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84,647贴子:16,769,340

回复:生活,细微与关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早晨,你在路上运动。一个个的跳步,很兴奋。你喜欢这个。
忽然来了个灵感:从一个跳步到下一个之间,若是插入微步。会更好玩吗?
微步是碎小的,很轻很慢。在两个跳步间放一两个,随便。
很好,开始新玩法。
连续的跳步挺耗体力,现在这消耗小多了,能跳更多、更久。
好,继续。
身上有个精灵,它想连续跳。现在它被隔开,憋屈和愤怒,等着迸发。哪个生命的活力不是靠这个?
继续,继续。
一个接一个跳,会有某种危险。它的积累更不可忽视。现在这趋势、这进程被微步打断,你安全了。
爽,再来。
没法尽兴,光是难受?跳步还要来,很快就来。它禁不住淌口水了。好啊,强烈的诱惑。有此待遇,生命才鲜活呀。
嗯,好处多多,以下再加一个。
跳步是冲击,应当控制其坡度,断崖式是不好的。现在坡度有了。
冲上巅峰,难道就该断崖式坠落?当然不。还好,微步让我避免了这个。
再来,再来。
跳步恰似高峰。没有低矮之地的衬托,高峰不会显得挺拔。跳步的强大,现在是不是更清楚了?
妙,再来,能对微步再做改变吗?那还用说。
老是跳步,未免单调枯燥。有了微步,我需要的新鲜感有了。
嘿嘿,既然这样,那就增加玩法呀。
跳步是美好的,但它应该不断重来,不断重新离开。微步帮助它获得这圆满。
新的,新的,一会儿好好想,接着来。
对我来说,跳步就像世上每一个东西,存在的不过是自己对它的向往与怀念。今天这话显得特别真实,不是吗?
他跳着,走着,念叨着,精神抖擞。


IP属地:贵州91楼2022-07-27 08:32
回复
    小区里的路上,有个腿脚不便者也在运动。他一次次重新站起来,只求像常人那样走,走不了就歇着。
    低于这个的选择他意识不到。生活里还有更多的,他能想到吗?
    吃饭的时候,有小口的吃,狼吞虎咽时就不容易伤胃。
    为了治病连续吃猛药,可能有风险,特别是它跟随这过程而发展的危险。要是被轻微的疗法隔开,这积累就消解了。
    挣钱,最重要的是想念它、怀念它。钱少的时候,这心情是饱满的。
    某个想要的东西,得到不如被它诱惑,靠近的路上,诱惑很动人。
    生活就是登山,上山时不能一蹴而就,下山也不能一步落地,何况是他。
    再回到他。
    像他这么做,一直只有一种活动方式,会觉得单调吧?要是附带点轻微的运动,是不是多了些趣味?
    细小的成就不放弃,人的显著成就便凸显出来,给自己强烈、丰满的感受。
    有这小小的陪伴,他因此有放松机会,就不会那么吃力。运动强度下降,能更长、更安全地持续。什么是他最该在乎的?
    以后他能有这份清醒,也许。


    IP属地:贵州92楼2022-07-27 10:42
    回复
      小区的路上,那人坐在路边的椅子上休息。前面的艰难行走,他累得够呛。
      他又要动了。看来他还是要站立起来,走出跟常人一样的步子。
      如果他换了目标,坐着发力,只求能把腿抬高十公分,那将怎样?有趣的对比来了。
      前者,他有希望获得想要的成就。后者也有;
      奋力一搏,能借此展示其肌肉力量。只抬起十公分,也需要力量,同样的展示;
      努力站立,他可以显示其身体的控制力,后者也是;
      经过这动作,其肌肉和控制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后者也可以;
      站立有助于他的整体行动能力得到锻炼,有望增强,后者难道做不到?它也借助于整体,刺激整体;
      灵活反应能力在他的动作中显示,十公分的抬高也是;
      坚持原有想法,能释放热情,后者同样可以;
      通过跟常人一样的表现,他展示自强的意志,做人的尊严。后者为何不可?
      他这样做,努力跟普通人一样生活,当然可以增强生活的自信,增强未来生活的希望,后者有同样作用;
      他的执着有助于身心健康,小小的抬腿也有这效果。
      对比完了吗?
      要实现所有上述价值,后者的心理压力更小、做起来更方便、更节省体力、更好恢复,等等。
      他还没动,他也对比了,在犹豫吗?祝贺他。


      IP属地:贵州93楼2022-07-28 07:53
      回复
        他还没动起来,是左右为难?再替他想想。
        两者都能成功,可细小的抬腿更容易。
        轻轻抬脚,心情轻松,可要让他站起来,颤巍巍迈步,能这样从容?
        挣扎着站立行走,可能摔倒,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不可忽视。小小的抬腿,风险过于轻微,几乎为零。就算有,比起前者,容易控制多了。
        要训练肌肉和身体控制力,后者更好操作。
        哪个更容易失败?真好笑,站立后可能会摔倒,十公分的抬脚呢?
        哪个失败后对自己的打击更大?就算由于某个原因他抬不起脚来,或高度达不到,能有从直立到摔倒更疼、更难看、更痛苦?
        同样的时间,也许只够他站起来一次,要是给后者,很多倍了。
        打住,啰嗦这些干啥,难道有谁看不出来?他想不到这些?不光是他,这小区里,谁也不会玩十公分抬脚这无聊的东西。像他这样的倒还有。
        打住,没人玩,大家都觉得无聊。可要是他觉得有意思,那会如何?乐趣太多了。
        要是他非要玩这小玩意儿,要专心、要认真,一门心思钻进去,那会怎样?
        瞧,他的脚动了,他是醒悟了吗?


        IP属地:贵州95楼2022-07-28 10:34
        回复
          他还没想好,或者说他不服,要跟你较劲。
          什么十公分的抬腿,太可笑,五公分就不行?一公分呢?也能锻炼他的肌肉和控制力。你没话说。
          不玩这个,来个脚掌转动,一分钟转十次,不也能释放他的生命热情吗?你没法驳他。
          非要十次?增加点或减少点,如何?不是转,而是绷直和收紧脚掌,反复来回,可以吧?坐在椅子上,小腿左右摆动,或另外任何一种腿部活动,行不行?所有这些,也能有十分钟抬腿的好处,是吧?你还是沉默。
          不一定在下肢活动,上身、上肢,同样可以也能代替站立行走,替人捕捉其最需要的东西,难道不是?
          他还想啰嗦,你却按耐不住了:对呀,就这样,把你刚才说到的、还没提到的、一个个细微的、你看不起的方式都汇集起来,该有多棒?你在这么多的花样之间随便选择,换来换去,总有新鲜感。不仅轻松,效果更好。一个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整体,比你光在这路上硬撑着走路强多了。衰弱无力、战战兢兢、喘着粗气等等,这类成语就跟你无关了。
          他一愣,然后开怀大笑:你就是个成语专家!你们都乐了。


          IP属地:贵州97楼2022-07-28 19:43
          回复
            小的、看似无聊的运动,他玩得尽兴,心情舒畅。第二天你又见到他,跟他攀谈起来。
            ——你真的不再执着于站立行走?
            ——是,
            ——比起这些小玩意儿,能站立、可以跟常人一样走,岂不是更显得自己有力,谁不想做个强者?
            ——这是当然,但人的有力不见得只有一种样子。
            ——眼前就有一个,抓住就好了,管那么多干啥?
            ——有道理,但当自己对这个用力时,却深感无力。前面越是肯定,后面越是明显。
            ——嗯,失败感,就在眼前。
            ——其实最糟糕的就是这种失败感的纠缠,挥之不去。
            ——那些小的努力就没有无力和失败感?
            ——也有,但少得多。还有一点更重要。
            ——什么?
            ——前面的难受,起因是先看重它,就像你说的。而后来这些小东西,一开始就不抱很大希望,没有非要大成功的预期,所以……
            ——就是说,你用卑微之物找回了强者和胜利者的滋味。
            ——世上万物本没有卑微或高贵之分,是人自己造出来的。
            ——别说漂亮话。你看见一个人正常走路,从你身边走过,而自己却弄这些不觉得憋屈?
            ——当然会,羡慕得要命。
            ——所以……?
            ——所以更坚决地把头扭开。
            ——羡慕之后就是恐惧,刚才说的那些,对吧?
            ——就是,你懂我了。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98楼2022-07-29 07:17
            回复
              那么,他的执着就没有意义,他就该完放弃要做个正常人、站立起来走路的愿望,永远只做十公分的抬腿这类可笑举动?当然不是。
              他做后者,收获的是对身心整体的自信——它的的鲜活、灵动、敏捷、轻松等等。有这自信,有这精神储备,向更高的台阶攀登的心就容易有了。
              他可以尝试着不大的突破,得到肯定后再向上。可能在某个程度被阻止。他后退,再来,任其重复。
              他就是在向前者逼近,对前者的想象被激发,对前者的热情更高。
              人活在世上,能掌控什么?这种状态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没有之一。让它不时回来,是人最聪明的选择。
              还是想站起来,怎么办?那就拼上全身力气,不畏疼痛和风险,就不能成功走几步?能,也许可以走很多步。
              那些所谓可笑的动作更有意义了。它们能帮助前者行动前的热身,以及后面的恢复;适当插入,可以替他放松,节省体力,等等。好处很多。
              且慢,每走一次就坐下来休息,岂不是更好的放松和节省?错了,你拿不住一个烫手的玻璃杯,会一下子松手吗?


              IP属地:贵州99楼2022-07-29 09:05
              回复
                不论别的怎么玩,他知道自己心有不甘,一定会再尝试站起来走。这很好。
                好在何处?有机会戏弄那个伤害自己的魔鬼了。它让他因病失掉了正常行动的能力,在他争取时它又狠狠下手,让他更愤怒。斗不过它,就不能玩它一玩?
                他抬一下屁股。这鬼以为他要起立,立刻戒备,要给他一闷棍。可他很快坐回去了——它吃了一棍。
                他重来,几次重来。它冷笑,正想歇着,他再次出手——活动脚掌,轻轻抬起又放下,不止一个回合。它没机会行动,又被耍了。
                看来他要来真的了——屁股往上,双脚使劲撑起。魔鬼兴奋,准备出手了:好呀,有你好看的!可他到了半程就刹车,缓缓下降,回到坐姿。
                一回回空欢喜,它气坏了。他得意洋洋:你我就这么相处好了,可以吧?接下来不知何时,我可能会站得再高点,或者再低些。一天逗你几次,每次怎么弄,间隔多长时间等,由我任意选择,气死你!嘿嘿。
                实际上不必用心,只要不强求站起来,他做什么都有效果;好好把玩小意思,就是打鬼,回回精彩。
                这家伙不知道,他小时候——当时腿是好的——就跟强壮的大人玩过这类游戏,效果奇佳。他可是孩子里最厉害的一个。


                IP属地:贵州100楼2022-07-29 15:26
                回复
                  接下来他要戏弄另一个——他的心魔。这更有必要。
                  怎么弄?每天都下楼来,轻松活动。他知道这鬼不同意,说是太辛苦。他要对着干。
                  等哪天你忽然不安,就要我立刻下来,天天来,每次很长时间,对吧?
                  它沉默,他开始了。
                  没有非达到不可的目标。能走就走,觉得难就玩点小的,能动就行,效果不计。
                  它气坏了:你真的想当***?随便动动能行吗?一定要站起来,使劲走,快点!
                  他微笑:听你的,然后呢?一段狠的,受伤了,摔倒了,你就训斥我,叫我成天躺在床上,啥都不干,是不是?
                  他在路边找个椅子,惬意而坐,小腿随便摇晃,左右来回。
                  这鬼又吼叫:尽量休息,不能动,还没吸收教训啊?
                  他蔑视的眼光:行,一会儿来个熟人,你还不赶紧拽我起来走?人家会说啥,你害怕,你懂的。
                  说完,不理会它,他继续。摆动小腿,可以左右方向,也能前后,还能转圈,舒服。
                  过了一阵,他换了个玩法:手扶住椅子边缘,抬屁股,高度不高,一下下的。
                  它还要哼哼,被他训斥:你肯定想说这个力度太小,没意思。这里面有种种不同玩法,如果我能认真,把这些都玩遍,那就了不起了,懂吗?
                  这魔鬼不服:不能站起来走路,完蛋了,你还有心思玩?不如坐着不动,那叫舒服。
                  他嘿嘿笑:坐多久?一直傻坐,然后你突然醒悟,立刻着急上火,要我赶紧站起来,死撑着也要起来,我知道的。
                  它垂下头去。他的屁股动作继续,可快可慢,各种节奏,还有变奏。他玩嗨了。
                  他一边抬屁股,一边继续说:你的意思,我就忘了自己想要正常走路的愿望,对自己不负责?我的心情好了,身上有劲了,就更有底气冲刺了,不是吗?
                  接下来他又变了:上身运动,摆臂,扩胸,在椅子上做俯卧撑,等等。
                  它嗤笑:刚才明明是瞎话,你就不敢站起来,你就是破罐子破摔嘛。
                  他没理睬,继续各种小游戏。过了一会,他站稳地面,开始撑起身子来。一点,又一点,逐步上升。
                  这鬼又叫喊了:别啊,后果严重,你会后悔的!
                  他坐下,挥挥手:尝试一下,有机会再来。
                  它说:还是我靠谱吧?你啥时候能逃脱我?
                  他继续种种活动,潇洒自如。跟这家伙斗,那是一辈子的事。现在爽就对了。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01楼2022-07-30 09:19
                  回复
                    人活着,常常打摆子,没错。
                    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坠地,人为啥会这么折腾?
                    眼睛盯着功利,太想占有,巴不得立刻赶到。要是不行,就恐惧失败,哪怕是可能的失败,也只求赶紧逃离。想想也许又不安,再回到对成功的追逐。这转变挺容易,可能好多个来回。
                    两个极端,就是这样扯远。还能接受中间地带,在卑微小事上白费力气?
                    如果觉得前面过分,就用后面的过分来平衡,让自己好受些。
                    某一种做法对不住自己,用其对立面来疗愈自己。也许没达到想要的效果,但有一个——我已经善待了自己,可以心安了。
                    打了别人一巴掌,再给一颗糖。哪怕没用,或适得其反,也表现了自己的诚意。起码自己能这样说,对自己说。
                    做面食,水多了就加面粉,面粉多了就加水,循环下去。这不仅是好笑的事——事情搞砸了,急眼了,总要干点什么。
                    往某个方向走一段,你后悔了,可以用反向行为来惩罚自己或有关的别人。这也是安抚,尽管出于恶意。
                    再看中间的,在人眼里它往往是不起眼的、份量不足的、卑微的、没用的,常常令人觉得一无所有,所以被轻视、被抛弃。
                    一个极端到另一个,可能觉得荒唐,但如果让你站在中间某个位置,你只觉得啥都拿不到,心里发慌,怎么办?
                    实际上受限于条件,往往走不了最远,但你会觉得正在往那里靠近,某种成功正在招手,焦躁眼看要消失,你不能不保持那个姿态,继续前进。
                    专注于卑微,在卑微中专注,只要人的眼睛盯着成功,这就难办。


                    IP属地:贵州102楼2022-07-30 12:20
                    回复
                      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坠地,人能得到什么?
                      扑向一边,显示了要与另一边彻底脱离的决心,给自己或别人看;
                      能冲向极致,体现了自己的强大,把自己虚弱的表象驱离;
                      前面的挣扎累了,朝向对立面,借此得到休息,哪怕这只是虚假的、一厢情愿的;
                      前面过猛,被某种不可抗力反弹回来,撞向这趋势的另一端,人在这路上放松了;
                      追逐某个极致的失败过于强烈,人被狠狠扔向另一极,自己只剩茫然,不知所措,任由命运摆布,都交给惯性了;
                      偏执于一极的路上会有种种丑陋,造成自己种种耻辱。反过来的执着,希望这股疯狂可以帮自己洗白,找回先前的形象;
                      如此这般,走极端似乎能满足人很多,至少是给无力、无奈的人一条出路。但实际上常常办不到,人会泄气,然后更难受,可能趋向更极端的东西,借此解脱。人愿意从高楼上纵身一跳,这是一种起因。
                      生命建立在一个个张力上,所有这些都是,都是自然的。张力持续,人就陷入轮回,所以常看到有人一再走极端,走了再走。
                      这过程里人失掉了什么?对卑微事物存在的敏感;在这样的存在中释放其生命的机会。很多时候,在冲向某一极的路上,人只要把速度略微降低,或稍作停留,就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价值。
                      没错,抓住卑微之物,把专注放上去。谁都不难。


                      IP属地:贵州103楼2022-07-30 15:39
                      回复
                        他戏弄魔鬼,可他自己呢,是不是也被玩弄?
                        他坐着,只是活动脚掌,一个最简单的运动。自由自在,想怎么玩、玩多久都行。
                        正得意间,一个问题闯了进来:我这腿何时能好,真的废了吗?没法回答。
                        很想活动,可嘴里的念叨占了上风,一再重复。时间悄悄溜过,他努力挣扎才得以脱身。
                        我这腿何时能好,真的废了吗?他再次停住,让这话重复。他拿自己没辙。
                        我这腿何时能好,真的废了吗?这声音来了又来,宝贵的时间丢了再丢,随时能做的只好一次次往后推,他只有干瞪眼。
                        那抓不住的空耗你的精力,而就在手中的宝物却被你冷落。这就是生活。
                        怎么办?那就搭上这句话,随时跟着,用唠叨对付唠叨,如何?他开始了。
                        那抓不住的空耗你的精力,而就在手中的宝物却被你冷落。该回家了,两句话的较劲,他再来一次。
                        那抓不住的空耗你的精力,而就在手中的宝物却被你冷落。吃饭时间,又是一回。
                        那抓不住的空耗你的精力,而就在手中的宝物却被你冷落。晚上睡觉,中途醒来,忧愁再起,他继续跟上。
                        会有个头吗?没有,也不该有。从不消失的忧虑和空耗,永无止境的警醒。两个无限配对,很好。
                        他满足地睡去。


                        IP属地:贵州107楼2022-07-31 08:21
                        回复
                          细微与专注,你颇有心得。悠悠然思考中,只觉得浑身舒畅,呼吸放松,越来越松。
                          奇怪的是,虽然呼吸强度在减弱,而你居然没觉得不适,而且有更爽的感觉。有意思。
                          你有意使用更轻微的力度,还是那样;再弱点如何?状态没变;你继续往下降,还是没问题。
                          到极限了吧?打个比方,用一根毛发撩自己的皮肤,触觉轻到了极致。现在呼吸器官的动作没法更弱了,但还是能感受到。
                          特别是,现在你就像在米粒上玩雕刻的大师,虽然处在最苛刻的场所下,却有稳稳的控制感,从容不迫。
                          接近于憋气了,你来一次大口的呼吸,强度达到巅峰,然后重新开始下降之旅,直至谷底。还是那样漂亮的表现。接下来你可以来了再来,反复玩。
                          这意味着什么?
                          你发现了过去不知道的、全新的呼吸方式。认识你自己——大师的教导;
                          你有主动调控呼吸的能力,这能力随时可用,而非只是被动跟随习惯、顺从身体的自然倾向;
                          由此,当自然呼吸有某种麻烦时,对健康、对生活的效用受限时,你可以出手,而不是束手无策,只当旁观者;
                          人应当有干预自身存在的能力,现在你至少在呼吸上可以做到,能通过控制呼吸来做到;
                          人应当是创造者,应该为创造力提供一个宽阔的发挥余地。你在跟呼吸有关的创造上有这空间——从最低强度到最高,最刺激到最平淡,任你调节;
                          还有很多,你可以建立对所有这些的自觉,对生活里由此而来的改变保有敏感。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尽情想象。


                          IP属地:贵州108楼2022-07-31 11:08
                          回复
                            一个刀尖向一个很小的缝隙刺去,整体就被打开了。本来你是打算用大锤,使尽全力去砸的。
                            极小的刀尖,力量集中在这里,比大力更大的效果在这过程里产生了。
                            细微,卑微,离一无所有挺近。对它的专注就是一股奔向虚无之力,或者说死亡之力——虚无便是死亡,然而它创造了反向扩张,生命的扩张。
                            生命是什么?无非是生与死的对抗,两种本能的撕裂,一对强劲的张力贯彻始终。其中一极增强,意味着另一极的强化,每一极的强化都从对方来,也只能这样,从来如此。
                            如此,生命的活跃、有力有了保障,生的质量、生的持续与长久都来自这里,人活得怎样,都必须从这里得到解释,并回到这里。一生的精彩纷呈、跌宕起伏,都在这里了。
                            向死而生正是生命的存在方式。细微存在的相反扩张不过是这命题的具体化而已。
                            然而现实生活里很多人挺幸运,总是有某种力量相助,不必靠主动趋向死亡而活,没听说、不管这话也没事。这样的例子随时都有。因此,向死而生这句话也就失掉了动人的色彩,被忽略了。只是在某些特殊事件中它才被提到,作为一个修饰词使用而已。谁也不愿有意跟卑微之物打交道,更不愿把种种力量灌注于此。这不奇怪——没有人会真的去找死。
                            更常见的是,细微就是卑微,就是没有份量,跟一无所有没啥区别。于是人更不屑于生与死的张力,自然地,向死而生这句话不会出现,虽然从来没否认它。


                            IP属地:贵州109楼2022-07-31 15:03
                            回复
                              一个偶然机会,你学会了自己呼吸的主动调整,颇有心得,从此生活有了新东西了。
                              你对呼吸存在的敏感。某种状态的呼吸在进行,这会被你的感觉及时捕捉到,有关意识很快出现。过去没那么敏感,只是在它不正常时才会有意识。
                              而现在,你在吞下一口面条,捕捉美味时,就意识到一股气息从体内出来,经嘴和鼻子,长长的流出。你的意识跟着。生活里,你不仅领略一个个场合本身的滋味,也跟着这样的过程,享受着。
                              你会主动注意呼吸。以前,即使正在呼呼直喘,你也很可能不理睬它,因为有急迫的事把你的意识拉走。就算情况真的很不妙,你也可能不留意它——怎么解决麻烦的念头占据了头脑。
                              现在不是了。你在轻松步行时,也有意让呼吸跟着脚下的节奏走;午间小憩,虽然没睡着,但你留意自然的一吐一纳,很是惬意;要是呼吸出了麻烦,你当然要尽力解决,但焦虑与沉稳的自我体会可以分开,各自安好。
                              你有了对呼吸问题的敏感。过去,除非自己有这方面的不适,这类问题才会出现。你时时忙于生活,被生活的种种其他东西缠住。现在你就算一切正常,也有预先思考、行动,为可能的挑战作准备的自觉,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有了上面这些,你的主动调控才能开始。别忘了,即使你这能力挺强,战果不错,也要回到这里来,把这些视为最重要的东西。
                              为啥?你的强大肯定有天花板,使用它时难免失当,出现棘手的麻烦,一个构想或安排可能遇上意外,某种主动也许会导致不良后果,等等。这时你必须返回。只有站稳了地面,跳跃者才有机会。
                              敏感、自觉、主动性,这是人宝贵的资产,尽管它们不起眼、卑微。


                              IP属地:贵州110楼2022-08-01 09: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