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上,除了师父、师兄弟,再无外人,师父严厉,不苟言笑,师兄弟们上行下效,不敢在山上打闹嬉戏,除了修炼,相互间鲜少有交流。他自幼被送上山,断绝红尘俗世之念,长到这般年纪,已有老成之相,是故,面对刚修炼出人言的小妖精,不自觉露出这个年岁该有的活泼,和对柔弱生灵的怜悯之情。
确如这小蝴蝶所言,他入门虽晚,却是众师兄弟中悟性最高的一个,弱冠之年内丹已隐隐有形,而其他门中弟子,大多还在修炼外体,在不懂法术的世人眼中,他们不过是一群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
师父收他入门时,曾摸着他的筋骨感叹,此子乃天纵奇才,只可惜命中多劫难,若能将这些劫难悉数化解,他将是这一代修道者中唯一一个有机会荣登仙界之人。
[师父,弟子的劫难是什么?]稍长些,他也有耐不住好奇的时候。
[天地相合,道之在天,法之在地,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敢问师父,何解?]
[道法自然,顺其自然。]
修道者在修行路上有无数劫,若是名门正派,尚有前辈们保驾护航,提前指点,但至于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仍然要看个人的仙缘。
他明白,所以他问严厉而不失仙风道骨的师父[是不是师父算不出来弟子会应什么劫?]
面容清癯的老者,穿着一身飘逸的白色布袍,捋着自己长长的白须,指着一旁练武场,对得意弟子道[为固道心,你今日在此重新筑基,明日鸡鸣,为师会来考验你。]
一年前他筑基成功,师父便让他主修内丹,辅以外丹,皆小有所成,此时却突然让他再进筑基,不知为何?
他不懂,就要问。
回答他的是师父对着空地挥了一下广袖,正中出现一道闪着光的门[因你天赋高,境界突破的快,便没有让你去筑基境地历练,既然你心中疑惑众多,那就去历练一遭,或许能解你惑。]
不是所有门派都有修炼密地,也不是所有弟子都有资格进入密地,这不是一个人人都可以修仙的时代,大部分修道者终其一生都摸不着仙路,死在了起点。即便是他所在的门派,已算是最接近仙道的,也没有几个弟子真正进过传说中的历练密地。
之前,他以为是自己不够资格,所以师父不让进,现在才知,原是师父觉得自己没必要进。
早已对流传于师兄们口中的密地向往不已,此时一听,当下感激涕零,双膝朝师父跪下,磕了一个响头。
磕头的他,没有看见向来庄重严肃的师父,扯了一下嘴角,负于身后的右手偷偷捏了一个诀。一派掌门就算资质不够,也永远掌握着门中最多的秘密,比如,每一层境界的历练是可以更改难度。
打开密地损耗的是与密地神魂相连之人的精气神,也就是一派之长的魂力。若不是门中精干,掌门不愿耗损自己来开启一次,便是此次,掌门也犹豫许久,但有些弟子需要一些来自长辈给的“磨难”,才能在修行路上走得更远。
筑基境界是第一道密地,即使是最难的一关,对已开始修内丹的他而言不会造成生命危险,师父很放心,精力旺盛的小子受受皮肉之苦可以顺道修修闭口禅。
对殷殷期盼的师父没有一丝怀疑,他一甩天青色道袍,大步朝光门而去。
第二日,师父如约而来,但见得意弟子盘坐在光门出现的地方,衣衫不染纤尘,望向泛着鱼肚白的远方天空,不知在想什么。
师父不懂也不问,一声不吭,食指中指并做剑,朝他挺直的后背而去。
[师父,]他周身出现一道透明的光罩,晨光折射在上面反着华彩,承受了来自师父的“考验”,他头未回,低声问[我们修道,仅仅只为成仙吗?]
虽只使用三分力,可这一击——还是偷袭——轻易被化解,仍让一观之主有些羞恼,语气不善[不为成仙,修什么道,不如去种水稻。]
[这样吗……]
对这个弟子投已全部期待的师父,怕他真一时想不通要下山去种水稻,遂盘坐在他旁边,一起望向远方的霞光,撵着胡须语重心长[每个人的道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凡夫俗子也有自己所追求的道。修行者生命漫长,所承之责比凡人重,而万事万物皆有终点,凡人的终点是轮回转世,修行者的终点是成仙,无论西方修佛还是东方修道,一应此理。]
[到终点以后呢?凡人可以再来一世,我们呢?]
[老子曰:反者道之动。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莫说成仙者古往今年数不上几人,便是让你得了机缘飞升,自有天道秩序束缚,平衡自然。]
清俊的小道士侧过脸,认真看向道心坚固的师父[既然到终点也有束缚,那为何要飞升?]
道不问寿,已不知多少年岁的白袍老道士,一双神采奕奕的眼里闪过精光,趁自己被动摇前,找了个借口,将这过于聪慧的弟子打发下了山。
[你在秘境看到了什么?]相处多日,一人一妖开始学着彼此信任,走在路上常有交流,听完小道士下山的缘由,停留在肩上的小蝴蝶好奇问他。
没有目的,脚下不慌不忙,他神色平缓的说[其实不是因为看到了什么,而是因为太简单。师父以为我不知历练秘境的规则,所以调整了难度,但我拜入师门的第三年便将观中古书籍看完,其中有详细描写秘境之事,故踏入其中已知晓。尽管我突破筑基一年有余,可其中精怪与我道行一致,理应一番苦战,可……]
[好了,你闭嘴。]小蝴蝶没好气的用翅膀扇了一下他的耳朵。
他不以为然的笑了笑,随手扯了一根长草,拿在手中把玩[师父常说我天赋异禀,是当今唯一有可能飞升之人。但我知道,道之难,难在固心,不在境界。有道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什么意思?]
[‘道’无形无象,我摸不着,想不通,所以师父让我下山历劫,我便来了。]
若有所思,小蝴蝶沉默了一会儿,声音细细小小的[我叫过你师父,你给了我名字,你什么时候教我修炼?]
向肩膀伸出手掌,小蝴蝶自觉的落在他指尖,被他放在面前[等你的翅膀长好,就教你。]
扇了扇精心养护着的断翅,她不满的问[还要多久才能长回去?]
[小道听闻龙虎山有一种仙草,可为小妖食用疗伤。我们现在去龙虎山寻找,若是传言不差,一年内应该可长回。]
这个时间比她想的要快很多,不由情绪高涨[等我翅膀长好,就离我化人形不远了!师父道长,你知道吗?我们族内有一个可以看到幻化人形的镜子,我去照过,按你们人类的审美,我的人形属于祸国殃民级别的!]
素来听闻蝶妖爱美,此番听来所言不虚,他笑道[自古狐族盛产美女,蝶族还未听闻过。]
恨恨用翅膀扇了扇他的鼻尖,他忍俊不禁的往后仰着头,她就更生气了[你等着,等我化为人形,第一个就魅惑你!破你道行!]
[哈哈,好,小道且看是你的魅惑之术更高,还是小道的道心更稳。]
于是在这漫长的修行路上,名叫晓晓的蝶妖,多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不知人心、啊不,是不知妖心险恶的小道士知道她的厉害!
当清俊的小道士变成了沉稳的老道士,她才发现,当年那一声“师父”没有白喊,做徒弟的怎么可能赢得了师父呢?
她再厉害也厉害不过他,因为她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心,交到了他手中,心甘情愿的、无怨无悔的。
确如这小蝴蝶所言,他入门虽晚,却是众师兄弟中悟性最高的一个,弱冠之年内丹已隐隐有形,而其他门中弟子,大多还在修炼外体,在不懂法术的世人眼中,他们不过是一群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
师父收他入门时,曾摸着他的筋骨感叹,此子乃天纵奇才,只可惜命中多劫难,若能将这些劫难悉数化解,他将是这一代修道者中唯一一个有机会荣登仙界之人。
[师父,弟子的劫难是什么?]稍长些,他也有耐不住好奇的时候。
[天地相合,道之在天,法之在地,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敢问师父,何解?]
[道法自然,顺其自然。]
修道者在修行路上有无数劫,若是名门正派,尚有前辈们保驾护航,提前指点,但至于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仍然要看个人的仙缘。
他明白,所以他问严厉而不失仙风道骨的师父[是不是师父算不出来弟子会应什么劫?]
面容清癯的老者,穿着一身飘逸的白色布袍,捋着自己长长的白须,指着一旁练武场,对得意弟子道[为固道心,你今日在此重新筑基,明日鸡鸣,为师会来考验你。]
一年前他筑基成功,师父便让他主修内丹,辅以外丹,皆小有所成,此时却突然让他再进筑基,不知为何?
他不懂,就要问。
回答他的是师父对着空地挥了一下广袖,正中出现一道闪着光的门[因你天赋高,境界突破的快,便没有让你去筑基境地历练,既然你心中疑惑众多,那就去历练一遭,或许能解你惑。]
不是所有门派都有修炼密地,也不是所有弟子都有资格进入密地,这不是一个人人都可以修仙的时代,大部分修道者终其一生都摸不着仙路,死在了起点。即便是他所在的门派,已算是最接近仙道的,也没有几个弟子真正进过传说中的历练密地。
之前,他以为是自己不够资格,所以师父不让进,现在才知,原是师父觉得自己没必要进。
早已对流传于师兄们口中的密地向往不已,此时一听,当下感激涕零,双膝朝师父跪下,磕了一个响头。
磕头的他,没有看见向来庄重严肃的师父,扯了一下嘴角,负于身后的右手偷偷捏了一个诀。一派掌门就算资质不够,也永远掌握着门中最多的秘密,比如,每一层境界的历练是可以更改难度。
打开密地损耗的是与密地神魂相连之人的精气神,也就是一派之长的魂力。若不是门中精干,掌门不愿耗损自己来开启一次,便是此次,掌门也犹豫许久,但有些弟子需要一些来自长辈给的“磨难”,才能在修行路上走得更远。
筑基境界是第一道密地,即使是最难的一关,对已开始修内丹的他而言不会造成生命危险,师父很放心,精力旺盛的小子受受皮肉之苦可以顺道修修闭口禅。
对殷殷期盼的师父没有一丝怀疑,他一甩天青色道袍,大步朝光门而去。
第二日,师父如约而来,但见得意弟子盘坐在光门出现的地方,衣衫不染纤尘,望向泛着鱼肚白的远方天空,不知在想什么。
师父不懂也不问,一声不吭,食指中指并做剑,朝他挺直的后背而去。
[师父,]他周身出现一道透明的光罩,晨光折射在上面反着华彩,承受了来自师父的“考验”,他头未回,低声问[我们修道,仅仅只为成仙吗?]
虽只使用三分力,可这一击——还是偷袭——轻易被化解,仍让一观之主有些羞恼,语气不善[不为成仙,修什么道,不如去种水稻。]
[这样吗……]
对这个弟子投已全部期待的师父,怕他真一时想不通要下山去种水稻,遂盘坐在他旁边,一起望向远方的霞光,撵着胡须语重心长[每个人的道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凡夫俗子也有自己所追求的道。修行者生命漫长,所承之责比凡人重,而万事万物皆有终点,凡人的终点是轮回转世,修行者的终点是成仙,无论西方修佛还是东方修道,一应此理。]
[到终点以后呢?凡人可以再来一世,我们呢?]
[老子曰:反者道之动。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莫说成仙者古往今年数不上几人,便是让你得了机缘飞升,自有天道秩序束缚,平衡自然。]
清俊的小道士侧过脸,认真看向道心坚固的师父[既然到终点也有束缚,那为何要飞升?]
道不问寿,已不知多少年岁的白袍老道士,一双神采奕奕的眼里闪过精光,趁自己被动摇前,找了个借口,将这过于聪慧的弟子打发下了山。
[你在秘境看到了什么?]相处多日,一人一妖开始学着彼此信任,走在路上常有交流,听完小道士下山的缘由,停留在肩上的小蝴蝶好奇问他。
没有目的,脚下不慌不忙,他神色平缓的说[其实不是因为看到了什么,而是因为太简单。师父以为我不知历练秘境的规则,所以调整了难度,但我拜入师门的第三年便将观中古书籍看完,其中有详细描写秘境之事,故踏入其中已知晓。尽管我突破筑基一年有余,可其中精怪与我道行一致,理应一番苦战,可……]
[好了,你闭嘴。]小蝴蝶没好气的用翅膀扇了一下他的耳朵。
他不以为然的笑了笑,随手扯了一根长草,拿在手中把玩[师父常说我天赋异禀,是当今唯一有可能飞升之人。但我知道,道之难,难在固心,不在境界。有道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什么意思?]
[‘道’无形无象,我摸不着,想不通,所以师父让我下山历劫,我便来了。]
若有所思,小蝴蝶沉默了一会儿,声音细细小小的[我叫过你师父,你给了我名字,你什么时候教我修炼?]
向肩膀伸出手掌,小蝴蝶自觉的落在他指尖,被他放在面前[等你的翅膀长好,就教你。]
扇了扇精心养护着的断翅,她不满的问[还要多久才能长回去?]
[小道听闻龙虎山有一种仙草,可为小妖食用疗伤。我们现在去龙虎山寻找,若是传言不差,一年内应该可长回。]
这个时间比她想的要快很多,不由情绪高涨[等我翅膀长好,就离我化人形不远了!师父道长,你知道吗?我们族内有一个可以看到幻化人形的镜子,我去照过,按你们人类的审美,我的人形属于祸国殃民级别的!]
素来听闻蝶妖爱美,此番听来所言不虚,他笑道[自古狐族盛产美女,蝶族还未听闻过。]
恨恨用翅膀扇了扇他的鼻尖,他忍俊不禁的往后仰着头,她就更生气了[你等着,等我化为人形,第一个就魅惑你!破你道行!]
[哈哈,好,小道且看是你的魅惑之术更高,还是小道的道心更稳。]
于是在这漫长的修行路上,名叫晓晓的蝶妖,多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不知人心、啊不,是不知妖心险恶的小道士知道她的厉害!
当清俊的小道士变成了沉稳的老道士,她才发现,当年那一声“师父”没有白喊,做徒弟的怎么可能赢得了师父呢?
她再厉害也厉害不过他,因为她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心,交到了他手中,心甘情愿的、无怨无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