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使持节、平尚书事、醴陵侯·顾雍
《吴主传》:(黄武)四年夏五月,丞相孙邵卒。六月,以太常顾雍为丞相。
《顾雍传》:是岁,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
《妃嫔传》:今使使持节丞相醴陵侯雍,奉策授号,配食先后。
★上大将军、假黄钺、右都护、荆州牧、江陵侯·陆逊
《陆逊传》:黄龙元年,拜上大将军、右都护。是岁,权东巡建业,留太子、皇子及尚书九官,徵逊辅太子,并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董督军国。
★大将军、假节、左都护、豫州牧、公安督、宛陵侯·诸葛瑾
《诸葛瑾传》:(黄龙元年)权称尊号,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骠骑将军、假节、西陵都督、临湘侯·步骘
《步骘传》:(黄龙元年)权称尊号,拜骠骑将军,领冀州牧。是岁,都督西陵,代陆逊抚二境,顷以冀州在蜀分,解牧职。
★车骑将军、假节、右护军、当阳侯·朱然
《朱然传》:黄龙元年,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顷之,以兖州在蜀分,解牧职。
★卫将军、假节、左护军、徐州牧、钱唐侯·全琮
《全琮传》:黄龙元年,迁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尚公主。
★辅吴将军、娄侯·张昭
《张昭传》:(黄龙元年)权既称尊号,昭以老病,上还官位及所统领。更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食邑万户。
★前将军、假节、青州牧、嘉兴侯·朱桓
《朱桓传》:黄龙元年,拜桓前将军,领青州牧,假节。
★左将军、云阳侯·朱据
《朱据传》:黄龙元年,权迁都建业,徵据尚公主,拜左将军,封云阳侯。
★右将军、溧阳侯·潘璋
《潘璋传》:(黄龙元年)权称尊号,拜右将军。
★太常、尚书令·陈化
《吴主传》裴注《吴书》:顷之,迁太常,兼尚书令。
《建康实录》:(黄武四年)六月,以太常顾雍为丞相,封醴陵侯。以尚书陈化为太常。
★光禄勋、平尚书事·刘基
《刘繇传》:(黄龙元年)权称尊号,改为光禄勋,分平尚书事。
★卫尉·严畯
《严畯传》:权为吴王,及称尊号,畯尝为卫尉,使至蜀,蜀相诸葛亮深善之。
★廷尉·郝普
《胡综传》:(黄龙)二年,青州人隐蕃归吴......权以蕃盛论刑狱,用为廷尉监。左将军朱据、廷尉郝普称蕃有王佐之才,普尤与之亲善,常怨叹其屈。
★少府、刘阳侯·潘濬
《潘濬传》:(黄龙元年)权称尊号,拜为少府,进封刘阳侯。
★太子少傅、都乡侯·是仪
《是仪传》:(黄龙元年九月)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谘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嘉禾元年)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
《建康实录》:(嘉禾元年)夏六月,皇太子登归自武昌,留省侍。以太子少傅、都乡侯是仪为侍中。
又曰:累官至侍中,迁少傅,辅皇太子镇武昌。随还,复拜侍中,转仆射。
★侍中、偏将军、左领军、左节度、乡侯·徐详
《诸葛恪传》裴注《江表传》:权为吴王,初置节度官,使典掌军粮,非汉制也。初用侍中偏将军徐详,详死,将用恪。
《胡综传》:(黄龙元年)权下都建业,详、综并为侍中,进封乡侯,兼左右领军。
《顾雍传》:赤乌中,(顾谭)代恪为左节度。【吴书曰:谭初践官府,上疏陈事,权辍食称善,以为过於徐详。雅性高亮,不脩意气,或以此望之。然权鉴其能,见待甚隆,数蒙赏赐,特见召请。】
《走马楼吴简》:军粮都尉移右节度府黄龙三年五月十七日丙寅书给典军曹史许尚典事...邵 壹
案此,吴国设有左、右节度,又顾谭代诸葛恪为左节度,故推测诸葛恪也是代徐详为左节度,所以上文“徐详”处记“左节度”
★侍中、建武中郎将、右领军、乡侯·胡综
《胡综传》:(黄龙元年)权下都建业,详、综并为侍中,进封乡侯,兼左右领军。
★尚书仆射·□存(注:名存,姓不详)
《孙虑传》:尚书仆射存上疏曰:"......咸以虑宜为镇军大将军,授任偏方,以光大业。"权乃许之,於是假节开府,治半州。
《薛综传》:黄龙三年,建昌侯虑为镇军大将军,屯半州,以综为长史,外掌众事,内授书籍。
(注:仅述践阼后诸将相,孙虑黄龙三年为镇军大将军故不述)
★尚书·阚泽
《阚泽传》:(黄龙元年)及称尊号,以泽为尚书。
★射声校尉、都乡侯·孙松
《孙翊传》:子松为射声校尉、都乡侯。黄龙三年卒。
★镇南将军、假节、交州刺史、番禺侯·吕岱
《吕岱传》:(黄武五年)权嘉其功,进拜镇南将军。
★镇北将军、假节、幽州牧、建德侯·孙韶
《孙韶传》:(黄龙元年四月)权称尊号,为镇北将军。...(九月)权还建业,乃得朝觐。...加领幽州牧、假节。
《建康实录》:帝在武昌,诏屯京,知青、徐、汝、沛等军事。及帝下都建业,朝见,帝问其土人物。
★扬威将军、江夏太守、沙羡侯·孙奂
《孙奂传》:(黄武五年)拜扬威将军,封沙羡侯。
★偏将军、故鄣侯·朱才
《朱治传》:(朱治)黄武三年卒,在郡三十一年,年六十九。子才,素为校尉领兵,既嗣父爵,迁偏将军。
《朱然传》:(黄龙三年)叔父(朱)才卒,绩领其兵,随太常潘濬讨五溪,以胆力称。
★偏将军·周峻
《周瑜传》:瑜兄子峻,亦以瑜元功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
案《吴主传》:(黄龙元年)将吏皆进爵加赏。《周瑜传》:黄龙元年,(周胤)封都乡侯。裴注《江表传》:后权称尊号,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程普传》:权称尊号,追论普功,封子咨为亭侯。《黄盖传》: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孙权称帝大赏群臣,追论前人功勋。而又曰周瑜功劳之重。因此推测周峻或是黄龙元年为偏将军,故列于此。
★裨将军、鄱阳太守、关内侯·周鲂
《周鲂传》:(黄武七年)加裨将军,赐爵关内侯。
★裨将军、陵阳侯·周邵
《周泰传》:子邵以骑都尉领兵。(黄武元年)曹仁出濡须,战有功,(黄武七年)又从攻破曹休,进位裨将军,黄龙二年卒。弟承领兵袭侯。
★裨将军、沔中督、关内侯·张梁
《孙奂传》:(黄武五年)吴硕、张梁皆裨将军,赐爵关内侯。
《孙奂传》裴注《江表传》:(张梁)后稍以功进至沔中督。
★裨将军、关内侯·吴硕
《孙奂传》:(黄武五年)吴硕、张梁皆裨将军,赐爵关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