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吧 关注:204,389贴子:13,338,880

回复:给HIV爱滋病首次感染病友的一封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效针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04楼2023-10-25 14:23
回复
    101二期人体临床实验首次试验结果发布:
    EBT-101 在临床前研究中已被证明可以去除大部分 HIV 前病毒 DNA,从而使 HIV 无法复制。
    治疗四周后,所有第一个剂量组(9.0x1011vg/kg)三名参与者的血液中均检测到EBT-101。在与男性生殖功能相关的两个组织中,没有观察到 EBT-101 基因载体脱落的水平传播(AAV 病毒颗粒不具有传染性)。
    在安全性方面,三名参与者报告了四起被认为与治疗有关的轻微不良事件,所有这些事件都在没有医疗干预的情况下得到了解决。两项是肝酶升高,另外两项是疲劳和白细胞计数低。没有与 EBT-101 输注相关的反应,也没有补体介导的毒性。
    Excision 计划增加 EBT-101 疗法的剂量至 3.0x1012vg/kg,在临床 I/II 期试验的下一阶段进行评估,试验将总共招募 9 名参与者。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05楼2023-10-26 11:30
    回复
      吉利德半年长效针/药在国内提交上市申请:
      Sunlenca®是一款HIV-1衣壳抑制剂,也是一种每年仅需给药两次的全新治疗方案。该药曾获美国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其注射液和片剂已在欧盟、美国获批上市,用于联合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接受过多种治疗方案的多重耐药型HIV成人感染者,为现有疗法无法充分抑制病毒的 HIV 成人感染者提供全新的治疗方案。目前,该药物的片剂和注射液也已在中国提交了上市申请。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07楼2023-10-26 19:37
      回复
        俩个月长效针开打,江苏,浙江定价4800元/俩个月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08楼2023-10-27 10:19
        收起回复
          除基因编辑外,还有三个很靠谱的治愈项目,只是不记得编号了1.通过注入的治愈药破坏病毒库复制病毒必须的一种物质,从而使病毒库无法复制让病毒库失效,从而治愈。2.通过注入治愈药物全面激活病毒库,再配合现在成熟的药物灭毒,从而完全清除病毒达到治愈。3.通过治愈药找到病毒库,然后利用微型机器人运送催毁病毒库的药物,定点一个一个将病毒库全部清除,也称作机器人靶向治疗法,这个方法和基因技术一样,未来会应用到各类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上,也是通用技术。。。病毒库就好比可燃物,在氧气与到达燃点的温度方可燃烧,当无氧或无到达燃点的温度,这个可燃物永远不会燃烧,而治愈药正是去除了病毒库的复制必备条件永一,所以病毒库永远不会复制,必备条件的化学名忘记了。其实治愈药实验有好几十个发布,我只是列举了个人认为百分之百成功的四个。其实其他几十个中也应该还存在会成功的项目的。。。因为治愈是必然,所以我从不把感染者这个身份当回事。而那个纳米机器人,未来就是人体修理工,人身体哪里岀了问题他就会型入人体的哪一个部位进行修理,让身体在无伤害不手术的情况下迅速恢复正常,目前最热门的纳米机器人技术进入临床的就是纳米机器人癌细胞的清除试验。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10楼2023-11-01 07:55
          回复
            第六届进博会昨天开幕,从去年首次参展的“头回客”到今年再赴进博之约的“回头客”,生物制药企业吉利德科学带来的重磅 HIV新药引发关注。作为一款一年仅需给药两次的长效HIV新药Sunlenca,该药物的片剂和注射液已在中国提交了上市申请,今年的进博会上,参观者可以对这款创新药物的全面信息和衣壳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先睹为快。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11楼2023-11-06 18:18
            收起回复
              天津医科大学和南开大学等机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一篇HIV治愈研究论文,报道了宿主蛋白PRMT2促进HIV潜伏的机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经典病毒学研究。
              HIV的重要调控蛋白Tat通过劫持宿主细胞的转录延伸复合物(SEC)以帮助病毒转录和复制。然而,Tat劫持SEC的调控机制及其与细胞潜伏的关系仍然不明确,阐明其机制可以帮助寻找到新的HIV治愈药物靶点。这项研究应用cDNA文库筛选的方法,确定了PRMT2(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2)是HIV-1 Tat蛋白在人体细胞内激活的关键抑制因子。HIV激活PRMT2后,可以使HIV发生潜伏,并形成前病毒(proviral DNA),这一过程在细胞系和HIV感染者CD4 T细胞内同时被验证。研究发现,Tat受到MPM1和AFF4两种蛋白的反向调节;而PRMT2可优先Tat的52位精氨酸(R52)甲基化以加强核仁隔离,同时抑制Tat劫持SEC蛋白,从而使细胞进入潜伏状态。因此,PRMT2通过Tat甲基化,以影响HIV亚器官分布、最终使HIV发生潜伏,从而形成病毒储藏库。PRMT2介导的这一过程可以用于开发病毒储藏库激活剂,以诱导前病毒释放,从而减少病毒储藏库规模。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13楼2023-11-13 19:04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16楼2023-11-15 11:28
                回复
                  首个基因编辑疗法药物上市,用于治疗贫血病。基因疗法适用所有与基因相关的疾病治疗。目前HIV基因编辑疗法也就是走走流程的事,所以才采用快速通道的方式进行。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17楼2023-11-17 12:28
                  回复
                    而基因编辑治疗HIV我为撒这么肯定百分之百成功,目前岀现三个必成功的证据:一:国内科学家编辑的一对婴儿岀生后天生免疫HIV,正是基因编辑对人类且对HIV治疗的最有力证明。二:
                    转基因植物,如大豆,茄子,土豆等都是通过对植物内部的基因进行改造,从而达到大个,高产,不怕病虫等强大功能,应用这么多年对植物本身而言并没有任何副作用,而只是植物的食用味道变差了而已。对人类而言,基因编辑后对人的口感相信谁都清楚没有任何意义。三
                    就是今天你们发的基因编辑治疗一种病的药物上市。人体就是一台电脑主机,眼睛是显示器,大脑是CPU,而基因是电脑程序,想要人有什么功能就可以通过对基因编辑来完成。换句话说,基因编辑能治疗一种病的药物上市了,就代表治疗所有通过基因编辑治疗的药物都能上市。今年美国正在做基因武器,从这个消息来看,基因技术已经成熟了。只可惜正如当年国家禁止深圳项目的担心一样,基因技术正向一个魔盒向各个领域扩展而造成不可控的后果。从正面做能让人类永生,从反面扩展也能灭了人类。这跟核电与核武器是一个道理。我狂未来基因技术会向中老年的恢复岀厂设置方向发展。通过基因编辑将人类寿命与年轻表达的端粒恢复到岀生时的参数,从而让人类返老还童,当每到一百年重复一次,从而使人类达到永生。。。目前,基因技术也正在对糖尿病,癌症等做同样的治愈试验,不过,从启动时间来看,HIV会比这俩类先走完上市流程。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18楼2023-11-17 16:12
                    回复
                      当时宣布华为的超级计算机时,就在想这个可以用来研究医药开发能起到比传统方式高成万倍加速验证的效果,攻克目前不可治愈的疾病。结果华为真的宣布进入医药领域,利用AI医药大模型主要开发治愈癌症以及慢性病的药物。。。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19楼2023-11-19 07:19
                      回复
                        (ANGPTL3)表达。ANGPTL3是一种由肝脏分泌产生的代谢调节因子,是调控血清脂质和脂蛋白代谢过程的关键调节因子。CTX310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拟开发治疗心血管疾病。
                        Editas Medicine:EDIT-301
                        靶点:HBG1、HBG2基因
                        适应症:镰状细胞贫血病、β地中海贫血症

                        EDIT-301为一款在研CRISPR基因编辑疗法,由来自患者的CD34+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在γ-珠蛋白基因(HBG1和HBG2)启动子处被具高度特异性、效率性的工程化AsCas12a核酸酶编辑。源自EDIT-301 CD34+细胞的红细胞表现出持续增加的胎儿血红蛋白生产,这可能为严重镰状细胞贫血病(SCD)和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症(TDT)患者提供一次性、持久的治疗效果。该产品正在1/2期临床研究中评估治疗SCD和TDT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Branca Bunús:BrB 101
                        靶点:COL7A1基因
                        适应症: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BrB 101是Branca Bunús公司的主要候选产品,其通过CRISPR技术,旨在永久去除编码VII型胶原蛋白的COL7A1基因突变,恢复患者自身功能性VII型胶原蛋白的产生。此外,这是一种直接涂抹在人体皮肤上的非侵入性疗法,正在开发治疗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RDEB)。这种疾病会使患者的皮肤缺少胶原蛋白,从而导致表皮与真皮无法固定在一起。BrB 101正在开展1/2期临床研究。
                        Excision BioTherapeutics:EBT-101
                        靶点:HIV基因组
                        适应症:HIV感染

                        EBT-101是一款潜在“first-in-class"、在患者体内进行CRISPR基因编辑的疗法,旨在通过单次静脉输注后治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EBT-101采用腺相关病毒(AAV)递送CRISPR核酸酶和两个指导gRNA。通过靶向HIV基因组中的多个位点,EBT-101在临床前研究中被证明可以去除HIV前病毒DNA的大片段,从而使HIV无法复制。近日,Excision公司已经公布了EBT-101在首次人体试验中展现的积极数据。除了上述公司,海内外还有多家公司正在致力于CRISPR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基因编辑疗法。希望基因编辑疗法领域未来能够取得更多的进展和突破,早日造福广大病患!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20楼2023-11-19 07:23
                        回复
                          慢性病之乙肝攻克,国内建立乙肝治愈门诊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21楼2023-11-21 09:48
                          回复
                            技术,人们能够通过机器,对大脑中神经系统编码的记忆、决策、情感等信息进行提取和识别;基于机器接收的脑信息,人们又可以进一步对脑活动进行调控。
                            脑机接口在脑科学、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应用前景,例如:通过脑机接口,人们能够更好捕捉大脑不同区域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产生的神经活动信号,进而研究大脑的信息编码机制,这也有望启发新型人工智能算法的开发;通过脑机接口,人们也可以更好监测不同神经精神疾病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脑信号,破解疾病发病的机理,进而针对性地开发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人们也可以通过植入可刺激神经的脑机接口芯片,以纠正错误的神经活动或促进正常神经信号的重建,从而有望治疗一些难治的脑部相关疾病(如癫痫、视力损失、听力损失、阿尔茨海默病等);脑机接口也用于恢复残疾或瘫痪病人的活动能力,残疾病人可以通过无创性脑机接口控制外部肢体,以替代残疾肢体的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脑科学和人工智能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而脑机接口技术(脑机融合技术)是其中的关键技术。未来,脑机接口技术有望促进脑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突破,并在神经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等临床领域取得更广阔的应用。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22楼2023-11-21 19:53
                            回复
                              研究背景
                              CRISPR-Cas9是一种强大的基因编辑工具,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生物学研究、疾病治疗等。然而,CRISPR-Cas9系统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其"靶向特异性"问题,即尽管理想情况下CRISPR系统应只剪切目标基因,但实际上它可能会误剪其他基因,产生所谓的"脱靶效应",这可能导致预期外的基因突变,甚至可能引发疾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已经开发了一些计算工具来预测CRISPR系统的脱靶效应。然而,现有的计算工具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预测脱靶效应的性能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对CRISPR分子机制的深入理解不足。因此,开发新的方法去理解和预测CRISPR的脱靶效应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2023年11月18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刘琦团队、罗氏中国创新中心Qing Zhang、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左二伟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Genome-wide CRISPR off-target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 using RNA-DNA interaction fingerprints’,这篇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预测脱靶的工具——CRISOT,该工具结合了深度学习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用以预测CRISPR-Cas9系统中RNA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优化CRISPR的靶向特异性和减少其脱靶效应。这种新方法可以更深入地理解CRISPR分子机制,有助于改进基因编辑的精确性和效率。
                              CRISOT包含四个模块:CRISOT-FP、CRISOT-Score、CRISOT-Spec和CRISOT-Opti。CRISOT-FP 用于产生RNA-DNA分子交互指纹;CRISOT-Score用于预测基因组范围内的CRISPR靶向位点的可能性;CRISOT-Spec用于评估sgRNA的特异性;CRISOT-Opti用于优化sgRNA设计,以提高其靶向特异性并减少其脱靶效应。
                              通过对照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研究者发现CRISOT在预测CRISPR-Cas9的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靶向和脱靶效应方面表现出优越的性能。此外,CRISOT还能够准确预测基因编辑的碱基编辑器和引导编辑器的脱靶效应。
                              CRISOT为全基因组范围内的CRISPR脱靶预测、评价和sgRNA优化提供了一个有效且可泛化的框架,为改进CRISPR基因编辑的靶向特异性提供了重要工具。

                              CRISOT工具的概念框架和工作流程:
                              CRISPR-Cas9系统中RNA-DNA杂交体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理解RNA-DNA杂交体在原子级别的分子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图1 a)
                              从分子动力学模拟中提取的RNA-DNA分子交互特征,包括氢键、结合自由能、原子位置(原子-原子距离、角度和二面角)以及碱基对/碱基步长的几何特征。(图1 b)
                              将这些分子交互特征编码为RNA-DNA分子交互指纹(CRISOT-FP),并使用它来训练XGBoost分类模型,用于预测CRISPR的脱靶效应。(图1 c)
                              基于CRISOT-FP的三个模块的工作原理:CRISOT-Score用于快速计算给定sgRNA和脱靶序列的得分;CRISOT-Spec用于计算给定sgRNA的特异性得分,汇总所有可能脱靶位点的CRISOT-Score得分;CRISOT-Opti用于sgRNA优化,通过引入单核苷酸突变来减少给定sgRNA的脱靶效应,同时保持其靶向效应。(图1 d-f)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25楼2023-11-24 18: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