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82,277贴子:16,768,652

回复:生活,细微与关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怕死。这健康、自然的心态,没啥好说的。
怕死,却又想从这里获益,两者打架,构成强劲张力。一个越强另一个必然越强。你清楚,并愿把张力置于最高位置。
现在你松弛下来,让自己坦然去怕,然后收益来了。这变化很自然,跟前者一样。
重要的是,你不是无能的被动者。有意迎接恐惧,对其施加影响,你的智慧和力量得以释放,主动的自我光芒灿烂。
这样就完了?接下来再反弹,重回恐惧。你就这样震荡下去,没有穷尽。每一次害怕都带来这个进程,你生机勃勃,赢了。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381楼2022-10-24 12:33
回复
    做人,你习惯于找意义,让它领着自己走。这很正常。
    能不能注意无意义中的意义?试试看。
    在这里,你离开了欲求不能的烦恼;被视为铁律的也许分文不值;曾经压抑你或令你张狂的,现在溜了;你不必屈服于什么,也不受诱惑,习惯上纠缠自己的东西隐去了。
    如此等等,现在你成了一个没有任何负担的、可以我行我素的孩童,妙得很哦。
    你想要的意义就是这个?不知道,没法说,妙就妙在这里。


    IP属地:贵州382楼2022-10-24 18:16
    回复
      为啥要专注于卑微,视为生存的核心?
      人有生命力,能够使用就能活得好,否则就糟,就走向毁灭。
      然而老天仁慈,只要你能给自己的生命力使用一种方式即可,并不一定要是了不起的方式。低下的、卑微的可能是你的价值观标签,但生命本身不看这个。
      实际上,恰恰是卑微的更容易满足生命自身的需要——易于掌控,障碍较少等,所以你应当乐于接受这样的生存,专注就是这样的证明。
      很多人活得惨,以至于自绝于人世,原因就是,拒绝卑微的,只接受高级的用力方式,可后者偏偏拿不到或没法用,无奈之下只能接受毁灭。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383楼2022-10-24 23:09
      回复
        生命其实是卑微的——只要你用它的力量,力道大小皆可,有时候一点点,有如尘烟,也足以满足它。
        你遭遇重大挑战,以为非使出蛮力不可。你可能因此得救,祝贺你。
        要是无效,不妨后退一步,看看能否改观。
        也许还救不了你,试试再弱些的力量。
        还不行?你继续减弱。有一直这样做的便利,那就一直用,直至最低的力度。
        这一路上,每一步都可能有效或没用,但不被你轻视,同时都不让它约束自己的继续。
        若是受限,每一步的不完整都可以接受,最细微的动作都有意义。
        还是失败,你把打算使劲的姿态拿出来,也能起作用。
        再不济,可以对自己说,我要使用生命力,应该如此。此言一出就有份量。
        不想说也行,你在脑子里想象正在发力的状态,有一个形象向自己展现。
        可笑吗?从最高力道到这里,都是生命力的明确使用,不是吗?你对生命、对其核心需要的每一种尊重,它能收到,份量不低。
        整个阶梯在你心中,你的生命就得到最好的呵护,幸福属于你。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384楼2022-10-25 09:49
        回复
          你的行为是卑微的,没啥,自己的整个生命就是卑微的。
          承认这点非但不会伤害你,还能给你极大的自由,你在无限开阔中尽显意志和才华的光彩,享有尊严和有效保护,创造的余地没有穷尽。
          前面说的阶梯,每层相对于上一层都是卑微的;相较于最高层就更是了。这些判断都不让你自弃、松懈。你相信都是在对生命负责,专注于眼下就够了。
          你不是坠落,不是放弃做强者。只是在迫不得已中留驻眼下,只求好好使用已有的资源,绝不妄自菲薄。在一丝一毫的存在中,你拿出了自己的圆满。
          你这卑微的系列与生命本身的卑微始终贴合,它没有理由责怪你。相反,这系列提供最大包容,它要的机会尽量满足。它在此也达到自己的圆满,借此报答你,肯定。
          不信?那就试试看。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385楼2022-10-25 11:59
          回复
            一个很小的资源,近乎于零,不值一提。但你可以问自己——
            我把它挖掘干净了吗?
            所有的挖掘方式,我都用尽了?
            它的容量配不上我的智慧、能力,或者说它不值得我倾力投入?
            所有挖出来的,其价值已经被我彻底利用,是吗?
            你会发现拿不出肯定的回答。不管过了多久,你对这资源的榨取到了什么程度,都只能摇头。
            一花一世界,你永远是浅薄的,承认吧。


            IP属地:贵州386楼2022-10-25 20:20
            回复
              如何弱化生命的存在?
              从最强力道下降一个档次;
              再下来一个档次;
              继续这个过程,控制下降幅度,使这过程尽量拉长,直至没法再降;
              维持最低水平,同时开始另一个弱化过程,例如注意力逐渐下降,要求同上;
              呼吸的力度和节奏逐渐下降,一呼一吸的周期步步拉长,要求同上;
              到了各个下降进程的极致,进入停顿,啥也不做,只是体会时间的流动;
              先是短促的空隙,持续一段时间后变长,越来越长。随着虚空保持的节奏逐渐降低,整个弱化过程继续。
              所有这些都不可持续后,回到开始,再来,再来。


              IP属地:贵州387楼2022-10-26 09:05
              回复
                他害怕这东西,总想躲开。
                可就是做不到,于是他设法躲开这恐惧,心思用在这里。
                可恐惧也躲不开,且不该躲。他的耳边响起这句话,不止一次。
                然而他是***,就是想躲开这声音,让恐惧随意蹂躏自己。
                假如他不这样,就能跟恐惧对视,对它有所行动,哪怕最轻微的、有如尘烟的,哪怕只是喃喃细语。
                反之,要是他先有行动的意识,把自己投入进去,义无反顾,他还会畏惧这恐惧吗?他没空。
                然而对方顽强,再次拽住他,可他的向往没变,重新投入。他还是没空。
                恐惧再来抓他,局势重复,原因相同。
                他可能总是把持不住,就这样一遍遍重来。只要他留在这轮回里,忙于这个,他还会去恐惧,去为自己的恐惧而恐惧吗?一句话,他还是没时间。


                IP属地:贵州388楼2022-10-26 09:37
                回复
                  讨厌、躲避某个对象;
                  这心态被自己视为不正常,于是想办法远离它;
                  这状态让自己蔑视自己,所以要使劲逃离;
                  这逃离总是存在,这个进程让你觉得耻辱,非抛弃掉不可;
                  联想到生活里别的类似遭遇,耻辱倍增,情绪更焦躁,更不可忍受;
                  为啥我活成了这副窝囊样?你没法面对如此的自我,只想狠狠扭过头去;
                  接下来,你这个人的存在还有意思吗?也许一个可怕念头撞了过来。心情不佳倒是次要的。
                  说回来,拒绝某物的心情难免,但你可以建立对由此而来的所有发展的敏感,好好掂量其中的意味。
                  有用吗?不知道,试试好了。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390楼2022-10-26 11:57
                  回复
                    老葛要跟家人出门,可他还在吃面条,慢条斯理的,被训斥了。
                    很不爽,来个对抗行不行?想着想着,动作更慢了。
                    筷子夹起一粒豆子,像是正在思考什么,缓缓放进嘴里。再来一粒,一粒,从容不迫。
                    筷子对准面条,本来可以一下夹起好几根送进嘴里,现在他要一根一根来。保持间隔,悠哉悠哉。
                    一块白菜到了嘴边,可以马上塞进去,可他用门牙咬成两段,把一半放回碗里。
                    留下来的,本来牙齿的两个动作就能弄下去,可他轻咬一下,停住,左顾右盼,然后再来一下。
                    又停留,让时间再长些,这期间动动屁股,像是坐得不舒服。
                    再咬了一下,带着停顿站起来,走到落地窗前,看着外面风景,呼吸松弛,再慢慢来两三个操作,直到跟这小块白菜最终告别。
                    继续吃,时间随便用,重要的是拖延。
                    吃不完会怎样?那就不吃了呗,有啥了不起的。
                    终于结束了。他收拾完,跟家人走出家门,一股清新空气拂面而来,这是专为我备的,不是吗?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391楼2022-10-27 06:34
                    回复
                      拖延,这是生活里最美妙的字眼,虽然你从没这样说过。
                      你去坐公交,车已经到了面前。这时候要你欣赏这两个字,当然不可能。
                      你用大火炒肉,肉已经熟了。此刻想的只是赶紧出锅,当然也容不得拖延。
                      这样的当然步步扩展,流向整个生活,占领每个场合与时机。一直以来你就适应这个,也没啥奇怪的。
                      拖延会造成麻烦,但你不能做个向它屈服的人,这成了你稳固的意识和情感要求,随时体现出来。
                      很多时候你着急上火,迫切地行动,不是因为怕要做的事搞砸了,只是不愿在这方面背叛自己,哪怕事情没那么紧急。
                      拖延有害,于是容忍它就被视为不对自己负责。所以你一旦遇事就需要着急,如此安抚自己,尽管慢点也没啥。
                      你做事积极,在自己的和别人这样的表现中常常收到肯定和安慰。这也成为稳固的常态。要你改变就更不可能了。
                      更进一步,你这从不拖延的形象能被众人所称赞,能借此取悦于需要取悦的人。你的常态更稳了。
                      当然你往往看不到或不承认这些,即使是面对自己。这种紧急事还要拖?这怎么行?这话在你脑子里回荡,经常的。


                      IP属地:贵州392楼2022-10-27 09:47
                      回复
                        一事重要,所以要赶紧办。所以有了“要紧事”的说法——要和紧这两个不同概念合体。
                        于是,遇到要事决不可拖延,逐渐成为潜意识,在生活里时时处处体现。
                        反过来,紧迫感成了人认定事物重要的缘由。很多时候并非利害本身,而是这股子冲动在背后推你。你的态度在心里抬举了某个东西。在必须抓紧的压力下,很难轻视它。你从不怀疑这逻辑的合理性。
                        渐渐地,你被畏惧拖延的情结所绑架,陷入一件件事构成的、匆匆忙忙的生活之流之中,苦不堪言。你要反抗,拖延是你的武器。
                        你终于明白,事情本身与你对它的心态虽然缠得紧,但可以且应当被分开看。重要的是,你没有必要把支配自己情绪和思考的权利交给事物本身,你的自由高于自己的对象。你需要无限性。
                        如此,你就会彻底疏远它?你的利益和欲望不允许。而且,自由包括你返回它的机会,你当然明白。
                        你争取拖延机会。要是得逞,外力任由自己拖延,你恰恰谨慎起来。当然还有下一个回合,再下一个。


                        IP属地:贵州395楼2022-10-27 14:48
                        回复
                          要事和紧迫的事,你可以把二者看成一回事,但你不妨问问自己:
                          这件事有紧迫性,就意味着时时把这放在凸出位置,什么都让道?
                          即使要这样,从一开始就拿出全力,从头到尾,没必要吧?
                          你确认,发现或创造一个让自己拖延的缝隙,绝无可能?
                          要是有幸得到了,后面再来一个或几个,肯定办不到吗?
                          要使劲,也不至于整个人都如此,连脚趾头都抓紧吧?
                          某些细小的懈怠、偷懒机会,你真的不打算给自己?
                          让你有机会跟自己的执着干一仗,你愿意吗?
                          每当要冲刺时,按捺不住急躁时,可以进行这样的对话,很奇妙的。
                          为啥有时人会疲惫不堪,几乎要倒下?因为你隐隐知道这些问题存在,就是不敢让自己回答,你怕。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396楼2022-10-27 15:27
                          回复
                            人总是害怕某些对自己有意义的问题,没错。
                            他了解什么与这问题的出现有关,于是明里暗里遮掩这东西,或把它除掉。
                            很多时候关乎行动。他一旦做某事那问题就会来临,所以他尽量不出手。
                            如果你问他:一个小小的、轻巧的问题如何?不行,它会带来一长串的、更不好对付的。意识到这个,他就更不干了。
                            长长的一串,广泛地涉及生活细节,惠及生存的宏观和长远,难道不更有吸引他的力量?他装作没听见,那一步就是不迈出去。
                            咬住这点容易,他就守住这坚持,别的不管。
                            你向他更用心、更细致地论述这点,结果更糟。
                            所以,你要是打算做什么,要意识到这点——准备迎接后续的、严峻的精神挑战。谁都不更坚强。
                            那个跳楼的人本来可以获救的,但以后的严峻存在,特别是精神上的他受不了,所以坚决去死。
                            其实他可以预先避免——好好应对生活的难题,那些本来简单得多的。这机会被错过了。
                            你呢?


                            IP属地:贵州397楼2022-10-27 16:28
                            回复
                              人免不了要躲避问题,可越躲越多,越不好对付,于是越害怕面对。反之也是,这是个残酷的轮回,没有止境。
                              现在你需要躲避这躲避造成的麻烦,种种不安,然而这同样难,而且后面这个也是同样的命运。
                              再躲,再来,这条绝望之路就这样走下去。生活只剩下可悲的躲避了。
                              然而自由始终在,你重返理智的门一直为你开着。任何节点都是逆境重生的起点,只要自己够敏感、自觉。
                              完了?没有。一旦开始面对解放,你重大的、没法忽视的任务就摆在眼前——担起后面将要出现的、源源而来的、难度逐渐增加的挑战。
                              被吓着没有?也许,你开始懊悔,还不如继续躲闪呢。更糟的是,想回也回不去了。
                              要是一开始改变时你就能预见到这些,你还会争取吗?
                              自由,真不是个东西。是不是?


                              IP属地:贵州398楼2022-10-28 07: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