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吧 关注:183,476贴子:7,654,066

〖20210531〗〖记录贴〗胆怯的小精灵——黑柄牛蚁和她的蚁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记录一只黑柄牛蚁蚁后和她的群落的成长过程,以及她的蚁巢日常




IP属地:广东1楼2021-06-01 00:02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6-01 00:05
    回复
      首先是蚁巢1.0。
      选择自己制作蚁巢,主要是在坑里待久了,就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要具体的实现这些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动手做了。
      我本来打算走混凝土蚁巢道路的,亚克力框架+混凝土那种,做了很多功课,也买了很多材料,在临门一脚的时候科技树点歪了。所以现在我是加气砖线路的。
      加气砖蚁巢的做法,非常简单,大家可以参考B站里关于AA Jordan 蚁巢的系列视频,讲解的由浅入深,上手真的很容易,而且在动手创造的过程中乐趣十足。我的蚁巢制作方法基本和视频中一样,所以下面就用图片简单带过蚁巢的制作过程了。
      1. 切割加气砖至合适的大小。

      2. 在加气砖上大概画好蚁巢的结构

      3. 动手挖!不断修改完善,加气砖内部可能存在一些大小不等的空泡,所以有时候你会遇到意外情况,这时候就需要临场即兴发挥了。






      IP属地:广东3楼2021-06-01 00:05
      收起回复
        4. 上色加工,达到满意的效果。



        我挺喜欢这个偏红色的效果的,可惜蚁巢完全干透之后颜色就偏黄色了。
        5. 制作活动区。由于我的活动区选择使用超白缸,所以要用金刚钻在玻璃上钻个口,挺简单的,只要有个钻。







        首先,我的活动区一开始是按照普通的生态缸做的,下面包含了一个假底。但在实际使用中,我后来放弃了生态缸的概念,所以假底就变成了摆设。但依旧有抬高地面的功能。
        可以看到我活动区的造景有几次变化,这是在布置过程中自己不断修改,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审美,不断完善。所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IP属地:广东4楼2021-06-01 00:12
        收起回复
          6. 连接蚁巢,完工!




          IP属地:广东6楼2021-06-01 00:14
          回复
            bd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6-01 00:15
            回复
              接着是蚁群的记录(先把之前的记录大概补一下)。蚁巢是去年12月就做好了,一直闲置了,直到它的女主人到来。
              4月24日
              到家。蚁后1只,无工无卵无幼无茧。 温度28-29度,湿度80
              没迟疑多久就把蚂蚁放进去了,原来打算试管饭盒巢过渡的也都统统抛到了脑后。
              蚁后状态不错。触角摆动频繁,动作敏捷。 第一次亲眼见到牛蚁,心情还是十分激动的。心中由衷感叹她的美丽。身体整体暗红色,大部分是哑光,只有大眼睛和腹部是反光的。触角明显看到根部是黑色的,因此得名黑柄牛蚁。
              蚁后在活动区探索了很久,发现巢体入口之后再洞口迟疑了一会儿,转身离开,并没有马上进去。此前看论坛还有在网上查资料时就听说这种牛蚁胆子较小,不是十分大胆的品种。
              我的活动区基本是沙漠造景,主要就是沙子和石头。蚁后又继续在活动区转悠了好一会儿,并尝试在一处沙地开挖洞口。尝试了一小会儿,搬开了几颗较大的砂石之后就放弃了。
              转身又经过巢体入口,依然没有进去探索。
              尝试了数次攀爬活动区的玻璃缸体。可以看到黑柄牛蚁具备一定的攀爬能力,但不是十分出色。爬上玻璃缸壁显得稍微吃力。然后她主动放弃,又爬下来回到地面。
              大约2小时后,我再去查看时,蚁后进入了巢体内。当时巢体只盖了红色遮光板。
              当晚蚁后数次离开巢体在活动区长时间活动探索,我怀疑是巢体内不够遮蔽,缺乏安全感,于是用黑色布料进行完全遮蔽。
              当晚蚁后留在蚁巢内没有再出来。估计全遮光后巢体基本符合蚁后的要求,至少在遮光这一点上……




              IP属地:广东8楼2021-06-01 00:16
              回复
                5月7日
                0卵
                安装了监控设备,可以翻看录像了。
                发现蚁后白天时的巢外活动十分有限,基本是出来转个圈就直接回去了,不取食饮水,时间很短,在半分钟以内。白天一般只出来1次,偶尔2次。
                夜间活动则比较频繁,每次外出的时间比较长。观察到了取食和饮水行为。
                这和老外的视频中提到的黑柄牛蚁主要在日间外出捕食有所出入。个人认为可能是因为蚁后目前孤身一人,夜间外出活动安全性相对较高?
                同时也说明了黑柄牛蚁夜间活动也是没有问题的。

                蚁后用了2晚时间,每晚工作至少1小时,搬运了许多较大颗粒的沙子把水塔和缸体之间的缝隙给填了 ,这妥妥的强迫症患者啊


                IP属地:广东9楼2021-06-01 00:17
                收起回复
                  5月14日
                  0卵。室温升至30度。
                  根据论坛之前各大神的记录贴,30度的室温感觉有点高了。开空调降温比较耗电。于是尝试使用冰袋降温。
                  用一个10cm的亚克力盒子做底座,放置在蚁巢(平面巢)盖板上,再把冰袋放在盒子上。巢内温度降低至25-28度,温差跨度稍大。一个冰袋大约能支持5小时。
                  30度时,蚁后显得比较安静,不活跃,包括移动和触角活动均不活跃。且仅在夜间观察到室外活动。
                  使用冰袋降温后,观察到蚁后有明显的趋低温行为,自己选择温度最低的位置停留。
                  可以推断黑柄还是比较喜欢低温一些的环境,30度及以上温度会影响他们的活跃程度。

                  在此期间有尝试喂食蟋蟀和面包虫虫蛹数次,均未有捕食。通过监控观察到,蚁后十分胆小,发现蟋蟀和面包虫虫蛹后进行了多次、反复的试探性攻击。攻击多次之后才使用了蛰针。但仍然没有捕食,而是将猎物丢到了活动区的角落里。
                  但有一次例外。有一次蚁后将一只面包虫虫蛹杀死之后带回了巢内。但因为避免打搅到以后,并没有揭开遮光布进行长期观察。没有看到蚁后是否有在巢内进食。 在第三天一早,以后将已经干瘪的虫蛹丢弃在活动区角落。观察到虫蛹有2处破口,内部已经干瘪,可能蚁后有进食。


                  IP属地:广东10楼2021-06-01 00:18
                  回复
                    5月17日
                    2卵。装温控和半导体降温设备,温度27-28度
                    中午时间观察到有1枚卵。高兴极了 。到家至开始产卵共24天。
                    之前采购的温控及半导体降温设备也送到并安装完毕。温控设定温度27~28度。
                    晚上观察到又多了1枚卵。共2枚卵。
                    照片中可见蚁后用下颚夹取了一枚卵,另一枚在她前方地上。
                    蚁后对光线比较敏感,只要揭开遮光布进行拍照,蚁后就会将卵拾起,警惕性较高。


                    IP属地:广东11楼2021-06-01 00:19
                    收起回复
                      5月18日
                      3卵
                      5月19日
                      7卵
                      这段时间每天早晚观察各1次。蚁后已经开始开启产卵模式了,到19号一共观察到7枚卵。蚁后会将卵叠放在一起。
                      同时,因为半导体制冷是局部降温,所以在蚁巢盖板上形成了冷凝水。此外制冷片上也会产生大量冷凝水滴落在遮光布上,暂时没有看到有什么影响,但如果长期没有维护,冷凝水可能会将遮光布完全浸湿。
                      蚁后依旧十分警惕。发现我在拍照会,用她的大眼睛打量着我




                      IP属地:广东12楼2021-06-01 00:20
                      收起回复
                        5月20日
                        共12枚卵。
                        5月21日~23日
                        蚁卵成团,无法数清数量。目测依旧有10多枚。
                        产卵后蚁后的巢外活动明显减少,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除了出来短时间进行饮水和取食冰糖之外,没有任何闲逛或者探索。日间每次外出依旧只有短短几秒至10几秒,夜间活动时间稍长,但也不会超过1分钟。




                        IP属地:广东13楼2021-06-01 00:21
                        收起回复
                          5月26日
                          蚁卵成团,无法数清数量。目测数量没有变化,估计这第一波卵就那么多了。
                          温度维持在28度左右,湿度75%
                          卵没有观察到十分明显的变化。有部分卵颜色稍微变黄了一点点,不是很明显
                          蚁后巢外活动很少。 投喂的面包虫蛹再次被丢弃在角落头。
                          观察到蚁后堆卵的行为,挺有意思的。
                          牛蚁的视力虽然相较其他蚂蚁非常出众,但他们在照顾卵的时候明显还是主要依靠触角。可以见到蚁后使用触角不停探查确定卵的具体位置,然后再用下颚轻轻的、小心的将蚁卵“捞起来”,而且成功率不是很高。根据这次观察,一共尝试了7次,成功了3次。将卵成功捞起夹在下颚之后,蚁后再通过触角确定蚁卵团的位置,把拾起的蚁卵放过去。放完之后有快速的清洁触角行为。(这整一个洁癖
                          下面这里补一张动图,可以看到蚁后比较成功的一次蚁卵搬运行为(2次尝试就成功了!)



                          IP属地:广东14楼2021-06-01 00:23
                          回复
                            月29日
                            卵团散开了。大约数到12-14颗卵。
                            蚁后感觉胆量比之前要大一点了。可能是因为有卵的缘故。观察到任何动静都会上前小心查探,而不是躲进阴暗角落。
                            今天观察到在活动区时,蚁后跟踪室内人的走动,距离3米以上。
                            根据其他记录贴,卵可能会在未来一周内孵化。



                            IP属地:广东15楼2021-06-01 00:24
                            回复
                              补几张蚁巢的日常照。现在蚁后已经十分淡定,即使把遮光布打开,台灯开着,也不会慌张或者拾起蚁卵不知所措。
                              我个人很喜欢狭长蜿蜒的蚁道,喜欢看蚂蚁左拐右拐的进出蚁巢。这个蚁巢由于大小限制,蚁道还不够长。

                              右下角的是温控的空气温度探头。



                              IP属地:广东16楼2021-06-01 00: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