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358贴子:2,989,509

使用《易经》注释《道德经》第六章(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通过上一章的分析,可以基本明确施行“无为而治”的具体方式是,从事物对立性的两方面入手共同治理。如“虚其心”与“实其腹”,心灵教化与民生教化共行并举,在开拓大众心灵的同时,解决大众的民生之忧。
还比如“弱其志”与“强其骨”,人文教化与体质教化相辅相成,共同进行。否则没有强健的体魄,又如何支撑得起坚韧的精神?或只有强健的体魄,但外强中干,也于事无补。


IP属地:湖北1楼2021-07-31 18:10回复
    或许您想不到,这便是老子所说的圣人之治,无为而治。但事实情况恐怕确实如此,因为《说卦传》中同样记载:“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IP属地:湖北2楼2021-07-31 18:12
    回复
      众所周知,阴与阳,刚与柔,均具备对立与统一并存的矛盾特性。而“立天之道”指,确立无形之道的使用方法。因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不但指上下四方,指空间。还指清而上升的,构成世间万物的,不具备形体的造物基础“天阳”。故,天道也指无形之道。因此《说卦传》后文指出,确立无形之道的方法是运用千变万化的阴阳,既对立与统一并存的无形法则。因此,阴阳在中华传统中的范畴极广,指任何一对具备对立与统一并存的事物,如天与地,男与女,刚与柔,长与短……均可套用阴阳,产生出“男为阳,女为阴;天为阳,地为阴;刚为阳,柔为阴;长为阳,短为阴……”等诸多说法。言下之意,阴阳类似代数符号X与Y,可以套算万物的变化趋势,只要被套用的两者具备彼此对立,但又依存共生特性。如《道德经·第二章》所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当人们自万物之中归纳、分类出自己喜好的美好事物时,却多未能意识到,同时也归纳、分类出了自己不喜爱的厌恶事物;当人们在诸多行为中选择出可取的吉祥行为时,冥冥之中也选择出不吉祥、不可取的行为。这便是老子所说的“两者同出”之理。既,人性对任何性质的认定,必然同步认定与之完全相反的性质。如当我们确立什么是“善”时,潜意识中必然已经具备了对“恶”的定义。
      或许因为阴以阳并不存在专一的特指,故古者认为“大道无形”,诠释万理的天道,无法使用形象表述。


      IP属地:湖北3楼2021-07-31 18:12
      回复
        同理,“立地之道”指,确立有形之道的使用方法。因为“地”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同样不只表达时间,还表达一切有形的事物,如大地,又如传说中因沉重而下降的“阴浊”。《说卦传》认为,确立有形之道的方法是运用千变万化的刚柔,既《黄帝内经》中指出的,构成世间万物的“天之精气”与“地之精气”的不同组合。而在现代科学体系中,构成万物的职责由能量与物质的不同排列次序完成。因此梨花认为,物质与能量是构成时空循环系统所必须的两极,因此科学家发现,任何物质都可以转化为能量。反之,通过不断吸收能量的方式,也可以形成物质。如人体通过不断的进食方式增加体重,还如花草树木通过光合作用与吸收大地养分的方式生长发育。
        同理,古者认为“大道无名”,名状万物的地道,同样无法使用特定的名称概括。


        IP属地:湖北4楼2021-07-31 18:12
        回复
          如此梨花认为,《说卦传》中阐明的天、地之理:“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便是本章提及的“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的变化之理。因为所谓“门”不单指途径、门径,窍门等引申含义,单说“門”字的繁体构成,就大有学问。


          IP属地:湖北5楼2021-07-31 18:13
          回复
            如图所示,“門”字从闻,从二户。“二户”取象两者对立之意。而从“闻”是说,“門”字具有“听闻”的意义,意指古者通过掌握对立的“門径”,达成类似“听闻”的效果。因此《说文解字》记载:“門者,闻也,从二户,象也”。


            IP属地:湖北6楼2021-07-31 18:13
            回复
              如此,“玄牝”指最初的母性,既最初的变化。而“之门”指,对立的途径。
              这便是象形文字的妙用,即便文明灭亡,后来的文明也可以通过拆解字形构成,领悟文字的含义。
              也就是说,如果使用繁体字,我们或许不需要引经据典的还原词义、字义。因为分析文字构成,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如上文梨花费力还原的“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的古学意义,无外乎对立与统一并存的矛盾规律。但“从闻,从二户,象也”的“門”构造中,便囊括了其中的运用之理。


              IP属地:湖北7楼2021-07-31 18:14
              回复
                那么老子为何强调“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因为“泉出通川爲谷”,“谷”不单指孕生万物的种谷,与包容万物的山谷。还指,变化的门径,最初源头。故中国现存最早的,也是距离《老子五千言》成文年代最近的字典,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记载“泉出通川为谷”。
                而“神”指莫测。“不死”指不绝。
                如此,“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指,变化的门径莫测不绝,人们将它称为最初的母性。意会,所有变化的基础,运用的方法无穷无尽。所以老子在此论点基础上,继续阐述了“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的道理,既无形天道与有形地道的变化門径,对立与统一并存的矛盾规律。
                最后“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则是说,柔性的变化隐约存在,使用的价值无穷无尽。如第三章与第四章阐述的圣人之治的诸多方法——“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遵循的莫不是对立与统一并存,矛盾化合的平衡方法。
                也因此,儒家治世核心“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依然遵循思想与行为并行施治的思路。


                IP属地:湖北8楼2021-07-31 18:14
                回复
                  “立人之道”依然指,确立为人之道的方法。而“仁义之道”指顺其自然,不违背自然的思想与行为的方法。既思想与行为,共存并用的方法。如明朝大儒王阳明指出的“知行合一”,良知与行为的统一并用。又如《论语》开篇记述孔子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因为任何思想都需要与行为相结合才能形成实事效果,但王阳明所说的“知”指良知,既不有违自然的良性感知,“天理”。


                  IP属地:湖北9楼2021-07-31 18:15
                  收起回复
                    王阳明之所以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是因为,再好、再正确的思想理念,如果流于形式,陷于空想,不能付之于实践,那么人生不但难成大器,更难称修行。因为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学习明理,更重要的是明理之后的践行与掌握。因此不但王阳明说过“知是行的主张,行是知的功夫”。孔子也曾说过学习之后练习掌握,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学而时习之,不亦説乎)。
                    但学以致用的喜悦心情,只有勤奋好学的践行者才懂。


                    IP属地:湖北10楼2021-07-31 18:15
                    回复
                      如此一来,我们就不得不明确“仁”“义”的含义与逻辑。
                      “仁”首先是一种思维体现,而后才是行为表现。这便是《道德经》中阐述的,有形受到无形统御,行为以思想作为法则的“地法天”规则。
                      若单就人性而言,“地法天”更为简单的说法是“人的任何行为,都将受到思想的支配”。而“义”则是在“仁”的统御之下产生的合理、合规行为。因此老子才说,人性一旦丧失了对“仁”的理解与把握,便会失去实施“义”的原则与标准(失仁而后义)。
                      但孔子对“仁”的运用比较偏执,偏执于维护集体,维护天下太平。孔子说“仁者爱人”,仁就是关爱他人,为他人,为集体奉献的无私精神。因此他对弟子们强调“子欲立而立人,子欲达而达人”你等想要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安身立命。你等想要通达无阻,也需帮助他人通达无阻。


                      IP属地:湖北11楼2021-07-31 18:16
                      回复
                        但为他人奉献只是一种行为方式,而孔子这么做的目的,却是为了恢复西周初年无争无讼,天下太平的大同盛世。所以当颜渊问仁时孔子告诉颜渊,克己复礼为仁。因为克己复礼,恢复西周初年天下太平的大同盛世,是孔子的毕生夙愿。而颜渊又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非常渴望颜渊能够继承自己还天下太平的远大志向(平天下),故颜渊问仁,询问自己能为天下太平做出什么贡献时,因材施教的孔子勉力他:“克己复礼,使天下重归太平,便是你能做出做的贡献。”。


                        IP属地:湖北12楼2021-07-31 18:16
                        回复
                          相同的逻辑,冉雍问仁,孔子告诉他“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便是仁“。因为,《论语·雍也篇》中记载,孔子认为冉雍具有面南为官的潜质(雍也可使南面)。故冉雍问仁,询问自己能为天下太平做贡献什么时。孔子告诉他,做一名彬彬有礼(出门如见大宾),爱惜民力(使民如承大祭),像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得团结上下级与邻里的好官(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便是你能做的贡献。


                          IP属地:湖北13楼2021-07-31 18:17
                          回复
                            最后司马牛问仁,询问自己能为天下太平做出什么贡献时,因材施教的孔子毫不客气的告诉他,你能为天下做出的贡献就是说话慎重(仁者,其言也讱)。言下之意,你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不要说一套做一套!


                            IP属地:湖北14楼2021-07-31 18:17
                            回复
                              如此一来,大家应当能明白,由孔子而出儒家文化为何会极力维护集体利益,进而忽视了个体。因为孔子对“仁”的表现偏执,偏重矛盾律中的统一特性,导致对立与统一的运用失衡。但这也是诸子百家的通病,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天下混乱,民不聊生,急需大一统,急需社会稳定。庄子也站在“齐同万物”的角度上,对“仁”的内涵进行了全新阐述,认为“仁”的含义不止是要关爱他人,关爱形成天下的每一个人类个体,还要合理地利用自然中的每一件事物(爱人利物)。
                              因此庄子写下“齐物论”,不但要齐同是非,还要齐同万物。


                              IP属地:湖北15楼2021-07-31 18: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