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吧 关注:16,247贴子:239,959

想到一饭千金,想到韩信,突有所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知何时,就听说了“一饭千金”的故事,韩信落魄时曾乞食漂母,后来显贵,便赐给漂母千金,作为报答,而漂母谢绝了。
曾经把这个故事作为知恩图报的代表,暗暗欣赏,欣赏韩信的不忘恩,也欣赏漂母的不图报。
只是如今,或者说近几年,事件频发,汶川地震,号召人民捐钱捐物,我突然有了一些新的想法,韩信固然是不忘恩,漂母也的确是不图报,但这真的值得欣赏?或者说,这是值得传诵的佳话么?
地震中,有的父母失去了孩子,有的孩子失去了父母,家园的毁灭,终究只是物质上的损失,留得人活着,一切都有希望,而亲人的逝去,不会回来。世上最珍贵的是什么,可是利益钱财?能让人感到温暖的是什么?是情。
同样是救命恩人,张苍侍奉王陵如父,而韩信却不见与夏侯婴有任何交集,为何?
漂母之恩令韩信铭记,以千金还报,为何?
前一个为何我也不知为何,但后一个为何,韩信谢绝蒯彻之言或可做注解,汉王的推食解衣之恩,是韩信决定支持汉方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历了困苦的人,会牢记给予他的温暖,韩信就是如此,饿得头昏眼花之时,因为漂母的善心让他感受到了温暖;不得重用时,汉王的提拔与推食解衣让他感到温暖。
可是,韩信其实不懂如何报恩。他以为赐给漂母千金就是报了她的大恩,他以为帮汉军攻城略地就是报了汉王的情分,却也在报恩的同时给了他们重重的一击。
他将漂母找来,大张旗鼓的赐她千金,却不懂漂母的施恩只是因为善心,他的张扬之举,无意将原本简单的恩情套上了利益的枷锁,与一个重情的人谈利益,是对她的侮辱。
他给汉王写信,请求立他为代理齐王,认为自己的功劳足以封王。的确足以封王,但是,汉王正在危急之中,他可以允许韩信在齐地暂时拖延时间,但他更希望韩信能给他希望,一个确定的出兵会合的日期,可是韩信的信中只字不提出兵与否,只谈利益。纵然功劳都是实实在在,可这一件事造成的后果,在汉王看来,韩信所有的一切,这么努力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他,否则为何连个出兵的大概时间都没有,就张口要王。接下来,鸿沟背盟后追击不成,更是雪上加霜:这小子就是为了利益,若不是老子在跟项羽玩命,支持你让你自由发展,你能有今天?
于是,刘邦对韩信的信任,跌倒了低谷。
虽然天下皆言利,可当真正谈起利益来,又有几个知交无碍?韩信曾给刘邦雪中送炭,再后来却趁火打劫。
什么样的背叛让人刻骨铭心,熟悉的人,曾给你援手的人,你的恩人。当韩信在萧何的诓骗下走入杀他的陷阱,当他知道了主谋是曾赏识他的萧何。他的内心,也许就如刘邦当年被雍齿和丰县百姓的背叛时的感觉差不多吧……
报恩计利,也许这就是韩信的悲剧。
漂母予落魄时的韩信温暖,而信还报的却是冰冷的金银。
人间何最贵?
吾曰:情。
PS:我也不知怎么了,本来在写子房的,这家伙为了韩国可谓疯魔了,什么都不顾了,弟弟死了也只是草草埋了了事……为了韩王成也是赴汤蹈火,勇闯龙潭死穴……
然后突然想起韩信,一饭千金,千金真的就可以抵过一饭之恩?张良家族相韩五世,一朝韩灭,破家只为报韩仇,一直延续了近三十年才告结束,这算是报完了还是没报完?
没有专门翻《淮阴侯列传》,纠结历史的就别纠结了,就发在这里,一时想法,拍砖的手下留情吧



1楼2010-04-24 17:26回复
    哇……感谢
    以前觉得韩信知恩图报还很不错,可现在想来,他的报恩方法……我是接受不了,千金就算报了恩,还了帐
    漂母分食本就是出于善心,韩信的行为……我觉得侮辱了漂母的善心
    觉得韩信就是那种期待温暖的人,可自己却不主动给别人温暖,这就是他的悲剧原因……我现在的感想就是如此,这孩子可惜了,鲍叔牙那样的朋友并不是随便有的,没有人必须对你好,可韩信却十分渴望别人看得起他,对他关心爱护……我也不知道在说什么了……


    4楼2010-04-25 15:44
    回复
      是人都有情,只是在韩信看来还是权利什么更值得依靠吧,苦怕了的人
      刘邦后来也变得有点疑神疑鬼
      张良似乎相反,最看淡利益的人,却总是用利益来算计人,这也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理>情>利,这是张良与功臣中所有人不一样的地方


      14楼2010-04-27 10:17
      回复
        回楼上,我不喜欢帝王将相,这是因为阶级两字……
        不知为何,我每次看到“赐”那个字就觉得很刺眼,韩信还报恩也没有必要当着众多的人的面弄得人尽皆知吧,如果是我的话
        衣锦还乡,不独独是项羽的想法
        算了,反正我不是……
        比起漂母,我真正在乎的是韩信跟夏侯婴的关系,话说这滕公真是一生的好人,似乎就见他救人了。
        也许我把漂母想得高尚了,布衣就该对上位者的赐予感激涕零?不能拒绝?


        26楼2010-04-28 10:01
        回复
          我都写了我没仔细看他的传记,拍砖的手下留情
          只是想起漂母不受千金之说,在反过来看淮阴的赐金之举,不免觉得世俗了些……
          这么会功夫就夹了两楼,想不到发了几天的帖子居然!!!


          28楼2010-04-28 10:04
          回复
            这样想来,其实大家都是俗人,只是智慧高低有别
            人之初,我宁愿相信性本善


            29楼2010-04-28 10:05
            回复
              我觉得漂母至少是衣食无忧的,虽然挺辛苦……
              另外,我依然觉得对于不愁衣食的人来说,周围人的关心就是最需要的,韩信的千金锦上添花,但比不上漂母当年的雪中送炭
              如何报恩最好,我也不知道,但我仍然认为此文的最后一句,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突然钻起了牛角尖,韩信命令士兵筑漂母墓,那么漂母的子女干什么去了?


              31楼2010-04-28 10:12
              回复
                回复30楼
                这是我们的观点不同,我清高,有人评价我单蠢,或许更贴近吧
                也许走上社会我也会世俗起来,但我依然希望不要总是利来利去


                32楼2010-04-28 10:16
                回复
                  首先,我只说这一段我没仔细看,不是没看过。
                  第二,我引用传说,你用史料来辩驳并无漂母拒金之举,我用史料无记载韩信对漂母其他的报答,你用当地传说来辩驳说韩信为漂母筑墓……
                  第三,大学生难道还有没打过工的?
                  第四,我也觉得漂母看到韩信有出息心里一定很安慰,但不见得就欣赏韩信大张旗鼓的报恩之举,当初她只是可怜他才给他送饭吃,更多的还是那份单纯的善心,或者是母性
                  突然觉得好无力,韩信跟张苍的确不同,如另一个帖子所说,这样想来,众人对他避之唯恐不及他也很悲哀的,只是对樊哙又何解?
                  另外,YY无罪,漂母一把年纪了还在漂丝絮,可见他的子女也未必多孝顺
                  


                  36楼2010-04-28 13:11
                  回复
                    再YY一下,你的图有问题,但不是你的问题,千金可不是一人就拿得起的,无论韩信还是漂母,再加一辆车子吧


                    37楼2010-04-28 13:13
                    回复
                      你的回帖比我的帖子还长,先敬仰一个
                      首先,我并不是全面的谈韩信,我没那个精力,我只是就他一饭千金报漂母这一点谈我的感想,你扯得东西让我眼花缭乱,但跟我的主题没有直接关系
                      再来,我没有非议韩信的报恩,如果冷静看下来,我说的重点只有一个,就是一饭千金没有高尚到值得千古流芳万年敬仰的地步,看他的报恩之举,是将漂母召来赐给千金,这给我的感觉不像是报恩,更像是上位者的恩赐,我不知道漂母怎么想,如果是我的话,我更希望这孩子只是常常来串串门,唠叨些家常,或者给我修修房之类,而不是给我千金由我自己支配,以后就没下文了,我身边的很多人,尤其是老人,一大笔钱突然得到,老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收藏起来,而不是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韩信不会这么做,他跟这些人谈不来,感激归感激,能不能处得好是另一回事,这也是后来韩信被杀无人给他说话的其中一个原因,跟谁的关系都没处好,似乎也没和谁说过心里话,自视甚高,他有这个资本,但环境却不允许,他却一意孤行……
                      你说到张良,对于张良,我从来没认为他有多么的高尚,在我看来,说句难听的,他就是一个为了报仇不择手段的人,两次出尔反尔是明证,为了报恩同样不择手段,简单来说就是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其他就是利用关系,互相利用,看不出他跟谁有多大交情,最赞同的就是不慕名利,这点无可非议,我觉得很可能就是他出身贵族的缘故
                      这帖子发到韩信吧?我怕被某些极端分子淹死,不管我说了的没说的都得往我头上套,我还没那么想找虐,也没精力跟人辩驳
                      此文只是我写张良时的调剂,比较一下两人不同的报恩报仇方式,现在的观点是,张良报仇不顾一切,但是无论如何得保住性命,有命才有将来,有命就有希望,有命就可以卷土重来,楚汉战争中,刘邦逃了N次,只要有命在,就有机会获胜,重在坚持


                      42楼2010-04-28 17:39
                      回复
                        PS
                        那时的阶级还没后来的森严吧,刘邦当皇帝了仍然跟门卫什么人打招呼开玩笑,韩信未必不能常常往漂母家里串串门之类的吧?
                        说回来,我觉得韩信如果能入张苍待王陵母那样,不用完全,只要时不时去一趟她家里,嘘嘘寒问问暖,我都觉得比一次性送千金好得多,更值得传诵,而不是送过之后就觉得报完恩了,解决了一桩心事,没有牵挂了,觉得人与人之间更需要的是关心在乎
                        回上面某一楼
                        一饭千金我知道,但传说漂母不受我就不记得从哪里看的了,如果漂母不受,我觉得更加说明了漂母的高尚,如果漂母受了,也不能说她就低俗了,一种情况可能是漂母生活不太好,但从这个方向来说则可能被人说成侮辱了韩信,因为没了下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漂母高高兴兴心安理得的受了,同样不能说她低俗,觉得这是应得的,但相比那位亭长所得,仔细算起来不是多得太多了点,这样还能心安理得的接受……我是无法理解,是我的话我只会接受折算的那一部分,再说一种情况,这是楚王的恩赐,当然应该接受……好了,越写越世俗了,大家都该骂我了
                        还是先感谢一下留言的几位,愿意跟我这么个没水平的人聊几句,教训也好蔑视也罢,好歹还是没有拿我当空气无视掉
                        谈谈报恩究竟是用利来报还是用情来报,个人各有看法,断章取义认为稳是看不起韩信?我只是为韩信可惜,不能治商贾,或许有拉不下面子的成分在,他的尊严与骄傲超出众人,张良都比不上
                        


                        43楼2010-04-28 18:07
                        回复
                          另外再另外,我这个文很颠覆传统吗?


                          44楼2010-04-28 18:11
                          回复
                            这样说吧,这文的中心思想就是:
                            一饭千金的视觉冲击力很强,但我觉得比不上嘘寒问暖的细水流长
                            韩信的战绩很辉煌,但在刘邦心中也许比不上一次主动及时的帮忙


                            45楼2010-04-28 18:48
                            回复
                              犹豫了一阵,还是回复一下
                              这两天又想了一些关于韩信的事,终于理解了一点关于阶级的观念,因为我对帝王的反感,因而我下意识的,一直没有想过把韩信当作一个王来看待,这是用平常人的观点去要求他了,也因而成了与几位的观点的分歧之处
                              大概在我心中,韩信不是一个统治者,而韩信的志向是封王裂土,一直没有把自己当做平民来看待,平常的行为也是异于常人的,面对漂母的恩情敢于信心十足的说出报答的承诺
                              高位者对待低位者,可以说,很难有平等的观念,像刘邦那样,当了皇帝还和臣子士卒打招呼开玩笑,甚至被说成桀纣也不生气,可谓是世间奇葩,而像陈胜那样杀了旧识友人的,反而数不胜数。这样看来,韩信这点虽然比不上刘邦,但比起朱元璋这类还是远远强过了的,也是非常的难得了
                              只是韩信是由刘邦的臣进为与刘邦平等的诸侯王,不说古代的制度,就说现代的企业,一个下属有了成就就脱离公司自立,把自己开辟的业务据为己有,虽然表示愿意与原老板合作,不会倒向原公司的对手,只怕原公司的老板也未必真的毫无芥蒂,刘邦会生气与愤怒,将心比心,我想应当可以理解,何况后来火上又浇油
                              唉……又扯远了……
                              韩信无论处在什么环境,都改变不了高人一等的心理……我仍然觉得造成他悲剧的原因主要是他的性格,而不是他的功劳


                              51楼2010-05-01 23: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