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鱼吧 关注:211,670贴子:3,455,932

拟腹吸鳅属(Pseudogastromyzon)简易分类指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码完字三个月才发出来的我是懒狗
拟腹吸鳅饲养简单,分布广泛,种群巨大同时还是腹吸鳅科少有的有艳丽颜色的类群,近年来在我国观赏鱼市场上也逐渐成为常客,目前为止全属均可通过观赏鱼贸易获得。
但作为一个仅分布于我国东南部的属,拟腹吸鳅属各种的分化时间非常短,因此不管是形态学还是分子生物学上各种的差异都不算大,实际鉴定有些困难。此贴将会列出拟腹吸鳅属所有种/亚种的部分较为简便的活体鉴定特征。(为了便于活体鉴定,不涉及需要测量或者其他手段才能鉴定的特征)
随便拿个什么鬼镇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2-01 14:11回复
    拟腹吸鳅属由口唇结构可分为2个亚属:拟腹吸鳅亚属与品唇鳅亚属。品唇鳅亚属顾名思义,下唇吸附器呈“品”字形,(其实是三角形)而拟腹吸鳅亚属的下唇吸附器为多条皮层叠的叠波型,叠波型的皮脊条数和形状是最权威的形态学鉴定特征。
    品唇鳅亚属共有三种,方氏拟腹吸鳅,长汀拟腹吸鳅,东坡拟腹吸鳅。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2-01 14:14
    回复
      1.方氏拟腹吸鳅(P.fangi)
      品唇鳅亚属也是整个属最易辨认的成员,发色个体背鳍黄色带黑边(品唇鳅亚属标配),黄色区域中可能有黑色斑(视个体不同)。体表一般前半部灰色被黑色点纹,后半部微肉色被黑色横斑(同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口唇吸附器品字形,鉴定意义不大。体型较大,成体可破10cm。分布于两广的珠江水系各支流,产地偏西个体身体横斑区域大(也有横斑区域呈灰色的个体),最大可至约一半体长。产地偏东个体身体点纹区域大,最大可至全身。总体来说虽然个体差异较大,但也算是最容易鉴定的拟腹吸鳅,流通量大,获取简单,饲养也不难。
      方氏图也是很多了 就不多发 贴一张个人认为挺有意思的表现 侵删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2-01 14:19
      回复
        2.长汀拟腹吸鳅(P.changtingensis) 长汀与东坡尽管属于难度较低的品唇鳅亚属,依然可称为最难区分的拟腹吸鳅,而且这两者遗传距离还是各对近缘种中最大的,达到了独立种的水平。发色个体背鳍同方氏,胸鳍及腹鳍有时黄色带黑边,体表一般头部及部分身体被褐色杂斑,身体后部粉色被褐色横斑。口唇依然品字,意义不大。《中国动物志》记载的口裂形状差别,在有对比的情况下较明显,无对比可能不甚实用。经过标本比对长汀与东坡最显著的形态区分特征差别在于背鳍基部与腹鳍起点的先后。在长汀拟腹吸鳅中,背鳍基部在腹鳍起点之前。另外,长汀的体态明显比东坡瘦长,同体长情况下头体更窄,胸鳍面积也窄,腹鳍基后体长显著长于东陂,有对比时可谓一目了然。成体也可破10cm。分布较狭窄,目前仅知模式产地福建长汀有分布,仅仅几十公里外就已经是东坡拟腹吸鳅了。(广东境内也拍到了类似长汀拟腹吸鳅的活体照,但没有实物,实为东坡拟腹吸鳅健康状况较差的个体的可能性较高。) 由于分布狭窄,获取较难,但饲养并不难。
        图为长汀拟腹吸鳅的侧面图及口唇,注意口裂大小
        感谢友人@鲅鲅 供图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2-01 14:34
        收起回复
          3.东坡拟腹吸鳅(P.tungpeiensis) 发色个体背鳍同方氏,胸鳍及腹鳍有时黄色带黑边,体表一般头部及部分身体被褐色杂斑,身体后部粉色被褐色横斑。口唇依然品字,意义不大。《中国动物志》记载的口裂形状差别,在有对比的情况下较明显,无对比可能不甚实用。经过标本比对长汀与东坡最显著的形态区分特征差别在于背鳍基部与腹鳍起点的先后。在东坡拟腹吸鳅中,背鳍基部在腹鳍起点之后。另外,东坡体态较粗壮,有对比时可谓一目了然。成体也可破10cm。
          分布极广,包括广东,广西,湖南,江西以及福建的部分地区,甚至在距离长汀仅几十公里的位置采到的也是东坡。 流通量大,获取简单,饲养也不难。(如果是买入的个体那么95%以上可能性是东坡)
          东坡拟腹吸鳅的口唇,活体照以及标本照(同一个个体),注意肥硕的体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2-01 14:54
          回复
            拟腹吸鳅亚属:
            1.麦氏拟腹吸鳅(P.myersi)
            拟腹吸鳅亚属最原始的成员,也是唯一没有难以区分的近缘种的成员。发色个体背鳍具红色缘,鳍条带黑色辐纹,最前一条较大形成一个黑色斑,辐纹间鳍间膜黄色,体表被较细碎的棕色杂斑。口唇部吸附器叠波型,斜走皮脊4条,中间无峰。液浸标本中咽部具两块对称分布的白色椭圆形区域(在活体中似乎不可见,该区域整体表现为金色)。个体较小,成体在6-7cm左右。特征十分独特,据我所知几乎没有出现过把麦氏误认为其他种的情况(仅一例涉及未发色个体)分布于广东境内珠三角及粤东的部分地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流通量大,获取简单,饲养也不难。
            麦氏的图想必也用不着贴了 贴一张来自2012世界鳅类名录的麦氏口唇图,这样平缓的斜走皮脊类型是
            麦氏的独有特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2-01 15:00
            回复
              2.圆斑拟腹吸鳅(P.cheni)
              近年来流通量也很大的一个种,虽然市面上售卖的个体中混杂着圆斑与密斑拟腹吸鳅,而且两者也有混居现象,但圆斑分布还是要比密斑广一些,也更易获得。发色个体背鳍呈独特的红-黑-白三色(从背鳍边缘到内部),最外层的红色区有橙色或近黑色的个体差异,体表被棕色杂斑,较麦氏更圆一些。口唇部吸附器叠波型,斜走皮脊4条,中间单峰(顶部抛物线形)。尾鳍黄色,无纹。体型较大,成体可破10cm。分布于广东东部及福建的部分地区,广东境内常可见与密斑混居的情况。流通量大,获取简单(运气好的话还能买到密斑),饲养也不难。
              图为圆斑拟腹吸鳅活体及口唇图,注意四条斜走皮脊,以及这个类群(圆斑&密斑)标志性的平滑抛物线形中间皮脊。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2-01 15:08
              回复
                3.密斑拟腹吸鳅(P. peristictus)
                一直以来由于原始描述混乱,未能有后续研究也没有活体资料的种。本人去年稍早时候通过碰巧在水族市场遇到的个体以及后续一些私人通讯才最终找到了真身。发色个体背鳍大体与圆斑类似,但背鳍最边缘有一条较薄的透明带,背鳍最外层色带更窄且颜色更深接近黑色。身体斑纹虽然在目前有活体照片的个体中可以看到与圆斑有少许差别,但个体差异因素太大,暂时不作为分类特征。口唇部吸附器叠波型,除斜走皮脊3条外与圆斑一致。体型较大,成体可破10cm。分布仅限于广东境内模式产地周边,常与圆斑混居。市场上偶有流通,但不看口唇的话非常容易误认为是未发色的圆斑。饲养上与圆斑无异。
                图为密斑拟腹吸鳅活体照以及口唇照 注意斜走皮脊三条。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2-01 15:10
                回复
                  手抖发错了 补一张好一点点的图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2-01 15:12
                  回复
                    4.宽头拟腹吸鳅(P.laticeps)多年前就以“紫鳍吸鳅”的商品名大量流通的种,由于体色变异较大,也有将不同的表现型作为“地域种”“sp”售卖的情况。当然,地域种分类上无效,而宽头拟腹吸鳅不同表现遗传距离很小,全都属于同一种。不管鳍是什么颜色,有没有辐纹,只要符合我下面提到的鉴别特征就是宽头。发色个体背鳍多为紫色带黑边(这个特征确实只有宽头有),也有红背鳍的个体,可能存在黑色辐纹。吻端近圆角矩形,头部背面观有2个明显的凹陷,侧面观胸鳍起点位于眼后。身体斑纹多变。口唇部吸附器叠波型,中间双峰,呈两个嵌套的心形,端部M形,斜走皮脊4条。分布似乎较广,从粤东的汕尾一直分布到珠三角以西。流通量大,获取简单,饲养似乎比其他拟腹吸鳅略难,但作为一款主素食的吸鳅总是容易的。宽头不同表现颇多,这里仅选取两个表现,以及一个口唇图,注意四条斜走皮脊以及M形不平滑的中部皮脊,此为该类群(宽头&练江)的独有特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2-01 15:24
                    收起回复
                      5.练江拟腹吸鳅(P.lianjiangensis)
                      前年开始大量流入市场,此前一直少有记录的种。体色变异也比较大。发色个体背鳍带辐纹和黑边,市场上流通较多的表现背鳍为蓝色,有时带有黄色,而采自模式产地附近的个体背鳍完全无色,但二者遗传距离不大。吻端与其他拟腹吸鳅一致为圆弧形,不具凹陷,侧面观胸鳍起点位于眼前。身体斑纹多变。口唇部吸附器叠波型,除斜走皮脊3条外与宽头一致。体型较大,成体可破10cm。分布仅限于广东境内模式产地周边,但未见混居。现在流通量也比较大了,饲养同宽头。
                      练江图也不少了 贴一张背面观,注意头型,以及口唇图,注意三条斜走皮脊(最下面那条不是皮脊)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2-02-01 15:31
                      回复
                        6.拟腹吸鳅(P. fasciatus) 短视频网站上很火的黄色吸鳅就是此种的婚姻色表现。发色个体背鳍有辐纹和较粗的黑边,一般为白色至无色。体前端棕色,几乎完全无斑,胸腹鳍上有白色斑,后部具若干条白色横斑。尾鳍黄色,无斑。口唇部吸附器叠波型,斜走皮脊4条,中间平缓无峰。婚姻色个体可能全身黄色。体型较大,成体可破10cm。 分布较靠北,多见于福建,浙江,最北可至长江流域,广东境内有多个疑似记录。 流通量大,获取简单,饲养也不难,但毕竟比较靠北,夏天注意降温。
                        贴一张口唇图,中间这块菱形的无皮脊区域是它的独有特征,以及一张网图,侵删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2-02-01 15:39
                        收起回复
                          6.九龙江拟腹吸鳅(P.jiulongjiangensis)与拟腹吸鳅非常相似,分子上差距太小,可认为是拟腹吸鳅的次异名。
                          7.梅花山拟腹吸鳅(P.meihuashanensis)与拟腹吸鳅非常相似,分子上差距太小,可认为是拟腹吸鳅的次异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2-02-01 15:39
                          回复
                            施工完毕 有任何关于拟腹吸鳅或者其他吸鳅饲养繁殖鉴定的问题也可以在这里提问 lz会尽力解答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2-02-01 15:40
                            回复
                              更多,更好的活体图可见@不对劲不带你 的帖子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2-02-01 21: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