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吧 关注:17,578贴子:181,936

回复:《【紅樓夢】觀義覺迷論 》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豫变纪略》:【流贼李自成陷襄阳,御史李振声死之。振声,亦米脂人。方按襄阳,而李自成至,令于军中曰:“御史李,吾兄也。城下而敢以刀相向者,磔。”城陷,御史犹督战。军溃被执,或曰:“李御史也。”贼皆惊顾,乃以肩举奉振声入营。自成出见,泣而呼大兄,振声叱曰:“吾奉命按襄阳,岂从鼠辈反耶?汝米脂走卒,披猖至此。王师旦夕至,且擒矣。何兄为!”自成笑曰:“大兄误矣。”趣具酒,振声酹曰:“臣无状,不能亲见灭贼矣。”乃大呼曰:“吾不从鼠辈反,何不杀我?”自成不听。为置一帐,使数十卒卫之,戒曰:“谨护守,毋致有他。”其供具甚丰。振声终不为动。顾时时饮酒,醉则大哭,骂不止。使卒阴伺之,动静必有闻。左右感激,有为之泣下者。其渠魁数人,阴相左右,故久不及于难。既而,自成闻其来,以为将助己也,则大喜。起张乐具酒,振声麾其手曰:“止,吾来送吾头耳,不为饮也。”因谕以逆顺祸福,累数百言,欲以感动贼。贼相顾愕眙。自成恐众心动,大怒曰:“汝欲惑吾军耶?”旋更笑,为好语曰:“大兄误矣。”振声复大呼曰:“吾不从汝辈反,何不杀我?”自成立遣卒,以肩举奉振声入襄阳旧署,而列兵以卫之,严如敌国。亡何,贼中有蜚语,皆曰李御史遣人召左帅且至矣。既而,自成逻卒,又得左帅与罗汝才通书。自成乃大疑。一日,忽数十骑突入署,迫乘马,振声曰:“吾辨此者久矣。”于是从容乘马,缓辔出襄阳南门少西,可二十武。骑劝振声曰:“下。”振声笑而下,曰:“无庸也。吾以书生为清白御史,倘畏此一尺铁,亦在牛、孔间矣。”因此北向拜曰:“臣无状,竟不能灭贼,死有余罪。”引颈受刃,贼骑断其头而去。】牛金星,宝丰人。孔尚达,太康人。皆在贼中,孔未几即去,牛至贼败归时始遁。红楼梦书中龄官的故事便是这类明末事迹。忠肝义胆,誓死不降李自成,也不降满清。龄官正色说道: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贾宝玉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不是所有人都钟情于你李自成,会跟随你。


IP属地:上海572楼2022-12-18 15:22
回复
    冯紫英可能影射罗汝才,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绰号曹操。《豫变纪略》曰:【按罗汝才之年,视闯、献差长。其智略部勒,常为诸贼冠。故延安十八寨,而汝才其渠魁也。自称曹操,而性实疏荡,常为闯贼所笼。在楚则助献,在豫则助闯,每为军锋,脱人于危。自谓闯、献德己,居之不疑。常与闯、献联营,頡頏(实力)不相上下。夫一国不堪两君,一营宁堪二帅?或南面而臣人,或北面而臣于人,为顺为逆,莫不皆然,不可不自审也。汝才不能为人上,又不能为人下,是绝物也,安往而非危地乎?且倡为“贼不杀贼”之语,以忤军门,而自绝其招安之路。归正而人不信,做贼而众不安,反覆无常,是特吕布、李全之流,何以自托于天地哉。凡人急则相救,缓则相图,况在盗贼,讵论情理?而乃恃众而骄,不备不虞,不知是时闯势已成,固视汝才为猎狗、良弓矣,不关左帅有书无书也。左帅无书,闯能容其相轧哉?非闯图曹,则曹图闯,旁观如火,固不待卜筮而后知,特发于早与迟耳。孰为贼不杀贼乎?】


    IP属地:上海573楼2022-12-18 15:59
    收起回复
      书中写“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古人为何如此宿命论?《龙洲集·襄央歌》中不是说“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吗?想必几千年来大到历史命运,小到各人命运就是这般琢磨不定。《郏县志》曰:【孙白谷(孙传庭,字白谷)与贼战败于郏县,而明事不可复为矣。当时总督杨文岳、汪乔年之徒,贼皆蔑视之,而独畏白谷。白谷不败,贼必不可敢西入关,或逡巡(迂回)转寇而南,明之亡,未必如是其速也。其攻贼于郏城东,而折其大纛(大旗),自成几擒矣。向令贼败去而鸣金收兵,部伍不乱,严阵汝北以待贼,彼即来薄,岂能撼之哉?及其再渡河而东也,以数十万众,仰给转输,而不遣军据要害,以防劫夺,则亦疏矣。一败涂地,而明社遂墟。岂非有志殄(灭)寇,而兵法非其所长与?抑天命已去,成败之机,固非智力之所能为也。悲夫!】


      IP属地:上海574楼2022-12-18 23:27
      收起回复
        黛玉作的“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此诗句的滋味如《豫变纪略》曰:【天下事,有先后,有急缓,昧先后之势而失缓急之宜,其不亡者几稀。而况人主孤立于上,曾不得一奋不顾身实心任事之臣乎?即幸而得其人矣,或起之罪废之馀(后),或处于排挤之计,不过假以节钺,为他日倾陷之由而已矣。岂其曰某也才,果可为万历长城哉。于是束缚之,驰骤之,从中而掣其肘焉,务必使之偾厥事(坏了事)以为口实,从而三尺绳其后。此其肺腑,玄黄水火,尚不如卒伍,而乃以之掌铨衡,执枢柄,何以服士大夫之心,而使之用命也!兵法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IP属地:上海575楼2022-12-19 15:09
        回复

          绥中县九门口,又称“一片石关”历史战场,书中所说的石头城就是指山海关。


          IP属地:上海576楼2022-12-19 20:43
          回复
            宝钗又劝他走正道,搏得一第历史名位,“从此而止”,从此而终的意思,退出历史舞台。也便是第一百一十九回,贾宝玉中举第七名历史名位。隐指李自成于1644年公历四月二十六日正式称帝。甄家宝玉也中了,中第几?不用说,当然中的是状元名份。贾兰排名第一百三十历史名位。第二十七回的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真正的芒种节实际是农历五月份阳历六月份),芒种节便隐意明朝亡国日。与第二十九回的四月二十六日遮天大王圣诞日,都指向此回李自成称帝,所以遮天大王也就隐指闯王李自成。本应该接在黛玉死后写,可能为了突显宝玉出家的戏剧性而放在了最后。西方公历纪元始于六世纪,通过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传入中国。


            IP属地:上海579楼2022-12-19 21:29
            收起回复
              《芙蓉女儿诔》影射内涵:李自成的《登极诏》;也同为传庭作祷文。太仓吴伟业,为大司马白谷孙公作《雁门尚书行》,其词曰:
              雁门尚书受专征,登坛一顾三军惊。身长八尺左右射,座上咤叱风云生。
              家居绝塞受死士,一日费尽千黄金。读书致身取将相,关西鼠子方纵横。
              长安城头挥羽扇,卧甲韬弓不忘战。持重能收将士心,沉机好待凶徒变。
              忽传使者上都来,夜半星驰马流汗。覆辙宁堪似往年,催军还用松山箭。
              尚书得诏初沉吟,蹶起横刀忽长叹。我今不死非英雄,古来得失谁由算?
              椎牛誓师出潼关,墟落萧条转饷难。六月炎蒸驱万马,二崤风雨断千山。
              雄心慷慨宵飞檄,杀气凭陵老据鞍。扫箨谋成频抚剑,量沙力尽为传餐。
              中宵军溃楚歌急,退守严关雄千尺。此地乘高可万全,依然天险嗟何及。
              蚁聚蜂屯已入城,持矛瞋目呼狂贼。战马长嘶失主归,横尸撑距谁能识?
              乌鸢啄肉北风寒,寡鹄孤鸾不忍看。愿逐相公忠义死,一门恨血土花斑。
              故园有子音书绝,勾注烽烟路百盘。欲走云中穿紫塞,别寻奇道访长安。
              长安到日添悲哽,满足荆榛哭眢井。辘轳绳断野苔生,几尺枯泉浸形影。
              永夜魂归风露清,经秋不化冰霜冷。二女何年驾碧鸾,七姬无冢埋红粉。
              复壁藏儿定有无,破巢穷鸟问谁雔。时来作使千兵势,运去流离六尺孤。
              旁人指点牵衣袂,相看一恸真吾弟。袂绝难为老母心,护持始识遗民意。
              回首潼关废垒高,知公于此葬蓬蒿。沙沉白骨魂应在,雨洗金疮恨未消。
              渭水无情自东去,残鸦落日蓝田树。青史谁人泣藓碑,赤眉铜马知何处。
              呜呼,材官铁骑看如云,不降即走徒纷纷。尚书养士三十载,一时同死何无人,至今唯说乔参军。
              同里冯讷生作《潼关行》以纪潼关之战。


              IP属地:上海580楼2022-12-20 00:25
              收起回复

                大明戍九边


                IP属地:上海581楼2022-12-20 11:26
                回复
                  崇祯第五次罪己诏中有两句:“坐令秦豫丘墟,江楚腥秽,罪非朕躬,谁任其责?所以使民罹锋镝,蹈水火,殣量以壑,骸积成丘,皆朕之过也。”
                  此真为树倒猢狲散;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白骨如山忘姓氏之辞也。


                  IP属地:上海582楼2022-12-20 13:31
                  收起回复
                     鹦鹉——杨文岳(? —1642年)


                    IP属地:上海583楼2022-12-21 13:58
                    回复
                      《豫变纪略》看完了,唯掩卷叹耳


                      IP属地:上海584楼2022-12-21 17:30
                      收起回复
                        三国历史是天青地浊、清浊分明的世界。明末历史是沙尘飞扬、雾霾混沌的世界。


                        IP属地:上海585楼2022-12-21 17:55
                        回复


                          IP属地:上海586楼2022-12-21 21:52
                          收起回复
                            红楼梦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


                            IP属地:上海587楼2022-12-22 01:05
                            收起回复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象征满族人的癞头和尚对甄士隐念了这首诗。烟消火灭时,意味清朝定鼎之时,流寇败亡之时,崇祯十七年元宵佳节后。表意指向崇祯元年祸起之时,元宵节后葫芦庙大火,此大火象征农民起义之初。菱花指香菱,甄英莲,空对天下生灵涂炭。


                              IP属地:上海588楼2022-12-23 16: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