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583贴子:2,996,143

回复:《五千言》正解——有史以来第一解 亦文注/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象,指什么?无物之象,执大象,中有象呵,天象无刑。由此可证,象,是指物体或对象的形象。而道的形象,即道象。帝,蒂的根字,这里代表蒂,如瓜蒂,花蒂等,放到人身上,就是人的肚脐儿。
  那么道象之蒂,哪里来的?当然源于其母。所以,作者用简单的一句话:象帝之先,即道象之蒂之先的那些父母辈诞生了道,简洁自然地回答了“吾不知谁子也”的道是谁的孩子的难题。非常高明!
  当然,这里的帝,与什么上帝,帝王等,没有任何关系。五千言也根本不需要什么上帝神仙之类的迷信。因为它是以实例为根据而推理论证诞生的社会科学。


IP属地:北京106楼2022-04-28 07:28
收起回复
    假作真时真亦假,
    道儒互绌成互补,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汉武尊儒术。
      有人说:读道德经的目的在于悟道,非要纠结于哪个版本吗?要知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有悟性,何处不能得大道?大道无处不在,不召而自达的啊
      其实这恰是不懂真假重要性的活证据!因为假作真时真亦假,假经,使你不但悟不了道,且只能让你误入歧途,走火入魔。看来这位先生是否很喜欢误入歧途呀?
      又有人说:什么篡改?!~什么是儒生?!~是不同朝代叠加至宋代大量印刷之后而已~~
      这就更是有眼若盲、眼盲心更盲的脑盲症患者的实证了。
      原文被篡改证据确凿!什么是篡改?篡改就是偷天换日,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如果不是深埋地下两千多年而避免了被篡改的帛甲出土,谁也不可能知道五千言的历史真相为何了。比如民利百负与民利百倍,滋检和慈俭,恒道和常道,……据有人统计,篡改达上百处之多。这和印刷何干?难道滋检和慈俭等字的差异是印刷的产物?那这样的风马牛印刷术恐怕早就淘汰了吧?


    IP属地:北京107楼2022-05-02 06:16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108楼2022-05-12 08:42
      回复
          系统论解读五千言,是唯一正确的释读道路。即胸中必须有全象,而不是盲人摸象,以偏概全。所以,没有全文贯通,没有高屋建瓴,也就是不可能有五千言的全面正确解读。否则,就只剩下最多不过是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支离破碎和胡说八道不着调了。
          儒篡儒解,则恰是儒家以“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为标的之系统为己所用的大规模盗版行径的产物。所以,颠倒上下篇序而成的传世本道德经,其实已经成为儒家达成自己目的的扬儒绌道之儒家经典。能篡改的地方已经全部被改成了有利于扬儒绌道的文字、内容和注解。王弼注老子则是其典型代表作。要不是帛甲本出土,道学五千言的真面目则早已被两千余年的儒篡所彻底改没了。
          “《五千言》正解”,则恰是彻底撕掉儒篡儒释的假象之后,全文贯通,系统化的恢复《五千言》本来面目的拨乱反正成果,自然而然成为了《五千言》问世以来和有史以来的第一解和唯一正解。虽可能在细节上仍有进一步精确化的必要,但系统化来看,从作者、问世时间到各章节章旨内容释读等,基本原则问题上已经得到了全面准确的解决,乃是目前准确和精确解读道学《五千言》或《以道立天下通论》的唯一读本。


        IP属地:北京109楼2022-05-15 07:08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111楼2022-06-08 19:21
          收起回复

            这也是帛甲本乃保持原貌真相的正版抄本的实证。同时说明彻底抛弃流传几千年的盗版的影响,按照原文注释,确是举步维艰呀!


            IP属地:北京116楼2022-06-25 08:59
            回复



              IP属地:北京117楼2022-06-29 08:04
              回复
                道之物,是指天地母之道;大道废,案有仁义,则是指以道立天下之道治路线被废,这才会有下德上仁上义上礼产生。因此,它们皆失道!失道矣而后德仁义礼。


                IP属地:北京118楼2022-07-14 14:25
                回复



                  IP属地:北京120楼2022-07-14 15:17
                  收起回复
                    受百度要求,消毒疫情,不能用作用户名。所以改用另一名:方圆天成。
                    《五千言》的来龙去脉,问题已经全部搞清楚了,全文正解已有(见公众号:五千言正解)。所以,没有新观点了。
                    贴吧,因为交流受限,所以,没办法玩了。


                    IP属地:北京121楼2023-04-25 02:25
                    收起回复
                      有人问道学:无为?不争?活着干什么?
                        有道粉儿C诚心问:“无为?不争?如果我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争,那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能提出这个问题,足证这位C粉丝已被儒篡儒释骗入深渊了。因为儒家颠倒《五千言》上下篇序,全方位篡改《五千言》成“道德经”,目的就是为己所用,以毒害和奴化民众头脑和思想,培育逆来顺受的奴才,以防止犯上作乱和落实三纲五常忠君保皇或所谓的修齐治平!因而道粉儿C能有此问,其实就是一个被儒篡儒释所骗的典型实证!实际上,C的提问已包含着两方面的错误:
                        1、是原文被篡改成道德经的故意篡改错误,
                        2、则是被儒篡儒释误导而对原文无为和不争的错误理解。
                        帛甲原文只有两处“不争”:
                        1、“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潚,与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静,故无尤”。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不争之词。儒篡道德经篡改有静、不静二词为不争,目的就是贯彻儒术观点以培育不知斗争而逆来顺受的儒训奴才,落实三纲五常忠君保皇。所以,事实证明这里是C粉丝被儒篡儒释欺骗了!
                        2、不上贤使民不争,这个不争贤(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是指不搞拜金主义、不以财分人而无贫富阶级差异!这样的话,大同世界又何处言争?又如何会有以财富分人的贫富差别悬殊的阶级社会的争名夺利?
                        3、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则是指处事方法论:绝不自视、自见、自伐、自矜去争名夺利。而要曲则金,枉则定,……执一(无为)以为天下牧。因此,这里的“不争”(不正面硬刚硬拼争)也就是古之所胃的曲金者的“几语(类似话语)”。所以,诚金归之(诚然能做到曲金枉定执一等,就算真正做到家了)。
                        由此可见,作者姬昌《五千言》的“不争”,并非鼓励读者不斗争不奋斗,象儒篡儒释垃圾道德经宣扬的儒造奴才观点,逆来顺受心甘情愿躺平当奴才,而是要你注意斗争的方法,要曲金枉定执一等,以“无争”而实现“无不争”。最终目的则是要“争取”和实现小邦寡民的“损有余而益不足”的无阶级(不欲见贤也)“道者”理想社会。
                        至于作者强调的“无为”处事处世原则,则是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即一切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而绝不自行其是,绝不按自己的主观主义想当然意志办事!而不是什么都不干,躺平坐以待毙!所以,它叫“为无为”,即按照“无为”的方式的去作为!目的则是实现“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因此,姬昌的五千言的无为和不争,绝不是儒篡儒释的垃圾故意误导的现代人错解的无为和不争:躺平无所作为和自觉自愿不争甘当奴才,而是按无为方式之为,以不争方式之争,因此才能做到无不为和无不争!因而它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高明也最有效的“无不为和无不能”的万能处世学问和处事方法论。一句话,姬昌的“无为、不争”,根本不是坐以待毙,而是方法要对!目的是要实现为和争的最高境界:无不为和无不争!因此,人类世界处事处世的最高明的万能方法论是什么?那就是源于黄帝大成于周文王姬昌的黄姬道学:为无为!争不争!为无为是万能之为,争不争是万能之争。如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M的领袖地位,根本不是个人争来的,也不可能争来,而是时也势也,是他实事求是为无为争不争打仗办事的胜利结果自然赋予的。
                        总之,这位C粉丝与大多数看不懂五千言的读者相类似,原本就没看懂,再遭遇儒篡儒释垃圾的捣乱和误导,就更如坠五里云雾中了,其实一句话,都是误解错解歪解骗解,与作者本意相去十万八千里,完全无关了。就如当年的我的境遇一样!
                      🤭🤭🤭
                      《五千言正解》,3千年来唯一正确的解读!其他不一致者皆错!
                      🤗


                      IP属地:北京126楼2024-05-30 18:45
                      回复
                        道德经,是儒篡儒释的假道学书,全世界唯一全部清除了儒篡儒释的真正道学书籍就是《五千言正解》!


                        IP属地:北京127楼2024-06-16 10:43
                        回复
                          天生我才伴孤寂,道法自然全由之。
                          我家有书初作成,掩在偏僻人不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大鹏从风起。
                          华夏文明五千年,光辉结晶从此释。


                          IP属地:北京128楼2024-07-04 06:38
                          回复



                            IP属地:北京129楼2024-07-07 07:06
                            收起回复

                              🤗


                              IP属地:北京137楼2024-11-05 12: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