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吧 关注:17,578贴子:181,936

回复:《【紅樓夢】觀義覺迷論 》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千红指明朝皇室,万艳指明朝将士与百姓,都逃脱不了同样命运。自缢的自缢,自焚的自焚,投井的投井,自埋的自埋。列举其中一二者以概论其惨烈,《寄园寄所寄》曰:【故金吾卫经历赵对妻李氏,贼破城,李在房内掘土,深六七尺,藉以锦褥,上覆锦被。偕女二姐、孙女长姐同入坑,以土掩之而毙。生员牛应象三女,长年十八,次十五,次十三,俱未字。闻贼破城,掘土自埋死)。】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IP属地:上海633楼2023-01-01 23:56
收起回复

    明十三陵,每个陵寝旁都有一个村落守护皇帝陵,村子以陵寝名来命名。比如茂陵就叫茂陵村,长陵就叫长陵村。唯独思陵的护陵村特殊,名为“悼陵监村”。思陵就是崇祯帝的陵寝,想必曹雪芹也去追思过。


    IP属地:上海646楼2023-01-02 13:29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647楼2023-01-02 15:31
      回复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這裡的“金陵”指成都,張獻忠建立的大西國是帝王家,住不下阿房宮三百里那樣大的地方,用阿房宮作比,説明史家也是以國來衡量的。《阿房宫赋》曰:“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成都府大小,北起茂县南至井研县,大约230公里。


        IP属地:上海648楼2023-01-03 11:16
        收起回复
             龄官——刘宗周(1578年—1645年)
          龄官可能影射刘宗周,字起东,别号念台,浙江绍兴府山阴人。崇祯元年为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十四年为吏部侍郎,升任左都御史,因上疏与朝廷意见不合再遭革职削籍。南明弘光朝复官,痛陈时政,并劾马士英、刘孔昭、刘泽清、高杰,复争阮大铖必不可用,皆不听,乞骸骨归。杭州失守,清贝勒博洛以礼来聘,宗周"书不启封",绝食二十三日卒。门人私谥正义,清时,追谥忠介。宗周曾在东林、首善等书院与高攀龙、邹元标等讲习,后筑蕺山证人书院讲学其中。在他的《与周生书》中写道:【不佞少而读书,即耻为凡夫。既通籍,每抱耿耿,思一报君父,毕致身之义。偶会时艰,不恤以身试之。风波荆棘之场,卒以取困。愚则愚矣,其志可哀也。然而苦心熟虑,不讳调停,外不知群小,内不见有诸君子,抑又愚矣,其志亦可哀也。嗟乎,时事日非,斯道阻丧,亟争之则败,缓调之而亦败。虽有子房,无从借今日之著,直眼见铜驼荆棘而已!《易》曰:"小人剥庐,终不可久也。"此曹何利之有?吾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万物一体,亦会为此曹著忙。若夫一身之升沉宠辱,则已度外置之矣。惟是学不进,德不修,快取容足之地,而亡其所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之血脉,于世道人心又何当焉?此不佞之所倦倦而不容自已也。昔韩退之中废,作《进学解》以自励,遂成名儒,其吾侪今日之谓乎!】


          IP属地:上海649楼2023-01-04 12:29
          收起回复
            再补充:
            【鸳鸯又道:“有了一副。左边‘长幺’两点明。”湘云道:“双悬日月照乾坤。”鸳鸯道:“右边‘长幺’两点明。”湘云道:“闲花落地听无声。”鸳鸯道:“中间还得‘幺四’来。”湘云道:“日边红杏倚云栽。"鸳鸯道:“凑成‘樱桃九熟’。”湘云道:“御园却被鸟衔出。”说完饮了一杯。】日月双悬,天上出现明清双悬的景象,日指清朝,月指明朝。乾坤,乾称天,坤称地。明朝落幕随风逝。红杏指国姓爷郑成功(待书),流落台湾岛。陈子龙『九日登一览楼』诗中有句:“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张煌言『甲辰八月辞故里』诗中有句:“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这些明末诗句中是有特殊含义的,不同于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之句。李白诗中的日月,仅仅是在说日月之光同时普照天地,形容唐代盛世如此。
            “双悬日月照乾坤”中的意味,我看网上早以有人看出来,是谁先看出来的呀?值得佩服


            IP属地:上海650楼2023-01-04 16:53
            回复
              文官—— 夏允彝(1596年—1645年11月4日)
              龄官—— 刘宗周(1578年—1645年)
              菂官—— 张溥(1602年5月14日—1641年6月15日)
              藕官—— 张采(1596—1648)
              蕊官—— 陈子龙(1608年—1647年)
              文官可能影射夏允彝,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人,夏完淳之父。万历四十六年举人,崇祯初年,与同郡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成"几社"。崇祯十年进士,任福建长乐县知县,能体恤民情,革除弊俗。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福王在南京监国,任命为吏部考功司主事。弘光元年,清军进攻江南,夏允彝与陈子龙等在江南起兵抗清,兵败后于同年九月十七日投水殉节,时年五十岁,谥忠节。
              菂官可能影射张溥,字乾度,号西铭,苏州府太仓人。天启四年与郡中名士结为文社,称为应社。崇祯四年进士,授庶吉士,自幼发奋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与同乡张采齐名,时称“娄东二张”。张溥曾与郡中名士结为复社,评议时政,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又以“务为有用”相号召。《七录斋集·国表序》载有复社活动的盛况“春秋之集,衣冠盈路”,“一城出观,无不知有‘复社者’”。
              藕官可能影射张采,字受先,号南郭,苏州府太仓人。天启四年,与张溥同创应社。天启七年举人,崇祯元年联捷成进士。张溥组织复社时,张采在临川,不预其事,然名声相联,故攻复社者称溥、采同床复社。采好善嫉恶,尝过绍兴于刘宗周讲学,宗周极推之。尤留心经济,尝与程峋定海乱。顺治二年八月,与陈子龙一起在浙江嘉善水月庵避难。顺治五年卒,年五十三。红楼梦书中,蕊官藕官的结局,二人跟了地藏庵的圆心。
              蕊官可能影射陈子龙,字卧子 ,又字懋中,号轶符、海士,晚年自号大樽。松江华亭人,工部侍郎陈所闻之子。陈子龙早年曾受夏允彝推崇,于崇祯初年参加以张溥、张采为首的"复社",又与夏允彝、徐孚远、周立勋等结"几社",为"几社六子"之一。崇祯十年进士,授惠州司理,后授绍兴府推官。顺治二年,与沈犹龙起兵松江开展抗清活动,后事败隐居。顺治四年,为提督吴胜兆作书潜通明守将黄斌卿反正。最终遭泄密被捕,于五月十三日投水殉国,享年四十岁。乾隆朝谥"忠裕"。


              IP属地:上海651楼2023-01-04 17:50
              收起回复
                芳官—— 陈名夏(1601年—1654年)
                芳官可能影射陈名夏,字百史,江南溧阳人,复社名士。崇祯十六年探花,授翰林院修撰,兼户兵二科都给事中。喜结天下名士,为诸生时已名重天下。北京城破前十天,陈名夏建议召集山东义勇救援京师。京城陷落之日,上吊自杀未果。王姓山西秀才力荐名夏加入大顺政权,入弘文馆(翰林院)。福王继位时,因降李自成定入从贼案。降清后,保定巡抚王文奎推荐,复原官,超擢吏部侍郎。顺治十一年,为宁完我所劾,押吏部,三月绞刑。陈名夏之子陈掖臣被押到北京,杖四十,流放东北。陈名夏死后,是年冬天顺治帝游南海子时,曾向冯铨称美陈名夏,说:"陈名夏多读书,问古今事了了。即所未见书能举其名。"冯铨则回答:"陈名夏于举业似所长。余亦易见。"又降贼又降清,所以红楼梦书中,芳官分配给贾宝玉。


                IP属地:上海652楼2023-01-04 20:56
                回复
                  先粗略匹配十二伶官:
                  文官—— 夏允彝(1596年—1645年11月4日)
                  宝官—— 黄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
                  玉官——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
                  龄官—— 刘宗周(1578年—1645年)
                  菂官—— 张溥(1602年5月14日—1641年6月15日)
                  藕官—— 张采(1596年—1648年)
                  蕊官—— 陈子龙(1608年—1647年)
                  艾官—— 杨廷枢(1595年—1647年)
                  芳官—— 陈名夏(1601年—1654年)
                  豆官—— 陈贞慧(1604年—1656年)
                  葵官—— 吴应箕(1594年10月24日—1645年12月4日)
                  茄官—— 魏学濂(1608年—1644年)


                  IP属地:上海653楼2023-01-04 22:47
                  收起回复
                    明末文社“畿社”成员:周立勋 、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彭宾、杜麟征等六子组成“畿社”,与复社相呼应 。
                    复社(又称小东林)主要成员:张溥 张采 陈子龙 夏完淳 吴应箕 黄宗羲 魏学濂 周茂兰 杨廷枢 顾杲 赵铭 万泰 杨龙友 黄道周 周延儒 吴伟业 黄淳耀 沈士柱 侯歧曾 顾炎武 徐汧,另有复社四公子:陈贞慧、侯方域、方以智、冒辟疆
                    明陆世仪撰《复社纪略》一书,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到底是怎样


                    IP属地:上海654楼2023-01-04 23:34
                    回复
                      增补:
                      通靈寶玉的概念—— 賈寶玉是第一主角,而且是個複雜的角色,扮演了李自成这一角色,同時又一再影射多爾袞(甄宝玉)的故事。唯独这两个角色作者设下了庄周梦蝶这样迷幻的概念。玉石起到兩個功能,一是作爲一個見證者,二是起到一個通靈的作用,書中所有角色影射歷史人物,即所謂的通靈。魂魄一词,魂与魄是有单独的概念。魂,灵魂,主人之情感与意识;魄,精魄,主人之精神与生命。玉石在,賈寶玉就正常,玉石丟失印证贾宝玉失魂落魄,痴痴傻傻。隐真假角色互換,直到孽債償還清,石頭再回來了結賈寶玉。按照民間傳説,李自成未死於戰亂,最後出家,悬崖撒手。所以,三生石上的精魂神瑛侍者投胎成贾宝玉。无材补天的石头相当于贾宝玉的魄,失去魄就会失去生命。当有人说被某件事物吓死了的时候 ,古人经常会说“吓得我魂飞魄散”。人在死后便是魂飞魄散。
                        神瑛侍者—— 唐代李姓皇族。三生石上的精魂,在明末历劫前后仍名神瑛侍者。
                        絳珠仙草—— 唐代朱姓草民。绛珠仙草的精魂,在明末历劫后升级为潇湘妃子。
                      以前没注意到,写三生石上的精魄是不对的,要改为三生石上的精魂,书中也是写三生石上的旧精魂。


                      IP属地:上海655楼2023-01-05 21:14
                      回复
                        2023年1曰7日,今日看詹丹老师的视频课,又得了一段灵感。第三回,林黛玉入贾府前,有一段刻画:【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熹宗病危,朱由检奉诏入京。从前听父亲说过,登帝位比不得在信王府,紫禁城里宗法森严,与藩王府不同。近日看见这几个前来接驾的大内侍卫,吃穿用度已是不凡。魏忠贤独断专权,一时不易对付。因此步步留心,时刻在意,少吃宫中食物。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为奸人所害。魏忠贤(义忠亲王老千岁)恐新君即位对己不利,但见朱由检行止并无异处,略为放心。寻日后魏忠贤的退路逐个被封杀,死在回乡途中。红楼梦书中没有隐写魏忠贤的情节,后文只提到一句。作棺材用的樯木,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


                        IP属地:上海656楼2023-01-07 16:27
                        回复
                          中国社科院研究所研究员杨子彦,找到贾赦和邢夫人名字的内涵,刑赦之义。找出以下论据,我双手赞同,理治之书就应该涉及这些。
                          《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左传·隐公十一年》:“政以治民,刑以正邪。”
                          《论语集注·为政》:“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
                          董仲舒曰:“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蓄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IP属地:上海657楼2023-01-07 20:30
                          收起回复
                            【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极其形象的刻画小孩儿耍脾气。深意上看,崇祯没有这劳什子蠢物,明朝受命于德不以玺。李自成获得这假玉玺也无法完成补天,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IP属地:上海658楼2023-01-08 12:50
                            收起回复
                              第三回,【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珍珠乃珍贵之词,形容品行尊贵之人。此处蒙府本有句侧批:“袭人之性情,不得不点染明白者,为后日旧案。”正文与批文都点明袭人最忠,高桂英最忠心于李自成。李自成败落时,高桂英离开他已是不得已,为了救赎李自成犯下的罪孽,花袭人有始有终。


                              IP属地:上海659楼2023-01-08 15: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