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唐吧 关注:243贴子:10,699
  • 19回复贴,共1

一个曲线入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有人可以拒绝我龙傲天


1楼2022-02-19 23:35回复
    我就拒绝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2-19 23:58
    收起回复
      我幼时受父亲的言传身教,故觉文人间的交情十分容易——同在一宴上喝过酒便算得有交情,与某位大人上下朝时多走了几步路便叫有门路。也难怪父亲官做得不大,在朝中的故交好友却是不少。
      我没有见过他在吏部的关系,只听说了今日这座府邸的主人,年纪轻轻就是刑部主事了,比父亲强一些。这话不能说出口,我只能偷偷腹诽。
      好歹同属六部,也算有些关系——将礼物递给纪府门房时,我宽慰自己。
      “冒昧登门,没打扰纪主事吧?”
      实则我已经递了几张帖子了,来意也不曾掩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早在其中说得明白。
      甚至……
      前几张帖子里我说了我周岁抓阄,抓到了父亲的官印……还说我两岁时有方士算命,说我是文曲星转世,日后定能官运亨通——简直是命中带仕,望请人务必通融。
      最近的这一张拜帖,我早已懒得费周章,反倒莫名起了效用。
      可真是咄咄怪事了。
      “早听父亲说纪主事年轻有为,今日得见,果然如此。”
      我在路上想了许多,幸得进门尚记得住那几句循规蹈矩的寒暄。


      3楼2022-02-20 16:37
      回复
        (恰逢休沐,是春冬之际难得的好天气。东君肯赏脸,落得一室暖意,只可惜院中几株绿梅娇气,颇有颓唐之势,低低地垂在枝头。案上曾有几张帖子,我翻阅过,大抵是那乔家二郎来谋求一官半职。我大抵是有惑的,我非吏部官员,又非陛下宠臣,只是区区刑部主事,无足轻重,为何是我?)
        (我不愿端作一副少年老成的官架势听他那客套的寒暄。大手一挥,将狼毫搁置在岸,屈指捏了捏鼻梁骨,试图驱散心上眉间的倦意。只落得轻飘飘的一句。)乔二郎为何不等科举或是乔家的荫蔽,而是来寻我一个小小的刑部主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2-20 20:57
        回复
          “这个嘛……”
          我下意识往门外一瞧,没有见到上茶水点心的家仆,心中才后知后觉出几分不对味来。这门路也是八字朝南,却跟我想象中的容易并不一样。
          彼时我便不好开口了,若说指望科举则我不行,指望恩荫则乔家不行,从没有人在谋前途的时候如此踩低自己的。我望着他笔架上的狼毫出了回神,才学着从父亲那里听来的四两拨千斤的口吻,慢吞吞答道:
          “刑部主事好啊!正五品的朝官,在六部如何都是说得上话的。”
          我又朝他做了个揖,规矩站在他的桌案几步远外,看着案边,被收拾得干净,没有剩下什么蛛丝马迹了。
          “纪主事难道是头一回收到我这般的递帖吗?”
          “奇了,您的年纪便担这样的要职,即便是几句提点,后生也该来听一听的。”


          5楼2022-02-21 23:15
          回复
            因为纪大人好欺负(不是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2-02-22 00:16
            回复
              也不是,只是第一次遇到郎君这般…持之以恒。(我静默了一会,勉强吐露出几个字眼,说的却是实话。他来时,我设想过许多方式。有当年太白先生之流才华横溢,幸得圣上青睐以诗赋入仕,又抑或是王少伯从军边塞为国拼命之士加官进爵,而这两种,都不适合在京城富养的乔二郎。只是…我并不了解面前的人,他是如何,他要如何?)
              (入官场或许是容易事,可其中的门道值得思索,我身在其中浮浮沉沉,一叶障目不识泰山,又如何替他人指点一二?)那郎君平日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意向如何?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2-24 19:03
              收起回复
                “持之以恒”向来带着褒义,他却是停顿了些许才退而求其次寻到了这一措辞,这便叫那层褒义打上了折扣。我自知求人时,对方难免要摆出副为难模样拿捏些许,我也难免会受些挫,才会在他面前故作一副不懂的模样,顺着其话头说道:
                “自然自然,我听说进门求人与进庙求佛一样,都是心诚则灵,心都不恒又何来的诚嘛。”
                我倒真是将心横出去了,从家中带的是父亲前日新得的魏晋古玩,说不上值几千金,送到文士门中总不会出错——若今日能成事,我回去先斩后奏,应当也不会受什么大罚。于是进门前,我特意嘱咐了纪府的小厮,一定要先将东西给纪主事看一眼。
                “纪主事平日喜欢什么?”
                问完这话,我堪想到他也是这般先问了我。
                来了。
                从前有人欲投在父亲门下时,我也曾听他这样问过。那时几个门客如何答的来着?
                “我嘛…喜欢经史子集,欲做廉正之官,有志入御史台。”
                我紧盯着他的神色,睁眼说瞎话。
                门客同我道:人之有好,从而顺之。
                我同门客道:巧了,我最喜欢的便是投其所好。
                早听闻纪旻为人板正,在刑部更跟条戒尺一般,只是在外打听不出来,方才又问得晚了些,若能先叫他说出来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更妙了。
                407


                9楼2022-02-25 16:07
                回复
                  干谒之风屡见不鲜,在官场上已沦为寻常事。有人求神拜佛寻个心安,有人四处干谒图条后路,人情世故你来我往,谁又能说错呢?投其所好,自然也没问题。只是他询问我时,我低头沉默了一会儿,说一展宏图以为身献国未免太虚太空。可若说实物…我瞧着窗外的葱翠,才缓缓开口。
                  “我喜欢我院子的两棵树。”
                  这很明显是一个让人错愕的回答,也算不上让他投其所好的回答。
                  门客的说辞似乎都是大同小异,要么书富贵通天平步青云,要么是真才实学为国效力,乔二说是后者,我秉持怀疑态度,问他。
                  “那二郎君如何理解为官之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2-26 17:19
                  回复
                    “您这树长得确实是好。”
                    兴许是在乔府这样的氛围下无意熏陶,我张口便答了句:“正是芝兰生于庭阶了。”
                    纪主事当真要考我,张口而来的问题并不比贡院的考题简单几分。
                    我来之前自然是不曾准备过的——若是今日换了其他的门路,譬如我自小在家中见过的那几位,大抵也就会同我聊一些树了,至多再有些古玩珍奇,叫我知道下回再如何投其所好。但纪旻却像是故意不愿与人方便。
                    连临时抱佛脚都不肯的人难免有些急了,语调也扬了几分:
                    “纪主事这样问,我可真答不出来了。”
                    但我又想起来自己是来求人的,尚不敢太造次,将人得罪上,又低了低声,解释说:“毕竟我从未做过官,自然是没悟出过‘为官之道’的。”
                    怕他神色有变,径直轰我出去,我望着他,斟酌着一句一句找补着:“大抵与君子道差不多……我只学过这个。”
                    “君子怀德怀……刑……”
                    君子道我也是没有学好的,从前只拿那些掉书袋的东西当做“旁征博引”的点缀,如今忽然有些不堪说出口了。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前者说的是他,后者讲得是我——进门通共说了没几句话,竟还被忽悠着将自己讽了一番。
                    “纪主事……”
                    我蹙着眉,面上终于带上了几分为难,
                    “您不行还是给个痛快话吧。”
                    门是进了,这道儿我却始终没有摸着。
                    422


                    11楼2022-02-28 00:53
                    回复
                      我快笑死 乔家人均喜剧人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2-02-28 11:42
                      回复
                        他或许是不明白的。我入京时是春日正盛,院中的绿梅尚且无人打理,呈出颓唐蔫巴的姿态,好像春末冬初还有些凛冽的风一吹,就要翻倒似的。可一旦有悉心的照料,它仍然挺直的脊梁骨,绽放最风华的一面。玉不琢不成器,树尚且如此,何况是活生生的人呢?
                        我往日有幸,得老师提拔入仕。他却道我为人太冷清太硬直,不够圆滑不通人情世故,多少吃亏。而乔二与我截然不同,他有我不曾拥有的品质,说不上来的油嘴滑舌,又有些耿直。
                        为官之道,师长也曾问过我。彼时年少轻狂,心中皆是为国为民之志。现下再想,总是摊上了文人那么一点清高和虚空的梦。我摇了摇头,并非是有意而为难。他没准备,口中的答案未免有些颠三倒四不成样子。我压下心中无奈,只是从叠在一旁的帖子里抽出一张白纸,里面只有寥寥几字。
                        立必端正,处必廉方。
                        那时最初时,师长曾教导我的八字箴言。入朝这几年我劳记于心,不曾忘怀,或许才造就了今日的冷面呆鹅。这当然不是什么好听的话语,却无愧于心。我并非好为人师,只是堵着手中抓住的玉石,而非朽木。
                        “这是当年我师长对我的教诲,希望对你有用。”
                        “我再多说一句,如今科举已开,郎君尚且去试一试,考来的功名总比讨来的更称心如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2-28 16:30
                        回复
                          我去,居然写出了400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2-28 16:31
                          回复
                            我乱说了半日,总是希望对方给一个反应的。
                            于是片刻后,我见他总算摇了摇头,给了一个于我而言并不怎么乐观的回应。
                            我便想,完了。
                            继而他又从案上抽出了张纸,我尚未明白他的意图,眼神便不受控制地瞄了过去。上头有八个字。
                            起初,我没看清八个字的内容,也不知是谁写的,何时写的,但大抵是纪旻自己,又大抵是他时常拿出来看的,不然为何会放在如此顺手的地方。结果刚要问,他便先开了口。
                            “哦……原来如此,我就知道……”
                            上前接过那张纸的时候,我竟松了口气。不知道为何,没有等来对方的嘲弄或是讥讽,反而得来这一句话,我甚至有些感激,毕竟有一次,我是见父亲将不合他意的门客撵出府门的。
                            只是心头刚升起的感激在他下一句话后当即又消散了。
                            哦,果然如此,我就知道。
                            纪主事终于还是对我说了句痛快话,便是委婉地拒绝了。我叹了口气,似有些沮丧,又在他之前几句问话中感到了点意料之中。
                            “我若是……” 我若是有科举那本事,何苦来这儿啊?
                            可对上他的目光,我又下意识改了口。低着头将几个字端详了几遍,我心头敷衍,眼中也带着并不十分明显的真诚,再回了句客套:
                            “到时登科及第,定不忘纪主事今日提点。”


                            15楼2022-02-28 18:51
                            收起回复
                              我看向他,捕捉到了他眼中的疑惑、无奈与不满。我并非是那派长袖善舞的官僚,而八字箴言已然全是我对他的推心置腹。只是…只是如何决定,选择全然在他。他有些沮丧,不知是对我拒绝他沮丧,还是对科举毫无信心而沮丧。推他去科举,无非是为了打磨他。此战若成,他身负荣光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此战若败了,抑或算是他胸无大志,无缘仕途。无论如何,成也乔二,败也乔二。
                              “郎君何必妄自菲薄?古之成大事者,不止是经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者。”
                              “不试试,怎知分晓?”
                              听他语气,似乎横跨千山万水,总算是艰难的应允。今日只是闲谈,他日可见分晓。我稍稍松下了僵直的脊背,卸了几分力道倚靠在太师椅上。余光瞥见了牗外的晴阳普照,洒下熔金碎碎,玉叶穿云霄荡涟漪,好不痛快。
                              “那旻祝愿郎君金榜题名,待到他日相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3-01 16: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