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长安
长安共十二个区域,含1城8府1关2港,具体为:
城市:长安,司隶校尉部京兆尹治所长安,现为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汉长安城遗址。西汉帝都,新莽末年见废,东汉政治地位低于洛阳。长安的下一次辉煌在隋唐。
府:槐里 ,司隶校尉部右扶风治所槐里,现为陕西省兴平市(咸阳市代管)。周曰犬丘,懿王所都,后更曰废丘。其地久废于戎也。项羽封章邯为秦王,都废丘。汉三年,始置槐里县。晋太元十九年,姚兴败苻登,乃即帝位于槐里。
新丰 ,司隶校尉部京兆尹新丰县,现为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汉高祖以太上皇思东归,因置此以象丰邑,兼徙丰人于此,故曰新丰。自长安东出关者,必由此。汉文帝指新丰示慎夫人曰:此走邯郸路也。更始初,李松等至华阴,分遣偏将军韩臣等西至新丰,败莽军,追奔至长门宫。兴平二年,李傕等作乱,驾幸新丰。
蓝田 ,司隶校尉部京兆尹蓝田县,现为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汉建安十七年,马超余众屯蓝田,夏侯渊击平之。
郿 ,司隶校尉部右扶风郿县,现为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后汉初平中,董卓封郿侯,因据城之北阜筑坞,高厚皆七丈,积谷徙金宝于其中,谓之万岁坞。卓败,坞寻毁。蜀汉建兴六年,诸葛武侯伐魏,杨声繇斜谷道取郿。魏主遣曹真拒之。
陈仓 ,司隶校尉部右扶风陈仓县,现为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有二城相连。上城,秦文公筑。汉初,韩信劝王东出陈仓,还定三秦。王从之,遂败雍王章邯兵于陈仓,引军北出。后汉中平五年,皇甫嵩败凉州群贼王国等于陈仓。又兴平二年,樊稠败韩遂,追至陈仓。此上城也。下城,曹魏将郝昭所筑。《三国志》:魏太和二年,曹真以诸葛亮惩于祁山,后必出陈仓。乃使将军郝昭守陈仓,治其城。既而亮果引兵出散关,围陈仓。昭拒守。亮攻围二十余日,不能克。又正元二年,汉将姜维出陇西。陈泰军陈仓,进败维于狄道。此下城也。
渝麋 ,司隶校尉部右扶风渝麋县,现为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后汉初,封耿况为侯邑。晋废。永嘉六年,南安赤亭羌姚弋仲东徙渝麋,即故城也。太和三年,秦苻双、苻武以上邽、安定叛,引兵进至渝麋
上洛 ,司隶校尉部京兆尹上雒国,现为陕西省商洛市。东汉末,置上洛都尉。建安十一年,高干举兵并州,不克,欲南奔荆州,上洛都尉王琰捕斩之。
商 ,司隶校尉部京兆尹商县,现为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
关隘:潼关 ,位于司隶校尉部弘农郡华阴县近黄河处,现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建安十六年,曹公遣兵讨张鲁于汉中,关中诸将马超、韩遂等疑惧,同时俱反,部众十万屯潼关。曹公自将击之,与超等夹关而军。既而自潼关北渡河,曹公自留南岸断后,马超击之,几不免。诸葛武侯《出师表》谓操殆死潼关,正此事也。魏正始初,弘农太守孟康言,移函谷关,更号大崤关,又为金关。
港口:弘农港,司隶校尉部弘农郡郡治弘农县,现为河南省灵宝市(三门峡市代管)。汉武帝元鼎三年,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置弘农县。四年,置弘农郡治焉。后汉亦为弘农郡治。后避献帝讳,改曰恒农。
临晋港 ,司隶校尉部左冯翊临晋县,现为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秦尝筑高垒以临晋国,因名。汉王初定三秦,自临晋渡河而东,后复置县,属左冯翊。后汉因之。灵帝时,封杨赐为候邑。


东汉长安虽不如西汉,但底蕴犹在。扼西北进出中原的咽喉,乃西北重镇。
长安地处的关中平原,乃渭河冲积而成。平原北倚黄土高原,南座秦岭,唯有东西向,方便进出。东设潼关,自古险隘,中原据此,可窥西北。西北控之,则图中原。往西沿着渭水河谷,可进天水,再沿河西走廊,直达西域。所以,占据长安是为统治西北之关键所在。西南侧迈过秦岭,可攻取汉中,自古为入蜀的不二之选。东南沿着秦岭山谷地,便是武关。控制武关,比控制潼关更能快速进军中原。如果说潼关是被动防御中原势力进攻的堡垒,那么武关便是主动出击中原的前哨。
长安无都市战法,最大金收19968,排名第二。
注:
弘农在13是潼关与函谷关之间的一座城市,14变成一个港口。
长安共十二个区域,含1城8府1关2港,具体为:
城市:长安,司隶校尉部京兆尹治所长安,现为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汉长安城遗址。西汉帝都,新莽末年见废,东汉政治地位低于洛阳。长安的下一次辉煌在隋唐。
府:槐里 ,司隶校尉部右扶风治所槐里,现为陕西省兴平市(咸阳市代管)。周曰犬丘,懿王所都,后更曰废丘。其地久废于戎也。项羽封章邯为秦王,都废丘。汉三年,始置槐里县。晋太元十九年,姚兴败苻登,乃即帝位于槐里。
新丰 ,司隶校尉部京兆尹新丰县,现为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汉高祖以太上皇思东归,因置此以象丰邑,兼徙丰人于此,故曰新丰。自长安东出关者,必由此。汉文帝指新丰示慎夫人曰:此走邯郸路也。更始初,李松等至华阴,分遣偏将军韩臣等西至新丰,败莽军,追奔至长门宫。兴平二年,李傕等作乱,驾幸新丰。
蓝田 ,司隶校尉部京兆尹蓝田县,现为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汉建安十七年,马超余众屯蓝田,夏侯渊击平之。
郿 ,司隶校尉部右扶风郿县,现为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后汉初平中,董卓封郿侯,因据城之北阜筑坞,高厚皆七丈,积谷徙金宝于其中,谓之万岁坞。卓败,坞寻毁。蜀汉建兴六年,诸葛武侯伐魏,杨声繇斜谷道取郿。魏主遣曹真拒之。
陈仓 ,司隶校尉部右扶风陈仓县,现为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有二城相连。上城,秦文公筑。汉初,韩信劝王东出陈仓,还定三秦。王从之,遂败雍王章邯兵于陈仓,引军北出。后汉中平五年,皇甫嵩败凉州群贼王国等于陈仓。又兴平二年,樊稠败韩遂,追至陈仓。此上城也。下城,曹魏将郝昭所筑。《三国志》:魏太和二年,曹真以诸葛亮惩于祁山,后必出陈仓。乃使将军郝昭守陈仓,治其城。既而亮果引兵出散关,围陈仓。昭拒守。亮攻围二十余日,不能克。又正元二年,汉将姜维出陇西。陈泰军陈仓,进败维于狄道。此下城也。
渝麋 ,司隶校尉部右扶风渝麋县,现为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后汉初,封耿况为侯邑。晋废。永嘉六年,南安赤亭羌姚弋仲东徙渝麋,即故城也。太和三年,秦苻双、苻武以上邽、安定叛,引兵进至渝麋
上洛 ,司隶校尉部京兆尹上雒国,现为陕西省商洛市。东汉末,置上洛都尉。建安十一年,高干举兵并州,不克,欲南奔荆州,上洛都尉王琰捕斩之。
商 ,司隶校尉部京兆尹商县,现为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
关隘:潼关 ,位于司隶校尉部弘农郡华阴县近黄河处,现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建安十六年,曹公遣兵讨张鲁于汉中,关中诸将马超、韩遂等疑惧,同时俱反,部众十万屯潼关。曹公自将击之,与超等夹关而军。既而自潼关北渡河,曹公自留南岸断后,马超击之,几不免。诸葛武侯《出师表》谓操殆死潼关,正此事也。魏正始初,弘农太守孟康言,移函谷关,更号大崤关,又为金关。
港口:弘农港,司隶校尉部弘农郡郡治弘农县,现为河南省灵宝市(三门峡市代管)。汉武帝元鼎三年,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置弘农县。四年,置弘农郡治焉。后汉亦为弘农郡治。后避献帝讳,改曰恒农。
临晋港 ,司隶校尉部左冯翊临晋县,现为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秦尝筑高垒以临晋国,因名。汉王初定三秦,自临晋渡河而东,后复置县,属左冯翊。后汉因之。灵帝时,封杨赐为候邑。


东汉长安虽不如西汉,但底蕴犹在。扼西北进出中原的咽喉,乃西北重镇。
长安地处的关中平原,乃渭河冲积而成。平原北倚黄土高原,南座秦岭,唯有东西向,方便进出。东设潼关,自古险隘,中原据此,可窥西北。西北控之,则图中原。往西沿着渭水河谷,可进天水,再沿河西走廊,直达西域。所以,占据长安是为统治西北之关键所在。西南侧迈过秦岭,可攻取汉中,自古为入蜀的不二之选。东南沿着秦岭山谷地,便是武关。控制武关,比控制潼关更能快速进军中原。如果说潼关是被动防御中原势力进攻的堡垒,那么武关便是主动出击中原的前哨。
长安无都市战法,最大金收19968,排名第二。
注:
弘农在13是潼关与函谷关之间的一座城市,14变成一个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