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兽吧 关注:9,823贴子:133,385

回复:列数新生代除象与巨犀外,十大著名的陆生巨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与印度犀牛的体型比较
虽然白犀牛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犀牛,但亚洲地区却还有个同样体型巨大,但却时常容易被忽视的印度犀牛。关于二者的体型谁更大,目前来看其实是差不多的,印度犀牛的肩高要更高些,但二者的体重总体都是在一个级别上。
(图为同体型级别的三种著名犀牛对比)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21-11-16 22:55
回复
    白犀牛并没有“灭绝”
    目前有些小白或者营销号在网上提到白犀牛的话题就张口就莱,说什么白犀牛将要或者已经灭绝了😤!其实目前地球上野生白犀牛南方亚种(C.s. simum)的总数超过了两万头,数量比其他四种犀牛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要不然白犀牛也不会在纪录片里出镜率那么高。
    至于为啥时常会出现白犀牛将要或者已经灭绝了的谬论,其实主要是他们将目前已经功能性灭绝了的白犀牛另一个亚种,即北方亚种(C. s. cottoni)误当成了所有的白犀牛😓。
    (图为菊石所著的南白犀牛与北白犀牛)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21-11-16 22:56
    回复
      悲剧的北白犀牛
      北白犀牛是曾经分布于乌干达西北部、乍得南部、苏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国东部及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的白犀牛亚种,由于常年保护不当导致数量锐减。
      在2018年3月20日,名为“苏丹”的最后一只头雄性北白犀牛在肯尼亚去世,至此该物种就仅剩2头雌性个体了,整个种群已经是彻底功能性灭绝,未来灭绝已经不可避免了!😭
      (图为已经去世了的“苏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21-11-16 23:02
      收起回复
        名称:惧河马( Hippopotamus gorgops)
        体型:肩高1.6米 体重2.8吨
        分类:鲸偶蹄目 鲸河马亚目 河马科 河马属
        生存地区:非洲、西亚、南欧
        生存年代:晚上新世~中更新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21-11-16 23:04
        回复
          简要介绍:
          惧河马也就是著名的蛇发女妖河马,学名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怪。至于为啥会用苗条的蛇发女怪给这个大胖河马命名,是因为这种河马的眼眶位置特别高,几乎就像潜望镜一样突出头顶,活着时的样子或许就像蛇发女怪的魔眼那样吓人😂。
          起初由于化石稀缺惧河马的体型一度被卫星至非洲草原象的级别,但后来经过陆续的深入研究发现它的实际体型也就比现存的河马稍大一些而已。综合起来惧河马的体型上限应该在肩高1.6米,体重2.8吨左右的样子,远远没有一开始预测的那么夸张。
          (图为惧河马)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21-11-16 23:06
          回复
            河马扩张之路
            现今河马的生存范围虽仅限于非洲,但历史上河马也曾多次扩张,一度遍布欧亚非旧大陆。更新世冰期的气候主旋律虽然是低温与干旱,但有时候北非、南欧和西亚,乃至撒哈拉大沙漠地区却要比现在更加湿润,甚至有时候还是绿树成荫。
            因此很多非洲地区的动物就借此机会从非洲迁徙到了欧亚大陆(其中就包括各种古人类),而惧河马则便是其中的一员,分布曾一度从非洲扩张至南欧与西亚地区。
            (图为锯齿虎袭击惧河马幼崽,母惧河马前来解围)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21-11-16 23:07
            回复
              与现代河马的区别
              惧河马的外形类似现代河马,但嘴更长、眼眶更突出且特别高,这样可以让惧河马全身泡在水中时,比现代河马更容易把眼睛露出水面以观察四周。同时其头骨、枕骨的结构又使得它们的上下颌能够张开更大的角度,在打斗中可以更好的威慑对手。
              而根据身体的结构显示,惧河马要比现代河马更加适应水栖生活,因此它的腿部比例应该要比现代河马更短。如此一来在同等的肩高下,惧河马的体重是要重于现代河马的。
              (图为现代河马(A)与惧河马(B)的头骨比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21-11-16 23:09
              回复
                灭绝原因
                更新世时期非洲的惧河马与现代河马曾经长期共存,但最终惧河马却在中更新世灭绝了,而现代河马却延续至今,究其原因目前来看很可能是惧河马过度依赖水栖的结果。
                在现今非洲一些地区的旱季失去大片水域的河马尚能勉强忍受支撑到雨季来临,而惧河马和现代河马一样主要也是以陆地上的草类为主食,但它的身体结构却对长期缺水的忍耐力更差,最终导致其因为冰期持续的大干旱而灭绝了。
                (图为惧河马的头部特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21-11-16 23:11
                回复
                  同时期欧洲地区的亲戚
                  历史上与惧河马同时期的欧洲也存在着一种已灭绝了的大型史前河马——古河马( Hippopotamus antiouus),该物种曾广泛的分布于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甚至连英国都有。因此早些年命名的格鲁吉亚河马、提比略河马、巨兽河马、大河马等,现在都被归入了古河马。
                  在身形体态方面它与惧河马颇为类似,也是高度水栖的河马,但目前缺乏对该物种的具体描述可了解的信息不多 。体型同样也是一度被吹嘘至非洲象的级别,但现在看来我估计其实际的体型上限应该也与上头的惧河马差不多吧。
                  (图为古河马驱逐岸边的草原史蒂芬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21-11-16 23:11
                  回复
                    之后由于冰期的影响古河马在中更新世就灭绝了,不过在此之前其中的一些成员趁着冰期海平面下降的机会扩散到了地中海的诸多岛屿上。由于岛上食物匮乏加之没有天敌致使当地的古河马们体型逐渐缩小,并最终演化出了不少特色的岛屿型侏儒河马,它们一直延续到了更新世末甚至全新世初。
                    (图为更新世时期欧洲的河马,后面的四种河马都是岛屿化的小型河马)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21-11-16 23:12
                    回复
                      巨西瓦兽(Sivatherium giganteum)
                      体型:肩高2.8米 体重两吨多
                      分类:鲸偶蹄目 反刍亚目 长颈鹿科 西瓦兽属
                      生存地区:南亚
                      生存年代:早上新世~早更新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21-11-16 23:14
                      回复
                        简要介绍
                        西瓦兽属是史前长颈鹿科的一个分支,相较于现今长颈鹿的修长和优雅,它们则是一类朝着体态笨重化发展的长颈鹿类。因此该属的成员体态普遍显得五大三粗,更像是肌肉版的短脖子长颈鹿或者超大号的大羚羊。
                        而巨西瓦兽则是西瓦兽属的模式种,其不仅是该属中的体型最大者,更是整个长颈鹿科体型最大的成员,体重可破两吨,甚至有3吨的疑似记录。而现今的长颈鹿虽然个子够高但身形却非常单薄,最大体重大概只有1.9吨的样子。
                        (图为巨西瓦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21-11-16 23:16
                        收起回复
                          生活习性
                          与如今的长颈鹿相比巨西瓦兽的脑袋显得更大,头骨比较沉重,同时四肢粗壮,肩部与颈部更是强健有力。再加上它头顶上长着的那对宽阔、分叉的大扁角,推测其不仅会像现代长颈鹿那样通过挥舞粗壮的脖子用“头槌”进行求偶打斗,还能在抵御敌害时发挥巨大威力。
                          此外由于巨西瓦兽的脖颈与四肢较短粗,过去曾被认为会像牛、马那样以地上的草本植物为食。但后来对化石的化学分析表明,它们还是坚守着长颈鹿家族的传统以树叶为主食,不过在食物匮乏的时期它们倒是也能暂时以啃草为生。
                          (图为巨西瓦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21-11-16 23:17
                          回复
                            各色“长颈鹿”
                            为了能吃到高处的柔软树叶,陆栖的哺乳动物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其中以长颈鹿最为登峰造极。但纵观历史其实不难发现历史上还是有很多在取食高处植物方面颇具“建树”的动物,除了之前提到的巨型骆驼外,还有一类莫过于大名鼎鼎的巨犀了。
                            要说巨犀的演化基本上可以说与长颈鹿一脉相承,都是为了吃到高处的植物而特化的非常彻底,而身为偶蹄动物的长颈鹿优势在于有比奇蹄动物更加先进的消化系统,这么一来就不需要像巨犀那样拼命的叠肠道了。因此可以看到虽然长颈鹿与巨犀的取食范围差不多,但长颈鹿的体重却只有巨犀的十分之一。
                            而另一种类型的代表则是历史上的那些大型爪兽类与美洲的巨型地懒,它们相较于前几位所具备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两足直立,因此就不需要像前几位那样特化的那么彻底了。只需自身稍微加长点脖子,加大点体型,在进食的时候只要那么一站就能够到更高处的食物了。
                            (图为历史上各地区的那些“长颈鹿”们)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21-11-16 23:17
                            回复
                              长颈鹿科的衰落
                              长颈鹿科虽然现在仅限于非洲,但历史上也曾广泛的遍布于旧大陆,期间演化出了许多特色物种。不过该科成员的臼齿却普遍还是比较原始的低冠齿,牙口显然不如其他主流的陆生有蹄类实用,因此在后来与其他植食动物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以至于整个科的种群规模一直不大。
                              加之进入上新世后气候环境的变化异常,导致欧亚大陆的长颈鹿科成员分分灭绝,就连巨西瓦兽也在早更新世灭绝了。而距今最后一种灭绝的史前长颈鹿是与巨西瓦兽同属的莫氏西瓦兽(Sivatherium maurusium),其生活在非洲地区,具考证可能一直存活到了8000年前。
                              (图为莫氏西瓦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21-11-16 23: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