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30楼:
算我求你了! 要辩论,你就多拿出点实体书籍来和我辩论,少读点 网文,随便一个猫的狗的都能在网上发文章,难道你都把他们当活祖宗供起来!
还是让我来回答你吧!
230楼说:“明朝是一个民族关系相对比较平等的王朝”
---------------------------------------------------
对于明朝,你们的表现却与对待“马嘎尔尼使团”的表现恰恰相反,你们把利马窦对明朝的评价中有利的那几段保留下来,做为抬举明朝的证据,却把利马窦对明朝的贬低给隐瞒掉! 这也叫参考真实史料???
关于明朝,利马窦还说过这些:
无人不怕,因而弊端丛生,成了官员们敛财和勒索的手段。因此人人自危,没有任何安全感,生怕哪天祸从天降
他们不肯从外国书里学任何东西,以为全世界的学识中国应有尽有,外国人都是愚人和野人
-------------------------------------------------------------------
你可以喜欢明朝,但是你不能靠这种断章取义的方式来抨击清朝!!
230楼说:“清朝则是一个实行“大满族主义”、“满族至上”政策的王朝”
-------------------------------------------------------------
顺治年间,提升汉族官员的品级和数量。难道是满族至上???
康熙年间 地方官---知府、知县全是汉族官员。汉族大员病死了,满族官员要亲自去吊唁,难道是满族至上???
雍正年间,开始出现汉人担任满族官缺的实例。难道是满族至上???
清朝后期,汉族团练拥有唐朝藩镇一样的权势,难道是满族至上???
230楼说:“全体满族八旗子弟,“不农不商不工,坐食汉人膏血”,不从事任何生产活动”
--------------------------------------------------------------
有证据吗??? 那本书上这么写的??? 你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把自己的话当成圣旨了??? 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在17至18世纪之间,八旗人丁仍是东北地区的主要生产者,他们亲自开垦的田地占有很大比重。
---- 《满族简史》 2009年2月版 62页
从1652年起,八旗兵丁驻防吉林,1683年驻防黑龙江,携家戍守,开垦荒地为生。这些地方,陆续设置旗地,官庄,到1783年,耕地面积达到61万多垧。这主要是由八旗人丁开垦出来的。
---- 《满族简史》 2009年2月版 62页
清朝确立八旗常备兵制后,额兵成为吃粮当差的现役军人. 余丁则是无差无饷的旗下平民.
------- 《满族简史》 2009年2月版 86页
根据北京的调查报告,19世纪末年土木建筑,纺织刺绣,特种工艺等行业中,都有旗人学徒和工匠!
---- 《满族简史》 2009年2月版 129页
截至1821年为止,吉林、奉天旗丁到双城堡耕垦的,已有3000户,一万多人。
---- 《满族简史》 2009年2月版 95页
在天山南路的维丶吾丶尔族集居区,通过满族输入中原的农具,也提高了他们的生产力。
---- 《满族简史》 2009年2月版 79页
1683年清王朝实现全国统一后,康熙帝从战场上调回一批八旗兵丁,居住在北京及其附近地方。其中,大量的户下人壮丁和正身旗人下乡耕种庄田、旗地。
----- 《满族简史》 2009年2月版 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