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吧 关注:126,478贴子:1,170,717

回复:“盏”于天地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发帖,莫名地被删了多次。实在看不出有何“明赶”之处,申诉也没有用。无语!


IP属地:福建123楼2021-09-25 07:45
回复

    薪尽火传推建盏
    ——记李家林先生
    陈崇勇
    4月17日上午,在去武夷悦酒店接待《建盏百家》外地编委的路上,碰到由公子陪同的李家林先生迎面走来,他腰悬尿袋,脸色黝黑,我停下问候。他说马上要去延平区市立医院检查,不能参加下午的编委会了。
    我们握手后匆匆而别,没想到这会是最后的一面。


    IP属地:福建124楼2021-09-26 07:24
    回复
      认识家李家林先生应该有二十多年了,但真正与他有较深入的交往是在近几年,缘于建盏。
      2016年秋,他发来3万多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建窑建盏的前世今生》,拜读之后,我对建窑建盏的前世今生有了初步了解。

      2018年5月,我随省作协采风团到建阳采风,因在建盏园中看到一堆建盏残片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心理震撼,进而开始探索思考“建盏存在问题”。
      我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先生请教了好些与建盏相关的问题,他都耐心解答。
      先生还用纸袋装了两只迷你兔毫盏送给我把玩。
      年底将完成的《虚拟建州》初稿发给先生,请他批评指正。
      先生回复:“大作读毕,文彩橫溢,古往今来,纵横写意。……唯有一处值得商榷:言及‘金油滴’,这是全国非遗先进个人、轻工全国劳模黄美金在古盏就有金油滴基础上恢复创新产品,只是金色斑核比古盏大些。均是一次烧成。与他人人为二次加工有本质区别。故政府特地授予特别贡献奖。个见。”
      看得出来,先生在给我鼓励的同时,也指出了拙作的硬伤。


      IP属地:福建125楼2021-09-26 07:26
      回复

        去年3月,我到建阳云谷上班,4月要去采访一位建盏工匠,因为人生地疏,对建盏企业更不了解,就向李家林先生求助。他不仅提供要采访建盏工匠潘掌柜的文字资料,还亲自打车陪我去采访。
        在我磕磕绊绊的一个多小时采访结束后,他早已和潘掌柜从初识进展到称兄道弟。
        潘掌柜请吃晚饭,在夕阳西下的考亭路上,望着他们一老一少相谈甚欢的背影,我知道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IP属地:福建126楼2021-09-26 07:28
        回复
          作为建阳乃至闽北的“名记”,李家林先生的创作颇丰,出版了多部文集。
          到了晚年时,他把主要的时间精力重点放在对建窑建盏文化的挖掘、整理,宣传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而作为一个中华文化的爱好者,我到建阳,关注第一件与传统文化密切关联的器物就是建盏。
          我从建盏这样地域性文化遗存的恢复,如何融入中华文化整体恢复的角度来尝试探索思考,并开始着手创作《“盏”于天地间》系列,得到先生的赞许。
          可以说,我们在对“建盏文化生态形成”的关注上,有一种默契,是一种隐约的文脉传承与接力。


          IP属地:福建127楼2021-09-26 07:31
          回复
            在4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段里,李家林以新闻记者特有的敏感,长期关注着建窑建盏这份建阳厚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动向。先生是在场者、见证者,更是宣传者。
            通过先生的眼光与文字这个特殊角度来了解现代建盏文化生态形成的过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对照《建窑建盏的前世今生》一文,以及与先生闲聊时谈到的有关建盏的故事,我将手头能够找到相关的资料都摆在一起浏览(包括他赠送给我的《武夷笔踪》《美丽建阳》《历代名人题咏建窑建盏诗词赏析》等书籍),大致梳理出有关现代建盏文化生态形成的粗略线条:


            IP属地:福建128楼2021-09-26 07:32
            回复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李家林在水吉的池中学校教书时,每天傍晚护送池中、后井、南山的学生回家,都得途经建窑最大的遗址——芦花坪。那时,真还没想到这就是八百多年前最为兴盛的宋代建窑窑场。家访学生家中,随时可见当地百姓家家都有此黑不溜秋的黑盏、黑碗用来盛茶或作鸡鸭喂食盆……
              可以想见在当时,整个建阳甚至是国内,对建窑建盏的存在都处在一种“懵懂无知”的状态。
              而在东邻日本,传承于中国的茶道千年未断,携传于中国的“天目盏”价值千金。
              他们对建盏的重视以及到建盏故乡水吉的“寻根”行为等刺激了国人,于是才有了1979年9月,福建省科委拨出专款,成立仿制建窑宋瓷“建盏”兔毫釉科研小组之事。


              IP属地:福建129楼2021-09-26 07:34
              回复
                李家林和长期从事建窑遗址考古挖掘工作的福建省博物馆研究员林忠干熟识(与林妻子是同事),经常在一起交谈考古挖掘建窑的一些情况。
                得知早在20世纪初,日本人山本由定找到建窑的窑址并作了详细的考察,由此揭开了建窑神秘的面纱。
                30年代,美国人詹姆士·马歇尔·普拉玛寻遍建窑遗址,挖出了不少残碗、垫饼以及带有各种不同样式花纹的残片,出版了《建盏研究》,成为西方第一个发现建盏真实来源的人。
                1960年、1977年,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与福建省博物馆还有建阳县(今建阳市)文化馆等单位联合在芦花坪窑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
                1989——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馆和建阳市博物馆联合对大路后门、营长乾和庵尾山窑址进行了大规模科学发掘。基本摸清建窑发展的历史脉络,并为全面、系统地了解、研究建盏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2007年4月,“南海一号”沉船从广东阳江一带打捞出水的文物中发现了大量的黑釉建盏。
                看到这则新闻,敏感的李家林立即就建窑黑釉瓷为何会出现在“南海一号”沉船的问题?电话采访了新华社海南分社记者周慧敏,后又采访原中国陶瓷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历史系叶文程教授。并作专题报道……


                IP属地:福建130楼2021-09-26 07:36
                回复
                  1981年5月7日—10日,福建省科委邀请北京故宫博物院、轻工部陶瓷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三十多个单位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对仿古建盏产品进行鉴定。
                  刚走上新闻岗位的李家林,采访过多位前来参加鉴定会的专家、教授。
                  亲眼目睹来自浙大资深教授邓白先生捋着花白胡须,吟读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建安瓮碗鹧鸪斑,谷帘水与月共色”和清代诗人蒋蘅的“或有点点鹧鸪斑,亦有毵毵兔毫茁”诗句的情景。
                  老先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建盏烧制技艺”失而复得表现出的那种喜悦之情感染了李家林,从此他对有关建盏的信息都特别留心。
                  多年以后,在建盏一条街“潭艺轩”建盏店,李家林还采访过曾经是他的学生,后来参与建盏攻关的何华,对1979年成立仿制建窑宋瓷“建盏”兔毫釉科研小组的攻关细节,如谁负责搜集釉水、谁负责拉坯等都有了较全面细致的了解。


                  IP属地:福建131楼2021-09-26 07:39
                  回复
                    仿古兔毫斑建盏虽然烧制成功,但生不逢时,市场冷清,项目组被迫解散。
                    然而,真正热爱建盏的人并没有放弃。黑釉瓷器研究员李达先生开始着手进行仿制建盏的试验,1996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和中国硅酸监学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分别载文高度评价李达先生研究成果,2003年李达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建窑宋瓷“建盏”兔毫釉恢复科研小组成员孙建兴与妻子栗云在南平陶瓷厂仿制出第一批兔毫盏。1991年夏,领头创办起闽北首家民营科研机构——福建南平星辰天目陶瓷研究所。孙建兴是目前为止,建盏烧制技艺唯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阳的有识之士认识到黑釉瓷器恢复、开发的价值,再三呼吁。
                    自2012年起,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恢复、传承建盏文化产业的正式文件和优惠举措。
                    目前,南平市已有注册建盏企业4千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各级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20名。
                    而这其中,李家林先生采访过的传承人就有很多:如“建盏”母女传承人——阙梅娇、肖艳,“建盏”父子传承人——黄美金、黄文勇,“建盏”柴烧传承人——许家有、孙福昆等等……
                    2016年,李家林曾发出感慨,虽然如今的建盏烧制技艺大都被攻克,但标志着建盏最高境界的曜变斑建盏,却始终未见其身影,是何原因?
                    为此,他专门采访了数名资深的陶瓷专家。有专家认为,对于曜变建盏的仿制是在挑战最高的瓷器技艺。
                    但从目前作品图片可以看出,仿制的曜变建盏在形上已经和宋代的曜变建盏非常相似,但经过2次挂釉刻意形成的曜变斑纹,虽有彩色光晕,但古板无神……
                    …………


                    IP属地:福建132楼2021-09-26 08:00
                    回复


                      从先生送的几本早期著作中,我只在《武夷笔踪》中查到了一篇1987年发表在《经济参考》上,标题为《“忽惊午盏兔毫斑”——黑釉瓷“建盏”兴衰记》的文章(该文以日本友人到建阳购买仿古黑釉建盏开始,介绍了宋代建盏与日本“天目釉”盏的关系,再说到宋代曾经的“点茶、斗茶”辉煌,最后以“仿古与创新建盏”结束。文章只有两三千字,很短)。颇有些意外。
                      我想,媒体人,也是参与构成现代建盏文化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见证、宣传了建盏从历史考古发掘,到组建实验团队重新试烧;从个体工匠的零星烧制,到建盏企业遍地开花的整个过程。
                      李家林先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能够将先生有关建窑建盏的文字(包括笔记)都收集起来,编成一本册子,应该很有参考价值,从中可以解读出很多有关建盏文化的信息。


                      IP属地:福建133楼2021-09-26 08:03
                      回复

                        李家林先生还对宋代的点茶、建盏文化进行研究。
                        曾用心地收集整理出版《历代名人题咏建窑建盏诗词赏析》。
                        他说,纵观陶瓷史,古往今来,唯一能博得包括宋徽宗皇帝在内的历代众多的名臣、鸿儒、诗词泰斗级人士以诗词齐赞的一种瓷器,就是建窑建盏。


                        IP属地:福建134楼2021-09-26 08:04
                        收起回复
                          记得有一天,我在建盏一条街闲逛,潭阳七贤雕像的正对面,就是建盏一条街交易老盏残片的地方。
                          潭阳七贤那些人与这些残片几乎同处一个时代,又在建阳本地,近水楼台,他们对建盏的态度会是怎样的呢?
                          当时我就揣测着。
                          现在从李家林先生的《历代名人题咏建窑建盏诗词赏析》中的诗词作者名单上看,潭阳七贤中竟没有一人为点茶、建盏题诗,与前朝文人苏轼、黄庭坚的热情讴歌很不相同。
                          (点茶文化的兴盛在北宋,建盏烧制技艺的是高峰期在南宋,这其中有错位)。
                          是国破家亡偏安一隅之隐痛?抑或理学内敛求道之缘由?
                          文人墨客对点茶、建盏态度的改变,应该与建盏烧制的兴衰有直接关系。
                          ……等等,值得做深入细致研究。


                          IP属地:福建135楼2021-09-26 08:09
                          回复



                            合上《历代名人题咏建窑建盏诗词赏析》的封面,我陷入沉思。
                            在续接“建盏、点茶文化”的这条文脉上,我能做些什么呢?
                            薪尽火传的道理不难明白。
                            而在盘根错节的现实利益之上,更需要有形而上的文化之道存在,向下俯视才能厘清纷繁复杂的建盏文化现象。
                            对此,我虽心存一片光明,但也常常感到难于措手。


                            IP属地:福建136楼2021-09-26 08:12
                            回复

                              链接发不上来?


                              IP属地:福建141楼2021-09-27 07: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