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继续回来更了。

蚁巢2.0
蚁巢2.0的想法在几年前就已经产生,在见过一些国内外优秀的蚁巢之后逐渐形成的想法。自己也做过几个雨林缸,很喜欢这种一缸成景的模式。所以也希望能把蚁巢做成一个家里的装饰物摆件。之前的1.0蚁巢(第一只蚁后的巢)和蚁巢1.5(第二只蚁后的巢)相当于设计实验和技术储备,用来试验和验证自己的一些做巢的想法,实际也基本达到了铺路试错的效果。
之前2次饲养黑柄牛蚁新后不顺利,一直没有形成大群落(对不起,是连幼虫都没出,太惨了

),也就没有做大巢。而且连续2年的失败,已经开始让我有点疑神疑鬼了。此处可以上doge的梗图之“养牛蚁之后”……第3次,决定从群落开始。虽然会失去相当一部分乐趣和成就感,但从群落开始养成功率相对还是比较高一些。
废话说了很多,开始讲蚁巢。
因为之前就已经有计划和构思想法,所以现在只是把所需要的的东西逐个逐个买回来,接着慢慢搭建起来。实际搭建时间比较长,前前后后断断续续用了几个月的时间。
总体构思很简单,就是荒漠造景。蚁巢外置,缸体内只有造景。 造景要素包括了缸体,垫材,沉木,造景石等,下面分解说明:
1. 活动区缸体:
定制超白玻璃鱼缸作为活动区,尺寸80*33*40cm,玻璃厚度6mm。
第一 :为什么是33cm的深度? 因为我工作室的边柜正好是这个深度。这个尺寸的缸的理想深度其实应该是40~45cm,这样景深会更好。不过桌子就那么窄,条件所限,留点遗憾,等下一个蚁巢再圆满吧。
第二: 为什么高度选40cm?这综合考虑了防逃、造景以及养护几方面。太矮的话防逃不好做,而且要考虑照明灯具的按照高度限制以及造景的高度限制。太高了,在维护的时候手伸进去够不着就囧了。
第三:缸体长度则比较随意,80-100cm甚至120cm其实都可以,区别不大。主要看个人喜好,还有成本。
缸体定制的时候预先打了孔,作为蚁巢连接口。
2. 沉木:
沉木可以说是缸体造景的灵魂所在。选到一个理想的沉木那种兴高采烈的感觉想必玩过造景缸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缸体造景是根据沉木来确定的。沉木的造型不一样,造景思路也很可能跟着有巨大改变。因此,作为造景中变数最大的一部分,沉木往往要优先确定下来。
找到一根心目中理想的沉木,需要很大的运气,很长的时间,然后可能需要一点点钱。过去我习惯在实体店现场挑木头,在木头堆里翻几个小时,还可以现场摆一下看效果,而且比较便宜,论斤卖的。现在还在论斤卖沉木的实体店在城市里不好找了。所以这次我是在淘宝上找的。要说的是,如果对沉木造型有比较明确的要求,就要买一物一拍的那种,而不是随机的。
于是我平时闲着没事就逛淘宝,挑沉木,这块沉木我也找了3个月。原来的第一目标因为价格和尺寸原因,被放弃了。这个第二选择我个人也十分满意,到手之后还发现了一个彩蛋,就更开心了。上图:

尺寸大小,造型都属于比较理想的,价格也在接受范围内。沉木据商家说,已经做了多次浸泡煮水,并做了切割和抛光。 我不放水里,所以不用考虑黄水的问题。 图中可见抛光的程度不高,不像一些沉木摆件抛光之后太过光滑,还保持一定的粗糙质感。这种属于树桩型的沉木。我的想法是把它作为蚁巢出入口的标志物。根据资料,牛蚁是视觉导航的,所以巢体出入口通常有比较醒目的地标,例如树、灌木,或者地表有显眼的堆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