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吧 关注:450,458贴子:2,858,767

回复:穿越极限!本田CB400X西藏-新疆7000KM探险之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进藏已经十余日,在经历杂多线、川藏中线后,我们驾驶本田CB400X来到了藏北高原的腹地。
旅程的前方是萨普神山,一场梦一般的秘境探索。
本田CB400X抵达萨普神山
01
在普宗沟的深处,一处旷世绝美的冰川神山横卧于圣湖之上。千百年来,它藏在苯教信徒虔诚的仰望中,藏在神秘传说的朦胧意境里。直到近几年,萨普才渐渐为人所知。
自它名声鹊起,亲临其下的人们毫不吝惜溢美之词:绝世秘境、雪山深处的伊甸园、冰峰桃花源……它不是藏区八大神山,却有如“黄山归来不看岳”般的气场。

我从未去过萨普,在道听途说的旅行经历里,它代表了某种极致——地理的极致和路途的极致。人们总喜欢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来形容极致景观,而萨普则是此类形容的天花板。
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一定不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处几乎呈等边三角形的冰川神山。萨普的存在超越了人类对山峰的想象,它如此完美,如此出人意料,似是造物主丢落人间的数学模型。

前往萨普之路,对摩托车而言,亦是一种极致的旅行体验。
穿越数十公里的乱石路面,连续涉水路、疯狂炮弹坑;翻越海拔5000米的高坡,在高低落差极大且没有护栏的悬崖上行驶。数小时的艰难跋涉后,萨普的壮景是对抵达最好的奖励。


IP属地:福建33楼2021-08-28 16:53
回复
    进入萨普之路
    夏季冰雪融化,连续的涉水路段是进入萨普的前戏。大块的石头潜伏在水底,前轮压到便会打滑,老司机用别致的姿态维护最后的尊严。河水漫过路面,需要从容自信,需要直面可能摔倒在水中的尴尬。
    对于CB400X来说,过这种级别的涉水路并无通过性的问题,但需要注意防止底盘被石头砸中。

    绕行水坑的少年在草地上轰着油门,就在他与轮胎的摩擦力搏斗之际,萨普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不远处。
    这让我想起了拉萨的羊卓雍措,无数弯道遮挡之后,突然在一个毫不起眼的拐角看见湛蓝无边的湖泊。
    03

    抵达冰川湖边,牦牛和经幡若无其事,这里距离萨普山脚仍有一段路程。再往前是一段危险的悬崖路,大多数底盘低、两驱车的自驾游客到这里便止步了。

    长焦镜头下的萨普冰川,那些黑色并非污染物,而是冰川移动过程中露出的泥石。

    萨普神山是群峰的称谓,其中最出名的是这座几乎等边三角形的山峰。在西藏,每一座神山圣湖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萨普神山也不例外。
    在苯教(西藏原始宗教)的传说中,萨普群峰是家族化的构成,包括:萨普主峰(男主人),萨普的妻子,萨普的长子,萨普的小儿子,萨普的女儿,以及萨普的妻子外遇生下的私生子。

    如此有血有肉的命名方式,为原本冰冷的神山赋予了人间烟火和爱恨情仇。


    IP属地:福建35楼2021-08-28 16:54
    回复

      继续翻越一段土路悬崖后天色已晚,山坡处有一家藏族开的格桑客栈。这儿海拔4880米,距离萨普山脚已经很近了。夜晚是星空的舞台,凌晨时分等一场灿烂银河。

      恰逢极佳天气,高原上的星空分外璀璨,浩瀚银河之下,机车在高原的寒风中似乎随时一跃而出。
      第二天正午阳光普照,萨普更显俊俏。




      一群藏族朋友来萨普过林卡(郊游野餐),从小骑摩托车穿梭于高原山坡的他们,见到CB400X后按捺不住,纷纷试骑、拍照。


      藏族朋友过林卡


      IP属地:福建36楼2021-08-28 16:56
      回复
        藏族朋友试驾CB400X


        CB400X-藏族女性摄影


        IP属地:福建37楼2021-08-28 16:57
        回复
          04

          每一次进藏都会看到许多壮丽的山峰,巍峨之巅披上银装,雄壮是冈仁波齐的姿态,七武士是达果雪山的阵势。而萨普,是一连串的冰川故事,是地理所能呈现的极致几何美学。

          骑士无疑是山的赞叹者,车轮滚动在高原之上,远处的雪山一路陪伴。头盔里的嘴唇舔舐魔术头巾的湿咸,墨片后的双眼瞥见惊鸿,总在风云变幻之际,念起辛弃疾的那一句: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出于对地理探索的热爱,执于不留遗憾的旅行态度。人们跋涉千里,只为再次见到你。《追风筝的人》里,兔唇少年哈桑为了赢得阿米尔的笑脸屡次遭到侮辱 ,但是他心甘情愿,就像他一直所说的:“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萨普,我愿为你千千万万遍。

          CB400X穿越极限之旅的下一站,我们将前往苯教发源地文部南村、圣湖当惹雍错。


          IP属地:福建38楼2021-08-28 16:57
          回复
            CB400X骑行在藏北高原的失落之湖——当惹雍措
            不走寻常路,风光在险峰。本田CB400X穿越极限之旅,7000KM西藏-新疆浪迹高原。

            在藏语中,湖的发音为cuò ,直译汉语为“措”或“错”。
            每一个把西藏当做梦想之地的人,一定会在高原穿行中路过某个蓝宝石般的措。世界第三极的美到窒息,神山与圣湖的神秘传说,让“措”成为藏地秘境最鲜明的符号之一。

            ©藏北高原卫星地图
            打开卫星地图,藏北高原上各种措星罗棋布、连成一片,在羌塘草原上形成“一措再措”的地理盛景。 在西藏,只有三个湖泊能被称作“雍措”,分别是羊卓雍措、玛旁雍措和当惹雍措。雍措在藏语中是对湖泊更高规格的称谓,意为碧玉般的湖。当惹雍措之美,仅从其名称便可肆意遐想,它是藏在更深处的无限惊奇。

            ©当惹雍措
            在西藏,大概有以下几种元素能够触动旅行者的情绪:雪山、湖泊、宗教、遗迹、村落、藏文化。单个元素很难彻底打动人,美如羊卓雍措也不过只是一场视觉盛宴。
            但同时拥有数种元素的地方,或许能达到“立刻让人五体投地”的效果。当惹雍措就是这样的地方,你所能期待的藏区体验,都在这里集中呈现。


            IP属地:福建44楼2021-09-02 09:48
            回复
              当惹雍措-环湖骑行
              湖与信仰

              在藏北高原连续骑行数日后,我们从尼玛县出发往南百余公里前往当惹雍措。高原上风云莫测,一路经历暴雨和冰雹的洗礼。

              西藏的雨和内地不同,一片黑色的云层之下必是大雨倾盆,穿过去之后却又阳光普照。

              ©当穷措


              IP属地:福建45楼2021-09-02 09:48
              回复
                终于,当惹雍措露出了一角。
                4头藏野驴轻快路过,用粗沉的鸣叫告诉我,它们才是圣湖的情人。

                ©当惹雍措湖畔

                ©当惹雍措湖畔
                驶向西藏最深的湖,那一片深邃的蔚蓝多么像梦中的场景。呼吸着稀薄的空气不禁感叹,自然界怎么会有如此纯粹的蓝,如此壮阔的美。

                骑行在当惹雍措湖畔,想起流传在藏北羌塘草原上的一曲古歌:
                辽阔的羌塘草原啊,
                在你不熟悉它的时候,
                它是如此那般的荒凉,
                当你熟悉它的时候,
                它就变成了你可爱的家乡。


                IP属地:福建47楼2021-09-02 09:49
                回复
                  起初见到这段歌词,我无法理解那一句“可爱的家乡”。从数千公里之外来到这里,故土渐行渐远,荒凉的藏北怎么会变成家乡呢?
                  可见到了当惹雍措,阳光正好、岁月静止,人们忘记了远行只想停留,只想呆在她的身边。或许那个能让你留下的地方,就是故乡。

                  仅是湖泊本身,就已经使造访者空灵到忘乎所以。围绕当惹雍措,还散布着诸多藏地元素,它们合起伙来俘获游子的心。
                  达果雪山

                  ©达果雪山
                  当雪山与圣湖同框,你会更加庆幸天地之间的造化。当惹雍措的远处是一排雪山——达果雪山。作为古象雄文明的神山,鳞次栉比的七座主峰被誉为七武士。
                  在黑泽明的电影《七武士》里,每一位武士都各具性格,遗失的传说里达果雪山的七峰或许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IP属地:福建48楼2021-09-02 09:50
                  回复
                    象雄遗迹

                    ©象雄遗迹
                    其实我第一次听说当惹雍措时,更多的感受是压抑的震撼,身处内地却像是身在高原上一般感到呼吸困难。它在神秘中带着一丝恐惧,好似恍惚间瞥见祭祀坛后藏着一头猛兽。
                    因为它承载的不仅是836平方公里的幽蓝,还有青藏高原最古老文明——象雄的兴起与衰落。 在吐蕃崛起之前,象雄统治着青藏高原的大片土地。文字、语言、城镇、建筑,文明延续了数千年。而当惹雍措湖畔,正是古象雄王朝的核心地区。公元7世纪,象雄古国为吐蕃所灭,但其苯教文明却至今延续在湖边的文布南村。

                    ©穷宗-象雄遗迹
                    未去之前,我以为会见到一处和古格王朝遗迹相似的建筑废墟群,遗迹之中会有斑驳的历史和文明演变的蛛丝马迹。
                    但实际上,穷宗地区只留下一处难以辨认的遗迹,或者称之为土堆更为贴近现实。象雄的实体几乎从高原上消失了,但它曾信奉的苯教文化依然在湖畔延续。

                    ©苯教修行者
                    象雄遗迹旁有一座苯教寺庙,这是一位苯教女性修行者,服饰与藏传佛教中的觉姆不同。

                    ©苯教修行者

                    ©苯教修行者

                    ©苯教信徒
                    象雄遗迹附近信奉苯教的藏族,装扮和形态更为朴素传统。


                    IP属地:福建49楼2021-09-02 09:50
                    回复
                      文布南村

                      ©文布南村的苯教建筑
                      象雄遗迹用最后的土石展示着古老文明的痕迹,当惹雍措湖畔的文布南村,则是古高原文明延续至今的活生生的图腾。

                      文布南村是西藏苯教文化的发源地,在公元5-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之后,苯教渐渐式微乃至边缘化。但时至今日,文布南村的村民们清一色都是苯教信徒。

                      ©文布南村,信奉苯教的藏族女性

                      ©文布南村,苯教雕刻手艺人和他的徒弟
                      佛教盛行于西藏的绝大部分区域,来到文布南村,则可以感受藏地原始宗教的氛围。这青藏高原最初的信仰,在广袤的土地仅余一个角落,一处遗迹。

                      湖畔的高地上矗立着苯教建筑,湖水蔚蓝沉默,云层拥抱孤寂的山峦。象雄文明崛起于高原、盛极千年,为吐蕃所灭、亡国难复,却在文布南村,在当惹雍措湖畔留有最后的一点星火,将古老的文明记忆点燃。
                      这里的人们、神山、圣湖、建筑依然保持着古文明的风格,这些元素使人产生极大的情绪触动,一股难掩的失落忽然涌上心头。
                      或许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伴随着失落,无论延续抑或失去。


                      IP属地:福建50楼2021-09-02 09:51
                      回复
                        骑行喀喇昆仑公路,CB400X闯入帕米尔高原秘境

                        不走寻常路,风光在险峰。本田CB400X穿越极限之旅,7000KM西藏-新疆浪迹高原。
                        从西藏阿里沿G219新藏线骑行1800余公里后,我们终于进入了新疆。旅途的前方是帕米尔高原,中国国土的最西端。
                        从喀什出发前往塔什库尔干县,我们驾驶本田CB400X沿着喀喇昆仑公路(KKH)骑行。


                        IP属地:福建53楼2021-09-17 16:41
                        回复
                          视频:本田CB400X骑行喀喇昆仑公路(KKH)

                          ©喀喇昆仑公路 Karakoram Highway
                          喀喇昆仑公路(Karakoram Highway)是一条壮观至极的国际公路,将帕米尔高原的雄奇险峻与秘境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亦是一条用生命堆起来的友谊之路,世界十大险峻公路之一。
                          险峻的友谊之路
                          喀喇昆仑公路起点为中国新疆喀什,终点巴基斯坦的塔科特,全长1032公里。在中国境内延绵416公里,直抵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

                          ©印巴战争纪录片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快结束时,为了进一步巩固防御同盟,中国和巴基斯坦签订了共同建设喀喇昆仑公路的协议。从冷战时期直至今日,它依然是中巴两国最重要的陆上纽带。


                          IP属地:福建54楼2021-09-17 16:42
                          回复
                            ©中巴边境地貌
                            喀喇昆仑公路穿过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和克什米尔地区,地质情况极为复杂。雪崩、山体滑坡、落石、塌方、积雪、积冰、地震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

                            ©中巴友谊公路
                            中国先后派出2.2万名工程技术人员及筑路工人,巴方派出6000余人。修建公路期间,中巴双方共约810人献出了生命,几乎相当于每公里公路是用一条人命换来的。

                            因修建难度之大,喀喇昆仑工作被称为世界十大险峻公路之一。多年来,喀喇昆仑公路经过了数次翻修,如今我们骑行在刚重建通车不久的新路上。

                            ©俯瞰喀喇昆仑公路


                            IP属地:福建55楼2021-09-17 16:42
                            回复
                              ©本田CB400X 喀喇昆仑公路

                              ©本田CB400X 喀喇昆仑公路
                              地质景观走廊
                              喀喇昆仑公路海拔最低处的巴基斯坦塔科特仅460米,最高处为红其拉甫口岸,高达4733米。一千余公里路段,海拔落差超过4000米,公路沿线的地貌变化多端,不断切换。

                              ©喀什-塔什库尔干
                              从喀什出发往南前往塔什库尔干,行程的前一百公里是一段低海拔路段。在即将进入帕米尔高原之前,河谷附近出现了大片的丹霞地貌。
                              这是喜马拉雅山脉在第三纪晚期(距今约2300万年)造山运动的结果,可以通俗理解为:地表下红色的岩层抬升之后,经过风化、流水侵蚀,形成孤立裸露的赤色山岩。


                              IP属地:福建56楼2021-09-17 16: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