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吧 关注:170,127贴子:572,041
  • 11回复贴,共1

不一样的诠释鼻炎,仅代表个人观点。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一次遗憾的写作。因为每一次写作过后,总觉得有些东西。没办法写出来。又或许漏了点什么。
这是个随手录,记载的是些思考探索的过程,有点杂,有些乱,还有点长。这话题应该可写成一遍学术探究性的论文,与人探讨,但所处的位置,也无从发表,所以在这里随意写写吧,有空的看看吧。
好吧,废话不多说,开始吧。
讲鼻炎,什么是鼻炎?鼻炎的辩证就是表虚风寒。要了解鼻炎,首先必须要清楚什么是寒。
“寒与热”。脑子中总有千言万语,但真正到了如何去写,又无从下笔。什么是寒?什么是热?想了那么久,看了那很多的书。
都指向最终六个字:寒则凝,热则行。
在生活上有很多人都说。我体寒。什么是寒呢?其实我学医,但在这之前我也不清楚。我治过的病人95%我感觉他们都是热体的。怎么判断?吃得都是烧猪烧鸡烧鸭,高热量食物,得的都是炎症,我还往体寒想吗?寒体我真的很少见。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判断自己体寒,特别怕冷?不上火?吃到寒性食物就咳嗽?有人说绿豆吃多了会寒?水喝多了会寒?
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脑子就不断地去搜索,不断地去回忆,因为需要大量的案例,大量的数据去验证猜想。
大量的中医书上都说,寒则凝?老实说,我也曾是老实巴交坐在,正规的学校课堂里,听老中医讲课的好学生。所以,我很肯定地说,我这么“牛逼”的,都不知道怎么理解这二个字,我肯定很多人也没有真正的搞懂这个字。我们都处于字面上,机械式理解而已,听着老师讲书上“寒”的症状表现还有治疗原则,仅此而已。然后生活上行医时,碰到类似的症状,就会触发我们记忆中的寒,从而默写出了汤方。从前我的就是这么过来的。
寒则凝?现代学习都是唯物论,怎么会相信无缘无故的事情。是事他就得有个理。是吧。
如果说治寒,又怎么能少得了伤寒论这书呢?如果寒就是凝?单从这个“凝”字的意思,我很容易想到了浓度?是因为浓度高了才会凝聚。但是这让我很纠结了,这又与我另外一个观点相矛盾。———“上火就是血液的太黏稠,太浓了”。如果上火就是血浓的话。“寒”他怎能又是浓呢?这很对立,这很矛盾。难道真的打脸了?难道从前真的错了?
又想几星期,想到很有关键的问题。浓度这概念。在古代中医里面是没这说法。浓度这个概念是在17世纪,国外的化学家摩尔发现的。那么几千年前的中医史上,在伤寒论里,他们应该是没有涉及到浓度这个说法的。
虽然没有,但也不能否认他的存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感知自己认识的东西,而去否认一些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可取的。应该也有点关联吧(这是后话)。“凝”如果不是指浓度高的问题。应该我们有误解了古人的意思了,或还有忽略的地方。
举个例子,就拿伤寒论成书的时代背景说,张仲景河南人,对于河南这地区来讲,什么才叫寒冷,那肯定跑不了是冬天下雪了吧。当时到处是战争,应该说是没有多少食物可以吃的。普遍的农民或得病者,大多数都是体弱多病的,饿到体质虚,才容易“寒”出病来,这肯定不是指营养过剩的浓度。
真理往往源于生活,而又藏于生活,等待着被发现。从小孩活到老年活得久了,就能感受到什么是体寒了,什么叫水喝多了会肿,凉水、冰水容易体寒,虚胖都是体寒,等等。
无论是什么年代,最浅而易见的现象都在生活上,在煮饭或煮水时候,热的水是沸腾的、是快的。在冬天,小河流着流着就慢了,结冰了,凝固了。这应该就是古人当时所想吧。给寒与热的定义吧。
寒则凝,热则行。
“凝”如果不是指血的浓度高?那么凝的意思,就只能是一种情况了,寒则————血慢。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01-06 11:19回复
    鼻炎的症状,不外乎鼻塞,流清鼻涕等。
    其实还有些是流黄鼻涕的,这里就不讲这种了,这种叫风热。与风寒,有点差别。
    为什么吹到空调或冷风会鼻塞,还流清鼻涕?
    前面讲到了寒则血慢。
    图一,二,就是人感染风寒的开始,当寒夹着风吹来,人体受寒,风寒进入了体内,这时候身体的毛孔会关闭。因此“风寒”留在了体内。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01-06 11:28
    回复
      图三,如果人的正气或血气足,则会有发热。这是人体的防御机制,排寒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冷到就容易发热的原因。就是排寒。出汗热退。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01-06 11:31
      回复
        图四,人体风寒后,如同拧紧的瓶子一样。拧紧后的瓶子,水就没有了流动性,血液不会再向皮肤外走,只会往血管里面挤。血液是循环的,都会流经过肺,在肺里进行气血交换。因为寒,血液慢了,肺像气球,能吹很大,堆积在肺里的血液水分也增多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2-01-06 11:38
        回复
          当人体吹到空调或冷气,肺又是最直接接触外界的脏器,热胀冷缩的的原理,肺受冷收缩,从而挤出了“清鼻涕”,从而形成了,鼻炎的清鼻炎。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2-01-06 11:42
          回复
            鼻塞又怎么来的?人体的血液都是从动脉血流出,最后变成静脉,再回流到了肝,进行解毒,再从肝,流回了心脏。因为寒,血液流动慢了,头部的血液不断从颈动脉泵上来,但是静脉压力低,回流慢。这时候当冷气来了,血管再收缩。血液回肝更慢了,这时,头部的血流动力学就是输入>输出,血液堵在了头上的血管里,鼻腔内的鼻塞,也正是因为“充血”。其次,如果鼻腔都如此,那头部的其他地方又怎能少得了充血?因此头晕,缺氧,眼睛稍发热等症状也出现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2-01-06 11:57
            回复
              鼻炎,正是因为,表虚,所以易受风寒导致的,但很多人为什么鼻炎好了又来?反复没有个尽头?那是因为,表虚没有解决,生活上又缺少养生的经验,因此再得风寒。很多贴子,其实也有人说了真话,早睡早起,锻炼身体,时间长了,鼻炎真的不自觉地好了。但这类人毕竟是少数。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2-01-06 12:04
              回复
                写了好几小时,写作也是一种思考与学习再到理解的过程吧。短短的千百字,其实是这些年治鼻炎,从解剖学,血流动力学,中医,到用药反馈后例例的医案得出的心得。希望有缘人能发现此文章的不同吧。学医是百家争鸣的过程,不同的人学中医,有不一样的体会,因此中医派别很多,经方派,补脾派,水神派,扶阳派,岭南派等等。
                贴吧里的医生,与药神挺多的,就别喷我了,高抬贵手,当写个笑话,笑笑就好。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2-01-06 12:14
                回复
                  写了个笑话,没人看懂,也没人信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2-01-12 12:51
                  回复
                    过去这么久,居然有人看,那再说说什么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简单点说,其实是上火,火则伤阴,阴就是身体里的水份,当水份少了,鼻腔里的皮肤也开始干燥了,就会有眼睛都看不了的裂缝,有伤口了,就会对外面的花粉,粉尘特别敏感,就会打喷嚏不停。当过敏性的越来越严重,嗅觉就会下降了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23-07-14 21:04
                    回复
                      过敏性鼻炎可以用滋阴降火的方法试试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23-07-20 09:08
                      收起回复
                        吃羊肉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24-03-07 18: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