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吧 关注:78,771贴子:1,849,146

回复:侏罗纪的巨型上龙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脊柱长度的计算方法,我个人的倾向是参考最没有争议的卢氏短颈龙正模USNM 4989。虽然Noe担保过Hampe的测量数据可以用,但是波亚卡原文的测量结果多少带点毒,而且对脊椎骨的分类有错误;MCZ 1285也是争议非常大;萨奇卡的脊椎骨测量数据不全;而且USNM 4989是保存的较为完整的上龙脊柱里,唯一一个有详细椎骨间距数据的,McHenry的PhD里的其他上龙的椎骨间距离都是由它推导出来的。


IP属地:陕西21楼2022-08-10 23:05
回复
    按照McHenry对4989的描述,前9节颈椎的肋骨较短,v10-v13有肋骨增长的迹象,由此把颈椎分为“前段颈椎”(v1-v9)和“后段颈椎”(v10-v13)。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只是为了方便计算进行的分类,实际上这种称呼只在侏罗纪上龙身上存在,短颈龙亚科的成员一般不区分这个。
    4989的前段颈椎平均长度44.556mm,后段颈椎平均长度51mm,13节颈椎的长度加和是605mm,考虑进椎骨间距的话是755mm


    IP属地:陕西22楼2022-08-10 23:18
    回复
      完整的短椎上龙Pliosaurus bachyspondylus CAMSM J. 35991,保存了19节颈椎,2节胸椎,24节背椎。因为一般上龙有3节胸椎,因此在复原135和35990的时候改成19+3+23的模式。之前在和一些同志私下交流的时候,我误把135的颈椎当成是前段颈椎处理了,导致得出了“135和35990等大的结论”。实际上,根据Tarlo 1959年描述的特征,135仅有的两枚颈椎确实像Knutsen判断的那样,属于后端颈椎。因此,135的躯干长度和35990相仿,但是脖子要比后者短。


      IP属地:陕西23楼2022-08-10 23:28
      回复
        颈椎的具体计算方法,我的想法是把前段颈椎和后端颈椎分别和4989的进行比较,下面是35990的计算过程。
        前段颈椎15节,保存的4节平均65mm,跟4989的比较后再修正颈椎的数量(4989是9节前段颈椎),401mm是4989前9节颈椎的加和长度。在算出35990所有颈椎的加和长度之后,乘上实际颈部长度跟颈椎加和的比例,得出实际颈长。


        IP属地:陕西24楼2022-08-10 23:40
        回复
          肩椎(pectoral)的话,之前已经认定35990和135的躯干等大,35990的第一节肩椎91mm长,Knutsen没有列在表上。那张表把pectoral和dorsal列在一起了,135的两节肩椎相当大,有100mm,这里拼一个91+100+100的组合,再乘上椎骨间距占的比例,可得肩椎长度。


          IP属地:陕西25楼2022-08-10 23:45
          回复
            135的背椎比35990的更加完整,而且知道排列顺序,将具有有效测量数据的椎骨拿出来,和4989的对应部分进行比较,修正后得出2905mm。



            IP属地:陕西26楼2022-08-10 23:50
            收起回复
              至此,presacral的长度已经算出来了。大型上龙的尾巴大多比较渣,因此我选用了较为完整的泥泳龙的尾巴作为模版。按照Andrews 1913年提供的复原图,泥泳龙的sacral+caudal顺弯长度是presacral的44.9%,因此尾巴的长度和最终顺弯体长也可以算出来。


              IP属地:陕西27楼2022-08-10 23:57
              收起回复
                补图,Andrews的泥泳龙复原和实际装架



                IP属地:陕西28楼2022-08-10 23:59
                回复
                  135的大小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算出来,脖子短一些,只有1352mm,尾巴相应地也要缩短,最终体长是9336mm


                  IP属地:陕西29楼2022-08-11 00:01
                  回复
                    24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2-08-11 09:35
                    回复
                      26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2-08-11 09:36
                      回复
                        补充一下45楼的内容
                        45楼有一条回复似乎被吞了,实际上套狭喙龙算出来的结果跟套短颈龙的一致,个人感觉这也是对“海猎龙类的颈椎分布模式相近,仅是数量上有差异”这个假设的验证了。

                        下面这张图是这里复原时候用的详细颈椎排列,我在搞清楚耳齿用的排列方法之前,一直卡着算不出相同的结果。这里的*指的是离散的椎骨,选取的插入位置是Hampe 2005版本的v3-v4,v5-v6之间各一节,然后再理清真实的排列序号。



                        IP属地:陕西47楼2022-08-11 20:01
                        回复
                          @神皇上帝临时ID 这条评论也被吞了似乎,我能看到通知消息,但是贴子里没显示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22-08-11 22:35
                          回复
                            下面就到算体积的时候了。
                            2009年McHenry用的是两个模型来估测上龙的体积,这个方法有多不靠谱,在之前的很多贴子里已经提过了,这里不再赘述了。
                            这里我采用的方法,修改自Henterson大爷的Mathematical Slicing。Henterson 1999年提出的二维切片法是GDI算法的优化和爸爸,基本的数学原理是把动物的体腔假设成椭圆,把体腔切割成一块块的椭圆台来计算体积


                            IP属地:陕西50楼2022-08-11 23:17
                            回复
                              后来Motani 2001又提出,海生羊膜动物的体腔截面用椭圆法来算是低估了,实际上应该是超椭圆。我干脆把算法改了,前期重建好体腔截面,再把动物分划成上下底面是相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台体,通过截面的高度来计算大小。公式和示意图如下,其中的L_s指的是标准截面的高度,S_s指的是标准截面的面积



                              IP属地:陕西51楼2022-08-11 23: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