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吧 关注:13,236贴子:105,795

回复:昆曲界年龄差较大、最大、最传奇的搭档组合初统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张庆晓既然是在2008年才正式成为爱好者的,估计这年龄最大也不超过1980年后,也就是与小明小周“富贵”同段的,甚至有可能更小


IP属地:山东55楼2021-04-26 21:26
回复
    猜这个小可爱是谁?


    IP属地:山东56楼2021-04-27 21:05
    收起回复
      没想到吧,别看她们扮相青春靓丽,其实,隐雷姐都当奶奶了,云秀姐还当了姥姥呢


      IP属地:山东57楼2021-04-28 17:37
      回复


        IP属地:山东58楼2021-04-28 17:54
        收起回复
          徐云秀自述
          “有人问她为什么会去考戏校,她的回答质朴率真:‘我是苏州人,当时我姐姐去了曲艺团学评弹,我哥哥去了工厂,上山下乡任务理所当然落到了我这个老小身上,为了逃避下乡,我去考了戏校,这样也减轻了家里的负担,吃住都解决了。’”


          IP属地:山东59楼2021-04-30 21:51
          回复
            徐云秀主要的获奖项
            第二届昆剧艺术节,江苏第五“五个一工程奖”。(今天正好五一:-)首届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兰花最佳表演奖"。昆曲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中以《疗妒羹》·题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促进昆曲艺术奖"。


            IP属地:山东60楼2021-05-01 21:06
            收起回复
              有人看了徐云秀的《疗妒羹·题曲》后说她最适合演乔小青,其实不是的,徐云秀亲口评过,大意是“乔小青的悲剧是因为她自己的性格”...... 徐云秀就完全不一样,很聪明、务实,还开服装店,生意不错,在澳洲的姐姐经常“赞助”她,比如名包什么的,等等。所以我前面说她另有收获。云秀姐自认为“跟柳氏的性格像!”介绍到这里,诸位应该已有个大致的了解吧


              IP属地:山东61楼2021-05-03 20:11
              收起回复


                关于江苏省昆,有必要再讲讲几对儿特别的坤生旦组合:上图为石小梅胡锦芳在某版《桃花扇》中的CP,双方大致为同年龄段


                IP属地:山东64楼2021-05-07 20:35
                回复


                  上图是石小梅龚隐雷在同版《桃花扇》中的CP


                  IP属地:山东65楼2021-05-07 20:39
                  收起回复
                    石小梅在《桃花扇》中将胡锦芳龚隐雷师徒俩都给“眠香”;但如前楼所示,转眼孔爱萍于《牡丹亭》内又将石小梅施夏明师徒俩也全给搭、撩,“幽媾”等等了,这就是“天道好还”,因缘业果吧,哈哈


                    IP属地:山东66楼2021-05-07 20:46
                    收起回复
                      “1699版”《桃花扇》,锦芳阿姨手挽着年轻后辈罗晨雪单雯谢幕,越看她俩越高兴,一时忍不住,把两个粉嫩的小脸蛋都给亲了:-)

                      右边亲了罗晨雪

                      左边又亲了单雯


                      IP属地:山东68楼2021-05-07 20:53
                      收起回复
                        顺当发个刚才看到的消息:龚隐雷在泰州的孔尚任旧居,《桃花扇》的原创作地演出了,据说以后江苏昆将定期在那里上演《桃花扇》的戏,喜欢的曲友可以去看哦


                        IP属地:山东69楼2021-05-07 21:06
                        回复
                          话说回来,龚隐雷最主要的CP钱振荣是石小梅的大弟子,隐雷姐的师父锦芳阿姨其实也与钱哥排演过戏,大家扯平:-)


                          IP属地:山东70楼2021-05-07 22:57
                          收起回复
                            转:龚隐雷自述
                            1978年,正在念小学的她在江苏省戏剧学校“千里挑一”的选拔下进入了昆剧科学习,七年坐科,单调而纯粹的学戏生涯,填充了她几乎整个青春。她至今赞叹、怀念着当初一班六十人的整齐阵容,生源优质,行当整齐。
                            可惜他们毕业时,正值行业大环境的凋敝,昆曲门庭冷落,宛若严冬封冻着茁壮生长的青苗,人才渐渐流失,舞台渐渐成了龚老师与同伴们最熟悉、却最遥远的梦。
                            因为生计所迫,即使选择留守昆曲的人也不得不“三心二意”。
                            “只要大家有别的技能,都在外面奔波,为了生活的好一点,我们有很多同学去做生意。当时柯军老师也去给人刻章、裱画、做武打替身;我就奔波在酒吧、歌厅,去走穴唱歌,不管刮风下雨,很辛苦……”她轻言细语地回忆着当年的惨淡,而说起因唱歌挣得的雅号“太湖美”,转而又是甜甜的笑脸“我唱歌唱得很好的,如果当时坚持下来,现在一定也不错呢!”。
                            “我们这一批人真的是很辛苦,到现在还能出来这么几位大家都能认可的演员,实在太不容易,其中的酸甜苦辣,大概只有我们自己能体会吧。”
                            而看似游离于昆曲的岁月,其实悄然滋养着她在日后的艺术道路上的厚积薄发。
                            2001年“申遗”的成功,昆曲“转暖”的好势头由此开始,龚隐雷这一代昆曲人,也渐渐忙碌了起来。即便如此,幸运之神还是没能过多眷顾他们。
                            “过去是论资排辈,轮不上我们;后来大势所趋,提倡青春靓丽,起用年轻人,我们又被跳过去了。等一切条件都成熟了,很多机会也就过去了。”她说起命运的促狭,语气诙谐,但随即正色:“即使我们这一代人不那么幸运,但我们是昆曲传承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代,这不可否认,我们以此为责,也以此为傲。”
                            ......
                            如今,龚隐雷正驻扎昆山,在昆曲的发源地带领一群年轻的昆曲人奋力前行。既要排戏、演出,又要在教学一线致力传承,这一切似乎让她更加忙碌,而这份因昆曲而致的辛劳与奔波,大概又使她格外满足、安心。
                            ......


                            IP属地:山东71楼2021-05-08 22:46
                            收起回复
                              不过我认为,在江苏省昆,前辈与中坚层,至少张继青、石小梅、龚隐雷这三位,够本!现在的事业及人气这么旺,弟子们很出息,也算对以前的亏损伤害有了补偿、治愈吧。关于江苏省昆的介绍,至此暂告一段落,再转向——


                              IP属地:山东72楼2021-05-08 22: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