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兽吧 关注:9,824贴子:133,381

(自我转载)长鼻目合集第四弹:细数十大具有代表性的长鼻目成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5-09 22:19回复
    前言
    目前关于长鼻目的合集本人前前后后已经做了3期了,期间也详细的介绍了一些比较著名的长鼻目成员。这里本人将剩下未被详细介绍的长鼻目著名成员再凑个合集,展现给大家。
    (图为动物园嬉戏的亚洲象父子)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5-09 22:20
    收起回复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体型: 最大实测肩高2.8米出头 体重6.5吨左右
      最大估测肩高3.24米左右 体重近7.1~7.5吨
      分类:长鼻目 真象科 真象亚科 亚洲象属
      生存地区:西亚、南亚、东南亚、东亚南部
      生存年代:中更新世至今(约25万年至今)
      简要介绍
      亚洲象是目前亚洲代表性的物种,同时也是亚洲体型最大的陆生动物,目前有四个亚种,即婆罗洲象、印度象 、苏门答腊象 、锡兰象。估计各位对此再熟悉不过了,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其中雄性成年平均肩高2.5米,体重3.1吨左右。雌性缺少野外大样本集科考实测数据,但推测有肩高2.25米,体重2.4吨左右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5-09 22:22
      回复
        中国与亚洲象的渊源
        历史上中国地区的亚洲象种类有争议,有认为就是印度象亚种,也有认为是应该是一种灭绝了的亚洲象亚种——中华象(Elephas maximus rubridens)。
        而历史上亚洲象曾经广泛的分布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先秦时期由于气候比现在更温暖最北曾分布到河南省,因此河南省的简称豫就是指大象。
        但后来由于气候变冷与人为猎杀,到了汉晋时期北方的大象已经绝迹了,但南方人烟稀少的地区还有不少分布。其中最著名的典故莫过于“曹冲称象”了,当时的大象可能就是孙权从江南捕获进贡给北方的曹魏。
        到了后来的宋朝由于南方地区被不断开发利用中华象的栖息地也被不断压缩,到19世纪30年代左右基本就在中华大地上消失了😭。
        而现在云南仅存的几百头亚洲象则是印度象亚种,但由于目前种群保护的好导致人象冲突不断,成了目前中国杀伤人最多的哺乳动物😰(第二则是陕西的羚牛),所以目前缓解人象关系是当地的一大难题……
        (图为云南亚洲象“友好访问”当地村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5-09 22:22
        回复
          曾经名噪一时的“巨象”
          西亚象又名叙利亚象(Elephas maximus asurus),也是亚洲象已经灭绝了的一个亚种。主要分布在伊朗以及叙利亚草原,甚至扩展到以色列,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战象,后因过度捕杀而灭绝。
          曾经因为在当地发现的一些巨大的化石被描绘成肩高达3.5米的巨象,但后来发现实际上那些个巨象化石是史前的古菱齿象或者猛犸象的化石,而西亚象自身的实际体型也就苏门答腊象的水平……
          (图为史前亚洲象群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5-09 22:23
          回复
            亚洲象“混乱”的演化
            相对于其他真象亚科比较清晰的演化过程,由于各种因素目前考古界对于亚洲象属的演化史还比较混乱与模糊。期间不少发现的史前亚洲象种类到底是独立种还是现存亚洲象的亚种都争议颇多,甚至有些可能是其他真象类化石的无效种。
            而根据目前有限的信息,对于现代亚洲象的演化过程本人大体总结如下:
            亚洲象属距今约50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在大约370万前从非洲向亚洲大陆扩散,而非洲老家的亚洲象则一直坚持到更新世晚期才灭绝。
            亚洲地区最早的亚洲象属成员是南亚的平额象,其出现于约360万年前。之后于约270年前在南亚演化出古亚洲象,最终在距今约25万年前演化出现生的亚洲象。
            (图为史前亚洲象群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5-09 22:23
            回复
              颇具争议的婆罗洲象(Elephas maximus borneensis)
              现今的婆罗洲象是亚洲象最小的亚种,以往一度认为是近代由人类引入的加里曼丹岛,但后来经过深度研究发现婆罗洲象是三十万年前婆罗洲和亚洲大陆分离后所诞生的新物种。
              因此目前婆罗洲象的分类存在争议,被认为应该独立成种,但目前还是暂定为亚洲象的亚种。
              (图为长相可爱ớ ₃ờ的婆罗洲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5-09 22:24
              回复
                剑棱齿象属(Stegotetrabelodon )
                体型: 肩高4米 体重11吨(沙漠剑棱齿象)
                肩高3米 体重5吨(孤剑棱齿象)
                分类:长鼻目 真象科 剑棱齿象亚科 剑棱齿象属
                生存地区:非洲、西亚
                生存年代: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约740万年~500万年前)
                简要介绍:
                剑棱齿象属的成员是由非洲的某些嵌齿象演化而来,是第一类大型化的真象,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它那上下两对笔直的象牙与狭长的下巴。
                其所生存的年代非洲还没有现在这么干燥,撒哈拉沙漠也没有形成,植被较为繁茂,因此曾一度扩散至阿拉伯地区。
                根据化石显示其牙齿是低冠齿型,所以它并不具备后世进步的真象类那样的广泛食性,而是以较为柔软的树叶为食。加之作为比较原始的真象类其鼻子与社会性,估计也没有后世先进的真象发达。最终估计由于环境变化,加之食性更广的真象亚科的崛起,剑棱齿象类最终被淘汰了。
                (图为剑棱齿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5-09 22:27
                回复
                  两种剑棱齿象
                  剑棱齿象是个属,该属下面有两个物种,分别是孤剑棱齿象(Stegotetrabelodon orbus)与沙漠剑棱齿象(Stegotetrabelodon syrticus)。
                  二者生存的时间与地区大体差不多,但沙漠剑棱齿象的体型更大,肩高上限能达到4米。特征更发育,下颌与下门齿的比例更长,化石数量也比较多,可能是当时地区的优势物种。
                  (图为安东的复原沙漠剑棱齿象与孤剑棱齿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5-09 22:29
                  回复
                    关于剑棱齿象类分类的争议
                    一开始曾被认为是后世真象类的祖先,因为其有很多嵌齿象到真象诸多的过渡特征。但随着之后真象科真正的祖先原象被发觉,而二者生存的年代又相近,加之下颌的形态差异又很大且有悖于长鼻目进化的整体趋势,故而现在被认为是嵌齿象类演化的一个旁支。
                    因此目前对于剑棱齿象类的分类就有了争议,一开始由于被认为是真象亚科的祖先,所以才被归入真象科。但现在研究显示其并非是真象科的祖先,所以被一些学者认为应该独立成科,但目前还是暂定为真象科的成员。
                    (下图为剑棱齿象与真象亚科的祖先曙象,二者的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相对于狭长下巴的剑棱齿象,曙象的形态已经非常接近后世进步的真象类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5-09 22:30
                    回复
                      淮河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有争议的学名)
                      体型:肩高3.5米 体重8吨左右
                      分类:长鼻目 真象科 真象亚科 古菱齿象属
                      生存地区:东亚
                      生存年代:中更新世~全新世(约20万年~8千年前)
                      简要介绍
                      更新世中晚期广泛分布于东亚大陆的古菱齿象,可能是由印度的纳玛象演化而来。分布地区在晚更新世一度非常广泛,北至华北,南到台湾都有化石出土(台湾地区俗称“澎湖古象”),其中不乏一些完整度非常高的化石。
                      可惜这淮河象在国内的名气非常低,可了解的信息也不多。国内往往在发掘化石之初大肆宣传一番,而后就没下文了,以至于现在连淮河象相关的复原图都找不到一张😂。
                      (图为国内淮河古菱齿象的骨架与复原模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5-09 22:30
                      收起回复
                        对于该物种定位的较大争议
                        大陆的淮河古菱齿象因化石特征与早些年在日本发现的诺氏古菱齿象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二者间也有很明显的差异,总体上淮河象的特征介于纳玛古菱齿象和诺氏古菱齿象之间。
                        因此国内的一些专家认为其应该独立成种,取名“淮河古菱齿象”。或者以淮河地区为分界,淮河以北地区发现的古菱齿象为诺氏古菱齿象,而淮河以南的地区发现的古菱齿象则是独立的淮河古菱齿象。
                        为此之前国际上却普遍认为中国大陆的古菱齿象应属于日本诺氏古菱齿象的大陆亚种(Palaeoloxodon naumanni huaihoensis ),但目前来看淮河古菱齿象也是有效种了。
                        (图为同一时期日本的诺氏与中国的淮河象体型比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5-09 22:31
                        回复
                          这里顺道提一下诺氏古菱齿象本尊
                          诺氏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naumanni)
                          体型:肩高两米左右 体重两吨左右
                          分类:长鼻目 真象科 真象亚科 古菱齿象属
                          生存地区:日本本州岛
                          生存年代:中更新世~晚更新世(约40万年~2万年前)
                          (图为日本的诺氏古菱齿象骨架,体型与上面的淮河象骨架不是一个级别)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5-09 22:31
                          回复
                            简要介绍
                            日本地区的诺氏古菱齿象是诺氏古菱齿象的模式种,是中~晚更新世日本本州岛上唯一的长鼻目动物,与同时期北海道地区的真猛犸遥相呼应。
                            由于地处孤岛导致体型小型化,体型与同时期东亚大陆上的古菱齿象类相去甚远,只与现存的婆罗洲侏儒象的体型差不多大。
                            (图为日本的诺氏古菱齿象雕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5-09 22:32
                            回复
                              罗马尼亚猛犸(Mammuthus rumanus)
                              体型:肩高3.5米 体重8吨
                              分类:长鼻目 真象科 真象亚科 猛犸象属
                              生存地区:欧洲、亚洲北部
                              生存年代: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约350万~170万年前)
                              简要介绍
                              因最早的化石发现于罗马尼亚而命名为罗马尼亚猛犸,不过其分布并非限于欧洲,欧亚地区也有化石记录,不过亚洲的化石普遍比较破碎稀少。
                              罗马尼亚猛犸也是欧亚大陆第一种大型猛犸,肩高可达3.5米,与后世越来越偏向寒冷环境的猛犸不同,此时的罗马尼亚猛犸象还是更适应温暖湿润的梳林地带,所以分布比较局限,同时象牙也远远没有后世那么发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5-09 22: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