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C 2359也被称为雷神头盔星云,是位于大犬座的一个发射星云,距离地球约11960光年,跨度约为30光年,年龄估计为7.85-23.6万年。NGC 2359的中央恒星是一颗名为WR7的沃尔夫-拉叶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的13倍,亮度是太阳的22.9万倍。NGC 2359星云是WR7抛射出的恒星物质与星际物质碰撞形成的电离气泡,具有复杂的细丝与弯曲的弓形激波结构。虽然NGC 2359的形态由WR7塑造,但它的物质构成主要还是星际物质,星云整体包含数百个太阳质量的电离物质与数千个太阳质量的中性气体物质,不同区域的膨胀速度从10km/s到30km/s不等。图一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00w0f9/?q=NGC%202359&camera=。图二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cuzxve/E/?q=NGC%202359&camera=。图三由亚利桑那大学舒尔曼望远镜拍摄。图四由甚大望远镜在庆祝欧洲南方天文台(ESO)成立50周年时(2013年)拍摄。
NGC 2360又称卡罗琳星团、Caldwell 58,是位于大犬座的疏散星团,于1783年由卡罗琳·赫歇尔发现,距离地球约3700光年,星团跨度约15光年。通过分析最小红巨星质量(约为1.8-1.9个太阳质量),推测该星团的年龄为22亿年(数据来源于1990年发表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期刊的一篇论文,作为疏散星团这个年龄大的有点离谱,这个质量的红巨星也不会有这么长的主序期,很有可能是原论文数据标注错误,2.2亿年比较正常)。图一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330296/?q=NGC%202360。图二是斯隆数字化巡天的图像。
NGC 2371与NGC 2372指代同一个天体,又称双泡星云,它是位于双子座的双叶行星状星云,距离地球约4400光年。NGC 2371-2于1785年由威廉·赫歇尔发现,由于星云内存在暗区,赫歇尔将其标记为两个独立的天体并被德雷尔的NGC星表继承。NGC 2371-2的内部是一个WO型沃尔夫拉叶星,是一颗红巨星的超热核心,表面温度达到了133000K。图一由哈勃于2008年拍摄,其中红色代表硫,绿色代表氢,蓝色代表氧。图二由哈勃于2019年拍摄。图三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5f2gb2/?q=NGC%202371&camera=。
NGC 2392又称爱斯基摩星云,位于双子座的双壳层行星状星云,距离地球约2870光年,跨度约0.7-1光年,于1787年由威廉·赫歇尔发现。爱斯基摩星云这个名字源于它的外形,类似于一个被大衣包裹的人头。NGC 2392较外围的结构是其中央恒星在约一万年前抛出的外层气壳,其中包含多处光年尺度的条状结构,这是中心恒星向外喷射的高速粒子流与周围气体相互作用的结果。NGC 2392中心是一个Of型老年恒星与一颗白矮星组成的单线分光双星系统,根据空间运动学分析,双星的系统速度(70.45km/s)与星云系统速度(70.5km/s)高度一致。根据大气模型分析,该O型星的大气很可能已经充满了它的洛希瓣,这就意味着双星之间存在吸积现象,这也解释了NGC 2392中央星光谱中不同寻常的X射线发射。虽然双星存在吸积,但是根据双星1.9天的轨道周期以及伴星吸积率的计算,可以基本排除该系统自行发生Ia型超新星的可能。图一由哈勃望远镜于2000年使用WFPC2拍摄,红色代表氮元素、绿色代表氢、蓝色代表氧、紫色代表氦,该图片是哈勃在1999年12月第三次维修后拍摄的首张照片。图二是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于2013发布的X射线与光学波段的复合图像。图三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gzip4s/D/?q=NGC%202392&cam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