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兽吧 关注:9,824贴子:133,385

回复:(自我转载)长鼻目合集第四弹:细数十大具有代表性的长鼻目成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欧亚先驱者
目前已知最早的猛犸象是生活在早上新世的亚平额猛犸,其在可能在早上新世晚期走出了非洲并开拓欧亚新世界,这代表了猛犸象世系的演化中心由非洲向欧亚转移。并最终大约在350万年前的欧洲地区演化出了罗马尼亚猛犸,这是真象科第一个在非洲以外的地区演化出的新物种。
(图为罗马尼亚猛犸的祖先,非洲地区的亚平额猛犸)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05-09 22:39
收起回复
    虽然在猛犸属中罗马尼亚猛犸处于非常原始的地位,生存地区也限于温暖湿润的疏林地带,而且在罗马尼亚猛犸进入亚欧时欧洲大陆的长鼻目数量也不少。
    但当时欧亚地区的长鼻目多是比较原始的物种,同时又没有其他进步真象类的竞争,所以初来乍到的罗马尼亚猛犸在欧亚大陆的“小日子”自然会过得非常悠闲。
    (图为晚上新世的欧洲,罗马尼亚猛犸与锯齿虎映入眼帘)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05-09 22:40
    回复
      而到了后来,亚洲象属由于在非洲竞争越来越处于劣势,一些成员也发现了亚欧这个风水宝地,并在晚上新世“尾随而知”。但目前来看亚洲象属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比猛犸象属差太多了,以至于接下来整个更新世无论分布还是数量都不如早已在亚欧大陆站稳脚跟的猛犸象属。
      (图为埃克洛亚洲象,目前非洲发现的最早的亚洲象类,年代为早上新世,目前被认为是现存亚洲象最早的祖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05-09 22:40
      回复
        后续演化
        上新世末期随着第四纪冰川越来越频繁,亚洲北部地区原本温暖湿润的环境变得愈加干冷,为此当地的罗马尼亚猛犸不得不转变自身。最终在上新世与更新世之交演化出了适应能力更强,体型更大的南方猛犸,并向东扩散最终取代了其他地区的罗马尼亚猛犸。
        (图为早更新世的欧洲,锯齿虎还是那个锯齿虎,但当地的大象已经换成了更加进步的南方猛犸)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1-05-09 22:41
        回复
          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lis)
          体型:肩高3米 体重6吨
          分类:长鼻目 剑齿象科 剑齿象亚科 剑齿象属
          生存地区:东亚南部、东南亚
          生存年代:早更新世~晚更新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1-05-09 22:43
          回复
            简要介绍
            东方剑齿象是中~晚更新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的长鼻目,是大陆剑齿象中分布最广,化石最多,时代最晚的成员,同时也是中国南方晚更新世的“剑齿象-大熊猫动物群”的重要主成部分。
            所以这里就有个知识点,就是国内的“剑齿象-大熊猫动物群”中剑齿象指的是东方剑齿象,而不是那个更著名的师氏剑齿象(黄河象)。
            目前来看东方剑齿象很可能起源于早更新世的西北地区,而后由于冰期南下,成为了中~晚更新世南方地区主流的长鼻目。期间还一度扩散到了东南亚的一些岛屿上,演化出了一些特色的岛屿化物种。
            也正是由于东方剑齿象分布广泛,在考古发掘时命名过不少异名如:先东方剑齿象、玉溪剑齿象、元谋剑齿象、广西剑齿象等,这些先后都并入了东方剑齿象。
            (图为晚更新世雄性东方剑齿象对战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1-05-09 22:43
            回复
              大陆剑齿象科最后的独苗
              剑齿象科起源于亚洲的某些嵌齿象类,在整个上新世到早更新世间可谓是剑齿象类的繁盛期,期间剑齿象演化出了多个巨型物种,分布遍及东亚、南亚,甚至欧洲、非洲也有零星的化石记录。
              但到了中更新世由于气候变化与先进真象类的竞争,导致整个剑齿象科逐渐步入生命的黄昏,而东方剑齿象则是最后的一种大陆型的剑齿象。
              但相比于上新世那些动辄10吨级别的巨象,东方剑齿象的个头要缩水很多,肩高只有3米左右,同时它也没有前辈师氏剑齿象那样夸张而古怪的象牙,这些演化很可能是为了更利于在南方繁茂的丛林之间穿梭。
              (图为师氏剑齿象与东方剑齿象对比)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1-05-09 22:44
              回复
                与真象类的地区竞争
                早在晚上新世,先进的真象类就已经踏足东亚,不过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北方地区,也正因如此当时在亚洲南部的东方剑齿象才会有如此广泛的分布。
                但在中更新世末期,真象类开始正式涉足南方密林,这就是从印度次大陆迁徙而来的现代亚洲象。相对而言二者在体型方面差不多可谓势均力敌,似乎一场惊天动地的竞争大戏在所难免,但实际情况则是二者和平相处了更新世最后的十多万年。至于为何会是这个结果,从目前来看应该是食性的差异。
                亚洲象拥有真象亚科祖传的好牙口,进食范围非常广泛,但多以草本植物为食。而东方剑齿象的食性就狭窄多了,多为以柔软的树叶为食。如此一来就好似非洲的黑犀牛与白犀牛那样各吃各的食物,这样就避免了彼此之间的竞争。
                但也就是因为食性狭窄,导致东方剑齿象最终在更新世末的环境突变中灭绝,而食性广泛的亚洲象则一直存活至今!
                (图为亚洲象中华亚种与东方剑齿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1-05-09 22:44
                回复
                  博氏恐象(Deinotherium Bozasi)
                  体型:肩高3米 体重4吨多
                  分类:长鼻目 恐象亚目 恐象科 恐象属
                  生存地区:非洲
                  生存年代:晚中新世~早更新世(约1100万年~100万年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1-05-09 22:46
                  回复
                    简要介绍
                    博氏恐象是非洲地区特有的恐象属成员,也是最早映入大众眼帘的恐象“形象代言人”🤒。当年在BBC著名的纪录片《与古兽同行》中就曾惊艳亮相,与南方古猿“全场互动”,它也是唯一的一种古人类见的着的恐象。
                    不过与《与古兽同行》中设定的“体型是非洲象的三倍,体重14吨”的庞大巨兽不同,现实中博氏恐象的体型其实在长鼻目中并不大,而且体腔很瘦,可能是最瘦的大型长鼻目。
                    (图为《与古兽同行》的博氏恐象,虽然造型比较经典,但体型却卫星了近三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1-05-09 22:46
                    回复
                      恐象亚目最后的独苗
                      恐象亚目作为长鼻目中比较原始成员,自出现到最后灭绝共持续了近两千多万年,分布遍布欧亚非旧大陆,也算是风光了一时。
                      但其内部的成员却比较稀少,尤其是其中比较进步的恐象属中只有三个有效种,由此可见恐象类的物种多样性是很低的。
                      最终在刚刚进入早更新世后,在真象类竞争与环境变化的双重打击下,其他大洲的恐象相继灭绝。唯独非洲的博氏恐象还在艰难求生,并一直坚持到了10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末期!
                      (图为安东复原的博氏恐象,与我儿时心目中凶神恶煞的形象不同,这个博氏反倒是显得非常“可爱 ”)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1-05-09 22:47
                      回复
                        过度夸大的恐象类体型
                        恐象类由于一开始被错误的高估了体型,加之后来被营销号一通无脑吹嘘,导致至今恐象类的体型还是卫星的重灾区!
                        但实际上目前即便是其中体型最大的巨恐象,肩高上限也只有4米而已(上期在巨恐象的内容中已经详细介绍了)。而博氏恐象相较于巨恐象虽然体型要小了两倍多,肩高只有3米左右,但这个体型已经是目前已知的恐象亚目中仅次于巨恐象的第二大体型了。
                        而恐象亚目中另一个原恐象属就更甭提了,作为早期原始的种群,里面的成员肩高普遍都不足2.5米……
                        (图为几种著名恐象的体型比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1-05-09 22:47
                        回复
                          虚无缥缈的印度恐象(Deinotherium indicum)
                          上面说到恐象属目前只有三个有效种,除了欧洲的巨恐象与非洲的博氏恐象外,还有个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恐象,但名气与前两位相比简直可以直接无视了。
                          由于目前印度恐象没啥太好的材料,而且印巴地区地层年代也做得比较混乱,导致目前对于这印度恐象知之甚少,连体型大小都不确定(阿三考古向来就这德行😡)。目前也就大致了解到了个生存年代,大概是中新世中期~晚中新世早期!
                          (图为罕见的印度恐象的复原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1-05-09 22:48
                          回复
                            真猛犸(Mammuthus primigenius)
                            体型:体型肩高3.5米 体重7吨出头(最大体型)
                            分类:长鼻目 真象科 真象亚科 猛犸象属
                            生存地区:欧洲、亚洲北部、北美北部
                            生存年代:早新世~全新世(约80万年~3700年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1-05-09 23:16
                            回复
                              简要介绍
                              真猛犸又叫长毛象,其绝对是最著名的古生物之一,这就不过多的赘述了。其起源于80万年前的西伯利亚,由当地的草原猛犸象演化而来,是长鼻目中唯一严格意义上的寒带动物,算是整个长鼻目中的“异类”了。
                              之后由西伯利亚扩张至欧洲、北美,向南则一度扩张至华北、日本北海道等地,可谓是长鼻目中分布最广的物种,巅峰时期估计得有上千万头。
                              (图为晚更新世北美的阿拉斯加与欧洲)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1-05-09 23: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