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吧 关注:8,412贴子:99,610

回复:浅谈各种淡水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3.田螺科Viviparidae
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 G. Nevill, 1877
壳高一般在60mm以上,壳宽一般在45mm左右。呈塔状。壳质坚厚。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壳面雕刻丰富,有些个体具有发达棘刺或者突出的念珠状肋突。口盖深褐色,卵圆形,角质。螺蛳里颜值极高的一种,深受海内外爱好者喜爱,贝展贝商常常会上。
本种仅分布于云南滇池,洱海,茈碧湖,大屯海等高原湖泊中。生活在湖泊底部。
本种原先十分繁盛,种群数量庞大,且由于肉质肥美是当地的食用物种。近些年由于种种人类活动,数量有所下降,但是如今的数量也是挺多的。不常见的物种,但是在产地常见。
A产于云南洱海
B产于云南滇池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1-04-17 22:50
回复
    14.田螺科Viviparidae
    牟氏螺蛳Margarya monodi Dautzenberg & H. Fischer, 1906
    壳高一般70mm以上,壳宽42mm。呈塔状。壳坚厚。呈黄褐色或褐色,壳面雕刻丰富,为念珠状螺棱。口盖深褐色,卵圆形,角质。本种可以长到很大,深受广大贝友喜爱。
    本种仅分布于滇池。栖息在河流底部。
    本种原先十分丰盛,IUCN Red List前几年将其评为极危。但是如今数量有所回升,属于产地常见物种。
    产于云南滇池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1-04-21 21:54
    回复
      15.田螺科Viviparidae
      光肋环螺蛳Anularya mansuyi (Dautzenberg & H. Fischer, 1906)
      壳高50-80mm,壳宽60mm。呈长圆锥型。壳质硬,厚。呈褐色或黑色,壳面雕刻多为4-5条光滑连续的长肋,有些地区肋较平,有些地区则非常突出。口盖深褐色,卵圆形,角质。本种是环螺蛳属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常常现于各类贝商的清单和国内外的贝展中。深受贝友们的喜爱。
      本种分布于云南异龙湖,大屯海,星云湖,杞麓湖等高原湖泊中。栖息于湖泊底部。属于不常见物种,早些时候曾也是繁盛的物种,肉可食用。如今的现生个体主要分布在抚仙湖和星云湖中。
      A产于云南星云湖活体采集
      B产于云南死壳采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1-04-21 22:12
      回复
        16.田螺科Viviparidae
        尖龙骨螺蛳Margarya oxytropoides (Heude, 1889)
        壳高一般在47mm以上,壳宽在35mm以上。呈胖圆锥形。壳质坚厚,但有些地区则薄且易碎。呈深褐色或黄褐色,壳面雕刻为多条光滑的尖龙骨。口盖卵圆形,深褐色或黄褐色,角质。比较冷门些。
        本种分布于云南滇池,泸沽湖等地。栖息于湖泊底部。属于不常见物种。泸沽湖产的坚龙骨螺蛳雕刻尤为显著,立体。
        产于云南泸沽湖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1-04-21 22:25
        收起回复
          17.田螺科Viviparidae
          緇衣玺螺蛳Tchangmargarya ziyi L.-J. Zhang, 2017
          壳高一般40mm以上,壳宽23mm左右。呈圆锥型。壳质坚厚。呈黑色,壳面雕刻多为念珠状长肋。口盖卵圆型,深褐色,角质。
          本种仅分布于云南嘉丽泽八步海。栖息于湖泊底部。本种发现时就已经灭绝,原因是栖息湖泊已经消失。但是新鲜死壳数量十分的多,因此目前市面上经常出现,属于不常见物种。
          产于云南嘉丽泽死壳采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1-04-21 22:37
          回复
            18.田螺科Viviparidae
            叠唇玺螺蛳Tchangmargarya multilabiata L.-J. Zhang & S.-C. Chen, 2015
            壳高大约48mm,最大可达65mm以上,壳宽34mm左右。呈圆锥型。壳质很厚,坚硬。呈黄绿色或褐色,壳表雕刻多为小而细密的念珠状螺棱。口盖卵圆形,深褐色,角质。玺螺蛳属中较常见的一种,市面上很容易见到。
            分布于云南石林的月湖,广塘子等小湖泊中。栖息于湖泊底部。产地常见。
            均产于云南石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1-04-21 22:46
            回复
              19.田螺科Viviparidae
              二肋环螺蛳Anularya bicostata (Tchang & Tsi, 1949)
              壳高可达50mm,壳宽34mm左右。呈圆锥型。壳质坚厚。呈黄褐色,壳面雕刻多为明显的光滑长肋,但一般只有2-3条。口盖卵圆形,深褐色,角质,口盖大小小于壳口大小。市面上卖的多为本种的新鲜死壳。
              仅分布于云南抚仙湖。栖息于湖泊底部,本种齿舌结构偏向于肉食,凭此可将其与光肋环螺蛳区分开来。属于稀有种,体型稍胖的二肋如今再无出现过活体标本,现生个体多为高塔型。
              产于云南抚仙湖活体采集2001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1-04-21 23:03
              收起回复
                20.田螺科Viviparidae
                阳宗海玺螺蛳Tchangmargarya yangtsunghaiensis (S. Tchang & C.-Y. Tsi, 1949)
                壳高可达63mm,壳宽40mm。呈圆锥型。壳质坚硬。呈黄绿色或黄色,壳面雕刻多为突出且密集的念珠状螺棱。口盖为卵圆形,深褐色,角质。国外贝圈中有名的种,个人认为是目前世上外观最独特的现生田螺科物种。
                仅分布于云南阳宗海。栖息于湖泊底部。由于阳宗海前几年频繁被折腾,活体是很少了。较其他螺蛳本种为稀有种。
                均产于云南阳宗海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1-04-21 23:13
                回复
                  21.田螺科Viviparidae
                  ?方氏螺蛳Margarya francheti (Mabille, 1886)
                  壳高可达90mm以上,壳宽一般为43mm。呈圆锥型。壳质坚厚。呈黄绿色或深褐色,壳面雕刻多为一条突出的光滑龙骨附带一些不明显螺棱,体螺层常常出现褶皱凸起。壳顶为乳突状。口盖卵圆形,深褐色,角质。本种有效性存在问题。
                  分布于云南滇池,洱海等湖泊中。栖息于湖泊底。本种非常稀有。标本自发现以来一直都极为少见。想必很多人螺蛳就差这一种就齐了吧
                  产于云南洱海。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1-04-21 23:28
                  收起回复
                    中国的奇趣田螺除了三个螺蛳属之外,角螺属(Angulyagra Rao, 1931)物种也是非常好玩的(不过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命名的物种),我顺便也讲讲吧。国内的特有角螺属物种,壳一般都很厚重坚固,并且其轴唇通常十分肥厚且外翻,一般也无脐孔。关于口盖结构,口盖大小一般是小于或远远小于壳口大小,颜色常为淡黄色或黄褐色。在一些地区本类物种也作为食用种售卖。中国角螺属物种最丰富的省区是广西省,其次是广东省和海南省。他们常常生活在大江河之中,部分物种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22.田螺科Viviparidae
                    angulyagra sp. 暂定名:大角螺
                    壳高一般在36mm左右,壳宽23mm。呈圆锥形。壳质非常厚且坚固。呈黄褐色或褐色,壳面雕刻多为突出的螺棱,螺棱上常带有褐色色带。口盖为卵圆形,褐色。
                    本种仅分布于广西省目前发现于左江和右江及与其连通的水体中。栖息于大江河或湖泊之中。属于产地常见种。本种第一次出现是在船长的贝壳店里,他定为耳型色带田螺。此外本种可食用。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1-04-22 00:08
                    收起回复
                      23.田螺科Viviparidae
                      次肋角螺Angulyagra subcostata(Gray ?)
                      壳高一般25mm,壳宽。呈圆锥型。壳质硬。壳面呈黄褐色或黄绿色,壳面雕刻多为细密的弱螺棱,有些个体近似光滑,还带有淡褐色色带。口盖卵圆形,黄褐色,角质。有些个体壳口内部为深紫色。壳表常常覆盖着黑色杂质。
                      本种已知仅分布于广东。栖息于石底的缓流大江河底部,水深3-4m。不常见物种。多年无采集记录。
                      产于广东广州增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1-04-22 00:23
                      回复
                        24.田螺科Viviparidae
                        Angulyagra sp.暂定名:胖角螺(想不出别的概括性词汇了)
                        壳高可达40mm,一般在37mm左右,壳宽26mm左右。呈圆锥型。壳质薄但坚固。呈黄绿色,壳面具有多道明显螺棱,和褐色色带。口盖为宽卵圆形,淡黄色,角质。
                        本种仅发现于广西省左江。栖息于江河沿岸石块上。属于不常见物种。
                        产于广西崇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1-04-22 00:35
                        回复
                          25.田螺科Viviparidae
                          Angulyagra sp. 暂定名:密肋角螺
                          壳高不超过35mm,壳宽18mm左右。呈圆锥型。壳质极厚极坚固。呈黄褐色或黄绿色,壳面雕刻为多到密集突出螺棱,无色带。口盖为宽卵圆形,淡黄色,角质。螺棱上常有磕碰造成的掉皮。
                          本种仅发现于广西右江和邕江。栖息于水流湍急的大江河砾石底部,栖息水深可达12m。采集很困难。属于稀有种。本种也是右江,邕江各类贝丘遗址中出土的田螺科动物之一,是个比较古老的物种。目前,不是很清楚本种是否已经受到威胁,不过水利工程和采砂可能是主要的致危因素。
                          产于广西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1-04-22 01:04
                          回复
                            26.田螺科Viviparidae
                            Angulyagra sp.暂定名:三龙骨角螺
                            壳高可达40mm,壳宽22mm左右。呈圆锥型。壳质极其坚厚。呈黄褐色、深褐色或黄绿色,壳面有三道突出粗龙骨,无色带,壳口受龙骨影响呈波浪状。口盖为卵圆形,褐色,角质。壳顶常被腐蚀。
                            分布于广西省红水河上游,右江,邕江。栖息环境于前一种相似,本种栖息水深可能还要更深些。稀有种。无法确定本种已受威胁,本种在红水河上游由于兴建库区,基本已经绝迹。但是船长那边还有很多标本。于前者相同,本种也是邕江,右江贝丘遗址中主要的软体动物之一。
                            均产于广西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1-04-22 01:17
                            收起回复
                              先卖个关子田螺科Viviparidae
                              Angulyagra sp. 暂定名:红河角螺/乳顶角螺
                              只见死壳和亚化石
                              当时去的时候时机不对,下次一定要把它拿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21-04-22 0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