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吧 关注:213,264贴子:7,232,614
  • 6回复贴,共1

影写版印刷特征——空心网点的成因探索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起影写版邮票的印刷特征,多数邮友都会立刻想到“空心网点”,但这空心的印刷网点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影写网点都是空心的?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进一步的学习。
 首先来了解邮票的印刷版式,印刷可简单分为三类:凹版、平板、凸版,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图所示。



 我们平时说的影写版、雕刻版都属于凹版印刷,胶版属于平版印刷,凸版在我国邮票印刷中运用的比较少,屈指可数。同时还有影雕、胶雕、影胶等各取所长的混合版式。


IP属地:上海1楼2022-01-21 19:59回复
     既然影写版属于凹版印刷,要解决开篇提出的问题,就需要去了解凹版印刷的工艺。影写版在印刷中的专业术语叫照相凹版。照相凹版的定义是:把连续调底片的图像曝光到已敏化处理且晒有网格的炭素纸上,然后过版到铜滚筒表面,经显影、腐蚀制成凹版的制版工艺。上述定义里描述的传统工艺方式,现在已有了很大的升级改进,这里就不详细说了,但无论如何改进,最终都是要在铜印版上获得一个个大小不同,深浅不同的凹坑(网孔),每个网孔就对应一个印刷网点。网孔大且深,这样能容纳更多的油墨,印刷出的图案颜色就浓或深(暗调);网孔小而浅,容墨量少,图案颜色就亮或淡(亮调)。这样就实现了邮票画面的层次感。下图就是用较新的工艺获得的印版网孔示意图。

     邮票采用的是轮转机印刷,所以印版是做成滚筒式的。将滚筒印版下部浸入油墨槽,然后刮刀刮去印版表面的多余油墨,保留网孔中的油墨,通过压印滚筒施压,将油墨转印到邮票纸上。


    IP属地:上海2楼2022-01-21 20:00
    收起回复
       明白基本的凹版印刷原理后,我们只需研究单个网点的印刷过程就可以了。其实网孔中的油墨液面并不是和滚筒表面平齐的,而是呈凹面,即中间低,四周高。这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和铜版浸润性所致,就像中学实验读取量筒刻度一样,玻璃容器中的水液面也是成凹面。


       所以影写版印刷网点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上图:邮票纸被压印滚筒施加一定的压力,微微嵌入网孔,网孔四周的油墨最先接触到纸张,然后通过纸张纤维扩散到网点的中心区域。暗调区域的网孔大,含墨量多,纸张嵌入网孔的变形量大,吸墨充分,所以暗调网点大部分都是实心,少有空心网点。而亮调区域的网孔小,纸张变形小,网点中心的纸张甚至不会接触到油墨,并且很少的油墨量也不够扩散至网点中心,所以亮调的网点空心比例较大。此外,油墨的稀释度,纸张的纤维这些因素也会影响油墨的扩散,都可能导致在印刷局部形成空心网点。


      IP属地:上海3楼2022-01-21 20:02
      回复


         总结,影写版印刷呈现空心网点的原因,主要是网孔内油墨面呈凹面这个物理特性所导致的。此外,网孔的大小及油墨量和纸张的扩散速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以上就是我近期的学习心得,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不妥之处希望和邮友们共同探讨。(全文完)


        IP属地:上海4楼2022-01-21 20:03
        回复
          楼上友说的对,您说的这种是传统影写版的制版方式,是采用晒网后腐蚀制版的工艺,形成的网孔是大小相同,深浅不一,一般呈圆形。但80年代中期,北邮厂引进了电子雕刻机,采用了分色片扫描,直接电子雕刻制版的新工艺,网孔就是大小不同,深浅也不同的,网孔形状是菱形,所以通过观察影写版网孔形状,也能分辨出是采用了哪种制版工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2-01-29 17:32
          回复
            对于浅网孔中间部分有没有墨,我觉得可以探讨。我认为是有墨的,尤其是电子雕刻的菱形网孔,网孔底部最狭窄的区域是最容易存墨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2-01-29 17:45
            回复
              第二篇影写学习帖:《不同时期影写特征的深入研究》
              https://tieba.baidu.com/p/9015242421


              IP属地:上海52楼2024-05-22 14: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