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 关注:56,530贴子:429,070

回复:【长更】《智囊》里一些有趣的故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朝人种世衡要修筑宽州城,苦恼找不到水源,凿地深达一百五十尺仍只见石块,工人拱手说:“这地方不可能掘出泉水来!”种世衡说:“凿开这层石块,还怕没有泉水哪?你们每挖一畚箕泥沙,我赔你们一锭金子!”工人于是再次奋力挖掘,从石层往下凿了没多深,泉水就源源涌出了,朝廷因此将这座城命名为“清涧城”。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2楼2022-09-03 09:39
回复
    三国时魏国人夏侯惇担任濮阳太守时,吕布派手下的一个将领假装投降,乘机劫持夏侯惇为人质,然后向魏国索要大批的珠宝和黄金。众位将领都束手无策,只有韩浩一人率兵驻守营门外,命令诸将全副武装在一旁待命。部署完毕后,韩浩来到拘禁夏侯惇的营房,对劫持的人说:“你们这些顽劣的凶徒,胆敢劫持大将军,你们还想活命吗?现在我奉命讨贼,又岂能为了保全大将军的命而答应你们的要求?”接着又哭着对夏侯惇说:“为了维护国法的尊严,我也是逼不得已。”说完,韩浩下令营外的军队攻击劫持人质的贼兵,贼兵十分惊慌,跪下来叩头索讨财物,韩浩一把将贼兵揪出营门外,将其斩杀,夏侯惇得以保全性命。曹操听说这件事后,称赞韩浩处理得当,并因此下令:以后若再有绑架人质的事件发生,一定要拿下劫匪,不必顾虑人质的安危,从此再也没有人劫持人质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3楼2022-09-04 16:32
    回复
      东汉时,隗嚣部将高峻占据高平县第一城,迟迟不向光武帝称臣,于是光武帝派寇恂拿着谕旨前往招降。寇恂来到高峻的驻地,高峻先派军师皇甫文出面拜见寇恂,皇甫文言辞谦逊,但不投降的意态坚决,寇恂十分生气,命人处斩皇甫文。诸将纷纷劝阻,寇恂不听,于是皇甫文真被砍了头。寇恂派高峻的副将回去禀告说:“军师态度无礼,已遭处斩,阁下若有归顺之意,请立即投降,不投降就请固守城门吧。”高峻听了十分惶恐,立即大开城门请降。诸将纷纷向寇恂道贺,并且问道:“请问你杀了高峻的使者而高峻却请降了,是什么原因呢?”寇恂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大臣,高峻的一切行事都出自皇甫文的策划。日前皇甫文来时,言辞虽婉转,但丝毫没有归顺之心。如果不杀皇甫文,那么皇甫文的狡计就能得逞;杀了皇甫文,那高峻少了胆,就只有投降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4楼2022-09-05 14:23
      回复
        边将刘平作战阵亡,而监军黄德和拥兵观望,为了替自己脱罪,还毁谤刘平投降,贿赂刘平的部属。刘平一族二百多人因此蒙冤入狱。宋仁宗命文彦博在河中进行审理,通过仔细审查,文彦博了解了事情的真相。黄德和的同党图谋推翻文彦博的审理结论,就设法请朝廷指派其他的御史来代替文彦博。文彦博坚决不同意,对来接任的御史说:“朝廷是担心我无法做出判决,才派你来代替;现在我既然已经做出判决,如果有任何差误,我愿意承担一切过失和责任,同你没有任何关系。”最终,黄德和以及被他收买的刘平部属全部被处死。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5楼2022-09-07 11:42
        回复
          宋太宗病重,内侍王继恩忌惮太子,暗中勾结参知政事李昌龄等人,图谋扶立楚王元佐为太子。吕端进宫探望宋太宗,见太子不在皇上身边,怀疑将有变乱,于是在手板上写上“病危”二字,命亲信拿着前去催促太子进宫服侍宋太宗。宋太宗驾崩后,李皇后命王继恩召吕端入宫,吕端知道有变故发生,就骗王继恩进御书房,说要检视先皇遗墨诏命等物件,随即将王继恩反锁在御书房,这才入内宫。李皇后见到吕端,便对他说:“先皇已驾崩,立长子为帝才合于礼制。”吕端答:“先皇曾预立太子,为的就是在先皇百年后,太子能顺利继承帝位。今天先皇才崩逝,就遽然违抗先皇遗命,我怕会引起其他大臣的非议。”于是奉太子为帝,即宋真宗。
          真宗即位后,垂帘接见群臣。吕端直身站立不叩拜,请真宗卷起帘幕,然后登上殿阶仔细端详,看清楚的确是真宗本人,才走下殿阶,率百官高呼“万岁”。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6楼2022-09-10 14:14
          回复
            齐国内乱,公子纠远走鲁国避难,公子小白投奔莒国。不久齐人杀国君无知,齐国没了君主。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都动身回国,二人同时到达国内,争先入主朝廷。管仲开弓射公子小白,射中了衣带钩;鲍叔牙让公子小白僵卧车上,管仲以为小白死了,告诉公子纠说:“从从容容地走吧,公子小白已经死了。”鲍叔牙乘机赶车快跑,首先进入朝廷,所以公子小白得以做国君。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7楼2022-09-16 14:57
            回复
              王守仁为救戴铣,上奏武宗而被贬至贵州龙场驿。王守仁穿着便服前往驿场,过长江时作了一篇《吊屈原文》表明心志,又写一首《投江绝命词》,让人以为他已投江自尽。本来宦官刘瑾对王守仁怒气未消,打算派杀手半途劫杀王守仁,在京师看了王守仁所写的词、文,以为王守仁已死,便打消原意,王守仁因而保全一命。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8楼2022-09-18 21:02
              回复
                齐桓公因为鲍叔牙大力推荐管仲,就派人到鲁国去请管仲。施伯对鲁庄公说:“齐君一定会重用管仲。如果管仲为齐国效命,一定会威胁鲁国的安全,不如杀了管仲,把尸首交给齐君。”鲁庄公本已答应杀掉管仲,但齐国的使者对庄公说:“我国的君王想亲手杀死管仲这个仇人,如果只是得到管仲的尸体,就跟没得到管仲一样。”于是,鲁庄公命人把管仲绑起来,以囚犯的槛车送往齐国。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9楼2022-09-21 11:14
                回复
                  管仲害怕鲁君改变心意派人追杀他,想尽快到达齐国,于是就对车夫说:“我唱歌给你听,你为我和拍子。”一路上,管仲所唱的歌都是节拍轻快,适合马车快步疾行的曲子,马夫精神大振,愈走愈快。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0楼2022-09-22 12:18
                  回复
                    宋仁宗宝元元年,党项人围攻延安城七日,好几次差点把延安攻陷。身为统帅的礼部尚书范雍对此十分担忧。有一个老军校自告奋勇去见范雍,说:“我住在这边境之地,以前也曾多次遭到敌人围攻,危急的情势和今天差不多。党项人不善攻城,最后还是被击退,今天也不会有什么闪失。这点我可以担保,如有任何闪失,我愿意接受死罪。”范雍对老校头的胆识大加赞许,军心也因为老校头这番话而逐渐稳定。乱事平定后,老军校因为善于预料战局发展,获得晋升和赏赐。有人对老军校说:“你的胆子也太大了,万一敌兵不退,你的脑袋就没了。”老军校笑着说:“我不担心这个,假使敌兵真的破城,人人逃命不及,谁有空杀我?当日那番话,不过是安定人心罢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1楼2022-09-23 15:29
                    回复
                      吴汉逃亡到渔阳,听说光武帝刘秀将回渔阳,说服渔阳太守彭宠集合两郡的精锐部队,归附刘秀去联合夹据在邯郸一带的王郎,彭宠赞同他的看法。彭宠的属下却都主张归附王郎,彭宠拿不定主意。吴汉只好告辞出去,到了外面的亭子便停了下来,考虑着如何使计改变众人的想法,不过还没有想出较好的计策来。正好看见远处道路中有一个儒生模样的人,吴汉就派人将他召唤过来,为他准备饭食,询问他一路上所听到的情形。这名儒生说:“刘公经过的地方,那里的郡县都归附于他;而邯郸郡的那个打着皇帝尊号的人,其实并不姓刘。”吴汉大喜,当即伪造了光武帝的文书,发布文告晓谕渔阳郡,并派这名儒生携带着文书去见彭宠,让他将所听到的经过都向太守详细地汇报,吴汉又尾随其后进了郡衙。彭宠于是决定归附刘秀。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2楼2022-09-24 10:14
                      回复
                        楚、汉两军对峙,迟迟不能决出胜负,项羽对刘邦说:“天下纷扰不定,原因在于你我两人相持不下。我愿意和你单挑一决胜负,也省得天下人因为我们两人而送命。”刘邦笑着谢绝说:“我宁可和你斗智,不想和你斗力。”于是项羽和刘邦在广武山隔军对话,刘邦举出项羽十条罪状,项羽听了大怒,举箭一射,正中刘邦前胸,刘邦却忍痛弯身摸脚说:“哎呀,蛮子射中我脚了。”汉王因为伤势过重而卧床,张良却要他强忍创伤起来巡视军队,除了安定军心外,更为了不让项羽乘机进攻拿下汉军。刘邦才一离开军营,便因伤重不支,立即快马返回成皋。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楼2022-09-27 13:38
                        回复
                          晋朝时,王敦准备举兵造反夺取帝位,明帝私下得知王敦的奸谋,于是换上便服骑马来到王敦的军营,暗中观察王敦军营部署的情形。有一个士兵怀疑明帝不是普通百姓,来向王敦报告。正好王敦在午睡,梦到太阳环绕着军营上空,惊叫着说:“这一定是明帝来了。”于是王敦派了五名兵士快马加鞭追赶明帝。明帝也快马离去,路过一家旅舍看到一个卖小吃的老妇人,便把手中镶着七种宝石的马鞭送给她,嘱咐道:“待会儿有骑着马的士兵前来,你可以把这马鞭拿给他们看。”不久,士兵追来,询问老妇人可曾见到一名黄头发的骑士经过。老妇说:“他已经走远了。”说完拿出马鞭给他们看,五名士兵轮流观看这罕见的宝物,因而耽搁不少时间,明帝也就逃过一劫。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楼2022-09-28 15:12
                          回复
                            北齐神武帝高欢在韩陵之役中,几乎杀光了尔朱氏一族。尔朱荣族中有一个叫敞的人,从小随母亲在宫中长大,当时年仅十二岁,在混乱中由宫墙边的小洞逃走,来到大街,看见一群小孩当街嬉戏,尔朱敞就脱下自己穿的华服,和其中一名儿童交换衣服,然后混入人群中逃走。不久追兵来到大街,抓住那个穿着华丽的小孩,等到弄清楚那名孩子不是尔朱敞时,天色已黑,尔朱敞因而保全了性命。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6楼2022-10-02 19:24
                            回复
                              王羲之年幼时,大将军王敦特别喜欢他,常让他在自己的床上睡觉。有一次王敦先起床,不久钱凤进来,两人屏退其他人,商议谋反大计,但两人都忘了王羲之还睡在床上。王羲之醒来,听见王、钱二人谈话的内容,知道难逃一死,就用手指头抠出口水,弄脏了头脸和被褥,装作自己还在熟睡。王敦和钱凤话谈到一半,突然想起王羲之还没起床,看着床帐大惊道:“不得不杀掉这个他了。”等掀开床帐,看到王羲之满脸口水,相信他真的睡熟了,王羲之因而保住了性命。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7楼2022-10-04 13: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