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对有关部门的认识,目前从0到1的过程,目前认识到10%,浅谈一下自我的一些理解。有关部门的组织架构,可以分为一级领导级,第二骨干级,第三,基础级。凡是问题,大部分接触的基本都是基层。但是基层的素质,水平,道德,技术立场,价值观,确实高低不一样。有好有坏,这样的话就会给人造成不同的感觉。做事情的话你应该知道基本流程,但是他们有的人就是不想让你知道。因为你不知道,他就好做事情好扯大旗,好从中取利。这个的话就是欺你无知了。然后接下来的话就是骨干级。就是某个局的某某办公室负责人。确实没那么好当,要承上启下呢。所以很容易推诿,说白了就是见不着人或者是就是说开会去了。但是依然还算是比较正派。接下来的话就是部门领导了。部门领导可以到这个位置怎么也要了经过将近十年的时间。我接触的这位,今年36岁副科级干部。这个速度应该算是比较快的。所以想这类人是格外格外小心的。你就说政策之内的我去解决,政策之外的话他是根本不会去解决的只能去推。然后有一个特点。直接受上级单位分布过来的任务,如果有其他任务他是解决不了的,但是她也不主动去做解决。因为他只接受上级安排的任务。也就是说是你的事情,其实就是最不重要的。换个角度来说的话,确实是事情很多,因为在三次接触过程中,大概也就是20分钟,然后过来找他签字的人,包括接的电话几乎没有断过。这就是为什么,老百姓的事情,必须要闹得纷纷扬扬,不然的话是没人会管的。因为你的事情对比在他看来,确实那真的是太小太小了。是不值得的。还有一个特点。确实就是很难能见到人。但是也表示理解。但是我有见过跟高明的做法。或者他知道不想做或者是没有时间做。或者做的时候就形势还没有达到,暂时没有办法去做。他们没有一个是愚笨的,根本不会这样的。相反,非常聪明。所了解信息也比你多,所明白的手段也比你多。所以说民不与豌豆的话是有道理的。能够与他们豌豆的只有他们。确实属于精英人群。然而,算了,先不说了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