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吧 关注:17,579贴子:181,934

回复:《【紅樓夢】觀義覺迷論 》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回人物及贾府的概括性叙说
关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第二回对于全书是相当关键的地方。看网上有人问石头城是哪儿,所以细看了一下这第二回,发现点眉目。原来这宁国府就是奉天府,荣国府就是指顺天府。宁:息事宁人,息事息人,宁事宁人,自然有慢慢熄灭下去的含义,但终究是兴旺起来了;而荣这个字,不用解释也很清楚了,兴旺的含义,而且荣国府内还有两个仆人,兴儿,旺儿,但终究是萧条下去了,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取反义。中间这个国字,现在才发现,其实就是整个国家的含义。宁国府,荣国府,去掉宁荣二字,剩下的就是国府——中央政府。


IP属地:上海69楼2022-04-29 16:41
回复
    宁这个字估计取自“宁古塔”:明永乐八年(1410年),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耳率部从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宁古塔(今海林市旧街乡)定居下来,这一支女真在历史上被专称为建州女真。辽宁省,辽,契丹人建立的大辽王朝。那辽宁省这个宁字怎么来的,跟宁国府这个宁字大有相同的渊源。荣国府这个荣字估计是指值得荣耀的明王朝。明太祖朱元璋起义夺天下时用的口号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而清朝康熙皇帝南巡,却五次前往金陵南京明孝陵时,对明太祖陵墓行三跪九叩大礼,并在御题碑上刻下四个大字,对明朝的评价——治隆唐宋。抚平了众多明朝遗臣、天下士子的心,这也是吴三桂没有成功的原因之一。这是中华文明讲求的仁义治天下,这种行为蛮邦是做不到的。另外,《明史·成祖本纪》中记载,“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所以清朝也在努力致力于疆域问题,要超越明朝,也确实做到了。至于衰败时,签署众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乃西方科技的突飞猛进的结果,非人力可挡。清朝做出了努力,没有回天之道。鉴于是史,做好当下的事。歌功颂德一词起先自然是好的,是正能量。后自然是被小人利用了,成了虚假的歌功颂德,成了拍马屁,就跟其他很多古词一样。


    IP属地:上海70楼2022-04-29 16:42
    回复
      接着看看书中对话,雨村道:“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疏了?”答案很简单,大金和大明没有战争的时候当然人口众多,二十年的战争自然就减员很多了。冷子兴道说来话长。说明了二十年的漫长。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后回贾母说的雪洞就是宝钗这个吴三桂去的地方,大雪纷飞的石头城——山海关。查了一下山海关:山海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历经洪武、成化、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六朝修筑。明白了吧!!!六朝遗址石头城就是指山海关。接着雨村的话“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就是说贯通山海关的那条路就是那条街,在街的两边,东边连接着大清朝,西边连接着大明朝,到这里就已经推导出答案了。可以细看一下地图,后金都城盛京(沈阳)与大明帝都京师(北京)离得并不是很远,一条路相连,中间就是山海关。“金陵地界”,京师管辖范围的边界上。为什么要去金陵地界上游览六朝遗迹,自然是跟本书戚戚相关的重要地方,作者需要勘察了解,关系到这段历史的重大节点,发生转折性历史事件的地方,山海关这座石头城。


      IP属地:上海71楼2022-04-29 16:43
      回复

        注意旁边河流的名字——石河,加上“一片石”历史战场,书中所说的石头城就是指山海关。


        IP属地:上海72楼2022-04-29 16:44
        回复
          关于石头城的“六朝遗迹”我要再说一下,明朝灭亡后,长城就再也没有修筑过直到今日(修筑与修补是两回事),所以时间对于长城来说便停止于崇祯朝,今日我们说山海关是六朝遗迹依然没有问题。而南京则不同,南京是“六朝古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共计六朝,出现于明代之前的文献中,对于清朝时期来说已经不能再这样称呼南京了,因为如今不止六朝帝王之都。所以在引用此称谓时应该加以说明,不然会引起误解。唐代刘禹锡所作【石头城】一诗,是否是红楼梦作者隐意中的石头城,这个现在无从知晓,古代信息多有被后世误解的状况也有不少。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IP属地:上海73楼2022-04-29 16:45
          回复
            又比如吴伟业作的【圆圆曲】第一句: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其中的玉关就不是指李白【王昭君】诗中的那个玉门关,而是指山海关。如果后人无传承不理解吴伟业的诗,就会把这玉关理解成玉门关。下面子兴叹道:“正说的是这两门呢。待我告诉你: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没有具体时间设定,然后说到最后有名有姓的五代现状,宝玉属于第四代。一母同胞弟兄两个,汉满乃一母同胞兄弟两个。满族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也就是北宋年间,金国灭辽国后又征服了北宋,虽然没机会跨越长江征服南宋,但也算是同胞兄弟了。注意这里说的是“一母”同胞兄弟,为什么不说一父,这就是民族特征区分开来了。这就是作者在考验读者的地方了,所以全书不可能全用逻辑来推导。按历史背景看关系图,宁荣国公之母也就是那个所谓的“一母”,我们可以把她叫做历史之母。“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贾敷也就是影射努尔哈赤,贾敬影射舒尔哈齐。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这就是贾敷的出生之年。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败于宁远之战,并于同年八月十一日驾崩。应该十一岁,书中写八九岁,有些偏差。


            IP属地:上海74楼2022-04-29 16:45
            回复
              曹雪芹在这第二回中列举了纯善与纯恶的各种历史人物,是为了让读者有个比较,知晓他写的这些人物不是纯善或纯恶之人。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下半回,集中介绍此小说主要人物角色扮演。根据冷子兴按阴阳学说将人物分作三类人,纯正之气与纯邪之气两类,加上正邪互搏产生的一类,真假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便属于这第三类人,他们都不是什么令人崇敬的圣贤也非大奸大恶之败类,此书便是为他们立传。另外,《水浒传》中,天罡地煞一百单八将,天罡系列人物为正气稍多的人物,地煞为邪气稍多的人物,同样都是英雄好汉。你说古人不懂得人是有善的一面和邪的一面混合体吗,当然不是,看水浒传就能明白。王阳明是按道家思想解释,性无善恶,万法归一,是更广层次的。儒家争伦理,分善恶,认定世界是两元性的。同样也是正确的,只是这个正确性得不到全体认可,因为人仍然分三六九等,混沌之中。而《西游记》中天罡三十六变,地煞七十二变,孙悟空选择了后者,就说明孙悟空选择了歪门邪道,铸成世间混乱的人物,观世音普渡之,让其改邪归正。西游记第十七回,菩萨变做蛇精模样,行者看道:“妙啊!妙啊!是妖精变菩萨,还是菩萨变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行者心下顿悟,性无善恶,总在一念之间。


              IP属地:上海75楼2022-04-29 16:45
              回复
                宁国府就是清朝皇室这一脉,荣国府是明朝皇室一脉,甄宝玉家是努尔哈赤一脉的多尔衮。又根据贾雨村将这第三类以“成王败寇”的说法,贾府是败下阵来的所以称假,甄家是最终胜利者所以称真。对于贾宝玉,贾雨村用了这样一段极尽夸张的言辞:“……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用了一连串上下排比句,多尔衮生在公候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李自成生在薄祚寒门之家,断不能为走卒健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两者都非普通人)。然后他又举例: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注意其中的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并没有用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强势人物。然后又说甄家是: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甲戌本侧批:此衔无考,亦因寓怀而设,置而勿论。从此批文看,就说明批阅者没有看懂甄家的头衔,没做深究。钦差,意思是皇帝亲自派遣。金陵省,这里指辽东省。体仁,用了减笔猜字法,实际就是奉天两个字,奉天府(辽宁省府的旧称),府通院,比如总统府,王府,国务院,督察院。总裁,摄政王一职,全权掌控国家政要。


                IP属地:上海76楼2022-04-29 16:45
                回复
                  有个叫石呆子的来辩驳说体字繁体不是这样写的,现在我就来作答。古人有简体字,简体字不是新中国凭空捏造出来的。我也不需要从其他古籍中查找,就用《红楼梦》庚辰本影印本来证明,见下图所示。这只是从第一第二回找的几例,后面一百回中更多。


                  IP属地:上海77楼2022-04-29 16:49
                  回复
                    此庚辰本有繁体“体”字吗,当然也有,如下。所以,此版本中的简体“体”字,不是现代人统一更改的。

                    甲戌本此处用的是繁体,如下。

                    书目文献出版社出板的程甲本,冯其庸先生校注过的版本,书中用的也是繁体“体”字,程甲本、程乙本此处相同。“子兴道:谁人不知,这甄府就是贾府老亲,他们两家来往极亲热的。” 有的抄书人会根据自己组织语言的习惯擅自做些小修改,比如其他版本写的是“甄府和贾府就是老亲”,此两版本改做“甄府就是贾府老亲”。到底谁改的谁,暂时不知,只是作为辨别最早版本需要考虑到的依据之一。老亲,满族曾两次建立中原王朝,满族和汉族两家当然是老亲家。


                    IP属地:上海78楼2022-04-29 16:52
                    收起回复
                      梦稿本乾隆抄本一百二十回,这里写的也是“甄府和贾府”,用的是简体“体”字。
                      己卯本,用的是简体“体”字。
                      列藏本石头记,用的是简体“体”字。


                      IP属地:上海79楼2022-04-29 16:53
                      回复
                        石呆子又来问,金陵省如何解释成了辽东省,学生们不仔细看我写的,做老师的我就耐心给你们讲一下吧^^。金陵—— 京師(北京城,同現代詞語“首都”是一樣概念,也包括明末其他相關帝都,如盛京、西安、成都、南京、福州、肇庆、衡阳等)。盛京在哪个省?辽东省呀。为什么是盛京而不是南京呢?因为这里面只有盛京解释得通。那会不会是北京紫禁城内的体仁阁呢?首先,京师在明清也不是省会城市,都是直辖市,其次,体仁阁是在清代顺治三年用此命名,在明代作为国家图书馆的功能,在清代用作开科取士、陈列先朝帝后的遗物,后来成为内务府缎库。如此庞杂,能取用哪一个意义?总裁是国家图书馆馆长职务吗?又或是仓库库长职务吗?如果是这样,那就推翻了红楼梦的历史演绎架构,将和曹寅家事说一样,完全无法通解书全文内容,将又不知红楼梦所云。况且体仁阁在皇帝家中,外臣是不能住在里面的,甄家难道是太监家?!太监是没有儿女的,就算太监在净身前有了儿女,他儿女也是不能住在皇宫内的。难道甄家就是皇帝家?满清哪位皇帝是被治罪过的,唯有多尔衮这个皇帝家出过祸事,1650年,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IP属地:上海80楼2022-04-29 16:54
                        收起回复
                          通解书中整体结构,需站在上层结构概念才能俯观细节。这里的裁字跟织造缝纫没有关系,而是裁夺之义。贾家故事情节中也没有任何跟织造相关的任何情节,织造府专司织造,为什么要把雀金裘拿到外面去修补呢,最后还只能让一个丫鬟来缝补,这就是个寻常百姓家都会有的情节。第三回,黛玉进府时看见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注意敕造不是织造。


                          IP属地:上海81楼2022-04-29 16:55
                          回复
                            贾雨村说:“更妙在甄家的风俗,女儿之名,亦皆从男子之名命字”。这就是奇风异俗,与汉文化区别开来了,现在我们很容易理解,因为那是多尔衮家。少数民族的名字是根据他们的发音来书写汉文的,而不是根据他们的名字含义来译成汉文,所以女儿之名看起来很象男人的名字。举个例,比如清孝庄文皇后名布木布泰。第六十三回中间,宝玉将芳官改妆换发改名为耶律雄奴,以及湘云将葵官扮男子打扮叫韦大英(伟大鹰,游牧民族之鹰。注意古人的习惯语法,伟·大鹰;而不是现代叫法,伟大·鹰),此鹰在满族被称为海东青。宝琴的豆官扮小童叫做豆童(剃了发的小孩象豆子一样光秃秃的)。佩凤、偕鸳、香菱听宝玉叫“耶律雄奴”,三人笑在一处,大家也学着叫这名字,叫错了音韵,叫出“野驴子”来。宝玉怕作践她,又改叫玻璃。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光秃秃的脑门,象玻璃球。用了契丹人的姓氏和匈奴人为名字,所以看起来似乎跟满族没有什么关系,带有隐蔽性,但这不得不说是为了让读者能联想到满清。


                            IP属地:上海82楼2022-04-29 16:56
                            回复
                              此时宝玉是以甄宝玉(多尔衮)身份来写的,雍正在他的《大义觉迷录》中自称大舜后裔,其中这样写道:
                              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
                              且有当代大儒称,满族乃东夷大舜之正裔,本朝应得天下,
                              较之成汤之放桀,武王之伐纣,更为名正言顺。
                              且汉、唐、宋、明之世,幅员未广,西北诸处,皆为劲敌,
                              边警时闻,烽烟不熄。中原之民,悉索敝赋,疲于奔命,亦危且苦矣。
                              本朝定鼎以来,扫除群寇,寰宇乂安,政教兴修,文明日盛。
                              万名乐业,中外恬熙,黄童白叟,一生不见兵革......
                              今本朝幅员弘广,中外臣服,是以日月照临之下,凡有血气,
                              莫不额手称庆,歌咏太平......


                              IP属地:上海83楼2022-04-29 16: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