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吧 关注:25,058贴子:358,358

回复:邓艾早期经历:夏侯玄对于邓艾有知遇之恩不下于司马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基:大将军曹爽请为从事中郎,出为安丰太守。郡接吴寇,明设防备,敌不敢犯。加讨寇将军。以疾征还,起家为河南尹,未拜,爽伏诛,基尝为爽官属,随例罢。其年为尚书,出为荆州刺史,加扬烈将军。
安丰太守,讨寇将军——荆州刺史,加扬烈将军
毌丘俭:左将军,假节监豫州诸军事,领豫州刺史
文钦:复遣还庐江,加冠军将军,贵宠逾前。曹爽诛后,进钦为前将军以安其心,后代诸葛诞为扬州刺史。
庐江太守——前将军
诸葛诞: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 -----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


IP属地:山东16楼2024-04-26 09:19
回复
    249年官职 杀曹爽后官职
    夏侯霸 讨蜀护军,右将军 投降蜀汉
    南阳何晏 尚书,典选举 被杀
    南阳邓飏 尚书 被杀
    南阳李胜 河南尹 被杀
    沛国桓范 大司农 被杀
    东平毕轨 司隶校尉 被杀
    【南阳邓艾】 南安太守 加讨寇将军 骄横被杀
    许允 侍中 尚书 举事被杀
    陈泰 尚书 雍州刺史 保皇气死
    夏侯玄 征西将军都督雍凉 大鸿胪 举事被杀
    王经 江夏太守 二州刺史 保皇被杀
    文钦 庐江太守 前将军 起兵被杀
    毌丘俭 幽州刺史 左将军,假节监豫州诸军事 起兵被杀
    诸葛诞 扬州刺史,昭武将军 未变 起兵被杀
    【石苞 】 东莱太守 琅邪太守
    【王基 】 安丰太守、讨寇将军 尚书
    石苞: 初为县吏,市长沛国赵元儒名知人,见苞,异之,因与结交。
    见吏部郎许允,求为小县。允谓苞曰;“卿是我辈人,当相引在朝廷,何欲小县乎?”苞还叹息,不意允之知己乃如此也。
    稍迁景帝中护军司马。宣帝闻苞好色薄行,以让景帝。帝答曰:“苞虽细行不足,而有经国才略。
    石苞是铁杆的司马部下,反曹爽。


    IP属地:山东17楼2024-04-26 11:11
    收起回复
      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长达7年的时间事迹记载为空,而邓艾其他职位事迹《邓艾传》皆记载详细,独此处记载为空,甚是怪异。邓艾自237年颍川郡上计吏进洛述职,被司马懿征为属吏,240年又提拔为尚书郎(不满2年)。读其传记,曹马之争(曹爽、司马懿)时期,皆以为司马懿慧眼识珠,独力提拔名将邓艾。
      实则不然,239年,曹爽辅政,任用南阳何晏为吏部尚书、南阳新野邓飏为五兵尚书,而邓艾籍贯南阳新野,且与邓飏或为近支,240年邓艾提拔为尚书郎,大概率即为何晏、邓飏引用同乡所致,任职期间,本传言邓艾《济河论》独被司马懿采纳,实则为曹爽与司马懿共同决议, 何晏、邓飏、邓艾共同执行。
      243年,夏侯玄(曹爽表兄弟)出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凉二州军事(2品),来年244年初,即和曹爽发动了骆谷之战,战败而还,遭到了时人的耻笑。此战由征西将军长史李胜谋划而出,且以司马昭为征蜀将军(3品,副夏侯玄,实则为曹爽的人质),因为李胜遭到了司马懿的忌恨。征西长史李胜籍贯南阳,五兵尚书南阳邓飏也在参战军中,大概率征西参军邓艾也参与此战,李胜、邓飏、邓艾3个南阳同乡共同谋划了此战,事后独司马昭被贬官为议郎(5品),而李胜迁荥阳太守、邓艾迁南安太守。
      249年,高平陵之变,洛阳的曹爽、何晏、邓飏、李胜(时任河南尹)皆被诛三族,夏侯玄被夺兵权,邓艾南安太守相对地位稍低,且远离中心,免于一难。司马父子对邓艾并不信任,迁延5年之后,才出任兖州刺史(非边境刺史)。直到255年,忠于曹魏的毌丘俭起兵反司马,派遣使者邀请邓艾一同起兵,却被邓艾率先斩杀使者,进兵合围毌丘俭,向司马昭表忠,由此进入升迁快车道,同年由4品刺史升为3品长水校尉、安西将军,次年击败姜维,又升为二品镇西将军。
      《邓艾传》多为传主隐晦黑历史,抹去邓艾与曹爽南阳乡党发动失败的骆谷之战即为典型一例子。
      不独有此,邓艾传言249年邓艾白水拒姜维,却抹杀掉247年姜维击败邓艾(随郭淮、夏侯霸一同被击败);
      本传只言邓艾建议迁出并州匈奴,却隐晦邓艾为了对抗姜维,不得不在陇右迁入数万鲜卑(本邓艾苟欲取一时之利,不 虑后患,使鲜卑数万散居人间,此必为害之势也)。
      本传只言 (艾为区种,以率将士,上下相感,莫不尽力),却隐晦邓艾忌克诡狭,矜能负才,虽长史司马,参佐牙门,答对失指,辄见骂辱。处身无礼,大失人心。
      本传只言 修治障塞,筑起城坞。吏民安全者,皆保艾所筑坞焉。却隐晦【又好施行事役,数劳众力。陇右甚患苦之,喜闻其祸,不肯为用】的事实。
      究其原因,是陈寿反对蜀汉屡次出兵北伐耗费人力财力,邓艾消灭蜀汉解放了他们,陈寿因此才得以著作《三国志》名扬天下,有充分的动机褒扬邓艾。


      IP属地:山东21楼2024-05-27 17:22
      收起回复
        (邓艾)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长达7年的时间事迹记载为空,甚是怪异。读其传记,曹马之争(曹爽、司马懿)时期,皆以为司马懿慧眼识珠,独力提拔名将邓艾。实则不然,239年,曹爽辅政,任用南阳何晏为吏部尚书、南阳新野邓飏为五兵尚书,而邓艾籍贯南阳新野,与邓飏或为近支,240年邓艾提拔为尚书郎,大概率即为何晏、邓飏引用同乡所致。
        243年,夏侯玄(曹爽表兄弟)出为征西将军(2品),来年244年初,即和曹爽(兵部尚书邓飏随军)发动了骆谷之战,战败而还,遭到了时人的耻笑。史载征西长史李胜谋划此战,且以司马昭为征蜀将军(3品,副夏侯玄,实则为曹爽的人质),因为李胜遭到了司马懿的忌恨。恰恰李胜籍贯南阳,与夏侯玄相厚,为其长史,南阳邓艾为其参军,关系自然不差,南阳人李胜、邓飏、邓艾共同谋划了此战,事后独司马昭被贬官为议郎(5品),而李胜迁荥阳太守、邓艾迁南安太守。
        249年,高平陵之变,洛阳的曹爽、何晏、邓飏、李胜(时任河南尹)皆被诛三族,夏侯玄被夺兵权,邓艾南安太守远离中心,免于一难。司马父子对邓艾并不信任,迁延5年之后,才出任兖州刺史。
        直到255年,忠于曹魏的毌丘俭起兵反司马,写了三封信给三个人:郭淮(曹真镇西长史)、诸葛诞(与夏侯玄、邓飏等相善)、邓艾(夏侯玄参军,与邓飏、李胜、何晏同乡),郭淮未接到信就病死了,诸葛诞两年后起兵失败被杀,而邓艾却率先斩杀使者,进兵合围毌丘俭,投靠司马昭,由此升迁加快,同年由4品刺史升为3品长水校尉、安西将军,次年又升为二品镇西将军。
        《邓艾传》多为传主隐晦黑历史,抹去邓艾与曹爽南阳乡党发动失败的骆谷之战即为典型一例。


        IP属地:山东22楼2024-06-11 16:28
        收起回复
          刘琰 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 废李严表:行【中军师】车骑将军都乡侯臣刘琰
          魏延 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
          邓芝 迁【前军师】前将军,领衮州刺史
          马忠 加忠【监军】奋威将军
          王平:拜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汉中。
          胡济:迁【中监军】前将军,督汉中,假节领兖州刺史,
          姜维:维还成都,为右【(中)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六年,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
          蜀汉将军兼任军师、监军十分常见,姜维迁镇西大将军时仍然兼任中监军(如同刘琰兼中军师),兴势之战时以监军之职,统率偏军在涪城,从此援救王平汉中诸军。


          IP属地:山东23楼2024-08-07 09:54
          回复
            “郑氏学”指的是郑玄的经学学派,且姜维认为“家本衣冠,不愿为将”,可见其家族早已不是单纯的武力豪族,已经开始转为经学家族。
            姜岐字子平,汉阳上邽人也。少失父,独以母兄居,治《书》、《易》、《春秋》,恬居守道,名重西州。延熹中,沛国桥玄为汉阳太守,召岐,欲以为功曹。——《高士传》
            汉阳就是天水,姜岐治《书》、《易》、《春秋》并以此成为名士也可作为佐证。
             


            IP属地:山东24楼2024-09-25 15:32
            回复
              仁贵退军大非川,吐蕃益兵四十万来战,王师大败。有诏原死,除名为庶人。
              七月甲戌,薛仁贵及吐蕃战于大非川,败绩。闰九月甲寅,姜恪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以伐吐蕃。
              左相宣威沙漠 右相驰誉丹青


              IP属地:山东25楼2024-09-25 15:48
              回复
                一、经学世家:
                天水旧有姜、阎、任、赵四姓,常推於郡中。——《魏略》
                姜维字伯约,郡欲表维以为将。维家本衣冠,不愿为将,郡因表拜郎中。——《太平御览·卷二百一十五·职官部十三·总叙尚书郎》《魏略》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市财政局、审计局局长),州辟为从事(省厅厅长)。历蜀汉护军、中监军、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录尚书事。——《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来忠,亦博览经学,与尚书向充等并能协赞大将军姜维。维善之,以为参军。——《三国志.蜀书.来敏传》
                陈寿,初应州命,卫将军(姜维)主簿,著《三国志》。——《华阳国志》
                李宓,州辟从事,尚书郎,大将军(姜维)主簿 著《陈情表》。——《华阳国志》
                亮与留府长史张裔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芝性骄傲,於时人少所敬贵,唯器异姜维云。——《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二、年少封侯(亭侯—乡侯—县候)
                234年: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杨仪、费祎希更军事,姜维统诸军)——《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延大怒,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追斩之。——《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姜维)。——《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司马懿)者,宣王乃退,不敢逼。於是仪结陈而去。——《汉晋春秋》
                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县候),时年三十二。——《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三、击破司马昭、邓艾
                244年:
                五年,夏侯玄伐蜀,淮督诸军为前锋。淮度势不利,辄拔军出,故不大败。——《三国志.魏书.郭淮传》
                (邓艾)出参征西(夏侯玄)军事,迁南安太守。——《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五年春正月,监军姜维督偏军,自汉中还屯涪县。——《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如平本策。——《三国志.蜀书.王平传》
                大将军曹爽之伐蜀也,以帝(司马昭)为征蜀将军,副夏侯玄出骆谷,次于兴势。蜀将王林夜袭帝营,帝坚卧不动。爽等引旋,蜀果驰兵趣三岭,争险乃得过。遂还,(贬)拜议郎。——《晋书.文帝记》
                四、羌胡报仇、俘获国舅
                247年:
                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於洮西。——《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维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等(南安太守邓艾)战,克之。——《华阳国志》
                十年,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卫将军维徙之繁县。——《华阳国志》
                昔岁及此年(271年),药兰泥、白虎文秦凉杀刺史胡烈、牵弘,遣田璋讨泥。——《宋书.天文志第二十三》
                250年:
                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傅子》
                十三年,姜维复出西平,不克而还。(西平郭脩,曹魏郭太后族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脩字孝先,素有业行,著名西州。姜维劫之,脩不为屈。——《魏氏春秋》
                后岁首(253年),祎持节行酒,郭脩以马鞭中小刀刺祎,祎数日薨。——《太平御览.汉表传》
                五、千里增援
                254年:
                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间、狄道、临洮三县民还。——《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姜维寇陇右。时安东将军司马文王镇许昌,徵还击维(魏郭淮、陈泰战事不利,司马昭千里增援)——《魏氏春秋》
                魏嘉平五年,月晕犯钺,兵起,九月车骑将军郭准上言,姜维等攻陇西,斩首万余人,积十月应。——《开元占经》
                六、壮士断腕(成语出处)
                255年:
                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会值洮西之役,官兵失利, 刺史王经困于围城之中。当尔之时,二州危惧,陇右懔懔,几非国家之有也。——《晋书.段灼传》
                众议以经奔北,城不足自固,维若断凉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据关、陇之险,敢能没经军而屠陇右。——《三国志.魏书.陈泰传》
                邓艾:"王经精卒破衄於西,贼众大盛,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今陇右之害,过於蝮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谓。姜维之兵,是所辟之锋。——《三国志.魏书.陈泰传》
                陈泰:诚非轻军远入,维之诡谋仓卒所办。——《三国志.魏书.陈泰传》
                经叹曰:“粮不至旬,向不应机,举城屠裂,覆丧一州矣。”——《三国志.魏书.陈泰传》
                冬十月,诏曰:"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乃令蜀贼陆梁边陲。洮西之战,至取负败,将士死亡,计以万数,或没命战场,冤魂不反,或牵掣虏手,流离异域。——《三国志.魏书.三少帝记》
                邓艾曰:"彼上下相习,五兵犀利,我将易兵新,器杖未复。彼以船行,吾以陆军,劳逸不同。贼有黠数,其来必矣。"——《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甘露元年诏曰:"逆贼姜维连年狡黠,民夷骚动,西土不宁。"——《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姜维屡寇边,陇上为荒芜。文皇愍斯民,历世受罪辜。——《晋曲.惟庸蜀》
                七、兵向长安
                258年:
                维欲乘虚向秦川,复率数万人出骆谷,径至沈岭。时长城积谷甚多而守兵乃少,闻维方到,众皆惶惧。魏大将军司马望拒之,邓艾亦自陇右,皆军于长城。维前住芒水,皆倚山为营。望、艾傍渭坚围,维数下挑战,望、艾不应。——《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骆谷关 在盩厔县西南一百二十里。蜀将姜维出骆谷,围长安,即此。——《陕西通志》
                甘露三年蜀将姜维出骆谷围长安即此谷道也。——《长安志》
                八、谏杀宦竖
                262年:
                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多技艺,挟数术,费祎甚异之,故超继允内侍。大将军姜维虽班在祗上,常率众在外,希亲朝政。祗上承主指,下接阉竖,深见信爱,权重於维。———《三国志.蜀书.陈祗传》
                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后主敕皓诣维陈谢。维说皓求沓中种麦,以避内逼耳。——《华阳国志》
                九、料事如神
                263年:
                司马昭屡姜维数为寇,官骑路遗求为刺客入蜀。———《晋书.文帝记》
                司马昭谋伐蜀,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帝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晋书.文帝记》
                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从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后。诸葛绪闻之,卻还三十里。维入北道三十馀里,闻绪军卻,寻还,从桥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维遂东引,还守剑阁。——《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锺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会攻乐城,不能克,闻关口已下,长驱而前。维不答书,列营守险。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而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傍入,遂破诸葛瞻於绵竹。后主请降於艾,艾前据成都。维等初闻瞻破,引军由广汉、郪道以审虚实。寻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诣会於涪军前,将士咸怒,拔刀砍石。——《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方邓艾以万人入江由之危险,锺会以二十万众留剑阁而不得进,三军之士已饥,艾虽战胜克将,使刘禅数日不降,则二将之军难以反矣。故功业如此之难也。——《袁子》
                十、无出维右
                会厚待维等,皆权还其印号节盖。会与维出则同轝,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如观(钟会)武库森森,但见矛戟在前——《世说新语》
                看见钟会就像观看武库一样,里面充满了各种矛戟等武器在前,象征着他的才能和威严
                预在内七年,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晋书.杜预传》
                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世说新语》
                评价夏侯玄容貌光彩照人如同怀抱着日月
                景王欲诛夏侯玄,意未决,间问安王孚云:“己才足以制之不?”孚云:“昔赵俨葬儿,汝来,半坐迎之。泰初后至,一坐悉起;以此方之,恐汝不如。”乃杀之。——《语林》
                公休:诞麾下数百人,坐不降见斩,皆曰:“为诸葛公死,不恨。”其得人心如此。——《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
                诞麾下数百人拱手为列,每斩一人,辄降之,竟不变,至尽,时人比之田横。——《晋记》
                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会与维书曰:"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三国志.蜀书.姜维传》时征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世语》
                十一、武力超群
                264年:
                燕精兵万余,骑数千匹。布常御良马,号曰赤菟,能驰城飞堑,与其健将成廉、魏越等数十骑驰突燕阵,一日或至三四,皆斩首而出。连战十余日,遂破燕军。——《后汉书.吕布传》
                吕布每次斩首的数量是很少的,甚至可能就一两个,但给敌人造成了很强的震慑效果。以上案例都说明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纯粹靠兵刃交战斩杀有反抗意志的敌人是一件很难的事。
                贼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馀矛摧。左右死伤者略尽。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韦双挟两贼击杀之,馀贼不敢前。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三国志.典韦传》
                连壮年典韦这号猛人战死前明确记录的只有两人+数人。会惊,谓维曰:"兵来似欲作恶,当云何?"维曰:"但当击之耳。"会遣兵悉杀所闭诸牙门郡守,内人共举机以柱门,兵斫门,不能破。斯须,门外倚梯登城,或烧城屋,蚁附乱进,矢下如雨,牙门、郡守各缘屋出,与其卒兵相得。姜维率会左右战,手杀五六人,众既格斩维,争赴杀会。维时年六十三,将士死者数百人。——《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姜维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还能手杀五六人,说明其武艺相当不错,即使算不上猛将,也肯定是个高手。更何况姜维此时已经六十多岁,这样的表现已经相当厉害,如果是在野外交战,且姜维有坐骑的话,恐怕有机会率领部下完成突围。
                十二、后盛于唐
                668年:
                蜀大将军平襄侯(姜)维,裔孙明,世居上邽(天水)。明,后魏衮州刺史。明子远,后周荆秦二州刺史。远子宝谊,左武卫大将军。宝谊子恪,唐高宗时左相。——《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甲戌,姜恪检校左相,司平太常伯阎立本守右相。———《新唐书·本纪第三·高宗》
                仁贵退军大非川,吐蕃益兵四十万来战,王师大败。有诏原死,除名为庶人。——《新唐书.薛仁贵传》
                七月甲戌,薛仁贵及吐蕃战于大非川,败绩。闰九月甲寅,姜恪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以伐吐蕃。———《新唐书·本纪第三·高宗》


                IP属地:山东26楼2024-09-26 11:22
                回复
                  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迁汝南太守,至则寻求昔所厚己吏父。
                  文帝初,乃使豫持节护乌丸校尉,【为校尉九年】,其御夷狄。
                  事业未究,而幽州刺史王雄支党欲令雄领乌丸校尉,毁豫乱边。遂转豫为【汝南太守】,加殄夷将军。正始初,迁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
                  大约在230年—239年,田豫任汝南太守,豫州刺史是王陵。
                  邓艾担任汝南上计吏时候的太守是田豫。


                  IP属地:山东27楼2024-11-04 14:41
                  回复
                    《晋书·乐广传》:乐广,字彦辅,南阳淯阳人也。父方,参魏【征西将军夏侯玄军事】。
                    《三国志·邓艾传》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
                    父方,参魏征西将军夏侯玄军事。广时年八岁,玄常见广在路,因呼与语,还谓方曰:“向见广神姿朗彻,当为名士。卿家虽贫,可令专学,必能兴卿门户也。”方早卒。广孤贫,侨居山阳,寒素为业,人无知者。性冲约,有远识,寡嗜欲,与物无竞。尤善谈论,每以约言析理,以厌人之心,其所不知,默如也。裴楷尝引广共谈,自夕申旦,雅相钦挹,叹曰:“我所不如也。”王戎为荆州刺史,闻广为夏侯玄所尝,乃举为秀才。楷又荐广于贾充,遂辟太尉掾,转太子舍人。
                    出补元城令,迁中书侍郎,转太子中庶子,累迁侍中、河南尹。迁吏部尚书左仆射,后东安王繇当为仆射,转广为右仆射,领吏部,代王戎为【尚书令】,始戎荐广,而终践其位,时人美之。
                    《世语》:先是以艾孙朗为丹水令,由此迁为定陵令。次孙千秋有时望,【光禄大夫王戎辟为掾】。永嘉中,朗为新都太守,未之官,在襄阳失火,朗及母妻子举室烧死,惟子韬子行得免。千秋先卒,二子亦烧死。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祖雄,幽州刺史。父浑,凉州刺史、贞陵亭侯。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
                    特字子产,涿郡人。先时领牙门,给事镇东诸葛诞,诞不以为能也,欲遣还护军。会毌丘俭代诞,遂使特屯守合肥新城。及诸葛恪围城,特与【将军乐方】等三军众合有三千人,.....而恪起土山急攻,城将陷,不可护。吴人大怒,进攻之,不能拔,遂引去。朝廷嘉之,【加杂号将军】,封列侯,又迁安丰太守。
                    乐广的父亲乐方,曾任曹魏征西将军夏侯玄的参军。乐广八岁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夏侯玄,二人谈话。夏侯玄回去后,对乐方说:“刚刚看见乐广,神姿爽朗通脱,以后肯定会成为名士。” 乐方早逝,乐广一身寒贫,寄居在山阳郡,致力学业,没有人了解他。王戎任荆州刺史(278年)时,听说夏侯玄曾经如此叹赏乐广,便举其为秀才。裴楷又把乐广推荐给太尉贾充,贾充于是辟其为掾属,又调任太子舍人。按举荐茂才时,乐广年龄40岁,生于239年,8岁时即246年,其父乐方担任夏侯玄参军,接替邓艾,此时邓艾已出任南安太守。
                    【次孙千秋有时望,光禄大夫王戎辟为掾】
                    代王戎为【尚书令】,始戎荐广,而终践其位,时人美之。
                    1.南阳邓艾为夏侯玄参军,推荐了继任者南阳乐方。
                    2.王戎举荐南阳乐方之子乐广、南阳邓艾孙千秋,或与其父曾在姜维北伐期间担任凉州刺史有关,期间王浑和邓艾有交情。
                    3.乐广官至河南尹、尚书令,石崇官至侍中、卫尉、荆州刺史,皆邓艾世交,故陈寿作邓艾传也得小心翼翼,夸胜讳败。


                    IP属地:山东29楼2024-11-13 11:13
                    回复
                      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上表曰:“昔汉武帝诏曰‘司马相如病甚,可遣悉取其书’,使者得其遗书,言封禅事,天子异焉。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于是诏下【河南尹】、洛阳令就家写其书。
                      297年,当时的河南尹就是乐广。


                      IP属地:山东30楼2024-12-26 17:22
                      回复
                        范粲,字承明,陈留外黄人。乃应命为治中,转别驾,辟【太尉掾、尚书郎】,出为【征西司马】,所历职皆有声称。及宣帝辅政,迁武威太守。到郡,选良吏,立学校,劝农桑。是时戎夷颇侵疆场,粲明设防备,敌不敢犯,西域流通,无烽燧之警。以母老罢官。郡既接近寇戎,粲又重镇辄去职,朝廷尤之,左迁乐涫令。顷之,转太宰从事中郎。遭母忧,以至孝称。服阙,复为太宰中郎。
                        齐王芳被废,迁于金墉城,粲素服拜送,哀恸左右。时景帝辅政,召群官会议,粲又不到,朝廷以其时望,优容之。粲又称疾,阖门不出。于是【特诏为侍中,持节使于雍州】。【粲因阳狂不言,寝所乘车,足不履地】。
                        武帝践阼,泰始中,粲同郡孙和时为太子中庶子,表荐粲,称其操行高洁。子乔以父疾笃,辞不敢受,诏不许。以太康六年卒,时年八十四,不言三十六载,终于所寝之车。长子乔。
                        元康中,尚书郎王琨乃荐乔曰:「乔禀德真粹,立操高洁。」时张华领司徒,天下所举凡十七人,于乔特发优论。又吏部郎郗隆亦思求海内幽遁之士,乔供养衡门,至于白首,于是除乐安令。【辞疾不拜】。乔凡一举孝廉,八荐公府,再举清白异行,【又举寒素,一无所就】。
                        范粲为征西将军夏侯玄的司马,还在参军邓艾之上,之前任太尉掾、尚书郎,简直和邓艾的履历一模一样,长达10年的同事(237—246)。高平陵之变后,任武威太守、太宰中郎。直到254年司马师废了曹芳,范粲彻底和司马家决裂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司马师杀了他的故主夏侯玄,范粲脚不着地、胡言乱语装病30年之久,坚决不和司马家合作,更可贵的是其子范乔终生也拒不和司马家合作。
                        相比之下:
                        初,俭与夏侯玄、李丰等厚善。
                        毌丘俭作乱,遣健步赍书,欲疑惑大众,艾斩之,兼道进军,先趣乐嘉城,作浮桥。其年徵拜长水校尉。以破钦等功,进封方城乡侯。
                        邓艾背主夏侯玄。


                        IP属地:山东31楼2025-01-06 16:36
                        收起回复
                          《姜维传》
                          十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247年)
                          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於洮西。(247年)
                          胡王治无戴等举部落降,维将还安处之。(247年)
                          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249年)
                          《后主传》
                          十年,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卫将军姜维迎逆安抚,居之于繁县。(247年)
                          十二年秋,卫将军姜维出攻雍州,不克而还。将军句安、李韶降魏。(249年)
                          十三年,姜维复出西平,不克而还。(250年)
                          《华阳国志》
                          九年,十有一月,大司马琬卒。进姜维为卫将军。维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战,克之。(246)
                          十年,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卫将军维徙之繁县。过见廖立,意气自若。维还,假节。(247)
                          十一年,镇北将军王平卒。以中监军胡济为骠骑将军,假节,领兖州刺史,代平督汉中事。(248)
                          十二年秋,卫将军维出雍州,不克,将军苟安、李韶降魏。(249)
                          十三年,卫将军维复出西平,不克而还。(250)
                          《郭淮传》
                          八年,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等相结叛乱,攻围城邑,南招蜀兵,凉州名胡治无戴复叛应之。讨蜀护军夏侯霸督诸军屯为翅。淮军始到狄道,议者佥谓宜先讨定枹罕,内平恶羌,外折贼谋。淮策维必来攻霸,遂入沨中,转南迎霸。维果攻为翅,会淮军適至,维遁退。进讨叛羌,斩饿何、烧戈,降服者万馀落。(247年)
                          九年,遮塞等屯河关、白土故城,据河拒军。淮大破之。治无戴围武威,家属留在西海。淮进军趋西海,欲掩取其累重,会无戴折还,与战於龙夷之北,破走之。令居恶虏在石头山之西,当大道止,断绝王使。淮还过讨,大破之。姜维出石营,从强川,乃西迎治无戴,留阴平太守廖化於成重山筑城,敛破羌保质。淮欲分兵取之。乃别遣夏侯霸等追维於沓中,淮自率诸军就攻化等。维果驰还救化,皆如淮计。进封都乡侯。(248年)
                          嘉平元年,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是岁,与雍州刺史陈泰协策,降蜀牙门将句安等於翅上。(249年)
                          ...........
                          综合上述说法:
                          维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战,克之。246年12月姜维从蜀地出发,247年初与魏将郭淮、夏侯霸战。
                          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247年秋至248年春,姜维迎接胡王白虎文、治无戴。
                          维出雍州,不克,将军苟安、李韶降魏。249年,秋冬发生战役。
                          维复出西平,不克而还。249年12月至250年春,出西平,俘虏郭修。
                          实际上是4场战役,3胜1平。
                          秋七月癸未(初九),安西将军邓艾大破蜀大将姜维于上邽。《三少帝记》
                          秋八月,维为魏大将军邓艾所破于上邽。《后主传》
                          两者还相差一个月来。


                          IP属地:山东32楼2025-01-07 09:38
                          回复
                            费祎表里不一,会表演会忽悠,不做实事。
                            1.亮適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
                            2.自惟年宦先琬,才能逾之,於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於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废仪为民,徙汉嘉郡。
                            3.延熙元年,诏琬曰:“寇难未弭,曹叡骄凶,....今有此变,斯乃天时。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住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
                            琬以为昔诸葛亮数闚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於是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喻指。琬承命上疏曰:“......辄与费祎等议,以凉州胡塞之要,进退有资,贼之所惜;且羌、胡乃心思汉如渴,又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今涪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由是琬遂还住涪。
                            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於洮西。胡王治无戴等举部落降,维将还安处之。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八年,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相结叛乱,攻围城邑,南招蜀兵,凉州名胡治无戴复叛应之。...九年,遮塞等屯河关、白土故城,据河拒军。淮见形上流,密於下渡兵据白土城,击,大破之。治无戴围武威....维果驰还救化,皆如淮计。
                            淮攻维别将句安于麹,久而不决。帝乃进据长城,南趣骆谷以疑之。维惧,退保南郑,安军绝援,帅众来降。
                            247—248年,羌胡数万反魏,费祎只给姜维不到一万人去接应应付,这是怕姜维立军功,断陇成功赶超自己嘛?238年乘曹魏伐辽东之时,后主就想催促蒋琬乘机北伐,蒋琬病未能成行。之后蒋琬怎么说的,姜维征讨凉州,我就率数万大军作为后援,结果呢到了费祎这里,给姜维数千兵马自己玩去了。羌胡都能围凉州治所武威,蜀汉数万大军再压上,大概率能断陇成功,机会甚至比诸葛亮一伐时都有利,费祎为什么不这样做,还不是有自己的小九九,不能让姜维立军功超越自己?


                            IP属地:山东33楼2025-02-07 15:55
                            收起回复
                              后主:蒋琬,曹魏辽东内乱了,我们要乘机北伐
                              蒋琬:旧病在身,未能成行。我想咱们从上庸打吧
                              姜维费祎:从上庸进易退难,还是从凉州吧,后主让我们给你说声
                              蒋琬:后主,我们就从凉州出发,先让姜维打头阵,我率数万大军在后跟上
                              姜维:我们诱诸羌、胡以为羽翼,断陇吧
                              后主:很好去吧
                              费祎:你先煽动羌胡反魏吧
                              姜维:好勒...
                              ..............
                              姜维:羌胡反魏,规模不小呢(247年)
                              费祎:给你八千兵马,先去打先锋
                              姜维:八千太少了吧
                              费祎:你先去探探虚实,万一是羌胡和曹魏演的双簧呢,引诱我大军呢,像东吴骗曹休一样呢
                              姜维:好吧........
                              .....................
                              姜维:羌胡又反魏,规模更大了,数万呢,这回不是假的吧(248年)
                              费祎:给你八千兵马,先去打先锋
                              姜维:怎么还是八千啊
                              费祎:你先去连接羌胡,我集结整备下兵马,率数万大军去武都,随后就到
                              姜维:连接上胡王治无戴了,他都把凉州治所武威围了,赶紧来吧。只要我们再派出三万大军,我们就能一举拿下凉州
                              费祎:好勒,我来了
                              姜维:费大将军,你怎么跑汉中了,不是去武都嘛
                              费祎:近来汉中那边有消息,魏军在谷口有异动,我率数万大军屯汉中,防备一下
                              姜维:郭淮都把关中兵拉凉州平乱了,魏军都在我这边,哪还有异动
                              费祎:我再探探汉中情报,随后就到
                              姜维:要不你先派一万兵马增援吧,机会稍纵即逝
                              费祎:好勒,我这就派王平去
                              姜维:怎么还没来,治无戴快撑不住了,我这对夏侯霸、邓艾,抽不出兵马去帮他
                              费祎:不好意思,王平将军病亡了
                              姜维:那你派个别的将军来啊
                              费祎:其他将领还像都没独当一面打过仗,我怕他们都把一万兵马白送了
                              姜维:张翼呢
                              费祎:不好意思,这次北上我没带他,成都也需大将稳定局面啊
                              姜维:......
                              后主:费祎你怎么按兵不动啊
                              费祎:汉中守将王平刚亡,我需要屯驻汉中,防魏军偷袭啊,胡济刚接手汉中,还不熟悉防务
                              胡济:是的,费祎为臣镇场子呢
                              姜维:...............
                              ...............................
                              姜维:羌胡反魏,还有余波,还有机会(249年)
                              费祎:给你八千
                              姜维:怎么还是八千
                              费祎:听说关中来了新都督司马昭,我先在汉中屯着防他,若陇西局势有利,我再出征
                              姜维:这回我们2个牙门将1000人被围困了,增兵吧费大将军
                              费祎:这是敌人的围点打援之计,不要上当,你先想想别的法子
                              姜维:这回敌人上了郭淮、陈泰、徐质、邓艾数万人马,不光想要剿杀那2牙门将,想把我也灭了
                              费祎:我早就说过了,这是敌人的引诱之计,你要小心啊
                              姜维:增兵吧,句安、李歆都吃雪了
                              费祎:让他们再坚持一会,这就让张翼准备去增兵援助了
                              姜维:句安、李歆都是好将,我不能放弃,我先四处骚扰魏军,等待大军来援
                              司马昭:郭淮那几个笨熊,六万兵马逮不住八千兵马的姜维,我闲着没事,带五千兵马去骆谷吓吓费大将军
                              蜀军信使:姜将军,有事禀报
                              姜维:汉中援军来了?
                              蜀军信使:传费大将军军令,让你撤回汉中
                              姜维:句安、李歆不救啦?
                              蜀军信使:情况有变,司马昭引大军想进攻汉中
                              姜维:司马昭也有大军?
                              蜀军信使:费大将军说汉中需要你加强防备
                              蜀军信使接近姜维耳朵小声说:万一句安、李歆一千兵马投降魏国了,费大将军说在圣上面前帮你开脱,就说情势有变
                              姜维:......我还是回汉中吧
                              费祎:我早说了,司马昭不老实啊
                              姜维:司马昭呢
                              费祎:他听说蜀军四面集结汉中,又回去了
                              姜维:.....
                              费祎:没事,你这次将功补过,我会在圣上面前替你开脱的
                              姜维:.......


                              IP属地:山东34楼2025-02-07 15: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