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和荀息商议说:“我想攻打虞国,而虢国一定会出兵救援;攻打虢国,则虞国也必定会救援。这该怎么办才好?”荀息说:“虞公生性贪婪,爱好宝物,请您用屈产的名马和垂棘的宝玉为诱饵,向虞公借路攻打虢国。”献公说:“宫之奇在,一定会劝谏虞公。”荀息说:“宫之奇的为人内心明达而性格柔弱,又是虞公从小养大的。内心明达则说话只提纲领,不够详细;个性柔弱则不能强谏;而由虞公一手养大,虞公就会轻视他。而且宝物珍玩摆在眼前,祸患则远在虢国灭亡之后,这样的危机只有才智中上的人才会想到,微臣猜想虞公是个才智中等以下的君王。”
晋国使者一到虞国,宫之奇果然劝谏虞公说:“俗语说,‘唇亡则齿寒’,虞国、虢国互为屏障,不是相互施恩。晋国今天灭了虢国,明天虞国也会跟着灭亡。”虞公不听,最终借路给晋国。晋国灭了虢国,回来攻打虞国,虞公只好抱着宝玉、牵着名马来投降。
晋国使者一到虞国,宫之奇果然劝谏虞公说:“俗语说,‘唇亡则齿寒’,虞国、虢国互为屏障,不是相互施恩。晋国今天灭了虢国,明天虞国也会跟着灭亡。”虞公不听,最终借路给晋国。晋国灭了虢国,回来攻打虞国,虞公只好抱着宝玉、牵着名马来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