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虔吧 关注:233贴子:37,612

[纪实文学] 时代之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
长城


1楼2010-02-17 17:58回复

    +++++++++++历史小说,有些犹豫要不要转载++++++++++++++++++++++++
    +          炽天使书城OCR小组 扫图: fiona 校对: 雨晴            +
    +++++++++++文章来自网络,请阅后删除++++++++++++++++++++++++++++


    2楼2010-02-17 18:01
    回复

      内容简介  
        
      群雄并起的世伐,秦始皇戚藉著个人深具「魔性」的独裁性格,与前代累积的实力,以「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姿态,完成统一天下的旷世钜业。
      短短十五年的秦朝国祚,让始皇承受著二千多年褒贬互掺的评价。
      陈舜臣以其个人独到的见解,重新解读「秦始皇」。在本书,你可以发现始皇身为人类的弱点,也可以在这个深信自己是绝对者的帝王身上,找出类似寻常百姓的身影。且让始皇以新的面貌重新站在历史的舞台之上。
           时代之子   陈舜臣
           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舞台上,群雄并立,假如战国末期七雄(秦、楚、燕、齐、赵
      、魏、韩)的势力不曾互有消长,恐怕中国将如同现今的欧洲一般,由七个小国分据。
           中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且成为世界大国,端赖於秦始皇的统一天下。
           此意味著中国是由秦始皇所创建。
           要更了解中国,就必须由了解创始者秦始皇开始。尽管他在世时完成旷世的功绩,
      然其死后,一手所建立的帝国却分崩瓦解於瞬间。留存在人们记忆里的,仅剩其统治中
      国的经验。没有人认为,其后中国所遭逢的三国时代、南北朝、宋金对峙等分裂局面,
      是一种常态,反倒相信中国统一方为正统。
           要统一中国,若无强大精力,势必难以达成。因此,我们不免要问:这麼强大的精
      力究竟来自何方?
           秦始皇身为诸侯之子,全凭一己之力创建巨大王国,其惊人的事迹值得我们研究与
      深思。且以创建者而言,始皇的失败,亦可做为后世的借镜。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曹操的评价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句评语同样也
      适用於始皇帝。
           历史上不同的世代,总会有超世之杰出现,始皇是典型的代表。从另一个角度看,
      他们就是时代之子,亦即时势创造出来的英雄。
           始皇帝所拥有的精力,正源自於他所生长的时代。能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自不难掌握始皇这个发光体,并进而返照出当世的时代全貌。
      


      3楼2010-02-17 18:03
      回复
        【第三章、少年秦王的秘密】
        史学家挟韩、赵、魏……等六国被灭的余恨,难免杜撰出对始皇不利或破坏其名声的史书。我个人认为始皇为吕不韦子嗣的流言,亦属挟恨恶意中伤之言。
        人质之子始皇就算再有雄才大略,倘若不能登基为王,恐怕也无法完成统一六国的霸业。他是如何崛起的呢?
        当时七国并立,始皇诞生於赵国首都邯郸。他会出生在外国,是因为他的父亲子楚(庄襄三)在赵国当人质的缘故。当时不论国家强大与否都必须和他国交换人质,做为和平的保障。人质往往是比较不受到重视的王子,真正要登基为王的王子,是会被父王留在国内的。
        王子年纪还小,如何看得出谁将来有资格继承王位?於是王子受宠与否,全看其母是否能博取君王欢心。由於子楚的母亲,即始皇的祖母夏姬不受宠爱,连带的子楚也遭受冷落。王位竞争者始皇的曾祖父昭王十分长寿,在位时间非常久,昭王四十年时册立的皇太子逝世,两年后改立安国君为皇太子。
        安国君有二十几个儿子,始皇的父亲子楚不过是其中一子。子楚在首都咸阳有不少的兄弟,由於安国君成为皇太子,因此他每一个儿子都有继承王位的可能性。
        昭王以高龄崩逝,安国君就任王位(孝文王)。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几乎到了片刻不可分离的地步。假如华阳夫人有子嗣,毫无疑问地她的孩子一定可以成为王位继承人,可惜华阳夫人并无子嗣。
        安国君的二十几个儿子都不是华阳夫人所生,因此他们全立於同一个起跑点上。和子楚相比,位於咸阳的兄弟,则比子楚多了一份近水楼台的优势。
        吕不韦:商人的投资眼光此时有一位重要人物--吕不韦(公元前二三五年)出现。《史记》记载吕不韦是一名商人,周游各国购买便宜的货品,然后再伺机高价出售。既是商人,自然经常会至各地旅行,寻找可以低价购入、高价卖出商品的地方做生意。吕不韦就是在赵国首都搜购商品时,认识子楚的。
        吕不韦灵机一动地想:「现在秦国王子子楚在赵国当人质,不但没有受到秦国的看重,而且生活费也非常少,因此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赵国见子楚未被秦国重视,待他自然更加冷淡。所以他应该很容易上钩。」
        吕不韦打定主意后,於是接近处於绝望状态的子楚:「我可以让你门庭若市。」
        


        10楼2010-02-17 18:28
        回复
          子楚听了立刻反唇相讥:「与其让我门庭若市,不如先让你自己门庭若市吧!」
          原来那时候吕不韦还只是个小商人。
          吕不韦回答:「只要你能够门庭若市,我就可以跟著沾光。」
          子楚考虑片刻,弄清楚吕不韦的意图后,两人开始认真计画。
          吕不韦打算反攻秦国。当然反攻时要用到钱,吕不韦虽然不是非常富有的商人,但仍可凑出一笔钱活动秦国的有力人士。
          他首先著手塑造子楚的新形象。他交给子楚一笔交际费,宴请各国的达官显贵,藉此取得信任,同时亦可打开知名度。
          接著,吕不韦把目标放在华阳夫人身上。他先疏通华阳夫人的姊姊,再透过其姊的引荐取得华阳夫人的信任。然后他对华阳夫人提出忠告:「您现在虽然深获安国君的宠爱,可惜没有子嗣。须知女子受宠皆因容颜姣好,一旦年老色衰晚景势必堪怜。倘使您有孩子,孩子还会孝顺您,但是您目前膝下无子,我实在为您的晚景担忧。不知您是否考虑收螟蛉子?」
          吕不韦这番话深深打动了华阳夫人。的确,万一安国君驾崩,自己又没孩子,以后由谁来保护和照顾呢?
          吕不韦乃乘机推荐子楚。
          「子楚现在在赵国当人质,十分聪明,个性又孝顺,即便是身在赵国,仍不时思念父亲安国君及华阳夫人您呢!」
          最后华阳夫人便向安国君提出要收子楚为义子的事。子楚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安国君的继承人。
          商人创造霸主从以上这则故事,可以知道秦始皇能登上王位,其实是拜吕不韦之赐。吕不韦乃一介商人,但商人亦可创造霸主。这点正可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势。
          春秋时代商人的身分还很卑微,势力也不庞大。可是到了春秋末期,商人的势力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不少有名的大商贾。如吴越之争时,帮助越王勾践的宰相范蠡。他在越消灭吴以后,便辞官循海路至山东半岛的齐国做生意,且越做越大,终於成为富可敌国的大富翁。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它代表著一位范蠡的背后,其实是有十位,甚至百位的范蠡--也就是大商贾的存在。
          同时期的孔子弟子子贡也是一位有钱人。当时像子贡这样的富翁十分常见,有的甚至是地主,这正显示出商人的势力正在逐渐强大当中。


          11楼2010-02-17 18:28
          回复
            hao


            15楼2010-02-17 19:03
            回复
              【第四章、统一之道】
              当天下都倾向统一且逐步往统一迈进时,秦始皇出现了。
              假如他生在另一个时代,或许就不会有那辉煌的功绩。这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的时代。
              商人的力量论起始皇的功绩,首推统一中国。不过当时人们对中国二字的定义,和现今是不同的。当时人们认为「中」指的是「.....之中」,所以中国就是「国之中央」,国的中央即指首都及其附近百里之地。因此,始皇统一中国,即是统一天下的表现。
              「统一天下」,好像是始皇凭一己之力强迫天下统一似的,其实不然。当时群雄割据已久,老百姓都希望能够统一,始皇只不过顺应时势而已。
              促使全国统一的力量里,以商人的声势最大,同时商人也表达了「希望统一」的期许和行动。如前所述,始皇的父亲能够登基,全赖商人吕不韦运筹帏幄,换言之,吕不韦以商人的身分,竟能拥有站上历史舞台的实力,而且在他之后更出现了千百位类似的大商贾。
              商人会支持始皇的改革不是没道理的。始皇推行的新政当中有许多对商人而言是额手称庆的德政,例如统一度量衡,改善原先各国稍有差异的测量工具。这项措施受惠最大的就是商人,因为商人此后只要带一种测量工具,就可以行遍全国。
              文字的统一也是如此,将各地不同的文字统一,写一封信全国各地的人都能看得懂;车同轨,也使商人行走各地时不必拚命换车,节省时效。
              有人说正因商人拥护始皇,所以始皇推行的新政也以商人的利益为优先。不论如何,全国有力的商人们团结起来,才使统一大业得以迅速完成。跨国境的旅行除了商人行走四方做生意之外,当时人们也常出国。例如子楚到赵国做人质时绝非单独赴任,还带了不少佣人和仆从。
              另外还有一批亡命者在各国流亡。且让我们聊一个年代比较久远的故事。春秋时代晋文公(重耳)曾离开祖国在外流亡十九年,虽然重耳最后回国称王,但他流亡时却饱尝冷暖不同的况味。
              有人对流亡公子礼遇有加,也有人冷漠以待。像郑文公便说:「亡命公子(流浪的各国王子)太多,不必一一父往。」遂对重耳不理不睬。
              当时每个国家都有宫廷之争。任何人掌权之后,都会想办法斩杀反对他或与他交恶的人,逼得后者无法立足,只好亡命天涯。重耳是其中之一,陈太子田完亡命齐国亦为一例。
              我认为交换人质以及亡命者周游列国,替日后的统一天下埋下了伏笔。
              《史记》中有春秋十二诸侯的谱系,到了战国只剩七国。经过一番严苛的淘汰,残留下来的七个强国被称为「战国七雄」。七雄之间彼此互相竞争,大家都为了战胜对手而努力,最后这份努力变成跨越国境的竞争。
              前面提到过秦国重用外国人,也不排斥使用外国的东西。不只秦如此,其他六国也是如此。有才华的人到哪里都能受到礼遇。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生存下去,每个国家都拚命研究富国强兵之道。想富国强兵当然需要广纳人才;而自认有治国之才的学者,也会积极找寻一个可以发挥所长的舞台。
              齐国位於山东半岛,在首都临淄的稷门附近盖了许多华宅,让来自天下的学者或有一技之长的人住,享受相当於部长级的待遇。这些才能之士包括哲学家、画家,渐渐地大家都知道齐国礼贤下士的风评。
              「稷门之上」并不是真正的在齐国任职,而是每天自由地研究和讨论,时人称之为「百家争鸣」。「百」有多的意思,百家争鸣并非指一个人在做学问,而是大家一起研究学问。
              一般来说,黄河一带虽然东西往来频繁,南北之间却有相当大的差距。南方在春秋末期发生吴越之争,越在获胜不久后,紧接著楚又取代越国地位成为霸主。
              战国时期黄河以南各地发展情况,所留记录不多,只知原本长江沿岸西为楚国,东为越国,不知自何时起二者已合而为一,即形成一个强大的楚国。楚在成为七雄之一后,对北方一直虎视眈眈。
              如此当天下不只东西方往来频繁,南北也开始交流,逐渐奠定统一的基础。当时人都期待天下能够统一,问题在於由谁来完成?
              


              17楼2010-02-17 19:11
              回复

                防范强秦
                在天下朝统一迈进时,当时的局势,以秦军力最强。所以秦统一天下的信念并非始於始皇,而是在他之前即酝酿已久。
                例如始皇的父亲子楚还在赵都邯郸当人质时,秦军曾经包围邯郸,一点都不担心人质会因此被杀。
                秦包围邯郸时,齐人鲁仲连曾请求魏的客卿新垣衍,派兵救赵。鲁仲连说:「假如秦并吞了赵国,将会更强大。让如此野蛮的国家强大,对贵国亦是一项威胁。」
                新垣衍听了鲁仲连的劝告,遂出兵救赵,使秦兵退出邯郸,否则始皇和他父亲恐怕都会命丧黄泉。
                可见救始皇的不只吕不韦一人,还包括那些害怕秦国势力坐大的人--如鲁仲连。
                《史记》记载鲁仲连对新垣衍游说的话,译成白话文是:「秦国是一个不知礼仪,只知以首级论军功的野蛮国家,他们采取极丨权奴役人民。」同时又说「即便秦取天下,我也不愿做他的臣子,只好跳入东海。」
                跳入东海就是自杀的意思。始皇出世时,秦已是超级强国,且有能力夺取天下,许多人像鲁仲连一样,害怕秦真的会统一天下,再加上秦以外的六国也不愿被秦所灭,因此,出现许多献策的说客,亟思削灭秦势力的良方。
                秦外交政策第二章曾经提过,战国时代有许多说客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外交或治国谋略。其中尤以苏秦(公元前三一七年)及张仪(公元前三一O年)最有名。二人都是鬼谷先生的学生,学习辩论术,然后再至各国游说。
                其中苏秦对秦以外的六国(楚,齐、魏、韩、赵,燕)提出「合纵」之说:「我们每个国家都受到秦的威胁,应该结合六国之力量共同抗秦。」
                与「合纵」说相反的是张仪提出的「连横」说。
                张仪来往说服各国:「秦国希望能分别与六国缔结楚秦、齐秦、魏秦、韩秦、赵秦、燕秦等个别的和平条约。六国只有各自与秦媾和,才能保障自己国家的安定。」
                所谓合纵连横,其实就是两种政策之争。一个是以秦为中心,各国分别和秦缔结友好同盟关系;另一个则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
                著名的屈原(公元前三四0~前二七八年)为楚国大夫,主张与齐结盟共御强秦,然而他的主张不但未被国君采纳,还遭到贬谪,最后在绝望之余投汩罗江自尽。可见秦势力多麼强大。
                不过再强的国家还是会因领袖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或许始皇帝早几年出生,天下也就可以提早统一吧!
                提到领袖气质,赵武灵王是个高瞻远瞩,具有雄才大略的领袖。我甚至觉得如果时机对,或许是武灵王取得天下。
                赵国在今山西省以北,与蒙古接壤。故而武灵王很熟悉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也知道他们有很强的战斗力。武灵王为了增加战斗力,采用了游牧民族的战技。
                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是骑马打仗。当时中原的汉民族不骑马,而是让马拉战车,然后站在战车上打仗,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则是直接骑在马上拉弓射箭的。由於「骑马战术」机动力较强,遂为武灵王所采用。
                采取骑马打仗的战法,不是光骑马就够了,还必须有适於骑马的服装。当时中原汉民族服装多半是著长衫系腰带,有点像现在日本的和服。穿这种衣服骑马当然很不方便。要想骑马,就得穿长裤。
                长裤在中原人的眼中是野蛮人穿的服装。保守的人士以文明人自居,认为胡服是野蛮人的服装,岂可向野蛮人学习,自然会极力反对。
                武灵王以「昔者舜舞有苗,禹袒裸国」为题,说服众人。「舜舞有苗」的意思是指,以前舜到苗族时,为了向苗族示好,当苗族跳舞时,舜也会跟著一起跳。
                「禹袒裸国」则是说,夏朝贤王禹到裸国(孩国的人不穿衣服)治水时,也和当地人一样不穿衣服。连舜和禹这麼伟大的人都会入乡随俗,我们不过是穿长裤和窄袖上衣,就能使国家富强,有什麼不好?
                「胡服骑射」的战术终於被大家接受。武灵王紧接著考虑与匈奴连合抗秦。由於秦势力最强,只要赵能打败秦国,便可以取得天下。
                可惜武灵王不但壮志末酬,而且还走上悲惨的命运。起因是武灵王爱上一个叫孟姚的美人。他把孟姚纳入后宫,整天厮守,全然不问朝政。像武灵王这样冲动的人,在感情上也相当的热情。
                他的热情与坚持表现在胡服骑射上,也表现在沉迷女色上。当时他本已立章为太子,为了孟姚,不惜废除太子章,改立孟姚之子何为太子。
                武灵王本想扩展疆上,将赵一分为二,让太子章和他宠爱的何可以各自拥有一片江山。但是被废的太子章并不满意而兴兵作乱,最后被公子成率领的讨伐军一路追赶,不得已逃入父亲武灵王的宫殿。
                当时武灵王为了能自由地至西北勘察胡地,已把王位传给何,自己则号称为主父(君王之父)。章虽然逃进武灵王的宫殿,但主父的宫殿还是被以前反对「胡服骑射」的公子成所包围。章最后已死在宫里,公子成依然包围宫殿不肯退兵。
                公子成倒不是真想攻打武灵王,只是已经包围了前王宫殿,总不能就此罢休。武灵王就在重兵包围之下,因宫中粮食断绝而被活活饿死。
                假如武灵王还活著,与赵国后来出现的人才--廉颇、蔺相如,两相结合下,说不定真能与匈奴联合攻秦。总之武灵王的才华不应该仅止於此,他的热情展现在对女人的执著与「胡服骑射」的决定上,他不是寻常君王,寻常君王是无法统一天下的。
                在始皇以前,赵王最具霸主之相,只可惜他最后惨遭饿死的命运,连带地赵夺取天下的希望也为之破灭。
                除了赵国,楚也有取得天下的可能性,可惜通通不成气候,只有秦不但拥有实力,且处於只等明主一出便可抵定天下的局面。
                虽然始皇即位时的年纪尚小,还看不出性格,但我则以为始皇此刻已展现出异於常人的能耐。例如有关他的身世之谜和后宫的混乱,小小的秦王政居然能忍住不满,冷眼以待,这是相当不简单的。
                当天下都倾向统一且逐步往统一迈进时,秦始皇出现了。假如他生在另一个时代,或许就不会有那麼辉煌的功绩。这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的时代。


                18楼2010-02-17 19:11
                回复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秦国也有此倾向,事实上始皇的前代祖先皆为独裁者。让我感受到秦国拥有游牧民族气质的原因在於,秦国具备了游牧民族的最大特徵--功利主义。只要是好东西,管他有没有适当名目,一律采用。
                  成吉思汗也一样,为了打胜仗,可以重用敌将,为了管好财政,哪一族人负责并不重要。所以元朝的财务大巨大多是西域人,像穆丨罕默德,怎麼听都像是回教徒的名字,宰相耶律楚材则是契丹人。这项适人适用的功利主义特徵,可说是秦的传统。
                  著名的孟尝君是齐王的表兄,也算是皇亲国戚,他礼贤下士,很得人望,吸引了不少人才。公元前二九九年,始皇的曾祖父昭王曾打算聘孟尝君为上宾,孟尝君於是率领食客一同入仕秦国。当时昭王身边的重臣对昭王说:「孟尝君是齐王的亲戚,恐怕他表面替秦国效忠,实则是在图谋齐的利益!」
                  昭王听了谏言打消重用孟尝君的念头,但他也下想放孟尝君回齐国。有才能的人倘不能为己所用,就必须杀之,免得被他国所用,成为心腹大患。於是昭王打定主意,下令逮捕孟尝君。
                  孟尝君被捕之后亟思脱困。「鸡鸣狗盗」的故事,就是描述孟尝君的食客如何运用智慧,靠著昭王宠幸的爱妃帮忙,逃出秦国。
                  昭王的爱妃提出「狐白裘」做为报酬的要求。狐白裘指的是用狐狸腋下部位的皮毛所缝制成的上等裘衣,恐怕要上千只狐狸才能缝制一件,十分名贵。孟尝君拥有的一件,早已送给昭王。
                  孟尝君的食客中有人很会学狗叫,而且是神偷,是他把狐白裘偷回再转送给昭王的爱妃。她得到狐白裘之后,果真依言游说昭王,释放孟尝君。
                  孟尝君被释之后急忙赶回家。另一方面昭王才答应放人,立刻又后悔,马上命人追赶。孟尝君一行人逃至函谷关时因为半夜城门紧闭。依当时规定只有鸡鸣时才能开城门。
                  孟尝君的食客中有人善於模仿动物叫声,当他「咯、咯」地学鸡叫时,守门人以为天亮了就将城门打开,一行人才得以逃脱出关。由此可见,孟尝君的手下不但有小偷,也有善於模仿声音的人,每个人都各自拥有许多不同的才干。
                  只要有用,哪怕对方是齐王的表兄弟也不介意,但若不能用,宁可杀了也不留后患。这便是游牧民族的思考方式。像秦国历任的领导者都具有很强的游牧民族性格,而人民也能接受这种独裁的领导方式。始皇就是一位有能力回应人民期望的人物。
                  魔性之人《史记》记载,秦国成立时李斯实施尉缭的计画。尉缭为大梁人(黄河沿岸魏国一带),入仕始皇,曾为始皇看过相。他说:「秦王(始皇)为人,蜂准(高鼻),长目(细长眼如狐狸),鸷鸟膺(鹰胸),豺声(豺狼之声),少恩(冷酷不易受感动)而虎狼(残忍)、心,居约易出人下(穷困时很容易对别人谦卑),得志亦轻食人(得天下之志时,亦轻易啖食於人)。」
                  关於尉缭,到底是姓名抑或官职,至今不明。是否真有此人,亦不得而知。《史记》记载始皇很欣赏尉缭,所以将他留在身边,寝同榻食同桌,且礼遇有加。以一个外地来的臣子能得君主如此厚爱,按理应该会感激涕零才对。
                  尉缭很清楚始皇的用人哲学:能用者礼遇之,不能用者杀之。同桌吃饭的人很可能下一刻就会被虐杀。始皇并不在乎别人的批评,吹捧可以,指责亦无妨,乃非常人也。尉缭思前想后认为:「不可与久游(即不可长久相处)。」遂决定逃走。《史记》上说秦国立刻追捕他。
                  尉缭可能察觉出始皇表面谦恭有礼,实则内心有著全然不同的另一面。换言之,他看穿始皇是个具有「魔性」的人,而且若运用其魔性,始皇终有一天会成为统一天下的霸主!秦国:缺「儒家」精神之前提过齐人鲁仲连曾经批评秦国,是一个只讲砍人首级以论战功,不知礼仪为何的蛮夷之邦。但也有人对秦持不同的看法,荀子就是其中之一。
                  荀子和孟子同为儒家弟子。孟子主张「性善说」,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后天被蒙蔽了,所以必须想办法发掘善良的一面。荀子则主张「性恶说」,认为人性本恶,应该教以仁道,使其恶不至形於外。
                  


                  20楼2010-02-17 19:15
                  回复

                    荀子门生李斯等人治理秦国时,自然采用「性恶说」,也就是以人心本恶为治国前提。
                    据说荀子曾至秦国参观,深受感动。他感动的是秦国土地开垦得井井有条,而且官吏也都很认真。在鲁仲连的眼里,秦是以强权胁迫官吏;荀子却十分赞赏官吏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秦的行政制度十分简单。荀子曾表示若与邻国王室的奢华、复杂官职相比,秦国的朴质无华,直指圣天子之境。在鲁仲连看来,不但不是朴实,根本就是不知礼仪。
                    另外荀子也认为秦国百姓是非常顺从的。鲁仲连则认为是当政者以强权奴隶百姓的结果;荀子却褒奖秦国百姓质朴。这是两人看法角度不同的缘故。
                    荀子在褒奖之余指出秦国尚有不足之处,即缺乏「儒教」中儒的精神。假如认真吸取儒敦精神,或许可以实现王道;略微吸收则至少可以称霸。所谓霸者不是以德服众,而是采强权高压政策。
                    换言之,荀子认为一个国家成王成霸端赖君王是否采行儒家哲学。倘使完全弃儒家哲学於不顾,荀子认为恐怕霸主之梦亦易破灭。
                    以秦站在人性本恶的立场来看,当然会采取强硬的措施。换句话说,若从人性本恶,故不得不用规范强行约束这个理论来看,秦是一个相当好的国家。所以鲁仲连眼中十恶不赦的秦国,应该不是那麼差劲的国家!
                    暗杀始皇始皇兼具著「魔性」性格与浓厚的游牧民族首领的要素。对於敌手而言始皇太过强劲,倘使不能有所行动恐怕只会坐以待毙。於是有人想:假如始皇下在,天下情势又将如何?因此有人展开暗杀计画。
                    燕的位置相当於现今的北京附近,虽然距离秦还很远,但也日渐感受到秦带来的威胁。
                    「韩最早被灭,恐怕下一个就会轮到我国」太子丹如此想,於是派遣刺客荆轲刺杀秦王。
                    荆轲既然冒充燕国使臣赴秦,总不能空手见秦王。於是他以献上燕国肥沃土地--督亢为由,呈上督亢一地的地图。当时还没发明纸,地图是画在绢轴上卷起来的。
                    荆轲明白谒见始皇的人身上不准携带刀剑等兵器,所以将匕首藏在地图绢轴之中,当他在始皇面前展开绢轴,图穷匕现时,拿起匕首便刺向秦王。
                    可惜匕首太短没有刺中。荆轲行刺不成,反被斩首。燕太子丹的暗杀计画终告失败。
                    我前面曾提过,秦累积数代君王的努力,贮积了雄厚的实力,才由秦王政完成统一大业,倘使没有秦王政,全国会被秦统一,抑或是情势改观,恐怕难下定论。当时人认定舍秦王政再也没有取代者,故而非暗杀秦王不可。
                    始皇统一天下,是历史上的一个转捩点,自此而后,人们才有「一个中国」的概念,实拜始皇「魔性」性格所致。


                    21楼2010-02-17 19:15
                    回复

                      从这点来看,秦王讲究执行绝对「法」的政治,把赏罚分明当做政治的基本信条,倒也符合水德之说。正因为冷酷不讲人情,才能真正做到选贤与能,正因为一切以法律为主,哪怕是王孙贵族一旦触犯法律亦绝不宽宥。当然也不允许人民随意批评君王。
                      焚书:封杀言论有名的焚书事件发生在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二一三年)。焚书是指烧毁书籍,事情发端於秦廷在酒宴时讨论到封建好还是郡县好的议题。秦原本就是实行郡县制,天下统一以后,不再分封各王公贵族土地,而是将全国分成三十六郡,其下置县,所有官吏皆由中央指派。
                      当时有人主张分封王侯土地,免得政丨府一垮台自己也跟著完蛋。於是主张郡县制的李斯成为众矢之的,当时社会流行敢批评政丨府和高官的人得人缘,在严罚主义统治不噤声的民众,自然也对这些批评政丨府的话鼓掌喝采。
                      面对这样的风气李斯心中十分不快。李斯属於政丨府的核心人物,批评他就等於是反对政丨府,所以李斯便以「此风不可长」、「不可再让人民任意批评政丨府」为由,劝始皇焚书。
                      李斯一声令下除了秦以外的史书通通烧毁,其余像《诗经》、儒家的经典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言论皆付之一炬,仅留下医药、卜筮、农业等实用的书籍。
                      当时书籍材质多半是竹简或木简,即便是全部集中也没多少,虽说全部烧毁,事实上有关儒家典籍,仍会留一两部收藏在朝廷的图书馆内,况且简册在民间流传的也并不广泛。
                      当时教学多为口耳相传,书写是再加工的东西。所以哪怕是将书烧毁,人们还是会默念背诵内容,再教给别人,烧了等於没烧,焚书不过是象徵性的把思想性的书籍全部烧毁。
                      焚书的意义与其说是在统制、封杀思想,不如说在箝制情感。秦以外各国都有自己的史书,但赵虽有赵史,楚有楚史,也都付之一炬了!
                      为什麼呢?若让各国的历史留存下来,人民读历史时,无形中便会缅怀祖先的事迹。所以焚书不是为了控制思想,而是为了控制感情。秦国要求所有人民只对秦有感情,不可对以前的祖国有任何缅怀之情。坑儒:活埋儒生除了焚书,另有「焚书坑儒」的说法。依字面解释,所谓「坑」,是指挖个洞,或把人丢进洞中活埋。所以「焚书坑儒」便是指将儒教的人或儒生杀死掩埋,或将之活埋。事实上,应该没有活埋儒生的行为才对。一般人概括说的「焚书坑儒」,其实是两回事,焚书是焚书,坑儒则是另有所指。
                      始皇的弱点是相信神仙之道。身为绝对独裁者的始皇,希望能够长生不老。於是在他身边聚集了许多方士,藉著献上长生不老的丹药骗取巨金。例如侯生、卢生等方士。虽然始皇给了钱,却迟迟不见这些方士把长生不老药炼好,始皇一怒,下令逮捕方士。
                      侯生和卢生侥幸逃脱,在逃亡时他们仍猛烈批评始皇。始皇闻知此事,大为震怒,下令大肆搜捕,将所有藏匿的方士找出,总共捕杀了四百六十人。
                      说挖坑活埋,在我想来应该是以讹传讹的口误。不可能挖那麼大的坑来活埋方士,同时被杀的也不是儒生。其实当时被捕或被杀的并不是儒生,而是精通神仙法术的方士或袒护方士的人。以讹传讹的结果,终变成始皇坑儒的说法。
                      读始皇传记时必须小心。秦王朝仅三十余载便宣告灭亡,且又没有后世子孙为其著述。写秦史的人,不但和秦始皇毫无关系,甚至多为举旗反秦的六国之士。所以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始皇留在后世心目中的形象,可能比实际恶劣许多。
                      同样地,坑儒一说实也不足采信。汉朝,尤其是汉武帝时代把儒家学说奉为国教,为了塑造始皇是杀大学者的坏人形象,故意捏造他杀的不是方士而是儒生。
                      始皇为人是非常现实主义的,并有容易迷信的性格。他十分重视「六」这个数字,定割符之长、冠高为六寸,车与高为六尺,也定六尺为一步。步(六尺)为长度单位,六尺也称一「间」(在日本也是一间为六尺)、六十间为一丁、三十六丁为一里。像这样都是以六计算的。
                      


                      25楼2010-02-17 19:21
                      回复
                        【第八章、神仙不老术】
                        始皇时代虽然民智已开,人们却仍然相信神仙的力量,并且拜服在神力之下。始皇的内心也同时存在著信服神仙与反抗神仙两种不同的力量。
                        绝对者:始皇始皇是现实主义者。若非如此,只怕也无法完成统一大业。当时人都很迷信神仙,始皇亦不例外。
                        秦王政统一天下之后,首次使用「皇帝」这个称号,他还严令原先广为大家使用的「朕」字只准皇帝一人使用,藉此确立皇帝的绝对化。
                        皇帝的绝对化固然有助於国家营运,但也令始皇陷入绝对存在的巨大妄想中,认为自己能够完成天下统一大业,绝非是个普通人而是绝对者。所谓绝对者,具体的说是指不老不死的人,也就是神仙。
                        祭祀天地:封禅始皇在位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一九年)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即充分显示出他的心情。所谓「封」是指登上神圣的泰山,并在山顶盛土,将土重叠(取其近天之意)以祭祀上天。然后在泰山山麓的梁父扫地,这便是「禅」,也就是祭祀土地。
                        「禅」不只祭祀土地,也指祭祀山川。封禅不是普通人或一般王公可以做的,唯有统一天下使人民安居乐业的圣天子才有资格举行。
                        春秋时代齐桓公曾想要举行封禅,被臣子管仲所劝阻。《史记》记载了桓公执意封禅,在管仲列举出各种封禅的困难条件后,而不得不打消念头。桓公虽贵为霸王,但毕竟只是名诸侯,诸侯在礼法上是不够资格封禅的。
                        始皇登基后一直很想举行封禅仪式,迟迟没有动作的原因是,不晓得泰山封禅的正确步骤和礼法。《论语》有言:「三年不行礼,则礼废之;三年不奏乐,则乐灭之。」现在不只三年没封禅,甚至已经五百多年不曾举行过封禅仪式,自然大家对它都不清楚。
                        始皇询问过许多人(主要是儒者),但说法各异。有人主张要用柔软的蒲草包裹车轮登山,也有人主张用稻草茎当做席子铺在地上举行祭祀的仪式。
                        始皇最后通通不采纳儒生们的建议,而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他开辟车道,由山的南面登顶祭祀,再从北面下山,於梁父封禅。始皇的作法招致儒生们的批评,说与礼法不合。这点或许便是使始皇不信任儒生,以及后来焚书坑儒的远因吧!
                        据说始皇在山顶举行完「封」的仪式下山时突遇大雨,於一棵松树下避雨,后来他就册封这棵曾为他遮雨的松树「五大夫」之爵位。故事真实性如何不得而知,不过至今的确有「五大夫之松」存在。这当然早巳不是两千两百年前的那一棵松树,而是它几十代以后的子孙了。
                        后世常批评,只有圣天子方能举行封禅,始皇若果真为圣天子,绝不可能在他一死,秦国便宣告垮台。可见始皇根本没有完成实际的封禅仪式,可能是途中那场大雨造成仪式的中断吧!
                        不论传言为何,从始皇在泰山上的石碑刻写歌颂自己功德的文章来看,他确实登过泰山。由於封禅是秘密进行的,至於是否有完成,恐怕将沦为没有休止的争论。
                        始皇之后一直到汉武帝的历代皇帝,没有再举行过封禅仪式。之前文帝和惠帝时天下太平,他们谦虚地表示自己尚不足以称为圣天子。由此可见始皇并不是自谦之人。
                        刚才我们说过,自认绝对者而举行封禅仪式的始皇,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神仙。要怎样才能成仙?始皇问了许多人,也听任道士们(当时称为方士)胡吹乱诌一通。
                        有一则故事便说,有的方士向始皇谏言,说要成仙的人不可以被别人看到,即「人主微行且避体中之邪气」。意思是一旦和普通人碰面,就会被普通人的邪气入侵,有损自己体内的神气(成仙之气)。始皇听了这番话,决定暂时躲起来不见人。据说他并没有把自己所在位置告诉任何人,居然被人知道。始皇极为震怒,彻查泄密者,但一直没有结果,他在愤怒之余将身边的人全杀了。
                        有些故事不是出自《史记》,而是其他史料。例如有一次始皇到金陵(现南京)时,有方士说「金陵出现王气。」所谓「王气」是指王者的气势,表示该地会出现王者。始皇想王者只要自己一个人就够了,假如再冒出一个,岂不是要和自己抢王位?
                        


                        27楼2010-02-17 19:24
                        回复

                          王翦的老谋深算王翦是始皇时期的一员大将,他曾经攻打派荆轲刺秦王的燕太子丹。
                          王翦是个非常强势的将军,我们要讲的故事是发生在王翦晚年。当时秦已灭掉中原诸国,正准备集中火力攻打楚国。楚本非中原之国,地形、战法皆与中原不同,且是曾经灭掉越的超级大国。
                          始皇在攻打楚国前,问老将军王翦需要多少兵力?王翦回答:「请给我六十万大军,伐楚定可成功。」六十万大军相当多。於是始皇又问年轻的将军李信,李信说:「我只要二十万。」
                          (王翦传)中说年轻的将领是指李信,但《史记·始皇本纪》则说是王翦的儿子王贲。总之这名年轻人夸口只要二十万精兵即可获胜。
                          始皇认为自己的军队强大,六十万大军太多,与楚交战只要二十万军队就足够了,於是派给李信二十万大军。和李信一同出征的还有负责修筑长城的蒙恬将军,蒙恬、李信率领著二十万军队伐楚,起先所到之处都是连战皆捷,然而楚国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假装节节退败,使秦军误以为楚军不堪一击,而放松戒备之际,楚军一连三天三夜不吃不睡不休息地赶来,出奇不意的出现在秦军面前。让秦军吃了大败仗,锻羽而归。
                          始皇听到作战失利的报告后,亲自驰马向王翦道歉,请他出征。
                          「是我不听老将军的话,以致吃了败仗。请将军务必为秦国出征。」
                          王翦一再推辞:「我年事已高、头脑昏钝,恐不堪大用,尚祈另择良将。」
                          可是始皇不准,再三邀请。最后王翦提出六十万大军的条件,才承诺出兵伐楚。始皇答应了,并亲自送王翦王灞水附近。途中王翦不断强调假如自己得胜,希望大王能够赐豪宅、良田与林园。
                          由於王翦一路上不停地唠叨,始皇终於忍不住说:「将军已出征,何必担忧往后生活穷困,我还在啊!」王翦一听,回答说:「可是将军又不比寻常宰相,就算有功也不能封王啊!』
                          当时不只是秦,战国群雄皆是如此对待将领,因为将领手上握有兵权,一旦封王很可能坐大。所以君王们通常把各级将领留在都城,等发生战事再派他们领兵作战。至於各地诸侯则多半是君王的亲戚,像宰相就是属於没有武力的人。
                          王翦明白不论自己建立多大功勋,都不可能成为诸侯,於是乾脆要求赐与豪宅、良田和林园,以便终享天年,最终目的是要帮子孙累积财富。始皇笑著回答:「你别担心啊!」
                          从灞水分手到出函谷关,王翦前后派了五次使者晋见秦王,重复先前的请托。有人知道此事后问王翦:「将军是否太罗嗦了?」
                          王翦回答:「一点也不会。秦王个性粗暴多疑。现在我率领了六十万大军,等於出动了秦国全部军力,连咸阳都只剩下老弱残兵。秦王一定会猜疑,万一我恶心反叛,那该怎麼办。为了避免秦王对我的猜忌,我故意装作一心为子孙累积财富,为的是暗示秦王,我个人和秦国唇齿相依,我若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先强大秦国不可。如此我才不会被猜疑。」
                          换言之,王翦一再表示希望拥有良田、美宅以及园池留给后世子孙,其实是向始皇表明自己心无反叛的大志。从这点可知狡侩的王翦深知始皇性格与老谋深算。
                          王翦大败楚军王翦来到秦楚交界处,先不进攻,反而筑起要塞,整天在里面踢球、洗澡,让士兵们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王翦也和士兵一起吃饭,藉此获得士兵们的信任。王翦收揽人心的方法实在高明。
                          王翦大军直到获得充分休息后才出兵。秦军驻扎期间,楚军不断前来挑衅,秦兵始终不为所动。直到最后楚军想:秦军大概不打了,而下令撤退时,王翦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倾全力追击,终於大败楚军。此役秦军大胜,在於王翦把士兵当成自己子弟般的交往,使得全军士兵对他言听计从的缘故。
                          王翦於蕲水之南大破楚军,杀楚将项燕(项燕和项羽乃同族全,其后更势如破竹地打进楚都,俘虏楚王,兼并楚地,也令楚南百越之地(现广东及福建)诸王(少数民族)臣服。
                          楚是在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二二三年)被灭,直到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破齐,全国终於统一。论起秦统一天下的功劳,当以王翦的军功最大。王翦之后的蒙恬,后来被始皇派遣至北方的长城防御匈奴,则又是另一桩故事了。
                          王翦和其子王贲皆於始皇在位期间过世。他们都是寿终正寝,不像白起是被赐死的。可见王翦的深谋远虑,能够洞烛始皇多疑性格,故意表现得贪婪不堪。这也正是他能终享天年的原因。
                          有关秦军队的配备,文献中虽有记载,但并不详尽。直到最近在始皇骊山陵附近发现兵马俑坑,才知道秦朝军队的真相。坑洞中约有七千具陶俑,提供我们想像秦军作战的情形。
                          这些陶俑制作得相当逼真。例如军官在胸前或背、肩缀有纽饰,以便士兵一眼即可看出长官在哪里,而后依照长官指示行事。指挥作战的司令官站在马车上,以击鼓表示前进;敲钟表示后退来指挥军队。
                          虽然信号为了不让敌人警觉而时有变化,不过原则上敲钟代表后退。中国的钟不像西洋钟一样,以牵动钟铃发声,而是以敲打钟的外壳发声的。这些东西的出土,使我们终於明了当时的作战方法。
                          至於兵马俑坑道中的士兵陶偶,平均身高约一百八十公分,假如是比照真人大小制造,当时士兵的个子算是相当的高。他们的服装也相当简便。虽然有穿铠甲,但和日本的铠甲不同,十分简便且容易活动。
                          另外全军将士亦都戴著围巾,显然是为了防止脖子的肌肤与铠甲摩擦受伤,看起来帅气十足。他们英姿焕发地手持武器,武器则多半是长枪,也有人持矛(又称戟)。
                          没收全国兵器兵马俑坑道中出土的武器全是青铜器,表示当时的武器多半仍是青铜制品,所以始皇在统一天下后下令收集全国武器。
                          始皇将这些武器烧熔,铸成大钟与架钟的鐻。此外还铸了十二铜人。据说每一个铜人重约一千石,相当於三十吨。由於没有资料留存,我们很难想像铜人到底有多大或长相如何。有人说是做成异民族如匈奴或百越之王臣服的样子;也有人说是做成仙人之姿。总之经过此举,全国的武器都被查收,除了首都以外再也找不到任何兵器。
                          秦始皇没收其他各国的武器并熔毁,仅保存本国的武器,我认为这是为了保护秦国以增强秦的守备及军力。始皇以武力取得天下,当然是想继续维持这股旺盛的战斗力。


                          32楼2010-02-17 19:28
                          回复
                            【第十二章、帝国灭亡】
                            八十六年前
                            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满清灭亡。从始皇称帝以后的两千多年间,帝国政治虽一直延续著,但所有皇帝皆以始皇为负面教材,深深以为不可师其法。
                            含恨铁槌:博浪沙袭击未遂秦王政决定以「皇帝」做为称号时,自称始皇且希望能传至二世、三世……直到万世、到无穷世的豪愿并未达成。秦国当然希望自己能够永远存在,就算不能永远,至少也要能够长久统治天下,但是秦只传到二世即告灭亡。
                            始皇死后才三年,大帝国便宣告瓦解。若谈到肇因,我认为与始皇的一些措施有关。
                            始皇为了巩固中央,对中央的防守固然比较坚强,但并不代表他就不管地方了,他用「焚书坑儒」的方式企图箝制人民思想。可是哪怕把书通通烧光,也烧不尽人心和思想。
                            始皇并吞六国。每灭一国,就在咸阳盖一座和该国皇宫一模一样的宫殿,放置抢来的宝物和美女。被灭的六国忠臣自然对始皇深深恨入骨髓。
                            张良是六国遗臣,他是汉刘邦时有名的参谋。张良的祖先历代都是韩的宰相,祖国被灭后一心想要向始皇报一箭之仇。
                            以前燕太子丹曾派荆轲刺秦王,张良也用相同的方法,到处徵求大力士伺机暗杀始皇。由於始皇出巡时身边警卫森严很难欺近,所以必须找一种能自远处掷击的武器。这把武器重达一百二十公斤,可以从远处把始皇巡行的座车打得粉碎。
                            计画顺利进行。可惜始皇命大,力士击中的并非他的座车。始皇大惊,下令「十日之内搜遍天下,找到凶手!」找了不只十天,却连点头绪也没有。
                            查不出头绪,当然是有人刻意隐瞒。凡是知道张良徵求大力士者,都噤口不言。因为他们也恨始皇,恨不得能杀死他,怎麼可能会提供情报出卖自己的同伴?
                            这是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二一八年)时,发生在河南省阳武县的博浪沙事件。
                            始皇之死博浪沙事件尚未完全平息,始皇又开始到各地巡视。中国的皇帝很少像始皇这样会到各地巡视。有人说他的作风是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例如西亚波斯帝国的大流士,便到处巡视并留下石碑,印度的阿育王也是每到一处便建一塔。至於始皇是否受他们的影响,就缺乏实际证据。
                            他们至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喜欢出巡的皇帝,每到一处就会建立石碑,好把自己的功绩流传后世。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是在三十七年(公元前二一O年)。当时有左右丞相二人,始皇命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咸阳,李斯随行。
                            始皇这次出巡还带著幼子胡亥同行。胡亥头脑愚钝。一般父母都会最疼爱最关心资质较差的孩子,始皇也不例外,不过他倒没有指定胡亥做他的继承人。
                            始皇巡行到山东平原津一带时开始生病。他不想死,於是宁可花大笔钱让徐福出海去求长生不老药,只是左等右等,还是没有求到。
                            《史记》记载始皇讳言死亡,所以臣子也都尽量不提「死」字。然而不管大家再怎麼躲避,死神还是追了过来。始皇终於在河北的沙丘崩逝。
                            阴谋纂改诏书始皇死亡的消息只有丞相李斯、宦官赵高(公元前二O七年)以及胡亥三个人知道,也只有他们才握有始皇真正的遗书。据说在始皇给长子扶苏真正的遗书上写著:与丧会咸阳而葬。
                            在当时有资格做主祭官的人便是王位继承人。
                            扶苏是一个仁慈优秀的青年。他曾因劝谏始皇不要焚书坑儒而惹恼始皇,始皇命他和蒙恬一起驻守长城。不过始皇的命令与其看做放逐,不如看成是为了栽培他成为继承人所给的功课。
                            对於扶苏,他们利用一份假诏书将其赐死。诏书大意是:「你每次都和朕唱反调,还劝朕不要焚书坑儒,像这样的臣民,朕只好赐死。至於蒙恬身为监护人,却没尽到应尽的责任,所以也一样命其自杀。」回到咸阳后,胡亥就即位为二世皇帝。拟假诏书的大概是宦官赵高吧!
                            到底他们三人有没有把秘密告诉别人?七十年后司马迁重写此事时,所有知道秘辛的人都已死亡,事实真相到底如何,恐怕很难弄清楚了。
                            


                            36楼2010-02-17 19:43
                            回复

                              二世皇帝问身旁的宦官,为什麼不告诉他实情,宦官说:「就是因为没告诉你,我才能活到现在。」
                              始皇的孩子悉数被杀。胡亥由於有点白痴并无子嗣,赵高便斩杀始皇数十名子女(男女皆不能幸免)。然后立胡亥之兄的儿子子婴为秦王。
                              子婴是始皇的孙子。赵高想完全操纵子婴,反被子婴诛杀。可惜为时已晚,项羽已官拜反抗军主帅攻打过来。
                              帝国末路刘邦首先攻入咸阳,子婴投降。始皇千辛万苦建立的王朝毁於一旦。尽管他以无比的自信心建立足以传万世的组织,但终究溃不成军。始皇以为不管发生任何事只要有最精锐的部队守住咸阳就好,而且地方富豪也全集中到都城,地方上就不会有乡绅作乱而能够安心。
                              可惜始皇没料到升斗小民亦可推丨翻王朝。像陈胜、吴广只不过是算日薪的工人,算日薪的工人们联合起来造反,势力也相当庞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已失民心,防的再严密,负责防守的军队都有可能阵前倒戈。
                              前朝亦有类似的例子。据说当周的大军攻打殷朝时,殷朝的士兵都把武器倒立。负责防守的七十万大军个个丢掉武器,无意与敌作战,殷商自然灭亡。可见不论有多少军队防守,假如不得人心也无法奏效。
                              尽管熟知历史,始皇总觉得自己不一样,他不会因此被灭亡。始皇以为只要把地方体格最壮硕的人,以及地方富豪都集中至京城,并建造六国宫殿,贮藏六国财富,如此就可高枕无忧不致灭亡。其实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得人心,保江山刘邦初入咸阳城时与百姓「约法三章」。秦老百姓深受律法所苦,随便做点事就有可能触犯刑罚而成为阶下囚。所以他们痛恨繁琐严苛的律法,刘邦深知此理,也或许是他身旁的贤臣张良提供的建议!总之刘邦入咸阳后只要求「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只用这麼简单的律法便取代了秦紧复的严刑峻罚,老百姓无不额首称庆。刘邦虽然了解人民是多麼憎恨法律,但他还是靠法律掳获人心。
                              可是反观反抗军的主将项羽,并不是个深思熟虑的人,他一进咸阳城,立刻放火烧城、破坏始皇陵寝、抢走所有珠宝。唯一幸免於难的是兵马俑。项羽这把火烧了好几个月,把秦朝建立的基业全毁於一炬。
                              尽管事前曾经约定,谁先入关中,谁就为关中王,但是项羽一听到刘邦入咸阳城的消息,不但不遵守约定,反而勃然大怒,而引发后来的楚汉之争。
                              项羽出自楚将军门下,略有一些军力。由於所有精锐部队全被始皇挑选至咸阳,於是项羽想在咸阳召集以前楚地的旧部,为他效命。
                              至於刘邦则是江苏沛县的亭长。严格地说来,不过是个无赖汉。凭什麼可以集结大军?我想,恐怕因为当时人们认定再差的统治者也比始皇好,再坏的政治也比现在强。人们对始皇的怨恨实在太深太烈了!
                              也许刘邦和项羽并不了解这层道理,可能只是略微感受到,但对於为何有这麼多士兵肯追随也感到纳闷。
                              事实证明秦军倒戈是秦败亡的主因。由此可见,想要保住江山,首重得民心,而增强军力,加强战备只是后绩的步骤而已。
                              前车之鉴,项羽漠视最后一任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子婴投降时脖子上系著颈圈,自备白马素车一辆(丧车)。戴颈圈表示已知头和颈会分开,所以已有接受斩杀的觉悟。刘邦饶子婴不死。可是后到咸阳的项羽却毫不迟疑地下令杀死子婴,因为项羽自己想当皇帝。
                              项羽、刘邦之争最后以刘邦获胜告终。综观全局项羽虽然拥有一流部队,但他并未从始皇的失败中记取教训。他和始皇一样,把最好的军队留在身边,一旦其中出现反叛者,连带整个部队都会受到牵连。这个情形就和始皇把菁英集中至咸阳一样。
                              刘邦则得利於身边有几位高瞻远瞩的聪明人,像张良等人便劝刘邦不要有染指的念头。其实刘邦十分好色,当他进入咸阳看到那麼多美女,恐怕得费部下许多唇舌,才控制住非份之想。
                              以后的君王在建立政权时都以秦始皇做为负面教材,例如汉朝。汉朝也采取中央集权制,惟皇亲国戚都被安排到地方上(当秦垮台时,皇亲国戚都聚集在成阳城)。以往三十六郡的地方长官、知事皆由中央任命,此举固然便於统制,但地方首长和该地居民没有关系,也容易被推丨翻。
                              


                              38楼2010-02-17 19: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