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吧 关注:110,489贴子:953,524
  • 14回复贴,共1

末学的心得报告先写个前言是时候要做个汇报了,这个念头已经存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末学的心得报告
先写个前言
是时候要做个汇报了,这个念头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却总是犯怵,一是精力有限,二呢就是不知写什么内容,万事开头难啊。先开个头吧,试着写写,至于写的如何,那就再说吧。时间过的好快,转眼间七年过去了,这七年里不管是在贴吧还是现实生活里,我都经历与见证了好多,所以感慨也挺多的。贴吧在这几年里就像是个历史的演义,其间汇集了各地各路的“精英”份子,纷纷摩拳擦掌,意欲鸿图大展一番,因此吧里有过多少人来人往啊,一茬一茬的,有坚持两三年的,坚持几个月的,灵光乍现的也大有人在。现实上呢,眼看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真有点“苟日新,日日新”的味道。到现在,能看到的老朋友,已经很少了,这现象很遗憾啊,可现实总是那么的不完美。所以我写这个,算是一个七年的总结吧,在吧里更老资格的还是有的,而我曾经也在等,看看或许有哪个吧友来写,可一直没看到,人生能有几个七年呢?不能再等了,如果再等,可能得等个十二三年,先给自己和朋友们一个暂时的交代吧,希望一些老朋友能看到,不说能给道友们提供什么参考,或者说只是对自己的负责吧。原本想把标题中的报告写成“论文”,因为咱在这七年里,不管是实际的还是理论的,世间的与出世间的,自我感觉学得也不少啊,标上论文两个字,显得高大上一点,现在都流行这个么,可怎么觉得都有些驴唇不对马嘴,且有些哗众取宠的感觉,可是经典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观世间万物都是美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2-28 11:25回复
    进入正题
    (一)
    至于如何修持的,就不多说了,我与很多吧友为伴,一起在吧里“勤恳”记录了好多年。其间的起起落落、反反复复、苦苦乐乐,和很多吧友一样,在日记里都有记述,在这里就不提了。因为我本人对于修持非常看重,就算迫不得已的要做这个事,但我也可以勉强的说,真的为这个事付出了很多,我现今仍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哪怕有时只是几个数字。其实我自己呢,看着好象是很努力的实干了,可要做出一些成绩来真的是很难很难,理想得异想天开,实际上满地鸡毛,不过实证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普普通通的话,非要在实际中证得一些些影子时,自己才会明白那么一点点。这么长时间慢慢走来,通过看祖师的经典,大德的书籍,刷吧友们的日记,了解大家的状态,再加上我自身的体会,相当于汇集了很多人的心血,来写写这些文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12-28 17:01
    回复
      我们学法的因缘各种各样,每个人的根基也各有区别,有些人的条件可能好一些,可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佛留给大家的重要宝藏——经典,这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当你自己内心出现问题,或是周围出现乱象时,中坚力量总是存在的,还有所谓的中流砥柱一直在那里恭候着你啊,不管你修持的如何急迫,还是有看书的机会,再不然,手机总是要玩的。修行这条漫漫之路,坎坷不平,起起伏伏,偶尔会有小乐,但各种障碍与困惑则会不时的出现。即使有时状态好一些,自认为做的不错,可时间长了,却自然的感觉迷茫,没有方向感,更不用说处于停滞或退转的境地了,那更是苦恼多多,迷闷不已。每跨过一关,都会有久困得脱之感,而豁然开朗一通,这都是经常发生的事。久暗不晴的情况也有,那就是迷失在自己的思维里了,按经典里说的,这属于刚强难伏之类。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12-28 19:31
      收起回复
        (二)
        有时刷贴吧和看书差不多,可以得到些新的认知,读书很重要,得意时要看书,在经典里求得印证,失意时也同样要看书,因为要寻找突破的方法。唐僧小时候就佛缘深厚,聪慧异常,稍大后更是通学各种经典,很年轻的学候就获得了“三藏”法师这个殊胜的称号,并且肯定有一套修持的方法,在那时,佛学一些重要经律论都已经有了,鸠摩罗什和他那强大的译经团队早已辉煌过,达摩禅师一脉也传了几代了,《金刚经》、《楞伽经》、《圆觉经》、《法华经》、《维摩诘经》、六十卷的《华严经》等等以及好多经典都已有了,唐僧应该都研究过,为什么还要不远万里,历尽各种困苦去取经,过程中几至死地而后生,如果说现在的徒步探险,唐僧在这点来说应该算个鼻祖级人物,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说,也很够资格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12-28 20:47
        回复
          这对我来说是个大工程,得慢慢来。一般知道达摩祖师的应该多些,还有《易筋经》;知道鸠摩罗什法师的一般都在学习佛法之后,小说里的鸠摩智倒是很有名,鸠摩罗什的一些弟子也是个个不凡。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12-29 14:06
          回复
            ps:如果随意写的话,可以写很多内容,比如当时保留鸠摩罗什的优秀基因,皇帝给他找了好多美女,这下鸠摩罗什弟子们急了,争着要老婆,不过后来都被鸠摩罗什的超能力给震慑住了;唐僧的弟子也有直接要一车的;还有达赖六世,等等。修行是净化身意的杂质,炼就赤诚之心。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1-11 11:27
            回复
              (三)
              佛教经典本身就很难读,文字高雅,道理深奥,很是令人望而生畏。现在,我们享福了,得到了很多方便,除了书本外,手机是个好东西,现在的人都是不爱涅槃爱手机,如能不被其所累,好好利用的话,的确可以使我们很方便的了解到很多信息,但觉得使用这些现代科技很累的话,就需要好好休养了,少玩为妙!网络上的确有一些“高手”,玩梦的、打坐的,都有,各式花样看得也算是眼花缭乱;实际中也有各路高手,如果你这方面接触多了,自然会知道,但对于自身的提高还是要自己多努力。女皇武则天与陈玄奘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我们读经典前的那个开经偈就是出自她的手笔,仅此便可见其在佛法与文学上的造诣,而且人家权力大,直接造了“曌”这个字,取个名字——武曌,很不简单,好个心经第一句。贴吧里就经常有师兄来谈悟论空,这个话题经久不衰,古时都谈了几千年了,现在吧里好多年了仍是谈来谈去,不亦乐乎;也有道友常说不分别,真能做好不分别么;还有些道友要求自己在修持中“明明白白”,修“觉知”一类,这个也是有几种情况,比如有些人为了做一些事,很长时间在那坐着,甚至可以几天几夜不睡,也算是“清清楚楚”,所以说这里面有内涵的。专门研究武则天的书很多,有时想想,女皇修的什么法门,最后修的如何呢?还有当时的实叉难陀尊者,翻译出了很多重要的经典,武则天的写的开经偈就与尊者所译的经典有关,尊者以前所在的地方,按现在来说算是较偏远的了,那时信息也不发达,尊者却非常博学多识,我就经常纳闷,都是如何学得的这一身才华啊!学佛过程中,这些也算是疑问啊,可以简单构想一下,在一个艰苦的地方,面对天书一般的古籍,如何能沉下心来,超脱尘世,埋头书海,学得如此广大智慧而惠利众生,或许这只是我一个井底之蛙的无聊臆想而已。写到此,还没有提及唐僧归来后所翻译的经典,他的得意弟子,代帝出家而要三车的很可爱的窥基大法师,他的首席大弟子辨机法师,还有他和窥基开创的唯识法相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2-03 13:22
              收起回复
                PS:这报告真的是开了个头,其实也挺好的。这么长时间看下来,从有打坐吧以来吧,也包括一些网络上的,可以说是集千万人的努力,这里算是整体的一个缩影,大致看到了大概的情况,可以安心些了,妄想是狂妄的,而叫“现实"的这个东西专治棱角吧,人才济济的贴吧啊,以口才见长的“辨者”,好多人都清静了,或许也有很多人进步了,只是不在这个圈子里。大浪淘沙,历经磨炼,真的能做出些成绩,每个人都很想,到时大家会看到的,但她区别于其它事业,这么久了,努力过的人都应该会懂些,现实情况摆在这里。当年藏地的一位大德,每年供养几十个弟子,出来化缘时脚不沾地、悬浮,那些弟子多幸福啊,这是生活让人给安排好了,多享受啊。如今的社会好,虽说不一定遇到那么好的师父,或许有些人也稍稍具备这个条件,早已有人铺下了很好的路子,好好的修,能做到享受么。要开始下一个阶段了,或许永远在开始,能这样天长地久的也挺好,不管它光阴偷换,年年岁岁,沿着岁月的小河,走走停停,有你有我,慢慢蓄力,到时侯,能够从容的面对自己的节点,然后能再看到你的欢乐,对生活充满热情。


                IP属地:河北13楼2022-02-14 22:01
                回复
                  我得继续把这个帖子圆一圆,继续正题。
                  (四)
                  PS的部分,PS这两个字母后的字算是另外插入的话,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题外话。相对于题外话就是正题,这个正字的意义很大,如果我们认为修道是个正事的话,那我们有多少时间在做正事呢?还有就是,即使个人认为很精进,这个精进的方法算不算正还另说着呢,所以人啊,难免在“正”以外轮回。
                  或许最近有了些小进步吧,感觉能写一点东西,这个帖子的主要内容,我是有些拿捏有点把握的,大方向基本不会乱,因为我认为有一个比较不错的初发心。一开始我把这帖子定位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呢?往大了说,难以想象。先说说,经典里很普及而且篇幅较短的了弥陀经,内容中有五根,七觉支,广长舌相等等一些名词,当然不仅仅这几个词了,还有呢,加上其它经典读多了再慢慢累加起来,就不可限量了,这个帖子多少与这些内容有点牵扯,可是真要写起来,太磅杂了,如果真能写出来,那可以说是超出了很多世间普通的东西,我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还好有圣德救我小命,看到有人单打独斗认为自己怎样怎样,那基本痴人说梦的。
                  说点打坐的情况,盘腿不代表定,也不能说不是定,之所以盘腿,先让腿健康起来,让一些业先从腿上消消,是相对安全些,有些参禅与念佛的也都打坐,或许不以坐为主。双盘腿消业快一些,精从足底生啊,当然对应的痛苦也大些,要付出的更多,不那么难受了,忍受程度高了时,是业力减轻了,各方面也跟着一点点好起来,这个以后还有好多好多事要做呢,盘腿是基本功,它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也可能不是几年的事,所以你人生想做什么,在这个时间上能有个考虑那更好了。再有稍做的好些的,把眼界放大点,放大,有些练瑜伽的到一定程度可以埋地里几天,有的可以放在锅里蒸一蒸,到这个时候,他出来表演一下,搞些钱玩玩,但这种情况对应的因果可以看到好多。再比这程度高的,有的是,没点本事能那么简单度人么,你看现在的社会发展的情况,好多豪华的用品已经进入一些起普通家庭了,尤其是车,自己掂量掂量吧,那个打坐那么牛的,全打坐吧的人加一起都很难和他比,现在的好象都没什么消息了,这里边的水啊,深。释迦牟尼佛能那么厉害,是有原因的,本事大的很。关于帖子的管理,最好能做到清晰些,随意写帖子的,时间长了,积累到一定的量,都没办法好好整理,连回顾一下都很难,为什么要回顾它,因为有时要看整个的大过程的心理和身体变化,一步步做总结,别像猴子掰玉米一样,什么也留不住。其它情况也有,几句话一直重复,可以好几年,乐此不疲,这情况……。不要以为在虚拟世界,就可以乱,它在某方面也能表达出你的心,如果向深了修,就更加会感受的到,这也是戒律,也不要受这句话的影响,因为找到好的方法很难的,真的做一件事也很难,想写文章的更要努力,就这几段话,我断断续续的写了多久,快三年了吧,这次写了点,上段中出现的几个主要人物还没提到,还没继续。
                  总结,我所写的正题,按论证道理来说,也是在题外的,其实正题是经典,不管别人写了什么,你要看看自己能够读懂多少经典,这也算是正事之一。


                  IP属地:河北15楼2022-10-10 15:14
                  回复
                    PS:路遥知马力,三五年时间的帖子不容易,六七年的帖子才有味道,八九年正是突破时,十年时的原地踏步乃至退转,亦是常事,大道虽至简,可大道又有如此之难,前途茫茫。其实经典里什么都有,只是当时的我们枉然啊,“ 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 ” ,要付出多少努力才懂上一点,还有妙音鸟,“ 昼夜六时,出和雅音 ”,迦陵频伽的传说多么美丽,更美的是鸠摩罗什的文字,前人的良苦用心无量无边。人生有苦,打坐也苦,都是苦上加苦,能学会苦中作乐,是我最后的倔强,也算是妙事一件吧。那个日记里2014年写的 : “ 嗡,一股令贴吧都哆嗦的气势正在膨胀,各楼层也因此而微微颤抖, 楼主们为求自保纷纷入静。本坐已开始,风停止了呼啸,河水不再流动, 山峰的楞角正在消失,渐渐的,海枯石烂。吽,山崩地裂,天地万物化为虚有,从地球的这一边坐到地球的那一边,终将牢底坐穿。盘腿问鼎者是谁?头发花白,牙齿打颤的坐者下了 坐,哈哈大笑,感慨万千:我的法号不愧是-熬败。然后抹了抹嘴边的哈喇子,Oh,Mygod!又昏沉了。” 就是这段日记,所以说昏沉的都懂昏沉吗,那时好像只有一个师兄笑了,也是位猛人,后来出家了。当我偶然回顾到这些句子时,还是能会心一笑。菩萨在哪里,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在哪里?找啊找,寻啊寻。今天再来一段,为铺满荆棘的前路上,用苍白的声音,呐一呐喊 :
                    月下一蒲团,独坐无相亲,
                    举头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即白玉盘,影子随我身。
                    相伴月和影,打坐须及春。
                    噫吁嚱,呜呼痛哉!
                    打坐难,难于上青天。
                    我呼月徘徊,我吸影不乱。
                    坐上同交欢,下坐亦非散。
                    何以解其忧,尽坐无话言。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三叠琴心会有时,
                    直挂云帆任遨游。
                    将进修,行莫停,
                    会须一打三千坐,
                    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拼装版的《月下独坐》,借用了诗仙99.9%的功力,感觉可以当咒子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10-14 19:28
                    回复
                      (五)
                      绘心
                      又来上课了,补交作业,修行里也有做业这个词哈。前些日子又心血来潮,想写篇日记,当时短暂的构想了一下大概思路,记录了几个要用的词语,可过了两天状态又不稳定了,被业力一牵,跑到别的事情上去了,这一晃就又过了很长时间,也没写,这个业力啊,“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关于写日记,有人反对,认为没啥用,而且有副作用;同时赞成的也很多,因为写日记的人不少啊,各有各的道理,都对。以前吧里有位老师,也来吧里发帖,好多年前了,他能教小学生做诗词,你可以想象他日记的高水准,几乎是我见过最规整的,很精致,这么多年了,贴吧几经调整变迁,好多日记都没有了。当人经历过一些事以后,不觉的会总结生活经验,探索人生的道理,修道也是这样,日记是心路的历程啊,我写的都是流水账,没啥内涵。写书咱是写不了,由写作而成名的大有人在,不管写什么,都多多少少为文化做贡献。人随便看什么书,慢慢的都会涉及到孔圣人整理或编著的经典,其中诗词代表精致典雅,《诗经》里的第一首《关雎》,孔子把关雎放在第一位应该是有含义的,平常的解释是追求爱情,代表美好的生活,看那个状态,努力争取,日思夜想思维专一。划重点了,典雅,专一,不好做到啊,诗经也看不懂几首,精神食粮啊,而且“理过于事”,道理懂点,实际上不行,人就很浮躁,我目前就是这状态,但帖子也该写写,勉强写,很吃力的,思绪不稳或杂事太多时没法写。我为啥要写这个报告呢,我们平时写帖子有时是叙事,记录状态,有时是描述思想,先简单的试着写写,因为思想相当于“论”,经典里有经、律、论,通过修习与总结,人的思想会与经典的里的论产生少许相应,现在学校学生的论文都几万字啊,当然每个人的喜好与业力不同,日记写什么的都有,内容丰富多彩,都是习气使然,人的某些习性会在某些时间充分表达出来。论是很重要的,学到一定阶段必须学这个,和吃饭一样,而写论的很少,心平气和时来写个短篇,时间久了,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一些经典有感觉。
                      ……佛家道家儒家,都有打坐,读经,经书内容有的通俗易懂,有的深奥难解。曾看到有个吧友说过,他看《楞伽经》看了十年,大概是没读出个所以然来,结合现代的注解再加上憨山大师的书,说是明白点了,当然他有很强的阅读能力。这一类人是从理上修行,走思维修的路,也是修行的一种。我大概的读过《楞伽经》,怎么说呢,现在有很多人对经典去尝试解释解说,你随便去看去听,得到什么结果呢,试试就知道了。不是说人非要看这本书,如果我们生在佛陀时代,有幸当面聆听佛的教诲,那是最好了,佛可以知道你实修与教理到了什么程度,给予精确的理论指导。如今佛的法在,经典在,就像学习儒家文化一样,每本书有其特殊的意义,慢慢的都会学到。现在的电子产品能给人提供很大的帮助,在很多方面有超越人类的趋势了,人人可以自修提高觉悟,人与人之间交流也在提高层次,用心做的事肯定会与众不同。插一句我想的,楞棱,这些字都有关系,可以说条理极其分明,或是有时形容一个人楞角,难处理,而人在经过磨练后,不是滑头啊,会变得成熟,通透。二楞之一《楞伽经》是达摩祖师亲自带过来的,后来传给二祖,我偶像说是印心之物。这部经典很难懂,以我读其它书的小经验来说,多读书,博览群书,再加上自己尝试写文章诗词日记,深刻理解书本的含义,揣摩作者的心理,当然这部经典是不能靠简单的推理的,要一点一点努力,慢慢的去接近、去解读,虽这样我也很久很久没入这部经典的门。理有心理和道理,内心会随着修习与悟性的提高而逐渐明朗,生活中的琐事更不用说了,逐渐烟消雾散,这也是写日记的原因之一,也可以更好的与人交流,与人言。写这么多呢说有用是有用,说没用也没用,这属于个人内心的充实啊。再回到这个帖子的正文,唐僧取经,取回来的是什么,日记里以前提到过,金刚经,楞严经,楞伽经华严经等经典都已经有了,而以名著西游来着重书写唐僧取经,以及唐僧的舍利倍受崇拜,都是有原因的。
                      ……我偶像在感觉气氛严肃的时候,就会适当的搞个幽默,曾说过一个关于荡秋千的,这个幽默我在其它书里读到了,清代的《镜花缘》,还有其它的就不多说了,这段话放这里不太好,但实在想不出其它的了,就这样吧,都这篇我写了好久。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12-07 09:50
                      收起回复
                        ps:别怕寂寞,不要悲伤,天上繁星灿烂,历史长河里亦有星光点点,不定哪一盏会给你带来温暖。有些书的作者与年代已无可考了,却能给现代人在某些时候带来美好的体验,有些事物是短暂的,长久必定会被保存。有些东西,当你需要它的时候,也许会在一二十年后了,几十年也有可能,那时黄花菜都凉了,哎,人已比黄花瘦,但也不必多虑,多多少少会得些好处,比如,内心会变得年轻。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12-08 20:12
                        回复
                          (六)
                          --继续,日记写久了感觉没什么可说的,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词穷,好多楼主都有这情况,正常,高手都是从小白开始;有些人是因为长时间没有较大的进步,没有更高和更新鲜的境界与大家分享,甚至一度的迷茫,因此没有了一开始的那么热情高涨、那么洋洋洒洒,尤其是三五年的日记,大多数人都困在这里;或者有的人是想写的更好,更上一层楼,但目前的文字能力达不到自己的要求,需要多多努力的学习,然后更好的表现自己;再或者是因为修行困难与生活琐事的困扰,感觉很累,没有心情去做这个事,暂时放弃了。有很多不同的情况,我这个报告写四年了,再加上那个记录了7年的日记,这么久了,我深有感触啊,我也是反反复复曲曲折折,几度绝望又枯木逢春,山穷水尽又柳暗花明。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看到孟子说的,“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大概意思人们之所以随便说随便写,是因为他不对自己的话负责任,这个事如果细说起来,那问题就大了。很多事连自己都做得不好,以至于不好意思说这说那的了,其实主要还是能力有限。
                          --关于帖子,有些人不爱写,但他是能写而不写,有较强的能力;能写又写的都是好学生啊,慢慢增长自己的智慧;有些人是不会写而少写,就像修行一样,有些人能把自己的念头强制性压制下去,做自己能做的,平时人们里也有很多都是这样,自己不会的就尽量不去想不去做,人一不乱想,烦恼就少了,就会多些自在舒服。其实不能写,能说也可以,但把话讲好了也难,需要更清晰的头脑思维。佛说法49年,把佛说法放在这里是不妥当的,因为佛的说法是顶级的,所有经典都是当场直接讲出来,用出口成章来形容,都有点贬低了,那么多的话,现在让我直接照着书念,我都念不好。先从小处做起吧,能简单的写一段话,比较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逐渐形成一定的小规模,也算是念力提高的一个小成绩。魔高一尺,道就长一点,就又过了一小关,至于魔又高了,那就再说吧。断断续续做这个事这么多年了,这个没用的事,有时甚至感觉卑微,但自己做的事自己懂,经常能有会心的笑,走过来的人会知道的。有些事有时候说来也很容易,就因为简单的几句话,入了心入了门,从此生根发芽,就是那么的奇妙。这第六小段我打算多写一些,写它个三五千的,由于每个人的阅读能力不一样,有的人沾眼即过,简简单单并觉得如此而已;有的人看的稍微多些就乱了,所以大多数帖子都是只言片语式发言,其实我也是啊,我这也是能力有限公司,先写这么多。哎,我这磨磨蹭蹭的都好几年了,就当算是无用的事吧,也可以说是不算事。
                          --上面一段话辛苦写了一个多小时,被操作失误给删了,又凭回忆给写回出来了,但感觉不如原来那个顺畅。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5-04-14 15:04
                          回复
                            继续第六小段,喃喃呓语。日记能力比较强的也很多,比如写手、编辑、作家,在贴吧里也有,帖子的内容有的表现在爱恨上,也有的抒发自己修行感悟。如果在短时间内,想经常性的发表一些,认为可以令大多数人引起共鸣的文章段落,以自己的文化底蕴,谁能长久保持较大的感染力呢,基本会因定力修持的缓滞,慢慢消磨了自己起初的热情。如看一个作家的创作期,是分时间段的,大多数时间,会需要生活感悟与知识的沉淀。前几年的网络小说的强势表现,真的可以说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稍微写的好一些,最低标准都是一二百万字起步,三四百万字算是常事,更多的那就更多了,小说的各种题材,可以说该写的都写遍了。万事万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如今的智能ai写作,那更是,一个人一天可以几十部小说同时写作,而且很多方面它的水平也不会比一般人差,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需要感情的,毕竟现在的AI它没有血肉,没有灵魂,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是能够人为的给其倾注情感。如今你真的是用心写出来的,还有你的人生感悟达到一定程度写出来的作品现在仍然相当受欢迎,相当有阅读量。当然我写这个为并不是为了那个写小说啥的啊,咱也没有那个能力,小白有小白该做的事。世上各种各样的人才,各种各样的行业,总的来说每个人都在各自的行业内或者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在进步,各自的进步程度的不同,有的表现在才华上,有的表现在力量上,还有表现在智慧上,表现在勇气方面,都是在进步,都在好好的生活。每一个做的好的人不单单为自己,他的身边都会有大部分的人也在跟着有一定所得。贴吧里的人一波又一波,一时新又时时新,“苟日新,日日新”,都是无私的贡献着自己的热情,有些人会记得的,自己也会忆起,那个美好的初发心,一开始就是它,最终得到的还是它。如今这么好的大环境,万千人的努力,都会有自己的所得,都会好好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5-04-18 10:34
                            回复
                              --人都有空虚的时候,时间长了会很压抑,需要消遣,消遣的方式有很多,读书就是排遣方法之一。写到这好像有点跑题了,没有啊,盘腿难不难受,为啥那么不辞辛苦要拼呢?尤其是有些时段会像打了鸡血似的,自我感觉特别精进,时间一长就会产生懈怠。我很久以前简单的看过一些书,和很多人一样,起初就是感觉有意思,没有夹杂太多其它情绪。但是人生慢慢成长以后,就会产生一些不同的的想法,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特别的孤独空寂,而身边的人大多数都过得很充实,我感觉自己怎么这么无所适从呢,我很迫切的想知道人们平时都在想什么?就找这方面的书看,一些阐述某些思想的书,恰巧那时候电子书已流行了,我在无意中下载了一个电子书的合集,一开始并没在意,而又恰巧这里边就有特别符合我那时候心境的书,一股脑的就看了进去,像是饭量大增大吃一顿,也类似于忍力有长痛坐一场,可以说是如痴如醉,废寝忘食,那种长时间的精神体验,很令人着迷。这个感觉很多人都有,还有一个情况也是很多人也有,那就是任何事如果做的过量了,过于追求享受,就会有一些不好的负面影响,读书多了也伤神啊。其实写书也同样伤神,一般经常看网络小说的应该知道,作者们有时写的很费劲,也有的作者很能写,把读者熬倒了一批又一批,有些读者从初中就开始看的书,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都结婚生子了,那书还更新呢,还能看。所以,读书写书也是一门功夫,需要逐步增长功力,也是一种修持。吧里有些人在勇气方面做的比较好,平时人认为很痛苦的一些事,他不害怕,能挺着而且熬过去,这会给人在某些时候带来启发。
                              --可惜那个合集找不到了,只凭着回忆找到了其中的两三本,后来又断断续续看了一些书,这个科技发达的现代,种种方便,真的是有喜又有忧。很多人看书的数量都不在少数,甚至比较自负,我也是看了一些书的,可以说量还行,但在很长的时间里,有几本书重要的典籍,书名我都没搞清楚,更别说内容了,真的有这样严重,记得我偶像说过,藏地正统学佛法的,从小开始学习各种知识,佛学文学科学音乐美术外语,一直要到五十岁,达到一定条件,才开始正式学习大法。在我们儒释道书籍的记载里,有很多读书的大能,就是我们的大前辈,用喝酒来比喻的话,那就是海量海量,能力与精神有关,体魄又是精神的基础,然后他只是稍微的一出手,就是普通文人一生的极限,在这得提一提窥基法师了,要不跑题就跑的太远了,代帝出家要求之一就是一大车书,其写书水平也不在话下,绝对的圣手书生。平时文字写的再多,最终是要给经典做注脚的,毕竟可以称作经典,都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去喜欢去爱护,在岁月的长河里被长久的流传。经典里短短的几段文字就会有非常大的魅力,或令人遐思或令人爱慕,前人在这方面一直在做着引领。诗经里“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这段字我很久以前看过,现在虽认不全了,但因为仰慕,头脑里总有个印象,君子、高雅、庄重、威严、风度,令人难忘。这样令人向往的君子人生,不说成长为这样的人,连接近都难,只能用一句 I don't know what to do。愿望大是大了一点,大一点才好,要是能逐步靠近,也等于进步的快啊!当长时间做不好一件事时,需要有人点拨,或是有时看到听到一句话,没准就因为那么一小下就有了突破。东拼西凑了这些字,估计有三千了,感觉干不到五千,小小的意识流,来日方长吧。这个不是顺叙,可能有人看的不习惯,但有些书用乱序的手法,更是一言难尽,有些事也是这样子的。我一开始在贴吧,用了两三年,才把一些人的日记看了个七七八八啊。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5-04-20 21: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