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兽吧 关注:9,828贴子:133,465

回复:(重置版)长鼻目合集第三弹:列数十大著名的长鼻目巨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我演变
由于进入更新世后冰期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如果不能适应越来越反复无常的气候环境那么最终只能灭绝,而草原猛犸显然选择了前者。相较于其祖先南方猛犸,草原猛犸不仅体型更大,而且适应北方环境的能力更强。
当然要论耐寒能力,还是要比后世的真猛犸弱不少☺。同时草原猛犸的象牙也开始渐渐有螺旋化的趋势,并且逐渐长出了抵御寒冷的毛发,可谓是一度风光无限好,在早更新世的后期占据了欧亚大陆上绝对的优势!
(图为草原猛犸驱逐阔齿锯齿虎)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1-07-19 00:19
回复
    后续演化
    之后大约在80万年前后,原本生活在西伯利亚北部地区的草原猛犸为了适应当地极端的环境,在缩小了自身体型的同时又极大的提升了耐寒能力,这就是大伙儿所熟知的真猛犸了。
    而同时期趁着冰期海平面下降迁徙到了日本地区的草原猛犸,由于岛上的资源有限最终又演化出了一种小体型的岛屿化物种——原猛犸(Mammuthus protomammonteus)。不过该物种存世的时间并不长在50万年前后就灭绝了,并且极其冷门。
    (图为最广为人知的真猛犸)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1-07-19 00:19
    回复
      曾经的神兽“松花江猛犸”
      二战期间日本在东北发现的松花江猛犸(Mammuthus sungari)曾被日本传得神乎其神,但现已被并入了草原猛犸。由于早些年日本人对他们发现并命名的松花江猛犸大放卫星,导致草原猛犸的体型上限一度被夸张到肩高5米,体重19吨😥。
      后来在打掉了一系列卫星后,草原猛犸的体型上限被认为是肩高4.5米,体重14.3吨,虽然“缩水”了不少,但还是目前已知最高的长鼻目。但由于草原猛犸的腿比较长,所以其体重上限比不上古老古菱齿象。
      (图为早些年松花江猛犸的卫星体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1-07-19 00:23
      回复
        悲催的落幕
        但最终草原猛犸的衰落却很悲催,欧洲地区原本温暖舒适的环境被早更新世末期迁徙而来的古老古菱齿象给占了。导致欧洲地区的草原猛犸在20万年前后灭绝了,而北亚地区的生态位则又被后世的真猛犸所取代。
        最后一批草原猛犸则苟活于中国的东北、华北部分地区,但4万年前北半球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降温,导致草原猛犸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稀树草原环境。加之此时北亚的真猛犸大举南下,最终残存的草原猛犸被真猛犸彻底所取代了😔。
        (图为中更新世的欧洲,草原猛犸、古老古菱齿象与西伯利亚板齿犀三大巨兽一度同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1-07-19 00:24
        回复
          “虎父犬子”
          纵观猛犸象属的演化史,排除早期化石破碎与岛屿化的物种,大陆上猛犸象属成员的体型一直都是逐渐增大的趋势,到了草原猛犸这儿体型可谓是猛犸象属的顶点了。
          但其后代真猛犸的体型却直接断崖式缩水,以至于后来有些大陆上的种群体重连4吨都没有,真可谓“虎父犬子”啊😂!究其原因,估计是真猛犸象所生活的恶劣环境食物稀缺,最终导致体型不断缩小。
          (图为草原猛犸与欧亚各地区的真猛犸体型对比)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1-07-19 00:25
          回复
            瑞氏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recki)
            体型:肩高4.2米 体重13吨
            分类:长鼻目 真象科 真象亚科 古菱齿象属
            生存地区:非洲、西亚
            生存年代:早上新世~中更新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1-07-19 00:25
            回复
              简要介绍:
              瑞氏古菱齿象是古菱齿象属最早出现的成员,是该属中最基干的物种,由原象(Primelephas)演化而来。同时瑞氏古菱齿象也是新生代非洲历史上最大的陆生动物,肩高可达4.2米,重约13吨。
              由于非洲的瑞氏古菱齿象自出现到灭绝时间跨度较大,加之之前曾被归入亚洲象属中,期间很多疑似亚洲象的杂乱化石被鱼龙混杂般的归入其中,以至于瑞氏古菱齿象目前划分出了多个地区与年代亚种,估计得有六七种。
              例如菊石先生目前就画出了其中的三个亚种,如下:
              (图为自制瑞氏古菱齿象祖先亚种、勃氏亚种与指名亚种对比)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1-07-19 00:26
              回复
                称霸非洲
                从晚上新世开始非洲的环境就已经与现在的非洲越来越相似了,这时候也是真象科蓬勃发展的时期,期间猛犸象属与亚洲象属相继走出了非洲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而作为长鼻目大本营的非洲,其内部的竞争尤为激烈,以晚上新世来说一度有多达七八种大象共存在非洲。除了瑞氏古菱齿象外,还有多种早期的非洲象类、留守在非洲的亚洲象类与猛犸类、恐象亚目最后的独苗博氏恐象以及非常冷门的互棱齿象。
                (图为菊石的复原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1-07-19 00:26
                回复
                  最终瑞氏古菱齿象拔得头筹,仗着自身的好牙口与庞大的体型在早更新世靠着天时地利相继淘汰掉了多种古象,并成功的压制了当时的多种非洲象类,一跃成为早~中更新世非洲的主流长鼻目。最终在80多万年前走出了非洲,在欧亚大陆开枝散叶演化出了多个物种。
                  (图为早更新世非洲地区的瑞氏古菱齿象与博氏恐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1-07-19 00:29
                  回复
                    与亚洲象的“恩怨情仇”
                    瑞氏古菱齿象在外观上与今天的亚洲象非常相似的,譬如头颅骨挺拔高耸、额头圆润等,几乎就是长腿版的亚洲象。故而考古学家起初将这类古象列入亚洲象属,取名“雷氏亚洲象”,甚至一度视为亚洲象在非洲的祖先。
                    (图为安东绘制的瑞氏古菱齿象头部复原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1-07-19 00:30
                    回复
                      但随着后来考古发掘的不断推进,古菱齿象类的神秘面纱也被一步步揭开。最终曾经归属于亚洲象属的古菱齿象亚属独立成属,而与之外形相差较大的非洲象属反而被认为与古菱齿象属的亲缘关系更近。
                      (图为瑞氏古菱齿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1-07-19 00:31
                      回复
                        地位尴尬的“祖先”
                        埃克洛亚洲象(Elephas ekorensis)是目前非洲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亚洲象,年代为早上新世,在古菱齿象还没有独立成属前一度被认为是瑞氏古菱齿象的祖先。
                        但后来由于古菱齿象独立成属了,所以目前伊克洛亚洲象的地位就显得非常尴尬了。可能也得跟着划到古菱齿象属中,但目前还是暂定为后世亚洲象的祖先。
                        (图为埃克洛亚洲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1-07-19 00:32
                        回复
                          黯然退场
                          但是庞大的体型往往是把双刃剑,虽然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但一旦遇到环境突变那么庞大的体型反而成了累赘。在距今大约5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地球进入了第四纪冰期。
                          导致非洲地区变得越来越干旱,体型庞大的瑞氏古菱齿象最终无法适应越来越极端的环境,在45万年前后就早早的灭绝了,将非洲一哥的位置让给了现如今的非洲草原象。
                          (图为早更新世的非洲,中间那几头游荡的“长腿亚洲象”就是瑞氏古菱齿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21-07-19 00:33
                          回复
                            古老古菱齿象 (Palaeoloxodon antiquus)
                            体型:肩高4.2米 体重15吨
                            分类:长鼻目 真象科 真象亚科 古菱齿象属
                            生存地区:欧洲
                            生存年代:早更新世~晚更新世(约80万年~3万年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21-07-19 00:39
                            回复
                              简要介绍:
                              古老古菱齿象是由瑞氏古菱齿象迁徙到欧洲后演化而来的物种,虽然肩高不是最高的长鼻目(极限肩高也有4.2米),但由于自身巨大的体腔得以让其成为最重的长鼻目,最重达15吨。(大卫星除外)
                              其主要生活于欧洲地区较为温暖的稀疏草原环境中,估计全身覆盖有少许的毛发。最明显的特征是拥有一对较细长且比较直,同时向下生长的象牙,故而有“直齿象”的俗称。
                              (图为直齿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21-07-19 00: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