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87,301贴子:16,777,424

回复:生活,细微与关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生的最后阶段,为何还要面对这些问题?
这是你的自爱最后的、最高的体现。
还有一丝力量,被你用来回答,你的热情、活力等等借机彰显,你用这样做来回答它们。
若已经毫无剩余,只要头脑还能转动,就让它为这回答而动,这本身就是最佳回答。
你已经失去了用实际行动回答的可能,但仍然渴望,为只能向往而内疚、而不甘心,这就是你最漂亮的回答。
人生的终局这些问题也存在,重要的是认同这点,价值随后就到来。
假如你离死还远,或正在花样年华,这些话对你就没有意义?
你会格外增添对眼前的珍惜。你手中有大把的的机会,连垂死的人都需要这样看生活,设身处地,你岂不是更该想想,要不要做个热情的、生机勃勃、对生活充满兴致的人?你的力量感、锐气和英气该不该拥有和保留下去?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645楼2023-01-27 19:35
回复
    任何一件事,最该被看到的、该被你重视的是其中的两极分裂。这张力、这信念应当是你有关这事的所有思考和行为的基础。
    如何应对此事?担起这张力是你的要务。你的承担就是让意识从一极走向另一极,反复震荡。你在、也只能在这轮回中你找到自己做事的动力、理由、恰当方式,创造你的成功,找到此事中的所有价值。
    那么,你只盯住某一极,只求依靠它成功,这就不合理吗?当然不是。但要有前提——你必须接纳另一极的存在,从对方的存在取得动力,从对方那里起步,此后还必须回到对方,如此重复。要是你的追逐遭遇险阻,看不到意义和成功,原因就该从这里找。
    例如,你希望长寿,关键是担起生与死这两极的张力,而不是只注意怎样养生,避免生病。你当然可以、应该做这些,但前提是充分尊重生与死的共存,在生活里实现向生而死,向死而生的反复轮回。你的养生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一再重新出现而已。换言之,你只能不断重新背弃它,承担由此而来的危险、恐惧和折磨。你可以、也只能在生死的震荡中获得生机,舍此得不到最好的效果,也许适得其反。


    IP属地:贵州647楼2023-01-28 22:10
    回复
      跟亲人相处,你要经历一个个亲情事件。在所有这些中,什么在支配你和每个人?只是亲情?只是每个人的私心?都不对。这两者的撕裂始终高高在上,深入众人灵魂,是它主宰一切。
      假如你只想抓住亲情,请先接受这一任务——对这张力给予足够的重视,稳稳担起它,观察和了解它,从中寻找你追逐目标的机会。要是你只求满足私心,也必须如此。
      通常你总是倾向于忽视两者之一,拒绝接受对方的存在。然而这张力会迫使你臣服,以自己强大的力量解决问题,没有例外,无论你怎样抗拒。除非你存心要毁掉关系或自我,否则只能乖乖接受现实。
      当然你可以糊涂、疏忽、拒绝和行为不力,然而除了在失败、受挫和痛苦中就范,没有别的结局。既然这样,何不换个头脑,接受各方的共存和撕裂?你不是忍辱负重,没有吃亏,你拥有了以往求之不得的、真正的内心安宁。
      假如你只追逐亲情,现在你仍然能如愿,而且更容易达到目标,且能得到亲人的认同。要是你珍惜自我,现在同样更有机会,你的满足更深切。


      IP属地:贵州648楼2023-01-29 08:48
      回复
        过去,现在,未来,一条时间的河流绵延下去,没法斩断。
        常听人说,过去已经无法挽回,未来还没到,能掌控的只有当下,所以你要好好活在当下。
        听起来不错,然而实际上你能单独把现在拿出来吗?就因为重视它,要抓住它,那两者才总能缠住你。越想独立就越不能独立。
        过去不再,但忘记过去没法认识当下。你要稳住当下,要从记忆中获取力量,不可或缺的生活经验、情感、心理基础等等。没有这些,现在只是个空中楼阁,如何让你立足?
        将来没到,但那是你将要到达之处,怎么可能不牵挂,不为之做准备?没有它同样没有现在。
        现在被夹在过去和将来之间,对当下的意识也必须从记忆和展望的制约中挣脱出来,绝非易事。这意识应当是鲜活的生命,而任一生命都要靠着挑战而存活,并非只是选择的结果。
        对生命的挑战不会只有一次,你也必须不断从记忆与展望的夹缝中逃出来,这是个无限轮回。如果不尊重,不好好把握其他两者,这个进程必然落空。
        如果当下真有魅力,你势必要在离开时受到诱惑,产生不安和恐惧,以及禁不住要返回的冲动。世上任何东西如果不给人制造这样的情绪,还值得珍惜吗?


        IP属地:贵州650楼2023-01-30 09:36
        回复
          能掌握的唯有当下,所以你就只关注当下。照这个逻辑,在生活里你只要注意能掌控的对象,是吗?
          生活无限,这样的东西只是冰山之一角。整体才是个体生存的根基。你的目光从过去一直延伸到未来,这整体是三者都要仰赖的。
          实际上,那些不在眼前的、拿不住的、无穷无尽的存在,其价值绝对不可忽视,甚至更高,你更离不开。
          如何跟这整体打交道?从过去与未来取得立足于当下的条件,赋予其活力和所有价值。反过来,从当下向两者发散出去,让它们得到同等尊重,同样鲜活,焕发其价值。就这样一再重复,你始终生机勃勃。
          在这三者的整体中来来回回,实际上这就是每个人的心理现实。只是过去和未来可能只给你消极的东西,危害你的当下。就这点而言,人们关于活在当下通常的说法倒也没啥可质疑的。
          要是不能用积极的眼光看过往和将来,你就能在对待当下时变得不同,活得好?


          IP属地:贵州652楼2023-01-30 11:25
          回复
            除了意愿,我啥都没有。你总是这样说。
            然而你分明知道内心里有抗拒,那个要你冲出纯粹意愿的力量总是在动。
            所以,在一个个场合里,你老是觉察到这个理念受到的威胁。你沉住气,细细品味其中的滋味,观察自己的坚定和动摇,这是不能错过的好戏。
            欲火熊熊却没法得逞,反过来,不能伸手却有意愿的鲜明。你逐渐习惯了欣赏这样的一幕,并把这习惯扩展到整个生活。客观上那些不请自来的、自己没法获利的困局,现在成了自己的帮手,是自己重温、确认、强化自己信念的好机会。生活受阻恰恰有助于内心安宁,你求之不得。
            有时候阻碍被移除,明明可以肆意而为却能自律,且淡定从容。受限时的美好成了自动延续的趋势,何乐而不为?
            除了意愿,我啥都没有。这不仅仅是理性思考中的存在,更是你在生活里游走的美妙体会。任何情况下你都不慌,都能满足。


            IP属地:贵州653楼2023-01-31 09:22
            回复
              不骄不躁,这是你赞许的活法。
              怎样做到?记住你只有意愿,此外啥都没有,这就够了。
              日子过得顺,你安于愿望的存在,没有狂热追逐的冲动,你不骄;要是身处逆境,你也因意愿在身而不失沉稳,所以不躁。
              当然你的内在不可能平静如水。纯粹意愿的力量总是会变弱,向外伸手的冲动不会消失,撕裂一直都有,也必须有。所以骄和躁的情绪反复冲撞,失去理想状态的危险会始终笼罩。但你不慌,只要牢记属于自己的唯有意愿,这个信念不被毁掉,你就能一再重回稳定。
              不骄不躁,有那个信念,你就偷笑吧。


              IP属地:贵州655楼2023-01-31 11:28
              回复
                持盈保泰,很多人推崇的为人之道。
                盈是你的饱满,你的有力、敏锐、机警、热情、轻松、生活的兴趣等都该是满满的。保持这状态,你才能得到生活的安宁和成功。
                没有后面的泰,盈还有价值吗?那个有力的感觉,光是这个就能让你安心,是不是?体会自己的敏锐、机警就有喜悦涌上来,对吧?环顾生活,对什么都热情,都兴致浓浓,是否足以安抚你?日子过得轻松,这本身就是一桩美事,对不对?
                各种饱满,固然有助于你得利,但这状态可以被你独立看待,纯粹地掌握和维护。你就满足于这样的存在,可能的回报不必在意。你是能这样生活的。
                当然你也是凡人,也有要占有的东西。这没法改变,也该认同其合理性。但正因为如此,纯粹的持盈,独立于功利的健康身心必须重视。这独立性和纯粹性能使你的良好饱满让你的安宁和成功更有保障。你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不仅如此,你可以让它高高在上,为此容许安宁受到威胁,利益受损也在所不惜。恰恰是在这风险中,你的美妙状态得以维系、张扬。
                继续下去,持盈被你赋予最重要的价值,自己的有力、敏锐、机警、热情、轻松、生活的兴趣等可以成为你生存的信条,地位日益巩固。你愿意吗?


                IP属地:贵州656楼2023-02-01 09:25
                回复
                  活在当下,让下面这些话总在耳边回荡——
                  激情澎湃,绝不限制;
                  让身心总是充满新鲜劲儿;
                  活得机警、灵活、敏锐;
                  对什么都兴致盎然;
                  活得有冲劲、有英气、锐气十足;
                  轻松、没有羁绊、身心自由,必须的;
                  只要这些,不在乎功利?正因为不可能只有这些,正因为在乎得失,难以抗拒,所以要把这些放在最高。当自己输得很惨,一无所有时,还不至于垮掉。
                  那还不是差不多?很有可能只是一根稻草,你要死死抓住,从现在起。


                  IP属地:贵州658楼2023-02-02 09:08
                  回复
                    此刻,我有激情吗?
                    身体和精神,是不是有一股新鲜劲儿?
                    敏锐、机警、灵活,是现在的我吗?
                    环顾四周,我对什么都感兴趣,是吗?
                    动起来,是不是有冲劲、有英气、有一股锐气?
                    从里到外,我是否觉得轻松、自由自在?
                    这样的声音能常在你耳边迴响,这就很不错了。
                    很多人跟你不同,脑子里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不可能从这些角度审视自己;这样来掂量生活,被视为一件多余的、奇怪的事。明白这个,你微笑了,像个有钱人似的。
                    不必辩解,用不着张扬,两种生活分道扬镳。你踩着自己的步子,稳稳前行。


                    IP属地:贵州659楼2023-02-02 10:24
                    回复
                      相比下来,你是什么人?一个战斗者,行动者,随时打算上场的创造者。
                      你就没有恐惧,心情跟利害得失毫无关系?当然不是。人人都有的诱惑和压力你也躲不掉,有时候更强。你不是怪物。
                      所以你不能让这些声音消失,挑战必须鲜明存在,一遍遍甩给自己,永不含糊。
                      不奇怪,两个身份顶得厉害,你随时可能被活活撕裂。若不使出吃奶的力气去做战斗者、行动者和创造者,没了平衡,这个张力就崩溃了。生存的最大不幸是什么?就是丢掉了对这个的敏感,你记住了。


                      IP属地:贵州660楼2023-02-02 15:30
                      回复
                        实际上你明白,自己常常不是行动者、战斗者或创造者。这话老是对自己说。
                        尽管如此,你仍能站在这里聆听专属于这身份的警示,这振聋发聩的冲击你乐于接受。
                        你想象做这样的人,保持羡慕和敬仰,谁也没法阻止你有如此情怀。
                        做不到,愧疚、遗憾由此而来。这情绪被你珍惜,很好。
                        愧疚不会轻易消散,不时来撞击你。这状态让你心安,愧疚因此淡化。
                        热爱激情、新鲜、冲劲等等,你就能回到行动者、战斗者或创造者的身份吗?这问题一再抛给自己,没有止境。你乐呵呵地看着,一直这样。


                        IP属地:贵州661楼2023-02-02 17:02
                        回复
                          行动者、战斗者或创造者,其反面就是消极者、懒惰者或堕落的人?不是。
                          其实他们是一类,都是只盯住一个,被困在在对立两极之中的一极。逃出这困局的,是同时将双方装进意识,赋予同等地位,在中间主动来回跑的人。后者在不断的反转中,在这没完没了的路上取得丰沛营养,动力十足。
                          那就抛弃对做行动者、战斗者或创造者的渴望,随意躺平,随波逐流?如此你就失去了生活的真实份量,这营养和动力就没有了。
                          又一个伟大的撕裂来了,你要接住,不得不如此,也应该如此。这好机会别浪费了。


                          IP属地:贵州662楼2023-02-03 08:38
                          回复
                            面对当下的所有,一切都能重新审视——
                            所有的细节;
                            所有的适应;
                            所有的分寸;
                            所有的强度;
                            所有的力道;
                            所有的姿态;
                            所有的方式和路径;
                            所有的节奏和变奏等。
                            每个时刻,都有这样做的必要,再怎么认真都不够,多充足的耐心都不过分,做得再多都没问题。
                            唯有习惯要挡道,它抗拒这一切,强迫你收起敏锐、警觉、灵活,压缩自己的视野,要你忽略主动性,把改变的自觉和信心忘记,忽略求得新生活的必要性。总之就是要你做它的奴隶,越久越好。
                            那好,你就一再审视自己的习惯。它有何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有什么相反的力量要尊重。反反复复,你乐此不疲。
                            在这过程里,那些对生活细致入微的种种审视你依然没忘记,这成了又一个习惯。它被你用力抬举,接受你的忠诚。对此你义无反顾。
                            当然,这不会是常态。这习惯需要一再维护,因为它有理由溜走,一次又一次。你清楚,从容以对。


                            IP属地:贵州665楼2023-02-03 19:47
                            回复
                              做任何事,动手前先发生了什么?
                              你选择、认同了做此事的价值;
                              要向前的内在冲动出现,那股按耐不住的劲儿;
                              即将动手,你身上各个部分的紧张;
                              所有的相关局部,例如肌肉、神经反应,每个辅助部分的启动;
                              整个系统向目标冲去,这股趋势的鲜明。
                              接下来自然是你的行动。它直接关系到成功,当然被你紧盯,在此尽量投入。这很自然。
                              然而不要忘记动手前的这一系列存在,这个发展的整体最要紧。它们提供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后面的真正行动不过是其延续,或者说是这一路每一步得以完成的符号而已。
                              相反,它们的存在可以是独立的。即使你没动手,就算没干成或失败,你都可以纯粹享受其中每一级。例如一开始你对那个价值的选择。即便到了最惨的情况,一无所有时,这选择都属于你。专注于此,你就有希望获得满足,不论这件事结果如何。你尽可以抓住这点。
                              再比如动手前的冲动,到这里你就大有收获了。即使到此就刹车,此时的存在也份量足够,可以单独欣赏和拥有。还能给自己保留一份回忆,未来有漂亮的价值挖掘,足够安抚自己。
                              这有啥意思?你可以这样想。这时候你真的只剩一场空,两眼茫茫了。


                              IP属地:贵州668楼2023-02-04 09: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