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6,959贴子:73,686,590

回复:抗战沦陷过的地区新考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江西省
景德镇市(市区当时为浮梁县城)、宜春市、吉安市未沦陷。其中景德镇日军未过境,宜春、吉安地区日军均有窜扰。长沙会战、上高会战、赣江追击战期间日军多次窜犯宜春。宜春地区日军未过境的仅铜鼓县,日军犯境但城区未沦陷的为宜春市区、宜丰县、樟树市(当时叫清江县)。当时清江县城在今樟树城区西南面的临江镇,临江镇区东临袁河,袁河在此段与赣江隔着洲上,直到樟树镇区西面才与赣江会合,从交通上看显然樟树镇比临江镇更便利,因此今樟树镇区早在1941年7月便首度沦陷。1942年6-7月浙赣会战期间,为阻击第九战区增援部队,日军曾再度进犯樟树。1945年赣江追击战期间,沿赣江撤退的日军也是攻陷樟树镇区,未攻入临江。网上流传甚广的一篇文章提到1945年8月6日清江沦陷,实则是犯了以今律古的错误。铁血文章漏了宜丰、清江。丰城是否沦陷,现有资料记载并不一致。丰城是南昌水路的南大门,东北部同田乡,东部袁渡镇、白土镇、张巷镇,南部秀市镇(秀才埠)、洛市镇、丽村镇(老圩)、蕉坑乡,西部泉港镇等地均曾遭日军侵犯。丰城老城区剑光街道紧靠赣江东南岸,日军沿赣江撤退时攻入镇区扫荡破坏是常理之事。今新城区剑南街道、河洲街道日军未窜犯,不能以今律古说明当时丰城未沦陷,因此个人认为丰城是沦陷了的。1945年7月底赣江追击战,吉安城区险遭广东撤往南昌日军的荼毒,由于守城军民顽强抵抗,截获日军大量装船物资,加上赣州方向追击部队迫近,日军无心恋战,临时挖开河道,绕道撤退。此外,吉安下辖的井冈山市(当时为宁冈县)、安福县、永丰县亦未沦陷,其中安福县、永丰县日军未过境。铁血文章遗漏了吉安、永丰。
江西省第一个沦陷的今地级市是九江市(1938年7月26日),时为武汉会战前期;最后一个沦陷的今地级市是新余市(当时为新喻县,1945年8月5日),时为赣江追击战后期,日军北撤南昌途中攻占。其中,完全沦陷的今地级市为南昌市、九江市、萍乡市(上栗、芦溪当时均属萍乡县,今县城均亦沦陷)、鹰潭市(市区当时属贵溪县)。地级市市区沦陷,但有县城未沦陷的今地级市为:
上饶市——婺源县、德兴市、铅山县、万年县。前两者日军未过境,铅山县西部的汪二镇、万年县南部烧桥村一带曾遭日军窜犯。这四个县离浙赣铁路距离均较远,故浙赣会战期间能免遭日军兵祸。鄱阳县城于1941年5月、1942年6月两度沦陷,铁血文章认为鄱阳未沦陷,却遗漏了婺源,不确。
抚州市——资溪县、黎川县、南丰县、广昌县、乐安县。前四者日军未过境,乐安县北部龚坊镇一带曾遭日军窜犯。浙赣会战期间日军占领抚州市区(当时为临川县)及其附近县,主要是为了配合浙江方面日军打通浙赣线,阻止第九战区部队增援上饶,以及寻机消灭上饶附近国军主力。金溪县于1942年6月13日沦陷,铁血文章认为未沦陷,不确。
新余市——分宜县,县城未沦陷,北部杨桥镇、高岚乡一带曾于1945年7月底8月初遭宜春日军窜犯。
赣州市——上犹县、崇义县、于都县(当时叫雩都县)、安远县、宁都县、石城县、瑞金市、会昌县、寻乌县(当时叫寻邬县)、兴国县。除兴国县外,其余各县日军均未过境,这些县距离昌吉赣水陆交通要道均较远。兴国县西部永丰、隆坪、均村境内曾有赣江追击战时撤退的日军过境。
抗战胜利前夕,江西省临时省会在赣州市宁都县青塘镇。


IP属地:浙江16楼2022-05-25 12:23
回复
    4、福建省
    除宁德市、福州市、厦门市外,其余地区中心均未沦陷。厦门岛是1938年5月沦陷,其余市区一部分(原英租界、公共租界)为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后沦陷,今同安区日军未过境。福州于1941、1944年各沦陷一次,每次随同市区沦陷的还有连江、长乐、福清。闽侯县为福州母县(1944-1950年曾名为林森县),当时县治设在今市区内,故也算沦陷。平潭在福州第一次沦陷之前已有五次沦陷,福州第一次光复后也随之光复,再无沦陷。1945年5月福州日军北撤宁波,福州市下辖的罗源,宁德市区及其下辖的霞浦、福鼎相继沦陷。福安仅南部下白石一带日军过境,县城未沦陷,铁血文章漏了罗源,把福安算成沦陷,不确。1939年11月底,为策应桂南会战,潮汕日军进攻漳州,诏安第一次沦陷。1940年2月东山县城沦陷,也是县城唯一一次沦陷。1941年7月,潮汕日军第二次进犯漳州,诏安二度沦陷。1945年7月,厦门一股日军(德本光信部)撤往潮汕,沿海四县海澄(今并入龙海区)日军为过境,漳浦、云霄、诏安3个县城沦陷。福建其他地区日军未过境。
    福建省第一个沦陷的今地级市是厦门市(1938年5月12日【官方定的沦陷日5月10日以日军登岛计算,本文均以城区基本沦陷的日期计算】),最后一个沦陷的今地级市是宁德市(1945年5月22日)。福建省不存在抗战期间完全沦陷的今地级市。
    抗战胜利前夕,福建省临时省会在三明市永安市。


    IP属地:浙江17楼2022-05-25 12:23
    回复
      5、湖北省
      十堰市(市区当时叫郧县)、恩施州,日军均未过境。1943年石牌保卫战在宜昌境内,1945年老河口保卫战在襄阳境内,这两战后日军均未再西进。战时首都重庆的门户,当然不能轻易放小鬼子进来。1945年4月8日沦陷的光化县(今老河口市)才是湖北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铁血文章说1943年沦陷的长阳是最后一个沦陷的,不确。
      湖北省第一个沦陷的今地级市是黄石市。今黄石市政府驻地下陆区因大冶铁矿而兴(原为工矿配套生活区),周边的黄石港、铁山及母县大冶城区均于1938年10月20日完全沦陷,故此日可确定为黄石沦陷日,早于鄂州市(当时叫鄂城县)、黄冈市(均为10月23日)。三地均于武汉会战结束前沦陷。最后一个沦陷的今地级市是宜昌市(1940年6月12日),晚于襄阳(5月31日)、荆门(6月6日)、荆州(6月8日)(均为枣宜会战期间沦陷)。湖北省完全沦陷的今地级市是黄石市、黄冈市、鄂州市、武汉市、咸宁市、孝感市(包括当时属孝感县的孝昌县)、随州市、荆门市(包括当时属荆门县的沙洋县)、荆州市(市区当时属江陵县)、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当时叫沔阳县,包括今洪湖大部分地区)。地级市市区沦陷,但有县城未沦陷的今地级市为:
      襄阳市——保康县、谷城县。前者日军未过境。1945年4月老河口战役中,谷城东南的茨河镇、庙滩镇相继沦陷,日军进至县城附近的南河南岸后,渡河进攻县城,被击退。
      宜昌市——兴山县、秭归县、五峰县。前两者日军未过境。五峰县今县城渔洋关镇,1943年5月成为鄂西会战的主战场之一,但当时县城在西面的五峰镇,因此五峰未沦陷,铁血文章遗漏了。
      抗战胜利前夕,湖北省临时省会在恩施州恩施市。


      IP属地:浙江18楼2022-05-25 12:23
      回复
        6、湖南省
        湘西州、张家界市、怀化市、娄底市未沦陷。其中湘西州日军未过境。张家界慈利县曾在1943年常德会战期间沦陷,张家界市区(当时叫大庸县)和桑植县日军未过境。1945年湘西会战期间,怀化市仅溆浦县南部龙潭镇及其以东、以南地带成为抗日主战场,溆浦县城未沦陷。娄底当时未建市,市区和双峰属湘乡。1944年7月,双峰县城(时为湘乡永丰镇)沦陷直至抗战胜利。涟源境域当时分属安化、新化、湘乡、邵阳,今县城蓝田街道属安化南境,1945年4月湘西会战期间,日军右翼重广支队企图进攻蓝田,被国军15师击退,因此今涟源城区未沦陷,日军过境为县境南部茅塘镇、白马镇一带,当时属邵阳县。抗战时冷水江境域基本属新化,1945年4月湘西会战期间日军曾经南部金竹山镇、禾青镇一带去新化,今县城冷水江街道无日军窜犯。湘西会战娄底境内主战场在毗邻新化县城的洋溪镇,县城上梅街道不曾有日军侵犯,因此新化不算沦陷,铁血文章遗漏了。娄底市区未沦陷主要得益于位置偏远(娄星传统上为湘乡“上里”地区,双峰为湘乡“中里”地区,现湘乡大部为“下里”地区,1944年6月湘乡沦陷后国民党县政府即迁至娄星境内),只是建国后由于资源丰富,又处于铁路交通要道(抗战时远离粤汉线,但建国后沪昆、洛湛线先后建成),再加上原来的湘乡太大,出于带动湘中的需要才设立地级市。虽未沦陷,今市区东北部大埠桥西阳村一带曾于湘西会战期间遭日军窜犯。
        湖南省第一个沦陷的今地级市是岳阳市(1938年11月11日),日军挟武汉会战余威占领鄂南、湘北,岳阳一度被划入伪湖北省管辖;最后一个沦陷的今地级市是郴州市(1945年1月25日),为日军打通粤汉线战役(第三次粤北战役)的一部分。其中,完全沦陷的今地级市为岳阳市(汨罗市当时属湘阴县,亦沦陷)、常德市(津市当时属澧县,亦沦陷)、长沙市、湘潭市(韶山当时属湘潭县,今城区清溪镇及北面杨林乡、南面韶山乡无日军过境)、衡阳市(衡东当时属衡山县,今县城一带日军未窜犯;衡南当时属衡阳县,今县城亦沦陷;祁东当时属祁阳,今县城亦沦陷)。地级市市区沦陷,但有县城未沦陷的今地级市为:
        益阳市——安化县,仅县境东南部毗邻宁乡边境在湘西会战期间遭日军侵犯,铁血文章遗漏。今桃江县当时属益阳县,县城桃花江镇亦曾沦陷。
        株洲市(市区当时为湘潭县株洲镇)——炎陵县(当时叫酃县),县城未沦陷。东北部十都镇在1943年12月曾有日军过境窜往井冈山,欲破坏遂川机场,未果。
        邵阳市——城步县、绥宁县、武冈市,县城未沦陷,日军均有过境。城步县城以北及东北部的蒋坊、清溪、茅坪、威溪等乡镇曾是湘西会战战场,1945年4月遭日军侵犯,后日军窜往绥宁、武冈。绥宁主要是东部的关峡至武阳一线战斗激烈。当时的武冈包括今武冈境域加上洞口全境和今邵阳县包括县城在内的西部地区以及隆回西部部分地区,除县城未沦陷外,大部分地区在湘西会战期间均惨遭日军铁蹄践踏(今邵阳县城亦曾沦陷)。铁血文章遗漏了城步、武冈。顺带说明一下,当时的邵阳县包括今邵阳市区、新邵、邵东、今邵阳县县城以东地区和隆回包括县城在内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区县今驻地均曾沦陷。
        永州市(市区当时为零陵县)——新田县、蓝山县,县城未沦陷,日军均有过境。1945年1月,新田南部金盆镇、陶岭镇、新隆镇,蓝山北部及东部的土市镇、太平圩镇、新圩镇,以及南部荆竹乡、大桥乡等乡镇辖境均有东犯郴州的日军过境。这两个县铁血文章漏记了。
        郴州市——汝城县、桂东县、资兴市、嘉禾县、临武县,其中前两者日军未过境。资兴西北部鲤鱼江镇、今县城至蓼江镇一线曾于1945年1月沦陷,但当时县城在兴宁镇,故不算沦陷。嘉禾县北部及东部的广发、莲荷、石桥、普满、行廊,南部的塘村等乡镇曾分别遭到新田、蓝山境内日军窜犯。蓝山东部及嘉禾南部的日军沿楚江、花塘、汾市一线,挨着临武县城舜峰镇北郊窜往宜章。铁血文章把资兴、嘉禾、临武都算成沦陷,不确。
        抗战胜利前夕,湖南省临时省会在郴州市桂东县。


        IP属地:浙江19楼2022-05-25 12:24
        收起回复
          7、广东省
          梅州市、茂名市未沦陷,但日军均有过境。1944年12月,为配合第三次粤北战役,揭阳方面日军曾占领梅州市丰顺县汤坑(今县城)、汤西、汤南一带,并窜犯埔寨。但当时丰顺县城是汤坑北面的丰良镇,故丰顺不算沦陷。日军妄图接着进攻梅州,被国军阻于汤坑西北面建桥镇猴子岽,因此梅州其余地方无日军过境。当时的茂名县城即今高州城区,1958年为开发油页岩等矿产资源才在今茂南区设市。抗战期间,茂名市电白区遭侵犯最多。1944年9月年桂柳会战期间,化州、信宜西界曾遭日军窜扰。1945年6月底,湛江一股日军经过今市区茂南区南郊的鳌头镇、袂花镇和东郊的羊角镇由阳江方向撤往广州,今茂南城区未遭窜犯。
          广东省第一个沦陷的今地级市是惠州市(1938年10月15日),日军从大亚湾登陆,经惠州攻占广州,再陆续占领珠江口沿岸地区;最后一个沦陷的今地级市是河源市(1945年5月26日)。其中,完全沦陷的今地级市为广州市、东莞市、深圳市(当时为宝安县)、佛山市(市区当时属南海县)、中山市、珠海市(当时属中山)、江门市(市区当时属新会县)、云浮市、韶关市、汕尾市(今陆河县当时属陆丰,日军未过境)、揭阳市(今揭东、揭西当时均属揭阳县,揭东县城亦沦陷,揭西境内靠近揭阳市区的东部曾遭日军窜犯,县城未沦陷)、汕头市,再加上今属广西的防城港市(上思县当时属广西,亦沦陷;东兴市当时属防城县,亦沦陷)、钦州市(浦北县当时属合浦,今境域无日军通过)、北海市(市区当时属合浦县)。关于这些地区,铁血文章误将有的县算作未沦陷,具体为:
          韶关市——仁化县,1945年1月31日沦陷。
          江门市——赤溪县(今并入台山市)、恩平市,分别于1945年5月3日、1945年7月17日沦陷。
          北海市——合浦县,1944年12月21日沦陷。
          地级市市区沦陷,但有县城未沦陷的今地级市为:
          惠州市——龙门县,县城龙城镇区未沦陷。1944年7月2日,广州增城日军进至龙城镇外,侦知县城为空城,转而“扫荡”附近逃难群众集中的江厦村。县城以南的大部分乡镇抗战期间曾遭日军窜犯袭扰。铁血文章漏记了该县。
          河源市——龙川县、和平县、紫金县。龙川县日军未过境。和平县南部合水镇及西部边境曾有北撤江西的日军过境。紫金县西南部好义镇、东南部苏区镇曾遭日军窜扰。连平县于1945年6月10日被韶关翁源撤往江西的日军攻陷,铁血文章认为河源、连平未沦陷,不确。
          潮州市——饶平县,今县城黄冈镇位于潮汕至漳州交通要冲,曾沦陷;但当时县城为县境北部的三饶镇,未沦陷。
          清远市——阳山县、连山县、连州市、佛冈县。前两者日军未过境。连州北部三水、丰阳、东陂、瑶安、星子、大路边各乡镇曾于1945年1月有进攻韶关的日军过境。连南县当时属连州的“连阳安化管理局”,不算正式的县,日军未过境。佛冈县北部、东部、南部地区在第一、第二次粤北战役期间均有日军过境。
          肇庆市——广宁县、开建县(今封开县包括南丰镇在内的北部地区),两者均有日军过境。1944年9月,清远日军经广宁北部的北市镇、赤坑镇一带攻陷怀集,继而经开建县东北部长安镇、信都县铺门镇一带进犯梧州。
          阳江市——阳春市,日军未过境。当时阳东、阳西均属阳江县。1945年7月,茂名方向的日军曾攻陷今阳西县城织篢镇,接着占领今阳江市区,然后转向东北北惯、那龙一线进入恩平,今阳东城区未沦陷。
          湛江市——吴川市,县城未沦陷。吴川当时县城为吴阳镇,1945年6月,湛江撤往广州的一股日军从吴川西部黄坡镇及吴阳北郊出发,水陆并进攻陷梅菉,未攻入吴阳镇区。今吴川城区梅菉街道,当时为梅菉市,抗战胜利后改为梅茂县,建国后与吴川合并并成为吴川新治所。梅菉在设市之前分属茂名、吴川(镇区大部属茂名)。1944年5月、12月,日军两次占领徐闻,铁血文章认为徐闻未沦陷,不确。
          抗战胜利前夕,广东省临时省会在梅州市平远县。


          IP属地:浙江20楼2022-05-25 12:24
          回复


            IP属地:浙江21楼2022-05-25 12:25
            回复
              8、广西省
              百色市、贺州市、玉林市未沦陷,但日军均有过境。这三个地区主要是1944年下半年桂柳会战期间被日军窜犯。1944年11月30日,果德县(今平果市)沦陷,成为百色地区唯一沦陷的县。今果德县北部当时为平治县,县城在榜圩镇。日军由果德县东北的坡造镇北犯至平治县境内旧城镇,即未再前进,故平治县未沦陷。另外,靖西县南部岳圩镇、龙邦镇,那坡县(当时叫镇边县)南部平孟镇在1945年还遭到越南境内日军窜扰。百色地区其余县日军则未过境。隆林县当时叫西隆县,田林县当时叫田西县,德保县当时分属敬德县(包括敬德镇在内的西半部)和天保县(包括今县城在内的东半部)。贺州除老贺县范围日军未过境外,下辖信都(今并入贺州市区)、富川、钟山、昭平四县均沦陷过。玉林市唯一沦陷的县是容县。当时的玉林市区(郁林县)包括今属兴业的东北部约三分之一地区,北部北市镇、高峰镇一带曾于1944年11月-1945年3月遭桂平日军窜犯。当时的兴业县不包括今东北部地区,但包括今属贵港的桥圩镇及以南地区。1944年11月,日军曾窜犯沙塘至桥圩一线。1944年9月,湛江一股日军经遂溪、化州、信宜边境地带,绕道陆川南部的古城镇、清湖镇,和北流南部的石窝镇、六靖镇、扶新镇,与进攻容县的主力部队会合,沿线村落均遭袭扰。1944年12月23日,合浦一股日军经博白西南部龙潭镇茅坡村一带窜往湛江。因此,按当时行政区划,除容县以外,玉林市区及其余各县虽未沦陷,均有日军窜扰。
              按今天区划,广西省第一个沦陷的今地级市是防城港市(1939年11月15日),钦州也是同一天沦陷,晚数小时。钦、防战斗标志着桂南会战拉开了序幕。但当时钦州和防城港(上思县除外)属于广东,按当时区划,广西第一个沦陷的今地级市是南宁市(1939年11月24日)。广西省最后一个沦陷的今地级市是河池市(当时为宜山县,1944年11月14日),桂柳会战后期日军主力也正是从河池沿黔桂公路、铁路进犯贵州,造成“黔南事变”。其中,完全沦陷的今地级市为南宁市(今撤并的那马县【今并入马山县】、永淳县【今并入南宁市区、宾阳、横州】县城亦均沦陷)、来宾市(迁江县城【今并入来宾市区】当时亦沦陷;今合山市当时属迁江,亦沦陷;今金秀县位于大瑶山腹地,分属周边县,县城属修仁县【今并入荔浦县】,未沦陷)、贵港市、梧州市(今属广东的怀集县亦沦陷)、桂林市(今并入荔浦的修仁县亦沦陷)。南宁市隆安县、那马县(县治周鹿镇)均于1944年12月5日沦陷,铁血文章认为未沦陷,不确。地级市市区沦陷,但有县城未沦陷的今地级市为:
              柳州市——三江县,县城未沦陷,南部丹洲镇曾于1945年遭日军窜扰破坏。铁血文章漏记了。
              河池市——天峨县、凤山县、巴马县(当时叫万冈县)、东兰县、都安县,前四者日军未过境,都安县东部加贵乡、百旺乡曾遭日军窜犯。大化县当时分属都安、万冈、那马,今县城大化镇及以北都阳镇、七百弄乡一线当时均属都安,1945年4月曾遭日军窜犯。
              崇左市——龙茗县(今天等县包括天等镇、龙茗镇在内的县城及西南部地区)、镇结县(今天等县包括进结镇在内的东北部地区)、向都县(今天等县包括向都镇在内的西北部地区)、养利县(今大新县包括县城在内的中部地区)、雷平县(今大新县包括雷平镇在内的西南部地区)、万承县(今大新县包括龙门乡在内的东北部地区),日军均未过境。
              抗战胜利前夕,广西省临时省会在百色市。


              IP属地:浙江22楼2022-05-25 12:25
              回复
                三、地区中心全部未沦陷,只有县城沦陷过的省份
                1、贵州省
                如铁血文章所述,黔南州辖荔波、独山、三都县,以及黔东南州辖丹寨县沦陷。“黔南事变”期间的1944年12月初,数百日军由丹寨进至黔南州府都匀的匀东镇茅草坪等地,距都匀城区仅20公里,烧杀抢掠后撤回丹寨。都匀市属于日军过境但未沦陷。因此贵州无州、市中心沦陷。贵州其他县市日军均未过境。
                2、陕西省
                榆林市府谷县,1938年3月2日晨被渡过黄河的日军占领,下午日军撤走,是陕西省唯一沦陷的县。此次战斗后榆林防务有所加强,驻防榆林的部队有八路军留守警备团、晋绥军傅作义部和东北军马占山部,各部总体上团结一致抗日,此后日军未再攻进府谷县城。
                陕西省除府谷县外,还有其他县也曾遭受日军进犯,但日军地面部队均被阻于黄河河面,并未登陆。若这些县的境域包括沿岸黄河河面,则日军也算过境这些县(不包括仅遭受黄河对岸县境外炮击的县)。这些县是:
                榆林市——神木市、佳县(当时叫葭县)、吴堡县。
                延安市——延长县。
                渭南市——潼关县。


                IP属地:浙江24楼2022-05-25 12:26
                回复
                  感谢铁血文章的作者,那篇文章总体上瑕不掩瑜,各省沦陷面积、沦陷时间都认真研究过,开辟了抗战历史地理研究的新方向,揭示了抗战时期沦陷情况的概貌,为后来者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当然,实际情况远比文章里的复杂。有的县县城未沦陷,但县域内有伪政权或日军据点,如潮州市饶平县、长治市平顺县、海南白沙县;有的县县城沦陷过,甚至是长期多次沦陷,但县域一直没有伪政权,如长治市沁源县、杭州市临安区;还有的县县城长期沦陷,但县内的我国军队也长期存在,日伪一直无法有效控制整个县域,抗日政权控制的部分乡镇甚至没有遭受过日伪“清乡”“讨伐”,如宣城市区,以及不少抗日根据地所在县。仅按沦陷区/未沦陷区两分,未免片面,至少应加上半沦陷区/游击区,才显得科学严谨。再者,各地实际沦陷面积,每年都有变化。要按这样精细化统计,工作量是极其巨大的,需要专业人士进行长期的研究。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作为国人,当以此自警,牢记国耻!


                  IP属地:浙江25楼2022-05-25 12:26
                  回复
                    被吞掉的3个楼层核心思想:只有新疆、西藏、西康、青海、甘肃、宁夏、重庆、四川、澳门9省区全部未沦陷。河南的情况基本如铁血网所述。云南怒江以东的保山县未沦陷,铁血网说保山县沦陷,不确。


                    IP属地:浙江28楼2022-05-26 08: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