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死时沛县便是如此,当地人杀了中央派任的县长。也有的地方官一看苗头不对,便溜之大吉。假如地方上有皇族亲属,对这些王爷而言,国若不存自身亦难保,便会尽力维护旧有体制。汉虽采郡县制,基於这个考量,仍派任王室成员进驻各地。这点就是从秦的失败中记取教训。
汉国祚长达四百年。从秦以后二千多年再也没有出现过像秦朝那样的完全式中央集权制,政丨府在地方都会安插心腹。可见始皇这个负面教材对后世的影响很深远。
八十六年前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满清灭亡。从始皇称帝以后的两千多年间,帝国政治虽一直延续著,但所有皇帝皆以始皇为负面教材,深深以为不可师其法。
始皇的影响超乎我们的想像,只要提到决定未来天下趋势时,便不由自主地会想到始皇。他实在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后记》人间的始皇秦的发音和中国的英文名字China相近。而且只要了解秦朝,想必对中国就能有一个基本的理解。
秦在战国时代原本只是一个位居边陲的落后国家,为什麼到了始皇这一代就能统一天下,且成为超级大国?这些都可从始皇身上得到答丨案。
秦朝留给后世的印象不见得正确,因为他没有子孙可以替其辩解。我们必须注意,有些历史甚至可说是后人恶意加以粉饰的结果。不过依据残存史书上的记录,我们是无法对秦始皇有太多的同情。
本书企图解说秦朝各项建设的发展,以及一些个人的见解。不过,最主要的一点是,希望读者能产生「我即始皇」的感受。
不论何等伟大的英雄人物也不脱人性。我想起始皇读了《韩非子》之后感动地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在本书,你可以发现始皇身为人类的弱点,也可以在这个深信自己是绝对者的帝王身上,找出类似寻常百姓的身影。
--我很伟大,我灭六国取得天下,我不是凡人。所以我要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并希望求得长生不老之药。
如此,被以徐福为首的各种骗子戏弄的模样,自古至今亦不曾改变。
始皇的形象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哪怕历经二千多年的岁月,今天人们行止中伸缩自如的范围,仍不出其左右,我们依旧可从历史上记取教训,享受优游历史的乐趣。
秦始皇大事记(秦历以十月为岁首)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二五九年)一岁·正月,秦王政生於赵都邯郸。
秦昭襄王三年(公元前二四七年)十三岁·五月二十三日,秦庄襄王殁,子嬴政(始皇)即位,国家大事全由文信侯吕不韦决定,并尊称吕不韦为「仲父」。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二四六年)十四岁·韩国人郑国前来秦国,献策开凿郑国渠。
秦始皇九年(公元前二三八年)二十二岁·长信侯嫪毒作乱,屠三族。
·秦王政行冠礼。秦始皇十年(公元前二三七年)二十三岁·十月,因嫪毒事,文信侯吕不韦免相。
·秦下逐客令,李斯上书谏止,遂将逐客令取消。
·大梁人尉缭至秦。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二三五年)二十五岁·文信侯吕不韦死。
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二三三年)二十七岁·韩非使秦,因李斯谮言,遭囚致死。
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二三0年)三十岁·秦攻韩,掳韩王安,韩亡,立国一O四年。其地置颖川郡。
·华阳太后卒。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二二八年)三十二岁·遣大将王翦攻赵,陷赵都邯郸,掳赵王。赵公子嘉奔代郡,自立为代王。
·始皇帝母太后崩。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二二七年)三十三岁·燕太子丹遗荆轲刺秦王,未果,荆轲被杀。
·秦王命大将王翦攻燕,破燕、代(赵)联军於易水之西。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二二六年)三十四岁·秦军攻陷燕都蓟城,得燕太子丹首级。
·王翦告老归乡。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二二五年)三十五岁·秦将王贲攻魏,引水灌魏都大梁,大梁城坏,魏工请降,魏亡,立国一四五年。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二二四年)三十六岁·秦王再次起用王翦,卒六十万大军攻楚,掳楚王。楚将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反秦於淮南。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二二三年)三十七岁·王翦破楚军,昌平君死,项燕自杀,楚亡,立国五一九年。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二二二年)三十八