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吧 关注:17,578贴子:181,936

回复:《【紅樓夢】觀義覺迷論 》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23年1曰8日,今日开始聆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启明的视频课,有所启发。红楼梦第三回回目甲戌本写的是: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庚辰本写的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都京。甲戌本对“收养”一词有句批文,“二字触目凄凉之至!”收养意味寄人篱下,书中故事表面如此。崇祯帝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虽是九五之尊,但为群贼焚掠,朝臣糊弄,岂有家之燠暖。可能后来曹雪芹觉得不妥,此角色毕竟是影射皇帝,用收养一词终究过于煽情,之后改成了庚辰本所写那般。


IP属地:上海660楼2023-01-08 16:49
收起回复
    三十一回,回前批文,【撕扇子,是以不情之物供娇嗔不知情时之人,一笈(一概)所谓“情不情”。】人情乃人间情理,非利益驱使的欲望。“人情世故”并非指利益驱使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韩愈《县齐有怀》诗曰:“人情忌殊异,世路多权诈。”《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孙传庭执法无情,李自成情(仇怨之情)其不情。“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同时书写宝玉之正面与李自成之反面也。【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感?故颦儿谓“情情”。】吴三桂(薛宝钗)与多尔衮(甄宝玉)的金玉良缘,历史已定。然而又多出一称帝者,更增加历史的冲突性,为情感世界的戏剧性增色也。崇祯帝为何感念如此,动之于情也?故崇祯帝感情用事谓“情情”。


    IP属地:上海661楼2023-01-09 15:06
    收起回复

      薛宝钗的偷听事件!>口<


      IP属地:上海662楼2023-01-09 16:03
      收起回复
        增加概念:
          意淫—— 不加典化的想象。男不男,女不女,僧不僧,俗不俗。只取其事体罢了。


        IP属地:上海664楼2023-01-10 09:52
        收起回复
          增加概念:
            水月庵(馒头庵)—— 浙江嘉善水月庵
            地藏庵——安徽毫州地藏庵,号称天下第一庙
          为何是安徽毫州地藏庵?一百十五回书文中,写地藏庵两个姑子来蛊惑贾惜春,那番话就如同奸雄的言辞理论。安徽毫州地藏庵,宋代始建,毫州是曹操的出生地。


          IP属地:上海668楼2023-01-10 10:57
          收起回复
            虽然贾宝玉不是那女娲补天石投胎而成。但是,作者的含义仍然能明确,李自成象征着无材补天的补天石。明末流贼完全不配“起义军”这个称呼。我所列举的这些明末野史中,记录了很多对待平民百姓的蛮夷行径。


            IP属地:上海669楼2023-01-11 12:50
            收起回复
              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老尼便趁机说道:“我正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先请奶奶一个示下。”凤姐因问何事。老尼道:“阿弥陀佛!只因当日我先在长安县内善才庵内出家的时节,那时有个施主姓张,是大财主。他有个女儿小名金哥,那年都往我庙里来进香,不想遇见了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那李衙内一心看上,要娶金哥,打发人来求亲,不想金哥已受了原任长安守备的公子的聘定。张家若退亲,又怕守备不依,因此说已有了人家。谁知李公子执意不依,定要娶他女儿,张家正无计策,两处为难。不想守备家听了此言,也不管青红皂白,便来作践辱骂。说一个女儿许几家,偏不许退定礼,就打官司告状起来。那张家急了,只得着人上京来寻门路,赌气偏要退定礼。我想如今长安节度云老爷与府上最契,可以求太太与老爷说声。打发一封书去,求云老爷和那守备说一声,不怕那守备不依。若是肯行,张家连倾家孝顺也都情愿。”】【那凤姐儿已是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协。老尼达知张家,果然那守备忍气吞声的受了前聘之物。谁知那张家父母如此爱势贪财,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闻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了。那守备之子闻得金哥自缢,他也是个极多情的,遂也投河而死,不负妻义。张李两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甲申三百年祭》中看到这样一段:【李岩打抱不平的事:“河南有恩生官周某,与同乡范孝廉儿女姻家。孝廉以癸未下第,在京候选,日久资斧罄然。值贼兵攻城,米珠薪桂,孝廉郁郁成疾。及城陷驾崩,闻姻家周某以宝物贿王旗鼓求选伪职,孝廉遂愤闷而死。其子以穷不能殡殓,泣告于岳翁周某。某呵叱之,且悔其亲事。贼将制将军李岩缉知,缚周某于营房,拷打三日而死。”】此回内容就是类似于明末这类事迹。


              IP属地:上海670楼2023-01-11 17:48
              回复
                关于宝钗待选入宫。待选就是候选,对于朝廷男女皆有其义。男人科举考试或捐纳入仕,以及原官因故开缺依例起复,皆须赴吏部报到,听候依法选用,称为候选。宝钗待选是在说大清在等待时机招降吴三桂,其实她最后入宫了就是降清这件事,小说中也就是与宝玉婚配这件事。


                IP属地:上海671楼2023-01-11 18:59
                回复
                  三十六回关于忠臣良将,袭人与宝玉有一段精彩对话。
                  此段对话由何感而发,我再举代表性的一例。《北略·刘理顺传》曰:【中允刘理顺,贼差令箭传觅,闭门不应,具酒题诗。妻妾阖门殉节。少顷,贼兵持令箭至,数十人踵其门。曰:‘此吾河南杞县绅也,居乡极善,里人无不沐其德者。奉辛公子将令正来护卫,以报厚德。不料早已全家尽节矣。’乃下马罗拜,痛哭而去。”】《明史·列传·卷一百五十四》曰:【刘理顺,字复礼,杞县人。万历中举于乡。十赴会试,至崇祯七年始中式。及廷对,帝亲擢第一,还宫喜曰:"朕今日得一耆硕矣。"拜修撰。益勤学,非其人不与交。……城破,妻万、妾李请先死。既绝,理顺大书曰:"成仁取义,孔、孟所传。文信践之,吾何不然!"书毕投缳,年六十三。仆四人皆从死。群盗多中州人,人唁曰:‘此吾乡杞县刘状元也,居乡厚德,何遽死!’罗拜号泣而去。后赠詹事,谥文正。本朝赐谥文烈。】


                  IP属地:上海672楼2023-01-11 19:42
                  收起回复
                    对中国文化精髓进行叛逆是致命的。令人纳罕的是,对野蛮的西方进行叛逆就是正确的!很蹊跷,今天说着叛逆,就看到了《玛蒂尔达》这部新电影,其叛逆是邪不胜正,要在孩子心中播种正气。此片中的野蛮行径看得令人抓狂,有种想碾碎踢飞的冲动!西方正在积极的重塑自己的文明意识。


                    IP属地:上海674楼2023-01-11 23:18
                    收起回复
                      《豫变纪略》的作者郑廉说《樵史演义》中记载的李岩,经他查考无有其人。到底孰对孰错,或另有蹊跷不得而知。即使是当时的人很多也分不清李自成和李岩二人,《明季北略》曰:【予幼时,闻贼信急,咸云李公子乱,而不知有李自成,及自成入京,世犹疑即李公子,而不知李公子,乃李岩也。故详志之。】所以,曹雪芹虽然写了王熙凤这个角色,但在开篇坦诚,不过是取其事体情理罢了。


                      IP属地:上海675楼2023-01-12 13:33
                      回复
                        贾宝玉最终的出家,又与前面张道士代替荣国公出家的概念是一样的。


                        IP属地:上海676楼2023-01-12 14:07
                        收起回复
                          从今日起,细读一下《剿闯小史》


                          IP属地:上海677楼2023-01-12 15:58
                          回复
                            《剿闯小说》叙
                            君父之仇,天不共戴。国家之事,下不与谋。仇不共戴,则除凶雪耻之心同。事不与谋,则愤时忧世之情鬰(郁)。于是乎,闻贼之盛则怒,闻有绌首拜贼之人则愈怒。闻贼贼之衰则喜,闻有奋气剿贼之人则愈喜。怒则眦裂发竖,恨不得挺剑而揕(刺)其胸。喜则振足扬睂(眉),恨不得执鞭而佐其役。此天理人心之必然而之变,天摧地裂,日月无光。举朝肉食之夫,既悠悠忽忽,以酿此巨祸。迨乎(等到)溃败决裂,死者死,降者降,迯(逃)者迯,刑辱者刑辱。辱降者贪一日之荣,迯者徼(求)一时之幸,刑辱者偷一夕之生。罪有重轻,失节则一。即死者亦仅了一身之局,而于国何补?国家养士近三百年,而食报区区若此,岂不痛哉!吴三桂舍孝取忠,弃家急国。效申胥(伍子胥)依墙之泣,以遂秦哀遂吴之功,真正奇男子大丈夫作用。虽匡扶之局未结,而中兴之业已肇(开始),是恶可无传?余结夏半月泉精舍,适懒道人从吴下来,口述此事甚详。因及西平剿贼一事,娓娓可听,大块人意。命童子援笔録之,可怒可喜,具在编中。用以激发忠义,惩创叛逆其于天理人心,大有关系,非泛尝因果平话比。故兴文馆请以付梓(木板印刷),而余为叙数行于首。
                            西吴九十翁无竞氏,题于云溪之半月泉。


                            IP属地:上海678楼2023-01-12 17:11
                            收起回复
                              惜春道“我今日正要送过去,嫂子来的恰好,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朝廷的刑罚,打就是杖责,杀就是斩首,卖就是发配戍边。或诛或戍或夺(抄家)或锢(监禁)。


                              IP属地:上海679楼2023-01-12 22: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