则确确实实是该星团的一员,它又被称作葫芦星云,是一个原行星状星云(PPN),其中心星是一个由米拉变星与A型主序星构成的双星系统,整个星云的长度约1.4光年,星云主体只有约800年的历史,预计在约1000后它将会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双极行星状星云。图一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o8qimi/?q=messier%2046&camera=;图二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lvipx5/?q=M%2046&camera=。图三是哈勃拍摄的OH 231.84 +4.22,由于该星云富含化合物气味独特的硫元素,又被称作臭蛋星云。



                    IP属地:北京172楼2023-03-11 13:19
                    回复
                      NGC 2438,位于船尾座的行星状星云,视觉上位于NGC 2437的内部,距离地球约1370光年,于1786年被威廉·赫歇尔发现。NGC 2438是一个多壳层的行星状星云,扩张速度约为37km/s,主星云约有0.45倍太阳质量,而壳星云约有0.5-0.8倍太阳质量,主星云的温度约为10000-13000K,中心区域温度可达15000-17000K,星云中心是一颗17.7等的白矮星,表面温度约为75000K。该星云主要由中央恒星在约8500年前的渐近巨星支阶段开始喷射出的物质构成,其中主星云的形成的时间约为4000年。图一由哈勃的WFPC2拍摄。图二由莱蒙山天文台舒尔曼望远镜拍摄,右下的红色线状物体便是OH 231.84 +4.22葫芦星云。


                      IP属地:北京173楼2023-03-12 14:04
                      回复
                        NGC 2439,位于船尾座的疏散星团,于1835年由约翰·赫歇尔发现,距离地球约12600光年,潮汐半径约为82光年,核心区直径约为40光年,包含50到100颗恒星,约有1800万年的历史。由于NGC 2439的样本恒星在距离、径向速度、红移等多指标上存在很大差异,该星团的真实性存疑。研究人员推测,在NGC 2439方向上可能包含370pc、1kpc和2.6-3.2kpc三个距离不同的OB星协。图一图源:http://www.baskies.com.ar/PHOTOS/NGC%202439%20LRGB%20HR.htm。图二图源:https://www.spektrum.de/alias/wunder-des-weltalls/ngc-2439-in-puppis/1406052


                        IP属地:北京174楼2023-03-13 13:17
                        回复
                          UGCA 307,位于乌鸦座的不规则矮星系,相对于CMB的退行速度约为1156km/s,径向速度约为821km/s,距离地球约2600万光年,直径约2.15万光年。UGCA 307中不存在明确的大尺度星系结构,但我们依旧可以在其中发现一些红色的恒星形成区。天文学家认为,类似银河系这样的具有明确星系结构的大型星系,可能也是由类似UGCA 307这样的矮星系合并形成的。图片由哈勃ACS在可见光与近红外分别拍摄得到的,于3月13日发布。


                          IP属地:北京175楼2023-03-14 13:20
                          回复
                            NGC 2440,位于船尾座的行星状星云,于1790年由威廉·赫歇尔发现,距离地球约4000光年,星云扩散速度约为62.7km/s,跨度约5.5光年。NGC 2440的中心星是一颗编号为HD 62166的白矮星,表面温度达到了20万开尔文,是人类目前已知表面温度最高的白矮星,其光度是太阳的250倍,拥有0.6个太阳质量,半径只有太阳的0.028倍。HD 62166是一颗较为罕见的PG 1159型前简并星,这是一种行星状星云刚刚形成的早期高热白矮星,甚至仍在进行AGB前身星的氢氦混合壳层燃烧,未来它将继续流失质量、变冷成为DO型白矮星。NGC 2440的复杂结构意味着中央恒星曾在不同方向发生了数次的质量抛射。图一由哈勃拍摄。图二是NGC 2440的核心区域,由哈勃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团队的观测数据联合制作。


                            IP属地:北京176楼2023-03-15 13:21
                            回复
                              NGC 2441,位于鹿豹座北部的SAB(r)b型中间旋涡星系,于1835年由约翰·赫歇尔发现,相对于CMB的退行速度约为3492km/s,径向速度约为3466km/s,距离地球约1.6亿光年,直径约11.7万光年,是NGC 2523群的一员。1995年,研究人员在NGC 2441中发现了一颗Ia型超新星,编号SN 1995E,这使得我们可以利用标准烛光法对该星系的距离进行较为精准的测量。哈勃望远镜对超新星附近的星际尘埃状态的观测表明,未来我们可能有机会利用光回波效应,在其它位置再次观测到这颗超新星。图片由哈勃拍摄,图中被红圈标记的光点就是SN 1995E。


                              IP属地:北京178楼2023-03-16 1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