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吧 关注:875,320贴子:9,103,249
  • 6回复贴,共1

如何自学书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有很多朋友表示,自己很想学书法,可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实书法的门槛并不是很高,刘洪彪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时代和古人相比其实有很大的优越性,比如说笔墨纸砚的多样性,购买渠道也很多。字帖可选择性也很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像以前一本字帖写到老。曾经有人问曹宝麟:“为什么你一直写米芾呢?”曹宝林回答“因为我一开始只有那一本字帖”。所以说当今学书法,起码说书写工具很充足。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6-17 19:46回复
    如何自学书法,我先从选书写工具上说,毛笔一开始可以选择一支中号或者小号的兼毫笔,我们一开始练的字都不会很大,也不会很小,大约七八公分。为何选择兼毫笔,因为它软硬适中,适合初学者。但绝不是说一定要用兼毫笔,有的狼毫、羊毫的笔也不错,只要你觉得顺手即可。宣纸最好选择半生熟或者再熟一点。有些人喜欢写书法是喜欢那种墨在宣纸上晕开的感觉,所以很喜欢一开始就用生宣,其实那样很不好,因为生宣对初学者来说太涩,对学习用笔有很大的阻碍。墨汁可以选择一些经济实惠的练习墨,比如北太、墨池练习墨等等。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6-17 19:47
    收起回复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6-17 19:47
      收起回复
        一点个人的感想,与大家共勉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6-17 19:51
        回复
          下面讲一下自学书法应该练什么书体。这个在民间似乎流传下来了很强烈的共识,那就是初学书法一定要先练楷书,再写行书,然后写草书。并且拿人举例子,人都是先会走再会跑,哪里有不会走就学跑的呢?苏轼也曾说过“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似乎更加印证了这一点。针对这个问题,很多人专业人士的看法也不一样,比如崔寒柏、周剑初等书法名家,就比较赞同这个顺序。但像卢中南、曹元伟等,却不认为这样是绝对正确的。在专业的书法领域,持有“楷书不是书法的基础”这样观点的人还是占多数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理由有三:第一,从书法史的角度讲,楷书不是最先出现的书体,甚至要晚于草书、行书,所以它不可能是基础。第二,楷书是一种技法十分丰富的很难的书体,有的人穷其一生都在致力于写好楷书,所以把它当作基础确实很困难。第三,从书写上讲,楷书,行书和草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存在楷书写得好行书一定好,楷书写的差,草书一定差这样的定论。事实上,各种书体都有自身的特色,核心。所以说初学书法写什么,我认为可以从隶书上着手,再或者说你有足够的耐心,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书体。书法的基础不是某一个书体,而是你对毛笔的控制。


          IP属地:天津27楼2021-06-21 10:01
          收起回复
            学书法要用脑,要注意书体中的细节,要从如何起笔,怎样运笔,怎样转折,如何收笔中去寻找古人的书写动作,书写习惯。要分析为何会这么写,为何会这样处理。要敬畏古人,尊重古人。在书法领域,古人的水准要运远远高于当今的人。不要过分的迷恋所谓的“个人风格”。张旭光的五字真言“没事就临帖”说的就十分有道理。


            IP属地:天津28楼2021-06-21 10:01
            收起回复
              接下来是我想讲的重中之重。学书法一定是一件眼高手低的事,你的理论,眼界,学识决定了你前进的道路是对还是错。在学习的道路上你会掌握越来越多的理论,但一定要常常自省,不要被片面的理论蒙蔽,因为理论未必是错的,但你只记住那一条,从始至终对学习书法只有那一个原则,你就危险了。在学习的道路上你会看到很多你喜欢的字还有你不喜欢的字,但一定不要急着去赞美或者否定它。书法是一件越学越难的事,一开始你可能只知道王羲之,后来你又知道了颜真卿、欧阳询,再后来你又知道了赵孟頫、米芾、苏轼,以至于后面的傅山、王铎、杨维桢、康里巎巎等等,你会接触不同风格的书法,体会不同书家的言论、字体。那时候你就会发现,书法的世界浩瀚无边,那时你就能体会到一个人如果说我不会写但我却知道什么是好书法这句话有多么浅显。那我们应该看什么、学什么呢?我觉得这就体现了官方书协的作用。一定要多看展览,多听中书协这种国家级别老师讲的课,因为作为一个官方的、国家级的书法协会,它的方向不会脱离传统,不会把书法带到一个偏僻小路。


              IP属地:天津29楼2021-06-21 10: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