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吧 关注:599,310贴子:24,769,502

回复:〖普及〗写戏必备词汇句段摘录 3.0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台辅】
三公宰辅之位。
《后汉书·张奋传》:“臣累世台辅,而大典未定,私窃惟忧,不忘寝食。”
《宋书 卷六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陛下推恩睦亲,以隆棠棣,爱忘其鄙,宠授遂崇,任总内外,位兼台辅。
【衋然】[xì rán]
悲伤痛惜。
宋·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
清·龚自珍 《说月晷》:予乃衋然於不艺不学,忝为士大夫老。
【卓荦】[zhuó luò]
超绝出众。
晋·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唐·韩愈《荐士》诗:“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


IP属地:浙江53楼2022-02-24 14:05
回复
    【慺慺】[lóu lóu]
    解释为勤恳恭谨。
    宋·苏轼《与范蜀公书》之四:“伏惟高明,痛以理遣,割难忍之爱,上为朝廷,下为子孙亲友自重,不胜慺慺。”
    清·恽敬《与周菊伻书》:“然稠人广坐,未尝不心仪阁下及萧宜黄、朱安义诸君子,慺慺之诚,不可解也。”
    【汇征】
    指进用贤者。
    唐·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惟广求才之路,使贤者各以汇征;启至公之门,令职司皆得自达。”
    宋·王禹偁《送戚维戚纶之阆州亳州》诗:“汇征补皇极,戮力张道枢。”
    【俊造】
    意思是才智杰出的人,也指科举。
    宋·王禹偁 《商州进士张齐说将赴春闱再赋一章用伸赠别》:“七牓御前搜俊造,商州 终未识迁莺。”
    唐·李德裕 《进上尊号玉册文状》:“臣本以门荫入仕,不由俊造之选,独学无友,未尝琢磨。”


    IP属地:浙江54楼2022-02-25 11:34
    回复
      【椎轮】[chuí lún]
      原指无辐车轮或指栈车,后比喻事物草创。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
      唐·白居易《白苹洲五亭记》:“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缋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
      【滥觞】
      本谓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和发端。也指泛滥、过分。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
      唐·玄宗《孝经序》:“况泯绝于秦,得之者皆煨烬之末;滥觞于汉,传之者皆糟粕之馀。”
      清·昭梿《啸亭杂录·嘉庆初年谏臣》:“福文襄王康安虽屡立战功,然所历封疆,苞苴广进,没后复膺重典,未免滥觞。”
      【眚灾】[shěng zāi]
      亦作“眚烖”。意为因过失而造成灾害。
      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宋·程大昌 《考古编·象刑四》:“金以赎其可恕,眚灾而应赦,怙终而不改,则皆随其丽法者,加操纵焉。”


      IP属地:浙江55楼2022-02-25 11:35
      回复
        【不聿】[bù yù]
        笔的别称。
        清·周亮工《陋轩诗序》:“﹝宾贤﹞每晨起繙书枯坐,少顷起立,徐步操不聿疾书,已复细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反切证义》:“负蠜为蜚,不聿为笔。”
        【鸮音】[xiāo yīn]
        鸮鸟的恶声,引申为恶人的恶习。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且夫鴞音之丑,岂有泮林而变好。”
        清·魏源《淮北票盐志叙》:“或又谓湖私改贩,难革鴞音,北盐灌邻,保无藩决。”
        【彝训】
        指尊长对后辈的教诲、训诫。
        唐·元稹 《赠乌重胤父承玭等制》:“追念本始,无忘尔先,永锡追荣,用章彝训。”
        明·宋濂 《元故翰林待制柳先生私谥文肃议》:“其於辟异端,扶伦纪,黜淫祀,排势臣,劲气直辞,可辅彝训。”


        IP属地:浙江56楼2022-02-25 11:42
        回复
          策林看完了。接下来看什么呢?


          IP属地:浙江58楼2022-02-25 15:16
          回复
            【爞爞】[chóng chóng]
            形容很热。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岳州》:“旁有卖糕者,其气爞爞。”
            宋·司马光《首夏呈诸邻》诗之二:“爞爞久旱地,飒飒昨宵雨。”
            【警跸】[jǐng bì]
            意思为在皇帝出入经过的地方严加戒备,清道止行。
            清·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前呼后拥萧萧马,犹记将军警跸声。
            清·龚自珍《以事诣圆明园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警跸闻传膳,枢廷述地方。”
            【宸衷】
            意思是帝王的心意。
            唐·权德舆《奉和圣制重阳日》诗:“宸衷在化成,藻思焕琼琚。”
            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此其心皆体国,而所见各殊,惟折以宸衷,则众论一矣。”


            IP属地:浙江61楼2022-02-28 11:17
            回复
              【放佚】
              放纵不受约束。
              唐·白居易《读张籍》诗:“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
              清·方苞《书孝妇魏氏诗后》:“近世士大夫百行不怍,而独以出妻为丑,闾阎化之,由是妇行放佚而无所忌。”
              【謇謇】[jiǎn jiǎn]
              指忠贞、正直。
              汉·荀悦《汉纪·昭帝纪》:“龚遂亦数直谏,陈祸福,号泣謇謇无已。”
              唐·张说《祭崔侍郎文》:“謇謇公庭,申申私宴。”
              【虚明】
              意为清澈明亮,引申为内心清虚纯洁。
              唐·杜甫《夏夜叹》诗:“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宋·苏辙《赠石台问长老二绝》之二:“蒲团布衲一绳床,心地虚明睡自亡。”


              IP属地:浙江62楼2022-02-28 11:31
              回复
                【秕稗】
                意为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而有害的东西。
                《左传·定公十年》:“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
                清·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故另示通行饬查,总期除恶务尽,毋使萌芽滋长,存禾去莠,要令秕稗全无,所谓官清吏肃,一方百姓始克受福也。”
                【坌并】[bèn bìng]
                指纷至沓来;飞扬洒落。
                《宋史·食货志上三》:“文移坌并,事目繁伙,不能检察。”
                宋·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诗:“丙子从亲走京国,浮尘坌并缁人衣。”
                【翕习】[xī xí]
                形容音乐声声;或形容迅疾;或形容汇聚。
                《文选·左思<吴都赋>》:“荆艳楚舞,吴愉越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
                《文选·左思<蜀都赋>》:“藏镪巨万,釽摫兼呈,亦以财雄,翕习边城。”
                《晋书·傅咸传》:“比四造诣,及经过尊门,冠盖车马,填塞街衢,此之翕习,既宜弭息。”


                IP属地:浙江64楼2022-02-28 11:59
                回复
                  【栗如】
                  指恭敬谨慎的样子。
                  唐·白居易《宣州试射中正鹄赋》:“矧乃正其色,温如栗如;游於艺,匪疾匪徐。
                  【贾馀】
                  使出最后的力气,鼓足勇气。
                  唐·韩愈《斗鸡联句》:“连轩尚贾馀,清厉比归凯。”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二:“胡蛟龄蔚人有句云:‘前山暖日如修好,昨夜狂风尚贾馀。’俱新。”
                  【震詟】[zhèn zhé]
                  意思是(使)震惊畏惧。
                  《汉书·张汤传》:“乃遣山( 狄山 )乘鄣。至月馀, 匈奴斩山头而去。是后羣臣震讋。”
                  宋·苏轼《转对条上三事状》:“慎重刑罚,则笞杖之法,足以震讋顽狡。”


                  IP属地:浙江65楼2022-02-28 14:02
                  回复
                    【窅冥】[yǎo míng]
                    用来形容幽暗或遥远。
                    清·张岱《陶庵梦忆·朱楚生》:“日晡烟生,林木窅冥。”
                    唐·李白《春日行》:“帝不去,留镐京;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
                    【驯至】
                    指逐渐达到。
                    《易·坤》:“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明史·李汝华传》:“岁比不登,意常主宽恤,独加赋之议不能力持,驯致万方虚耗,内外交讧。”
                    【高骧】
                    意思是腾越;腾飞。
                    汉·班固《西都赋》:“列棼橑以布翼,荷栋桴而高驤。”
                    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时万机之馀暇,顿六辔以高驤。”


                    IP属地:浙江66楼2022-02-28 14:12
                    回复
                      【逸少】
                      指王羲之,字逸少为司徒王导之侄。祖父王正,曾做过尚书郎。后泛指美少年。
                      唐·孟浩然《上巳洛中寄王九迥》:“不知王逸少,何处会群贤。”
                      南朝·梁武帝《净业赋》:“览当今之逸少,想后来之英童。”
                      【翰音】
                      翰音为鸡的代称;后引申为飞向高空的声音,比喻虚张声势。
                      《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
                      《汉书·叙传下》:“博之翰音,鼓妖先作。”
                      【锦臆】
                      指禽鸟胸前美丽的羽毛。
                      北周·庾信《斗鸡》:“解翅莲花动,猜羣锦臆张。”
                      唐·白居易《鸡距笔赋》:“映赤筦,状绀趾乍举;对红牋,疑锦臆初披。


                      IP属地:浙江68楼2022-03-04 09:45
                      回复
                        【辍翰】
                        释义是停笔、搁笔。
                        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 相如含笔而腐毫, 扬雄辍翰而惊梦。”
                        唐·白居易 《鸡距笔赋》:“辍翰停毫,既象乎翘足就栖之夕;挥芒拂锐,又似乎奋拳引鬭之时。”
                        【缥囊】
                        用淡青色的丝绸制成的书囊,借指书卷。
                        唐·常衮《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诗:“缥囊披锦绣,翠轴卷琼琚。”
                        清·钱谦益《移居》诗之二:“典库收藏三箧在,巾箱装载五车同。缥囊缃帙纷如画,好著移居物色中。”
                        【亹亹】[wěi wěi]
                        诗文或谈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也指人勤勉。
                        明·宋濂 《春日赏海棠花诗序》:“众宾咸悦,衔盃咏诗,亹亹不自休。”
                        《汉书·张敞传》:“今陛下游意於太平,劳精於政事,亹亹不舍昼夜。”


                        IP属地:浙江69楼2022-03-04 09:53
                        回复
                          【奋髯】
                          抖动胡须,指心绪激愤或激昂。
                          宋·苏轼《京师哭任遵圣》诗:“奋髯走猾吏,嚼齿对奸将。”
                          清·魏源《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及其驰骋上下,奋髯哆颐,沙聚数千里,龟灼数百世。”
                          【摛锦】
                          将锦绣洒满天下(比较写意,很难解释,意会就好)。
                          唐·元稹《郊天日五色祥云赋》:“影带旂常,疑错绣之摇动;昭章文物,若摛锦之相连。”
                          宋·苏轼《沁园春》词:“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匪躬】
                          指忠心耿耿。
                          唐·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诗:“圣言在推诚,臣职惟匪躬。”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至于倭文端之守正不阿,清操绝俗,文文忠之匪躬尽瘁,驯扰强蕃,方之姚宋忠唐、范韩翊宋,殆无恧色。”


                          IP属地:浙江70楼2022-03-04 10:04
                          回复
                            【幽赞】
                            指暗中受神明佐助;或指使隐微难见者明著。
                            宋·苏辙《北京开二股河罢散日道场朱表》:“仰祈幽赞之功,式遏横流之祸。”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彊记洽闻,幽赞微言。”
                            【坎坎】
                            指刚才,方才。
                            《海上花列传》第四回:“ 善卿 坎坎来,也让俚摆个庄。”
                            《海上花列传》第四五回:“ 子富 转向 黄二姐 道:‘坎坎说个闲话消脱,赛过勿曾说。’”
                            【斗筲】[dǒu shāo]
                            指斗与筲;比喻微小,后用来表示自谦。
                            汉·桓宽 《盐铁论·通有》:田畴不修,男女矜饰,家无斗筲,鸣琴在室。
                            宋·孔平仲 《孔氏谈苑·南朝峭汉》:弼曰:“臣斗筲之器,不足道。”


                            IP属地:浙江71楼2022-03-04 10:12
                            回复
                              【挈瓶】[qiè píng]
                              指汲水用的小瓶,后用来比喻才智浅薄。
                              《文选·陆机》:“患挈瓶之屡空,病昌言之难属。”
                              清·黄宗羲《玄若高公墓志铭》:“老臣以一隅为挈瓶之守,岂知其无益於天下之大数也。”
                              【凿枘】[záo ruì]
                              指圆凿方枘,两下里合不起来,比喻格格不入。
                              《楚辞·九辩》:“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难入。”
                              《庄子·在宥》:“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
                              【金商】
                              意思是秋天。
                              《旧唐书音乐志二》:“序移玉律,节应金商。”


                              IP属地:浙江72楼2022-03-04 1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