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fa吧 关注:104,072贴子:5,370,954

回复:【讨论】21条大数据贴证明大满贯冠军纳达尔比德约含金量更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懒得弄表格,我今天正好没事就把你这个贴子的大部分数据输进表格了,有些有误的我改了一下,但不是每个数据都去校对了,可能还有错误,发现的吧友可以指出来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73楼2021-03-07 08:56
收起回复
    哈哈,我豆吧也有人才,让驴见一整天 贬低我豆,20法决结束后不知哪个鸡粉居然跑到蒂姆吧叫嚣法网是最没技术含量的大满贯,被蒂姆吧的一顿收拾。


    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21-03-07 12:38
    收起回复
      纳豆的大满贯横夸牛鸡巅峰时期。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6楼2021-03-07 13:05
      收起回复
        支持里见一的德粉我们将不称为德粉,称为狗粉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21-03-07 13:23
        回复
          豆子为啥要在含金量这个问题上去跟德争呢?只有数量不足才争含金量,你豆现在20比🐔多呢。而且一般说含金量的问题不都是黑蜗牛的么啥时候德豆两家也开始争含金量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21-03-07 14:37
          收起回复
            等法网结束再来争论,现在还太早,两家谁也说服不了谁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1楼2021-03-07 15:59
            回复
              今天早上回了个贴,用夺冠征程中打败的top选手做了一个积分排名进行了分析,@202017 这位朋友进行了回复,内容如下:
              “有一定道理,但这是人为加工,给分给系数就是人为打分,参考意义不大。对手的大满贯成就更有含金量说服力,你没有考虑。”
              因为需要多字回复,所以不在原回复继续,再开一个新回复。
              该朋友仍然支持“对手大满贯成就“说,我对此有三个疑问:
              1. 刻舟求剑不可取
              大满贯冠军数是个有向上发展趋势的数据,单项增不能减,强行静态看待的话十分荒唐。例如,纳达尔10美夺冠时打败的是德约,按楼主原帖的算法应该是要给分配18个积分,可是10年的德约只有1个大满贯,那时候谁敢说这小子未来能到18个。今年明年德约继续得大满贯,副产品是10年纳达尔的美网冠军含金量不断提升,简直骇人听闻。
              2. 决赛击败没拿过大满贯的选手含金量为0
              只有打败大满贯冠军拿到的冠军才有含金量,没拿过大满贯的选手,不管进过多少次决赛或者4强都要被无视。最近的大满贯,德约击败了大满贯亚军;17年美网,纳达尔击败了32号种子安德森,这两个冠军含金量是一样的?纳达尔第一个大满贯冠军,05法,QF击败费雷尔,SF击败费德勒,决赛对手是37号种子普尔塔,和前面两个冠军的含金量是一样的?
              3. 只看决赛数据过于片面。
              楼主原文“纳20个大满贯冠军赢了有210个大满贯冠军头衔的球员。德18个大满贯决赛赢了175个大满贯头衔的球员“,别的轮次赢就不算了?05法纳达尔半决赛赢费德勒,算含金量的时候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上述几点,导致这个通过“计算大满贯决赛对手的大满贯头衔数量“来衡量冠军含金量的方式非常不合逻辑。各位想想,我说一种情况,假设纳达尔最后拿了30个大满贯,费和德保持不变,按现在的算法会发生什么?费和德的大满贯冠军含金量飙升,纳本人的冠军含金量陡降,这是客观真实的吗?
              我优化了一下通过对手大满贯冠军数量来衡量大满贯冠军含金量的计算方式。在夺冠过程中,找到比赛中遇到的所有得过大满贯的选手(没得过大满贯选手的决赛四强等数据也应该计算,但是工作量太大,性价比太低,故放弃)并将他们截止比赛时得到的大满贯数量相加,得到结果,如下图:
              (首先表明我对此方式不认同,只是想尽可能地纠偏一下。选手打比赛,对其能力水平的最好描述就是他在该项赛事中的种子排位。选手的大满贯数量和比赛时的能力并不能对应,比如,07法,纳R16赢了休伊特,QF赢了莫亚,SF赢了德约,在当时,这休伊特2满贯,莫亚1满贯,德约0满贯。其实首轮还赢了一个人,德尔波特罗,当时0满贯)

              结果,德平均分12.78,纳平均分7.55。
              再说一次,我对这个结论不认可,就和我不认可原结论一样。


              IP属地:广东83楼2021-03-07 17:15
              收起回复
                现在在各大赛事,德约的赢面更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纳豆加油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4楼2021-03-07 17:21
                收起回复
                  @京城秀水👺 我给你打个比方吧,假设球员A球员B两位球员职业生涯都是23个大满贯冠军,不比较其他的荣誉的话,这两个球员是同一级别的,但是A比B早拿3个大满贯冠军。
                  比如2001年A拿了3个,B还没拿,此后的10年里,每年4大满贯都是他们俩决赛交手,每年都是各胜2场,球员A的2001年拿的三个是赢了别人拿的,所以2002年开始起步是球员A3个冠军,球员B没有冠军,每年4大满贯轮流战胜对方哪,这样从2002持续到了2011年结束,此时球员A23个冠军,球员B20个冠军,在2012年球员A没再进过决赛,球员B继续战胜了其他三位选手夺冠也达到了23个,他们俩职业生涯和对方决赛交手都是20:20,水平相当,可从2001年开始,A赢B没有积分,B赢A却有3分,每个大满贯都是如此,都是追赶者占优。
                  假设2002年澳网A赢,法网B赢,温网A赢,美网B赢,后面也持续这种规律,2002年的澳网A拿0分,法网B拿4分,温网A拿1分,美网B拿5分,光这一年明明互有胜负,双方也是同一级别的球员,A只能拿1分,B能拿9分,你觉得这合理?2003年澳网开始之前,A5冠,B2冠,澳网A赢拿2分,法网B赢拿6分,温网A赢拿3分,美网B赢拿7分,还是差了8分,持续10年就是80分的差距,明明两个球员都是23冠,且交手记录20:20难分伯仲,为什么造成分数差那么多呢?不应该是几乎持平吗?就是因为追赶者的利好太大,明明是同一级别的球员,追赶者赢领跑者拿的分远多于领跑者赢追赶者拿的分,这就是你说的比我合理吗?所以根本不能这样比,我很清楚的给你解释了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距,而且职业生涯里,德追纳前期还不止3个的差距,直到15,16年才缩小到2,3个,刚刚3个的差距都已经这么大了,德从1:9开始追纳,优势有多大可想而知,明明两人是同一级别的,按照我赢只能算1分,你赢算9分?这样算只能在10年,11年算,可现在是2021年,德约已经18了,纳20,纳之前每赢一次德+18分,德每赢一次纳+20分都已经给德约占优了


                  IP属地:浙江85楼2021-03-07 18:04
                  收起回复
                    我看好像说反了,为什么德吧一直拿德约碰瓷豆,明明18非要去比20,这才是心虚的表现,觉得德约可能之后追不上忙着趁舆论感觉比一比看看能不能压一压,牛吧巅峰时候都没德吧那种自信狂妄(我说的他们自信狂妄是明明没巅峰最强的实力还要称巅峰最强,可真是小丑)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87楼2021-03-07 22:10
                    收起回复
                      把数据重新校对了一遍,之前的大赛胜率不是最新的,德约大满贯非决赛赢牛少算了一场,豆子参加大满贯的次数也少算了,现在这个应该没有错了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8楼2021-03-08 02:16
                      收起回复
                        支持,希望法网拿下,进一步拉大差距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1楼2021-03-08 17:29
                        回复
                          深度分析好文!我就一个感觉,还好四大满贯只有一个红土,要是跟硬地换一下每年两个红土大满贯我豆估计要被黑出翔,哈哈。眼睛不瞎的都应该清楚,在只有一个优势场地且职业生涯前有狼后有虎的情况下,豆能取得现在的成就明显是三巨头里最不易的。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4楼2021-03-08 20: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