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吧 关注:60,983贴子:1,284,004
  • 11回复贴,共1

曹操税率高吗?屯田制很严苛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
又旧兵持官牛者,官得 六分,士得四分;自持私牛者,与官中分,施行来久,众心安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3-01 23:29回复
    在那个时代一点都不高…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22-03-20 22:57
    回复
      曹操平定青州黄巾后,大量无地流民需要安置,对比光斩杀的公孙瓒,曹操决定把汉边地的屯田大规模引入。设立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军事化管理的民屯,既提供大量军粮,又解决了安全隐患。采袁涣议后,听任流民自愿加入与否。
      第四长安亲,正月乙卯初作,尽八月戍戌,积二百口(廿)四日,用积卒二万七千一百卌三人。率日百廿一人,奇卅九人。垦田卌一亩卌四亩百廿四步,率人田卅四亩,奇卅亩百廿四步。得谷二千九百一十三石一斗一升,率人得廿四石,奇九石。(72E.J.C.1号文书)
      右第二长官二处田六十五亩,租廿六石。(303.7)
      “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任)峻。”民屯起初是按僦牛多少而决定的定额租,但枣祗认为丰收时不能多收,水旱时则需减免,故在“定许”(建安元年)后,坚持分成制。居延汉简显示当地亩产七斗,官收地租四斗。王莽说过耕豪强田实则什稅五,可知五五分成在汉代社会是常态。汉末亩产两三斛下,曹操至少没有像孙权加租至一斛六斗。
      口卅三亩五口步屯田民田亩收米一斛六斗为米六百九十(叁.6323)
      汉魏的屯田虽同是服务于军事,可两者又有不同,汉是充实边境,故吸引无地之民往北。魏是控制流民,避免青州黄巾杀刺史刘岱之事重演。如放任不管,成汉就是例子。晋武帝咸宁元年以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魏民屯也许也是如此。
      东晋应詹建议效法曹操民屯时说的魏氏故事:“一年中与百姓,二年分税,三年计赋税,以使之公私兼济”(见《晋书.食货志》),不清楚是否曹操时已实施。前两句无太大歧义,第一年免租,第二年收取部份。第三年到底是指全额田租,还是在此之外加上自耕农需负担的赋役?曹操时,除了突遇吉本之乱,正常情况下內地屯田客不用服兵役,司马师的募取屯田本是违制。吴屯田民服的徭役也较重,孙权在赤乌八年发屯田凿句容中道,骆统在建安时上疏:“屯田贫兵,亦多弃子。”
      郑欣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探索.曹魏屯田制度的几个问题》第三节分析:“因为不仅在史书中看不到屯田客要负担一般农民赋税的影子,而且屯田客也负担不起这种双重的税收……试想,如果多数大地主的佣客只向地主缴租,不给国家服役纳税,而屯田客则既要向国家缴租,又要向国家服役纳税,受著双重的剥削,这样谁还愿意应募当屯田客呢?”


      IP属地:中国香港3楼2022-03-21 11:38
      收起回复
        税率比汉好多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4-06 10:50
        收起回复
          比前面的汉和后面的晋都低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12-02 21: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