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兽吧 关注:9,828贴子:133,458

回复:(重置版)长鼻目合集第三弹:列数十大著名的长鼻目巨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个体型其实也就比现今最大的非洲草原象大一些,更甭说是与巨犀比第一了。即便是在古菱齿象属中都不是最大的,而接下来本人也会介绍到比纳玛象的实际体型还要大的两种古菱齿象。
(图为纳玛象实际最大体型与最大的非洲草原象对比)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07-19 00:07
回复
    师氏剑齿象(Stegodon zdanskyi)
    体型:肩高4米 体重12吨
    分类:长鼻目 剑齿象科 剑齿象亚科 剑齿象属
    生存地区:中国北部
    生存年代:晚中新世~早更新世(约590万年~250万年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1-07-19 00:07
    回复
      简要介绍:
      师氏剑齿象绝对是中国名气最大的古生物之一,可能目前有人对于该物种的正式称谓有点陌生,它就是曾经教科书中家喻户晓的“黄河象”!(国内冷门的淮河象哭在厕所里了😂)
      目前认为师氏剑齿象可能是由原始的桑氏剑齿象(Stegodon licenti)演化而来,主要活跃于整个上新世的中国北方地区。根据化石推断其食性较窄多以柔软的树叶为主食,最终在早更新世因环境变化加之猛犸象属在北方的扩张而灭绝。
      (图为师氏剑齿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1-07-19 00:08
      回复
        令人遗憾的“黄河象”
        在1973年和1975年先后在中国的甘肃和山西挖掘出了两具巨大而完整的古象化石,为此考古学家给它们起了个非常有中国气的名字——黄河剑齿象(Stegodon huanghoensis),简称为黄河象。一时间黄河象的名称流传到了大江南北,还上了小学生的课本,成了国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著名古生物。
        只可惜后来人们发现,早在1935年英国人胡步伍就已经命名该物种为师氏剑齿象了,这也导致后来黄河象这个让中国人无比熟悉的称谓就此成为了历史😭。
        (图为国内有关黄河象的封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1-07-19 00:08
        回复
          特色的象牙
          师氏剑齿象的外形高大,身体和四肢健壮,其最具特色的地方便是长有一对长达3米的奇特长牙。与常见的大象不同的是,这对长牙是弯曲向前生长的,最前端还比较锋利。
          而像师氏剑齿象这类早期的大型剑齿象,由于象牙之间的距离普遍都非常的狭窄,以至于都不能顺溜的把长鼻子塞在两牙之间,而是让鼻子懒懒的挂在象牙一侧。
          (如图可见师氏剑齿象两只巨大的象牙间的间距非常小,所以鼻子只能挂在象牙一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1-07-19 00:10
          回复
            但到了更新世中~晚期的剑齿象类,例如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lis)不仅体型缩水到只有现今亚洲象的级别,就连象牙间的间距也向真象类看齐了。其象牙间的间距演化的足够宽,足够容的下象鼻了,而这样的演化很可能是为了更利于在南方繁茂的丛林间穿梭。
            (图为东方剑齿象与师氏剑齿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1-07-19 00:11
            回复
              爱吃树叶不吃草
              现今的大象都是以草为主食,但从师氏剑齿象的臼齿外形看,它更喜欢吃柔软的树叶。其所生存的年代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黄土高原也不是今天的样子,而是覆盖着大片的森林。正是因为有大面积的森林存在,师氏剑齿象得以有足够的食物。
              但当进入更新世之后随着气温下降,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黄河流域的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片草原。加之晚上新世猛犸象属在中国北方的扩张,最终导致黄河流域的剑齿象类彻底消失了。而剩下的剑齿象类则只得退居中国南方的密林,并一直延续到了更新世末。
              (图为师氏剑齿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1-07-19 00:11
              回复
                与师氏剑齿象同时期的大型剑齿象类
                在师氏剑齿象所生存的年代,亚洲其他地区还生存着一些其他的大型剑齿象类,例如印度有个优美剑齿象(Stegodon ganesha),不过目前几乎查不到该物种的具体信息。
                而且化石还不太完整比较破碎,但如果参考师氏剑齿象的话,那么其体型估计与师氏剑齿象差不多一个级别,这里就大概提一下(印度的考古就这德行😢)。
                (图为难得的优美剑齿象复原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1-07-19 00:12
                回复
                  日本的三重剑齿象(Stegodon miensis)
                  该物种是从东亚大陆迁徙到日本的大型剑齿象,生存的年代大概是400万~290万年前,体重估计能达到10吨左右,是罕见的在岛屿上发现的巨型长鼻目。
                  一般来说岛屿上的资源有限,所以当地的大型长鼻目必须快速的缩小体型才能长久生存,但日本的三重剑齿象保持巨大体型的时间却很长,前前后后在日本地区足足保持了近一百万年的巨大体型,这个是非常一反常态的。
                  推测当时的日本与东亚大陆有长期相连的陆桥,只有这样三重剑齿象才有足够的食物维持巨大的体型,而之后三重剑齿象的体型变化就开始验证岛屿化的效应了。
                  在290万年之后它的体型就开始明显缩小,以至于最后缩小成了肩高只有两米的曙光剑齿象。原因可能就是当时的陆桥断了,这导致三重剑齿象也只能开始“节衣缩食”了。
                  (图为“土肥圆”曙光剑齿象与“高富帅”三重剑齿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1-07-19 00:14
                  回复
                    南方猛犸(Mammuthus meridionalis)
                    体型:肩高4米 体重11吨
                    分类:长鼻目 真象科 真象亚科 猛犸象属
                    生存地区:欧洲、亚洲北部
                    生存年代:早更新世~中更新世(约255~70万年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1-07-19 00:14
                    回复
                      简要介绍:
                      南方猛犸因化石最早发现于意大利,而意大利又地处南欧故而得名“南方猛犸”。因曾经分布广泛,期间演化出了多个不同形态类型的亚种,甚至其中可能还有一些未定性的新物种。
                      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最早的南方猛犸应该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由当地的罗马尼亚猛犸(Mammuthus rumanus)演化而来。之后南方猛犸再由东向西扩张,逐渐取代了其他地区的罗马尼亚猛犸。
                      (图为南方猛犸)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1-07-19 00:15
                      回复
                        生活习性
                        南方猛犸的体型要比其祖先更为庞大,是第一种肩高能达到4米的猛犸,但牙齿相对于后世的猛犸象来说并不发达。它的臼齿有较低的牙冠和少量较厚的牙釉质嵴,这说明其可能更偏向于以树叶和灌木为主的林地环境。
                        而且从与南方猛犸一起被发现的植物化石显示,不同于后世喜好寒带环境的猛犸象,彼时的南方猛犸更喜欢温暖的气候环境,所以南方猛犸的表皮应该缺乏浓密的皮毛。
                        (图为早更新世的欧洲,映入眼帘的有奥韦涅互棱齿象、南方猛犸与古河马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1-07-19 00:15
                        回复
                          后续演化
                          在更新世的后期由于受冰期的影响越来越大,亚洲北部地区的南方猛犸不得不去适应更加干冷的草原环境,并最终逐渐演化出了草原猛犸,之后再一次由东向西取代了其他地区的南方猛犸。
                          与此同时南方猛犸还在欧洲地中海的岛屿上演化出了俩种岛屿化的小型猛犸,分别是撒丁岛猛犸(Mammuthus lamarmorai)与克里特猛犸(Mammuthus creticus)。
                          其中的克里特猛犸更是第二小的真象,体型仅次于最小的法氏古菱齿象。虽然南方猛犸在中更新世初期就灭绝了,但它们俩却在岛屿上一直延续到了晚更新世。
                          (图为南方猛犸与撒丁岛猛犸、克里特猛犸)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1-07-19 00:17
                          回复
                            草原猛犸(Mammuthus trogontherii)
                            体型:肩高4.5米 体重14.3吨
                            分类:长鼻目 真象科 真象亚科 猛犸象属
                            生存地区:欧洲、亚洲北部
                            生存年代:早更新世~晚更新世(约166~3万年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1-07-19 00:17
                            回复
                              简要介绍:
                              草原猛犸就是大名鼎鼎的真猛犸(Mammuthus primigenius)的祖先,虽然其本身的名气不是很高,但由于受后世真猛犸的名气带动,草原猛犸多多少少也沾了些光而被大伙儿所熟知。
                              它是目前最大长鼻目宝座的有利候选者,最大个体肩高可达4.5米,体重14吨左右。不过草原猛犸早期和后期的体型却相差巨大,后期的体型逐渐缩小到只有3米多,也是我们熟悉的真猛犸的直系祖先。
                              目前公认的观点是草原猛犸最早起源于中国的华北地区(河北泥河湾),最初是由当地的南方猛犸演化而来,并在此之后由东向西逐渐扩散并取代了其他地区的南方猛犸。
                              (图为草原猛犸)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1-07-19 0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