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解释一下为什么我喜欢开局造游击战术中心,而不是反抗军议事厅。
两个建筑的建造时间大约相差一个月吧,先造反抗军议事厅,那么可以完成2~3个隐秘任务,大概是拿MEC,收集补给和收集情报。先造游击战术中心,则可以定向训练出6个士兵,外加早些点出击杀经验翻倍和战利品翻倍的战术。
这游戏重头的重头是打仗,所以训练合适的士兵,士兵加速升级和多拿战利品,比早拿一个MEC,收集50-70补给,以及20左右的情报重要。从经济上说,我这最开始的6个兵,练了3个专家3个忍者,他们可以两人一组多接救人任务,而救人任务的附加收益,很可能就超过了反抗军议事厅里拿到的那点收益。
没有游击战术中心的时候,经常是移动17命中55的新兵,随机成了狙击手;移动13,命中70的新兵,随机成了突击兵,游戏体验大大下降。而且,最开始的22个士兵是很重要的力量,事关前期的运营和发展 -- 很简单,能完成的任务更多,收益就越高,发展就越快。这22个士兵最好不要练废掉,所以定向培养的游击战术中心就格外重要了。我的游击战术中心一直到九月底才停止训练新兵,这时候我已经总共有66个士兵了。我的梦之队都是自己筛选新兵,定向训练然后培养起来的。救到的士兵和买到的士兵,很少有特别满意的。
最后,初期的反抗军议事厅,没有工程师加速,没有防伏击的反抗军命令,还要用2-3个士兵去做任务,其实并不那么划算。用这两个士兵培养成专家和忍者,能多救一个工程师或者科学家出来,收益就超过了反抗军议事厅一个月的收益。
我的第一个档打了大约100仗,第二个档大约160仗,这个第三个档到目前为止打了150仗左右,如果要解放全部16个地区的话,我估计最后要到250仗左右。这22个士兵里面精选出来的好苗子,也是最先达到上尉级别的,从头到尾都会是核心主力。后面出来的好苗子,也都是靠他们带出来练级的。现在我的梦之队10月底了最高也才到少尉级别,硬仗还是要靠老兵们打。我自己的体验下来,开局造游击战术中心,远比造反抗军议事厅要发展快速和轻松。
两个建筑的建造时间大约相差一个月吧,先造反抗军议事厅,那么可以完成2~3个隐秘任务,大概是拿MEC,收集补给和收集情报。先造游击战术中心,则可以定向训练出6个士兵,外加早些点出击杀经验翻倍和战利品翻倍的战术。
这游戏重头的重头是打仗,所以训练合适的士兵,士兵加速升级和多拿战利品,比早拿一个MEC,收集50-70补给,以及20左右的情报重要。从经济上说,我这最开始的6个兵,练了3个专家3个忍者,他们可以两人一组多接救人任务,而救人任务的附加收益,很可能就超过了反抗军议事厅里拿到的那点收益。
没有游击战术中心的时候,经常是移动17命中55的新兵,随机成了狙击手;移动13,命中70的新兵,随机成了突击兵,游戏体验大大下降。而且,最开始的22个士兵是很重要的力量,事关前期的运营和发展 -- 很简单,能完成的任务更多,收益就越高,发展就越快。这22个士兵最好不要练废掉,所以定向培养的游击战术中心就格外重要了。我的游击战术中心一直到九月底才停止训练新兵,这时候我已经总共有66个士兵了。我的梦之队都是自己筛选新兵,定向训练然后培养起来的。救到的士兵和买到的士兵,很少有特别满意的。
最后,初期的反抗军议事厅,没有工程师加速,没有防伏击的反抗军命令,还要用2-3个士兵去做任务,其实并不那么划算。用这两个士兵培养成专家和忍者,能多救一个工程师或者科学家出来,收益就超过了反抗军议事厅一个月的收益。
我的第一个档打了大约100仗,第二个档大约160仗,这个第三个档到目前为止打了150仗左右,如果要解放全部16个地区的话,我估计最后要到250仗左右。这22个士兵里面精选出来的好苗子,也是最先达到上尉级别的,从头到尾都会是核心主力。后面出来的好苗子,也都是靠他们带出来练级的。现在我的梦之队10月底了最高也才到少尉级别,硬仗还是要靠老兵们打。我自己的体验下来,开局造游击战术中心,远比造反抗军议事厅要发展快速和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