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吧 关注:3,545贴子:14,574

回复:评弹艺人照片(整理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10楼2010-04-02 17:37
回复


    111楼2010-04-02 17:37
    回复
      患病期间


      112楼2010-04-02 17:38
      回复
        弹词演员祁莲芳所创。形成于20纪30年代。运腔方法受“俞调”影响较大。由于祁莲芳早年喜爱江南丝竹,他把其中哀怨的旋律吸收进自己的唱腔,因此曲调与“俞调”不同,并另创了前奏、间奏及尾奏等过门。发声方法因受京剧程派唱腔的影响,以低抑的假嗓为主,以委婉凄切,缠绵悱恻为其特色,旋律幽美,婉转动听。代表性曲目有《霍定金私吊》等。周云瑞以“祁调”谱唱的开篇《秋思》,不仅对之在曲调、运腔上作了丰富,且在伴奏过门上也有所发展,成为其又一代表性曲目。


        113楼2010-04-02 17:40
        回复
          周    调(周玉泉)
                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弹词演员周玉泉以张福田、吴升泉等的唱腔为基础所创。以真嗓为主,特点是亲切含蓄,温文舒徐,节奏平稳,富有韵味。代表性曲目有《文宣哭观音》、《云房产子》、《智贞描容》等。与以吟诵为主的马调不同,周调另辟蹊径,独创了用本嗓演唱的抒情性较强的婉约多姿的唱腔,为“蒋调”、“丽调”、“张调”等的创立提供了基础。
          


          114楼2010-04-02 17:42
          回复


            115楼2010-04-02 17:43
            回复
              张    调(张鉴庭)
                    弹词演员张鉴庭所创。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张最初放单档,以唱“夏调”为主,因其天赋嗓音好、音域宽,音调高,力度强,后受蒋如庭、沈俭安等唱腔的影响,在演唱《林冲·误责贞娘》选曲时,以“蒋调”为基础,在慢唱腔中潜心于转腔的变化,在下句六字拖腔等转腔上唱出了不同的旋律,并且咬字有力,衷气充沛,音色苍劲,韵味浓郁,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张调”。


              116楼2010-04-02 17:45
              回复


                117楼2010-04-02 17:46
                回复
                  姚    调(姚荫梅)
                        弹词演员姚荫梅所创。脱胎于书调,并受“小阳调”一定影响。在真嗓之外,偶亦用假嗓。语言因素突出,充分发挥了弹词音乐的说唱性。行腔自由灵活,唱词不受七言体格律限制,接近白话者也能演唱。唱腔中有时夹入念白,通俗晓畅,长于叙事及描摹人物心情,也适宜表现风趣wà噱的内容。一般为单档演唱,用三弦伴奏。代表作有《饭粥》开篇及选曲《旧货摊》、《炼印》、《杨广林转变》等。
                  


                  118楼2010-04-02 17:47
                  回复
                    回复:117楼


                    119楼2010-04-02 17:48
                    回复


                      120楼2010-04-02 17:49
                      回复


                        121楼2010-04-02 17:49
                        回复
                          回复:102楼


                          122楼2010-04-02 17:51
                          回复


                            124楼2010-04-02 17:54
                            回复


                              125楼2010-04-02 17: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